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电视剧题材规划与创作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4
1
作者 李京盛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0-62,共3页
在中国电视剧题材格局中,现实题材创作在历史剧、古装剧、戏说剧的冲击下,精品佳作鲜有呈现。近年来,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对此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从题材规划与立项播放许可与管理各个环节入手,为反映人民生活的现实电视剧创作营造有利环境... 在中国电视剧题材格局中,现实题材创作在历史剧、古装剧、戏说剧的冲击下,精品佳作鲜有呈现。近年来,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对此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从题材规划与立项播放许可与管理各个环节入手,为反映人民生活的现实电视剧创作营造有利环境,从而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近期热播的21集电视连续剧《有泪尽情流》就是现实题材创作中的一部力作。2005年4月16日,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等单位特联合举办了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暨《有泪尽情流》作品研讨会,与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此,本刊特约请部分领导、专家及《有泪尽情流》编剧倪学礼先生分别撰文,从宏观与微观多个层面对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发表真知灼见,集结为本期专题,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题材 规划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 电视剧创作 现实题材 宏观调控力度 电视连续剧 2005年 作品研讨会 宏观与微观 主管部门 人民生活 社会服务 艺术学院 中国传媒 历史剧 古装剧 戏说剧 领导 专家 精品 热播 单位 专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中国现实题材电视剧人物形象与价值取向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智华 纪英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6,共9页
基于现实题材电视剧人物形象展开研究,2023年人物形象宏观层面继承现实摹写、典型环境还原与新兴社会议题注入,塑造顺势而为的圆形人物。微观层面平民化与性别视角并置,彰显生命之美;审美诉求上,在新时代传统伦理秩序下注重自我意识表征... 基于现实题材电视剧人物形象展开研究,2023年人物形象宏观层面继承现实摹写、典型环境还原与新兴社会议题注入,塑造顺势而为的圆形人物。微观层面平民化与性别视角并置,彰显生命之美;审美诉求上,在新时代传统伦理秩序下注重自我意识表征,情理交织中塑造具有时代气息与生活气息的“具体的人”,实现价值引领;价值取向层面,艺术表现的背后融会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观念,和谐共生贯通民族与家国命题之中,对当下主体实现文化、民族、家国价值认同与身份询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题材电视剧 现实主义 典型形象 天人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题材电视剧中青年形象的中国式建构
3
作者 恽彩锋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1-155,共5页
改革题材电视剧中的青年形象随时代变迁中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流变:从改革开放初期作为探索新发展模式的“开拓者”形象,到市场经济建设时期离乡寻求发展机遇的“脱嵌者”形象,再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背景下重返家乡并带动本土发展的“返... 改革题材电视剧中的青年形象随时代变迁中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流变:从改革开放初期作为探索新发展模式的“开拓者”形象,到市场经济建设时期离乡寻求发展机遇的“脱嵌者”形象,再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背景下重返家乡并带动本土发展的“返乡者”形象。这种流变趋势背后是青年个体意识和国家集体意志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中国社会文化发展进程中的政治品格、文化品格和审美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题材电视剧 青年形象 中国品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契合与共赢:现实题材电视剧的“仪式传播”与“受众解码”--以我国都市青春剧为例 被引量:9
4
作者 张红军 朱琳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9-82,90,共5页
近年来,以《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北京爱情故事》《北京青年》《蚁族的奋斗》等为代表的都市青春剧的热播,代表的不仅是一类电视剧的成功,更是现实题材电视剧的集体通约,是策略性"仪式传播"与多元化"受众解码"... 近年来,以《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北京爱情故事》《北京青年》《蚁族的奋斗》等为代表的都市青春剧的热播,代表的不仅是一类电视剧的成功,更是现实题材电视剧的集体通约,是策略性"仪式传播"与多元化"受众解码"相契合的结果。当下的中国电视剧,只有在把握观众阅读心理的基础上,在"仪式传播观念"的指导下,结合观众的不同阅读策略,进行有策略的平行化和纵向化叙事,给观众提供或新鲜或熟悉的体验,才能达到与观众的契合与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题材电视剧 仪式传播 受众解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当代性” 被引量:2
5
作者 何世剑 刘翀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7-102,共6页
