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0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电视传输与HFC组网技术
1
作者 张善明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6期169-172,176,共5页
数字电视信号传输质量关系网络建设的成败,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看电视的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手机实现看电视是机遇也是挑战,通过对数字信号的深入了解,研究其传输组网方式,针对数字电视传输技术与组网技术,进行探讨和论证,包括数字... 数字电视信号传输质量关系网络建设的成败,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看电视的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手机实现看电视是机遇也是挑战,通过对数字信号的深入了解,研究其传输组网方式,针对数字电视传输技术与组网技术,进行探讨和论证,包括数字电视传输与组网技术的新技术、新理论,通过介绍数字电视传输与组网原理对HFC阐述。实现手机看数字电视,完成数字电视的转化,实现网络互传互通,数字电视信号叠加数据信号的网络回传技术,完成电视传输方式由固定网络向移动网络融合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信号 HFC网络 手机电视业务 数字电视传输 新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播电视传输发射中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杨俊 《中国新通信》 2025年第4期7-9,共3页
卫星通信技术在当前广播电视传输发射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强化卫星通信技术功能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有积极影响。本文从卫星通信技术的优势出发,详细阐述了该技术在当前广播电视传输发射中的应用路径,包括实现4K超高清节目传输、构建面向数... 卫星通信技术在当前广播电视传输发射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强化卫星通信技术功能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有积极影响。本文从卫星通信技术的优势出发,详细阐述了该技术在当前广播电视传输发射中的应用路径,包括实现4K超高清节目传输、构建面向数字电视的新传输模式等。之后将以27GHz~40GHz频段卫星通信模式为研究对象,在掌握该频段卫星通信模式的先进性后,深入评估了27GHz~40GHz频段卫星通信模式在广播电视传输发射中的运用方案,并进行了现场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介绍的卫星通信模式在提升互联网访问速率、提升广播电视云服务水平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电视传输发射 卫星通信技术 现场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维护措施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斯曼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2期145-147,152,共4页
信息化时代下,广播电视行业在发展期间正面临着严峻的新的机遇和考验。为保证无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工程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有必要对其维护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基于此,该文在了解无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技术概念与类型的基础上,对技术应... 信息化时代下,广播电视行业在发展期间正面临着严峻的新的机遇和考验。为保证无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工程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有必要对其维护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基于此,该文在了解无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技术概念与类型的基础上,对技术应用思路进行探究,以此为基础提出对应的维护和检修措施。也希望能为各广播电视发射台和转播站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广播 电视传输覆盖 维护措施 发射台 转播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通信在广播电视传输中的应用与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吴彬 次旦央吉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4年第3期19-21,共3页
广播电视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型,其中5G通信技术的融入为这一领域带来了重大变革。5G技术以其高速度、低延迟和大容量的特点,被广泛视为解决传统广播电视传输面临的挑战并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技术。本文深入探讨了5G通信技术在广播... 广播电视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型,其中5G通信技术的融入为这一领域带来了重大变革。5G技术以其高速度、低延迟和大容量的特点,被广泛视为解决传统广播电视传输面临的挑战并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技术。本文深入探讨了5G通信技术在广播电视传输中的应用与优化:强调了5G技术在高清视频传输、低时延直播技术和网络切片技术方面的关键作用;同时,讨论了5G带来的挑战,如带宽管理、网络优化和安全性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预测其将为行业带来更高质量和多元化的内容传输,促进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通信技术 广播电视传输 高清视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音频压缩在广播电视传输中的效能分析
5
作者 张玉艳 《电声技术》 2024年第3期76-78,共3页
通过对比分析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音频文件和使用HE-AAC压缩后的音频文件,结果显示HE-AAC压缩技术在数据量减少、兼容性提升以及网络延迟降低等方面均表现出显著的优势。HE-AAC压缩技术在广播电视传输中具有较好的... 通过对比分析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音频文件和使用HE-AAC压缩后的音频文件,结果显示HE-AAC压缩技术在数据量减少、兼容性提升以及网络延迟降低等方面均表现出显著的优势。HE-AAC压缩技术在广播电视传输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能够提高传输效率,为观众提供更丰富的音频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音频 压缩技术 广播电视传输 效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播电视技术与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技术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訾峰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4年第10期10-12,共3页
作为时代发展下的科技产物,广播电视可精准高速传播电视信号,进而满足人民大众收看各类广播电视节目的需求。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电视的衍生具有更加鲜明的技术优势,通过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技术,能够形成更加良好的广播电视信... 作为时代发展下的科技产物,广播电视可精准高速传播电视信号,进而满足人民大众收看各类广播电视节目的需求。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电视的衍生具有更加鲜明的技术优势,通过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技术,能够形成更加良好的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效果。本文分析广播电视技术,通过探究地面数字电视的传输特性,结合其在广播电视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发现其能够充分满足更精良图像与更丰富节目的传输需求,且在今后各类信息技术的发展中,也将会不断更新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电视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 信号接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通信技术在广播电视传输发射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舜垚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4年第7期1-3,共3页
