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电视新闻传播的新特征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军华 王晓勇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45,共3页
本文认为,在当代社会历史条件下,技术进步促使电视新闻传播发生了诸多令人瞩目的崭新变化。其中,传播的感性化、即时化、互动化、过程化和多媒体化等特征,已经在电视新闻传播活动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可以说,深入认识这一特性.对推动当... 本文认为,在当代社会历史条件下,技术进步促使电视新闻传播发生了诸多令人瞩目的崭新变化。其中,传播的感性化、即时化、互动化、过程化和多媒体化等特征,已经在电视新闻传播活动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可以说,深入认识这一特性.对推动当代我国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将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新闻传播 当代 新特征 社会历史条件 新闻传播活动 理论与实践 技术进步 多媒体化 感性化 互动化 过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技术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走向探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张丽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8-31,共4页
电视新闻传播在新技术的背景下,其“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于电视新闻从业者来说,需加强五个意识:现场意识、言论意识、个性意识、全局意识、效益意识。
关键词 新技术 电视新闻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求电视新闻传播的魅力
3
作者 南颖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106-107,共2页
  人类社会发展到21世纪,也是新闻传播媒体空前发展的世纪,无论是追溯过去还是纵观现在,新闻传播都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一方面飞速发展的国际互联网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兴起以及一系列高新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应用必然地会为...   人类社会发展到21世纪,也是新闻传播媒体空前发展的世纪,无论是追溯过去还是纵观现在,新闻传播都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一方面飞速发展的国际互联网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兴起以及一系列高新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应用必然地会为传播媒体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另一方面广播电视以及其他传统媒体的发展前行又反过来会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甚至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意识以及行为举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新闻传播 传播媒体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电视新闻节目 电视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人与社会人:电视新闻从业者的文化角色
4
作者 陆晔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96年第2期43-46,共4页
电视人与社会人:电视新闻从业者的文化角色陆晔电视记者任务的这种改变,使他事实上成为与报社记者完全不同的一种人。与其说他是发现和叙述实情的人,还不如说他是事件发生时在场的日击者。和所有的新闻工作者一样,电视新闻从业者首... 电视人与社会人:电视新闻从业者的文化角色陆晔电视记者任务的这种改变,使他事实上成为与报社记者完全不同的一种人。与其说他是发现和叙述实情的人,还不如说他是事件发生时在场的日击者。和所有的新闻工作者一样,电视新闻从业者首先应当是具备高度新闻职业素养的专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新闻传播 新闻从业者 电视记者 电视 “社会人” 文化角色 新闻传播方式 采访对象 文化意义 新闻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新闻节目拒绝主持人
5
作者 黄匡宇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96年第6期67-71,共5页
电视新闻节目拒绝主持人黄匡宇电视新闻的播音,是电视台发挥喉舌作用,将新闻节目内容准确传播出去的重要环节。在电视台播音桌前出任这一环节工作的角色,我国大陆称之为“播音员”,国际上统称为“主播”;在新闻现场采访播报新闻的... 电视新闻节目拒绝主持人黄匡宇电视新闻的播音,是电视台发挥喉舌作用,将新闻节目内容准确传播出去的重要环节。在电视台播音桌前出任这一环节工作的角色,我国大陆称之为“播音员”,国际上统称为“主播”;在新闻现场采访播报新闻的角色,国内外都称之为“记者”。应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 电视新闻传播 电视新闻播音 报道员 播音员 新闻主播 电视 发送者 新闻报道 香港中文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语化”还是“明朗化”——电视新闻稿风格论
6
作者 章伟秋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92年第1期101-103,共3页
一般认为,“口语化”是电视新闻稿的基本风格;教科书上这样写,中外的专家学者们也英雄所见略同。原因也简单,店视新闻稿最终是靠播音员来念,念给电视机前的观众听;念则用口,听则用耳。“口——耳之学”当然需要“口语化”。然而,我们仔... 一般认为,“口语化”是电视新闻稿的基本风格;教科书上这样写,中外的专家学者们也英雄所见略同。原因也简单,店视新闻稿最终是靠播音员来念,念给电视机前的观众听;念则用口,听则用耳。“口——耳之学”当然需要“口语化”。然而,我们仔细推敲一下就会觉得,用“口语化”来体现电视新闻稿的风格是失之笼统的。“口语”是个什么概念呢?《辞海》上这样定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新闻传播 口语化 语言 播音员 通俗化 书面语 观众 风格论 新闻稿 基本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新闻“语言”的录根与回归──刍议强化电视新闻的语言文字功力
7
作者 史联文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1-84,共4页
电脑新闻“语言”的录根与回归──刍议强化电视新闻的语言文字功力史联文[编者按]电视语言的本质是什么?文字性语言与画面语言关系如何?电视传播是以文字性“语言”为主体还是以“画面”语言为主体?这似乎是电视界老生常谈的一个... 电脑新闻“语言”的录根与回归──刍议强化电视新闻的语言文字功力史联文[编者按]电视语言的本质是什么?文字性语言与画面语言关系如何?电视传播是以文字性“语言”为主体还是以“画面”语言为主体?这似乎是电视界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随着电视传播在技术与艺术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新闻报道 文字语言 语言文字 新闻语言 电视报道 电视画面 画面语言 画面和声音 电视新闻传播 电视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十年代电视新闻发展方向
8
作者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93年第1期144-145,共2页
CNN和发达国家大电视台的新闻报道的趋势显示:九十年代的电视新闻正朝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一) 缩小时间差。