近年来,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在借古喻今的同时不断追求"当代性"的审美品格,这种关乎当今时代社会发展现实的问题立场和叙事方式引发了当代人的审美反思与接受。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当代性"主要体现为:在思想内容... 近年来,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在借古喻今的同时不断追求"当代性"的审美品格,这种关乎当今时代社会发展现实的问题立场和叙事方式引发了当代人的审美反思与接受。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当代性"主要体现为:在思想内容上影射社会现实问题,以当代价值观念为导向,满足当代受众审美诉求;在叙事艺术上以多视角、亦正亦娱的方式呈现,语言上既保留特定年代文风又贴近现代用语习惯;在人物塑造上实现从"二元对立"模式到多样性的转变,突出女性在历史发展中的潜在动力,表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良品格和美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题材电视剧 当代性 思想内容 叙事艺术 人物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乡村题材电视剧的影像空间与社会现实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娜 李云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19年第5期99-107,共9页
作为一种典型的大众文化产物和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戏剧艺术形式存在的电视剧,具有'社会性冲突'的基本特征。乡村影像空间生产的背后蕴藏深层的文化理念和社会逻辑。基于社会变迁的分析框架,对中国乡村影像空间展开社会性思考,可... 作为一种典型的大众文化产物和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戏剧艺术形式存在的电视剧,具有'社会性冲突'的基本特征。乡村影像空间生产的背后蕴藏深层的文化理念和社会逻辑。基于社会变迁的分析框架,对中国乡村影像空间展开社会性思考,可以发现,其乡村现代化进程中呈现出复杂的城乡文化差异和社会性冲突。乡村题材电视剧依托现实场景建构的影像乡村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和升华。乡村影像空间的生产作为一种社会实践与社会现实空间形成互动。从流动与融合的视角审视城乡关系,乡村影像一方面催生乡民的认同危机、架空乡村发展的现实、显现城乡文化差异的显著性,另一方面它同时成为一种塑造乡民主体意识、暴露乡村现代性焦虑、调和城乡关系的重要力量。中国乡村影像空间裹挟多元诉求和巨大张力,形成对现实冲击的反弹。乡村影像空间的建构在与现代性社会的碰撞与融合中呈现自身,这不仅具有文艺生产上的审美价值和指导意义,同时也成为理解我国乡村问题和现代化发展的一个动态、积极的新思路和新入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题材电视剧 影像空间 社会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题材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类型及其文化意义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新英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51-160,共10页
新时期以来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塑造了大量的乡村女性形象,不少作品更直接以乡村女性作为表现的主体。这些女性群像基本可以归入苦难女性、女强人、道德女性和落后女性这四类范畴。借助这些乡村女性形象在时代中的审美衍变,通过对她们的婚... 新时期以来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塑造了大量的乡村女性形象,不少作品更直接以乡村女性作为表现的主体。这些女性群像基本可以归入苦难女性、女强人、道德女性和落后女性这四类范畴。借助这些乡村女性形象在时代中的审美衍变,通过对她们的婚恋情感、人生命运及未来出路的展示和思考,农村题材电视剧对中国乡村传统、乡村现实和乡村文化进行了全面探索与考察,完整地勾勒出一幅中国乡村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图景,拓宽了中国电视剧艺术的表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题材电视剧 女性形象 文化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流意识形态化和大众娱乐化的交汇渗透与建构塑型——论现实题材电视剧叙事语境的嬗变及其审美现代性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彭文祥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6-160,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当代中国社会的历史性转型,现实题材电视剧在其叙事语境方面呈现出显著的现代性嬗变,形成了"主流意识形态化"与"大众娱乐化"交汇渗透、建构塑型的新格局。文章结合电视剧艺术创作实际,从学理的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当代中国社会的历史性转型,现实题材电视剧在其叙事语境方面呈现出显著的现代性嬗变,形成了"主流意识形态化"与"大众娱乐化"交汇渗透、建构塑型的新格局。文章结合电视剧艺术创作实际,从学理的层面考察和分析其叙事语境现代性嬗变的内在情形及其审美现代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题材电视剧 叙事语境 主流意识形态化 大众娱乐化 审美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现实题材电视剧中“以真为美”的美学追求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明芳 间蓉蓉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92-94,共3页
现实题材电视剧一直是我国电视银屏的宠儿,其秉承车尔尼雪夫斯"美即生活"的美学原则,呈现出鲜明的"以真为美"的美学倾向。现实题材电视剧通过对现实生活的镜像呈现,让观众在其中找到自我的影子,让观众在生活中感受... 现实题材电视剧一直是我国电视银屏的宠儿,其秉承车尔尼雪夫斯"美即生活"的美学原则,呈现出鲜明的"以真为美"的美学倾向。现实题材电视剧通过对现实生活的镜像呈现,让观众在其中找到自我的影子,让观众在生活中感受到"美"的存在,真正达到"美即生活"的审美境界。现实题材电视剧达给观众的主题与思想都是来源于现实,都是创作者对生活的切身感受,对现实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对人生的真切思考。现实题材电视剧中生活给与的"本真"美感既是脚踏实地、扎根现实的生活体验,又是站在高处、审视自我的精神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 美学 "以真为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的主题意蕴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智华 万宁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7,共7页