现代科技的发展,有效带动了媒体行业的进步,我国广播电视系统领域的技术优化更为显著,卫星通信模式出现后迅速成为现有主体系统的核心之一,本文基于卫星通信技术及其在我国广播电视传输中的实际应用现状,从上行站发射装置干扰的影响、... 现代科技的发展,有效带动了媒体行业的进步,我国广播电视系统领域的技术优化更为显著,卫星通信模式出现后迅速成为现有主体系统的核心之一,本文基于卫星通信技术及其在我国广播电视传输中的实际应用现状,从上行站发射装置干扰的影响、云雨雪雾对电磁信号产生的具体影响、地球站电磁环境或条件所导致干扰的影响三个方面分析了卫星通信对广播电视传输发射的影响以及处理办法,并探究了卫星广播电视技术发展前景,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技术 广播电视传输 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波发射对电视传输干扰的抑制方法
8
作者 刘叶来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4年第6期58-60,共3页
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发展,广播和电视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重要方式。然而,在广播和电视传输发射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干扰的问题,尤其是在中波、电视发射台同台或邻近工作时干扰更甚,中波干扰会导致电视信号质量下降。本文为了提... 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发展,广播和电视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重要方式。然而,在广播和电视传输发射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干扰的问题,尤其是在中波、电视发射台同台或邻近工作时干扰更甚,中波干扰会导致电视信号质量下降。本文为了提高电视传输的质量,降低干扰对观众的影响,结合实际情况旨在探讨中波广播对电视传输的干扰问题,并提出一些抑制干扰的方法,本文研究对于提高电视传输质量和观看体验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抑制 广播 电视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网络切片技术对电视传输质量与速度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王睿凤 《电声技术》 2024年第7期91-95,共5页
随着媒体消费的不断增长,传统电视传输面临着速度和质量的双重挑战。为此,5G网络切片技术提供了一种革新方案,能够在同一物理网络基础上实现多种服务的高效传输。分析5G网络切片技术如何利用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 随着媒体消费的不断增长,传统电视传输面临着速度和质量的双重挑战。为此,5G网络切片技术提供了一种革新方案,能够在同一物理网络基础上实现多种服务的高效传输。分析5G网络切片技术如何利用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海量机器类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MTC)这3大服务类别,并结合非正交技术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技术和波束构成技术,提高电视传输的质量与速度,引领未来传输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网络切片技术 电视传输 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 波束构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下广播电视传输覆盖技术探讨
10
作者 常燕飞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4年第19期1-3,共3页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广播电视传输覆盖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全球化、观众互动性的巨大提升和内容分发模式的多样化成为显著特征。本文追溯了广播电视传输技术的历史演进轨迹,特别是模拟技术向数字时代转型的关键转折点,并深入剖析了互...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广播电视传输覆盖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全球化、观众互动性的巨大提升和内容分发模式的多样化成为显著特征。本文追溯了广播电视传输技术的历史演进轨迹,特别是模拟技术向数字时代转型的关键转折点,并深入剖析了互联网时代下广播电视传输覆盖技术应用措施,以促使内容与服务向多元化、丰富化方向演进,旨在为行业的未来发展路径提供战略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广播电视 电视传输 覆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技术在高清广播电视传输中的优化策略
11
作者 杨钊 付德鹏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4年第11期10-12,共3页
在数字化时代,高清广播电视传输对于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视听需求至关重要。而5G技术,作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尖端技术,为这一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从5G技术的特点、高清广播电视传输存在的问题、5G技术的应用优势等角度,深入研究和探... 在数字化时代,高清广播电视传输对于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视听需求至关重要。而5G技术,作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尖端技术,为这一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从5G技术的特点、高清广播电视传输存在的问题、5G技术的应用优势等角度,深入研究和探讨了5G技术在高清广播电视传输中的优化策略。旨在进一步提升5G技术在高清广播电视传输中的效率和稳定性,以期为广播电视传输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借鉴参考,推动广播电视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技术 高清广播电视传输 应用优势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网融合背景下5G技术对有线电视传输的影响
12
作者 陈焕裕 《无线互联科技》 2024年第13期94-96,共3页
文章探讨了在三网融合背景下,5G技术对有线电视传输的影响。首先,探讨了5G技术对有线电视传输现状的挑战与机遇。其次,分析了5G技术对有线电视传输的正面影响以及负面影响,如可能导致用户流失和传统电视节目形式面临的挑战。再次,探讨... 文章探讨了在三网融合背景下,5G技术对有线电视传输的影响。首先,探讨了5G技术对有线电视传输现状的挑战与机遇。其次,分析了5G技术对有线电视传输的正面影响以及负面影响,如可能导致用户流失和传统电视节目形式面临的挑战。再次,探讨了基于5G技术的kM光网技术的应用和优势,以及5G移动网络对有线电视传输的促进作用。最后,总结了有线电视传输的发展趋势,包括优化资源渠道、完善信息设备和开发特色功能,以满足个性化节目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网融合 5G技术 有线电视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视传输发射中心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75周年重要保障期安全播出保障工作
13
作者 《数字传媒研究》 2024年第10期F0002-F0002,共1页