关键词 电视新闻传播 九十年代 电视 新闻报道 新闻事件 时间差 国际化 发达国家 可预见性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新闻的播音角色
9
作者 刘琦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92年第5期94-97,共4页
电视新闻作为电视台的“拳头节目”,总是在收看率最高的“黄金时间”里受到亿万观众的青睐。从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到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在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舆论引导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电视新闻作为电视台的“拳头节目”,总是在收看率最高的“黄金时间”里受到亿万观众的青睐。从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到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在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舆论引导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每天在电视新闻节目中与观众见面的播音员来说,其权威性、信赖感、知名度等也常常是在播报新闻时建立的。新闻是广播电视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新闻传播 新闻播音员 播音语言 电视播音员 语言文字 再创造 广播电视 中央电视 电视画面 有声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电视新闻的视听优势
10
作者 刘静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1984年第3期42-48,61,共8页
形声兼备,视听合一,是电视新闻的独特天赋和个性,是电视新闻与报纸新闻、广播新闻的最大区别,也是电视新闻最突出最吸引人的优势所在。我们知道,报纸作为一种以文字为主要传播形式的新闻媒介,只能给人以文字形象的视觉感受,有形无声;广... 形声兼备,视听合一,是电视新闻的独特天赋和个性,是电视新闻与报纸新闻、广播新闻的最大区别,也是电视新闻最突出最吸引人的优势所在。我们知道,报纸作为一种以文字为主要传播形式的新闻媒介,只能给人以文字形象的视觉感受,有形无声;广播运用声音传递新闻,只能诉诸人的听感官,有声无形;而电视新闻以屏幕形象为主,辅以声音、音响及文字等,彩色电视还有颜色,成功地实现了人类视觉和听觉的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新闻传播 新闻 广播新闻 报纸新闻 形象画 视觉形象 传播手段 新闻事件 彩色电视 电视新闻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双向交流与电视传受双方的角色定位 被引量:7
11
作者 陆晔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95年第1期65-68,共4页
论双向交流与电视传受双方的角色定位陆晔我们正处于一个新阶段的开始,我们将目睹一个转变,即媒介的内容主权将由作者转到接受者。A·史密斯①近年来,大众传播对媒介效果的研究取向,已从直接、短期、强大、表面的效果,逐渐演... 论双向交流与电视传受双方的角色定位陆晔我们正处于一个新阶段的开始,我们将目睹一个转变,即媒介的内容主权将由作者转到接受者。A·史密斯①近年来,大众传播对媒介效果的研究取向,已从直接、短期、强大、表面的效果,逐渐演变为长期、间接、中度、不一致的效果;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播室受众 双向交流 内容主权 电视新闻传播 角色定位 新闻传播活动 电视节目 电视文本 传播 传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声画不再分离──兼与黄匡宇先生商榷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莉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5-87,75,共4页
电视声画不再分离──兼与黄匡宇先生商榷马莉80年代末、90年代初,电视理论界有过“声画关系”的争论,论争最主要的成果就是业界绝大多数人士都接受了“声画结合”的观点,但长期以来,有人似乎并不满足于这一观点“缺乏”理论深... 电视声画不再分离──兼与黄匡宇先生商榷马莉80年代末、90年代初,电视理论界有过“声画关系”的争论,论争最主要的成果就是业界绝大多数人士都接受了“声画结合”的观点,但长期以来,有人似乎并不满足于这一观点“缺乏”理论深刻性与实践指导性的“外观”,总想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新闻性节目 电视声画 “画” “声” 语言文字 再分离 电视新闻传播 叙述能力 声画关系 分镜头稿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电视宣传及队伍建设问题
13
作者 袁志发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8年第2期21-23,共3页
电视宣传是整个新闻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在整个舆论宣传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其重要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一是影响面。据统计,现在全国有近一亿台电视机。如果每台电视机拥有三个观众看,那就是三亿人,可... 电视宣传是整个新闻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在整个舆论宣传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其重要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一是影响面。据统计,现在全国有近一亿台电视机。如果每台电视机拥有三个观众看,那就是三亿人,可见其影响范围之大。 二是电视的特点。电视区别于报纸,广播的显著特点是图像与声音结合,这是别的新闻媒介比不了的。特别是对文化水平较低的人和少年儿童来说,电视比报纸、广播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正因为如此,它已经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宣传 队伍建设 舆论宣传 重要性 显著特点 文化水平 人民生活 电视 少年儿童 电视新闻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我国电视气象节目
14
作者 潘广健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98-100,共3页
在看过许多种类型的电视节目后,突然发现有一种电视节目很特殊。特殊的原因主要是两方面:时间短与收视率高。这就是"气象节目"。本文主要是围绕中国当今气象电视节目展开讨论。中国气象电视发展至今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但... 在看过许多种类型的电视节目后,突然发现有一种电视节目很特殊。特殊的原因主要是两方面:时间短与收视率高。这就是"气象节目"。本文主要是围绕中国当今气象电视节目展开讨论。中国气象电视发展至今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这几十年间气象节目的形式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我希望在此文中介绍中国当今气象电视节目的制作现状,并就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节目 电视节目 天气预报节目 节目定位 节目策划 气象影视 电视新闻传播 《天气预报》 服务类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记忆与现代感悟——从《话说长江》到《再说长江》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羽君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54,共3页
关键词 历史记忆 长江 感悟 现代 电视新闻传播 电视教学 电视屏幕 数字化时代 电影胶片 现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