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一批由电影、小说或戏剧改编的优秀农村题材电视剧,这些作品,无论是在思想性、艺术性还是口碑方面,均得到了观众与专家的双重好评,获得良好的口碑和较高的收视率。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农业文明古国,农民阶层从古至今都是... 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一批由电影、小说或戏剧改编的优秀农村题材电视剧,这些作品,无论是在思想性、艺术性还是口碑方面,均得到了观众与专家的双重好评,获得良好的口碑和较高的收视率。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农业文明古国,农民阶层从古至今都是支撑社会人口基层结构的重要部分,也是占据人口比例较大的群体。重视农村的生产生活现状,并关注农民的所思所想,历来是电视剧表现的重点之一。以反映现实农村发展状况和农民生活为主,与农业生产有着紧密联系的电视剧被称为农村题材电视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题材电视剧 戏剧改编 农民阶层 主题意蕴 基层结构 生活现状 收视率 反映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阶段我国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创作生产趋势:基于网络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纪东东 高娜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9-46,共8页
现实题材电视剧因其彰显时代精神、激发人们共情的特质一直是电视剧题材的创作重点,有些更是成为口碑与收视双赢的“爆款”。电视剧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现实题材电视剧的精品创作。本文基于艺术理论视角阐释新发展阶段我国现实题材电视剧... 现实题材电视剧因其彰显时代精神、激发人们共情的特质一直是电视剧题材的创作重点,有些更是成为口碑与收视双赢的“爆款”。电视剧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现实题材电视剧的精品创作。本文基于艺术理论视角阐释新发展阶段我国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当代价值,从受众和政策导向的角度出发,通过编写Python程序爬取近几年具有代表性的现实题材电视剧在豆瓣、知乎、哔哩哔哩网站中的评论、专栏、弹幕等数据,并对这些网络数据所蕴含的文化表征进行揭示与评析,旨在为新发展阶段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提供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阶段 现实题材电视剧 PYTHON 网络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近几年中国涉案题材电视剧的价值取向与艺术表现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智华 段文婷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0-180,共11页
涉案题材电视剧的含义宽泛,包括破案、缉毒、警匪、刑侦等,以探讨犯罪、破案、人性善恶等为主,兼顾网络暴力、家庭关系、亲子关系等。涉案题材电视剧具有素材优势。涉案事件根植于社会,其背后往往是真实存在的社会问题,内容真实可感,极... 涉案题材电视剧的含义宽泛,包括破案、缉毒、警匪、刑侦等,以探讨犯罪、破案、人性善恶等为主,兼顾网络暴力、家庭关系、亲子关系等。涉案题材电视剧具有素材优势。涉案事件根植于社会,其背后往往是真实存在的社会问题,内容真实可感,极易引起观众的关注、移情和思考。由于案件本身具有极强的冲突性、话题度和吸引力,由此改编而来的电视剧就会具备一定的观众基础和主题深度。涉案事件改编电视剧有一些规则:提取涉案事件内核,挖掘深层内涵;客观表现事件;角色互为镜像。涉案题材电视剧尽力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去展现事实的全貌,让观众自己进行善恶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艺术 涉案题材电视剧 价值取向 艺术表现 电视剧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旋律工业题材电视剧的创作走向 被引量:1
13
作者 范春艳 魏志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0-24,共5页
近年来,主旋律工业题材电视剧《大江大河》《山海蓝图》《逐梦蓝天》《奔腾年代》《火红年华》等播映得到受众的强烈认同与喜爱,同时也为工业题材电视剧创作打开新思路。本文通过近几年主旋律工业题材电视剧的题材选择、鸿篇巨制的史诗... 近年来,主旋律工业题材电视剧《大江大河》《山海蓝图》《逐梦蓝天》《奔腾年代》《火红年华》等播映得到受众的强烈认同与喜爱,同时也为工业题材电视剧创作打开新思路。本文通过近几年主旋律工业题材电视剧的题材选择、鸿篇巨制的史诗叙事方式、典型细节下的人物塑造以及群体认同下的精神构建与延续分析主旋律工业题材电视剧的创作走向,阐述如何在迎合市场与适应受众中践行艺术使命,回应时代巨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旋律 工业题材电视剧 创作走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新世纪以来军旅题材电视剧的情感审美价值及其误区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丽萍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35-136,共2页
军旅题材电视剧在许多方面体现了其在精神生活领域的重要审美价值。但与此同时,军旅题材电视剧也附庸于市场化的商业利益逻辑,在情感审美中有着很多的误区:如同质化、模式化的倾向存在,滥情化、低俗化存在,单纯注重视觉冲击而忽视人文关... 军旅题材电视剧在许多方面体现了其在精神生活领域的重要审美价值。但与此同时,军旅题材电视剧也附庸于市场化的商业利益逻辑,在情感审美中有着很多的误区:如同质化、模式化的倾向存在,滥情化、低俗化存在,单纯注重视觉冲击而忽视人文关怀,偶像化倾向日益明显等。我们有必要建立一种整个行业共同敬重的文化价值取向;在编创过程中把关,并不断推陈出新;慎重对待'市场化'和产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 军旅题材电视剧 情感审美 价值 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繁荣与超越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玉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7-8,共2页
