1
|
互动性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情景语境——以互动性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深一度》为例 |
赵雪
丁晓晓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4
|
|
2
|
话语阐释 叙事立言——管窥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两种表意方式 |
徐舫州
张伟敏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3
|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的困局及解困策略探析 |
欧阳明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1
|
|
4
|
困惑与突围: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现状与前瞻 |
李琦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9
|
|
5
|
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 |
朱羽君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4
|
|
6
|
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35年回顾与思考 |
贾毅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7
|
电视新闻评论栏目:如何在困境中生存与发展 |
唐宁
|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8
|
提高我国电视新闻评论员公信力 |
应吉庆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3
|
|
9
|
电视新闻评论发展的现实动因 |
高薇华
|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10
|
电视新闻评论的类型学考察 |
张萱
韩云波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11
|
辨析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主客观形态 |
蒋为民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4
|
|
12
|
试论公共安全事件中电视新闻评论的引导策略——以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系列节目为例 |
陈海燕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3
|
走向21世纪的电视新闻评论 |
潘可武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14
|
电视新闻评论的五大要素 |
郭晔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5
|
电视评论中“主持人语言决定论”质疑 |
应天常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16
|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现场把握与直播能力——以央视《新闻1+1》节目为例 |
刘君竹
程曼丽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7
|
电视节目“制片人制”的理性思考──兼谈“东方时空”的管理革命 |
郑亚楠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
|
|
18
|
“听”新闻还是“看”新闻 |
陈茴茴
|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9
|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4年总目录 |
|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20
|
里根总统的退休规划 |
刘黄
|
《国际展望》
|
198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