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语言质朴诙谐、幽默滑稽,乡土气息浓,极具东北文化特色,但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只有突破传统的模式才能赢得更为广阔的空间。因此我们要在摆脱固定的模式和套路、捕捉生活细节塑造立体化人物、展示东北文化内蕴三个方... 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语言质朴诙谐、幽默滑稽,乡土气息浓,极具东北文化特色,但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只有突破传统的模式才能赢得更为广阔的空间。因此我们要在摆脱固定的模式和套路、捕捉生活细节塑造立体化人物、展示东北文化内蕴三个方面超越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文化 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 东北土语 小品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审美谈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志平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9-61,共3页
近年来,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形成创作潮流,一系列优秀作品深受观众喜爱。在当下娱乐当道的媒介环境下,这一"主旋律"电视剧如何才能吸引观众,赢得市场?本文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分别从现实主义审美、浪漫主义审美以及消费主义审美... 近年来,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形成创作潮流,一系列优秀作品深受观众喜爱。在当下娱乐当道的媒介环境下,这一"主旋律"电视剧如何才能吸引观众,赢得市场?本文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分别从现实主义审美、浪漫主义审美以及消费主义审美三个部分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 现实主义审美 浪漫主义审美 消费主义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的三次创作高潮 被引量:1
17
作者 逄格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9-20,共2页
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发展分别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80年代下半期到90年代上半期、新世纪以来出现了三次创作高潮。第一次创作高潮唱响的是社会政治主旋律,第二次创作高潮在艺术上全面开花,第三次创作高潮走上了产业化发展之路。
关键词 农村题材电视剧 创作高潮 一口菜饼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题材电视剧勃兴的社会文化心理分析
18
作者 陈启权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4-116,共3页
新时期以来,历史题材电视剧适应着国内的良好形势逐渐兴盛起来。在促使历史剧走向繁荣的众多因素中,受众心理是最主要的。而社会文化心理作为受众心理的主流,作为一种非个体的包含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对历史剧的勃兴无... 新时期以来,历史题材电视剧适应着国内的良好形势逐渐兴盛起来。在促使历史剧走向繁荣的众多因素中,受众心理是最主要的。而社会文化心理作为受众心理的主流,作为一种非个体的包含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对历史剧的勃兴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致力于探讨当代政治意识形态性的欲望宣泄、娱乐消遣、后现代的消解性审美心理斧社会文化心理对历史剧勃兴的巨大推动作用,对历史剧的创作、批评和欣赏都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题材电视剧 勃兴 社会文化心理 欲望宣泄 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中的土地情结
19
作者 孙晨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5-16,共2页
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质朴地展现了乐观、豪爽的东北农民和原汁原味的东北农村生活,进而呈现出鲜活的东北地域文化。本文从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在主题、创作手法、剧情设计、人物形象等方面的共性入手,研究东北人深厚的土地情怀对电视剧创... 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质朴地展现了乐观、豪爽的东北农民和原汁原味的东北农村生活,进而呈现出鲜活的东北地域文化。本文从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在主题、创作手法、剧情设计、人物形象等方面的共性入手,研究东北人深厚的土地情怀对电视剧创作的影响,并归纳黑土地作为一种标识和符号在东北地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韵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电视剧 农村题材电视剧 土地情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与发展:红色题材电视剧作品的思想政治价值
20
作者 张红云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7,共2页
红色题材电视剧作品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理想、爱国情怀、价值观念和道德诉求,具有重要的思想传承价值:理想信念是民族进步的精神动力;爱国主义是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创新精... 红色题材电视剧作品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理想、爱国情怀、价值观念和道德诉求,具有重要的思想传承价值:理想信念是民族进步的精神动力;爱国主义是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创新精神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题材电视剧 理想信念 爱国主义 艰苦奋斗 创新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