传输发射中心细化责任分工、实化自查巡查,深化宣传教育,强化值班值守,确保新中国成立75周年重要保障期安全播出保障任务圆满完成。一是扎实安排部署,推进责任落实。重保期前,中心召开工作会议,对新中国成立75周年重要保障期的安全播出... 传输发射中心细化责任分工、实化自查巡查,深化宣传教育,强化值班值守,确保新中国成立75周年重要保障期安全播出保障任务圆满完成。一是扎实安排部署,推进责任落实。重保期前,中心召开工作会议,对新中国成立75周年重要保障期的安全播出和防灭火工作做出了安排部署,明确工作重点,压实工作责任,各分支机构积极行动,确保了各项措施落细落实。二是聚焦隐患排查,筑牢安全防线。中心动员各分支机构开展安全播出隐患自查整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障期 隐患排查 安全播出 广播电视传输 防灭火工作 安全防线 分支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播电视中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的类型与运用措施
14
作者 何娟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4年第22期10-12,共3页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的运用,可以保障电视播出效果,扩充电视信号传输量级,兼容多种信号终端设备,在促进广播电视行业长足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简单介绍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的概念,重点分析了广播电视...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的运用,可以保障电视播出效果,扩充电视信号传输量级,兼容多种信号终端设备,在促进广播电视行业长足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简单介绍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的概念,重点分析了广播电视中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的类型,提出了广播电视运用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的多种措施,以期为广播电视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电视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技术 无线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播电视中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的发展研究
15
作者 李忠润 《通讯世界》 2024年第10期169-171,共3页
自广播电视进入数字化时代以来,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技术得到稳步推进。为满足观众对高清画质、稳定信号及多样化服务需求,提高广播电视传输效率已势在必行。基于此,概述广播电视及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技术,列举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的优势,探讨... 自广播电视进入数字化时代以来,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技术得到稳步推进。为满足观众对高清画质、稳定信号及多样化服务需求,提高广播电视传输效率已势在必行。基于此,概述广播电视及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技术,列举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的优势,探讨广播电视中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的应用价值,以期为广播电视行业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电视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技术 电视节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浅析(上) 被引量:3
16
作者 冯传岗 《有线电视技术》 2005年第9期67-73,共7页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系统与有线和卫星数字电视传输系统相比,在信道状况、应用需求等方面最为复杂,其标准制定和选择的争议也量大,是焦点中的焦点,是数字产业真正的敲门砖。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其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的制定以及相关的自主...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系统与有线和卫星数字电视传输系统相比,在信道状况、应用需求等方面最为复杂,其标准制定和选择的争议也量大,是焦点中的焦点,是数字产业真正的敲门砖。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其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的制定以及相关的自主知识产权问题。本文就目前全球三种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及其发展的过程、技术特点等,进行分析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传输标准 地面 数字电视传输系统 国内外 自主知识产权 应用需求 标准制定 数字产业 焦点 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浅析(下)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传岗 《有线电视技术》 2005年第10期25-31,共7页
3 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 影响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系统选择的各种因素往往是相互制约的,从目前欧美提出的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方案看,还没有哪种标准能够充分地满足我国地面数字电视的特性需求.如:在固定的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接收中,所遇... 3 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 影响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系统选择的各种因素往往是相互制约的,从目前欧美提出的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方案看,还没有哪种标准能够充分地满足我国地面数字电视的特性需求.如:在固定的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接收中,所遇到的多径干扰可用共用天线系统解决.美国ATSC/8-VSB传输方案为单边带广播,幅射功率利用率高,接收门限低,以及与传统模拟电视广播发射机相近,使模拟机较易改制为数字机,主要是更换中频调制器.而OFDM(正交频分复用)传输方案发射机要更改的不仅是中频调制器,而且要涉及整个激励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传输标准 国内外 数字电视传输 地面数字电视 中频调制器 传输方案 正交频分复用 8-VSB 功率利用率 广播发射机 相互制约 系统选择 共用天线 多径干扰 ATSC 模拟电视 OFDM 系统解 单边带 数字机 模拟机 激励器 接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及其移动、便携接收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知行 《世界电子元器件》 2007年第7期27-28,30,共3页
中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是数字电视传输系统的标准。针对这个标准.广电总局有这样的要求:支持单向广播基本模式.将非对称双向传输作为扩展模式:支持固定(含室内、外)接收和移动(含便携手持)接收;它传输... 中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是数字电视传输系统的标准。针对这个标准.广电总局有这样的要求:支持单向广播基本模式.将非对称双向传输作为扩展模式:支持固定(含室内、外)接收和移动(含便携手持)接收;它传输的业务是高清、标清、数字声、多媒体信息、数据广播及各种混合业务。广电总局的规划是2008年开始全面推广地面数字电视.2015年关闭模拟电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 电视传输标准 接收 移动 中国 数字电视传输系统 应用 广电总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电视传输系统中PCR抖动的校正分析与实现 被引量:8
19
作者 杜邓宝 潘长勇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7-50,共4页
在MPEG-2标准的基础上,分析了PCR在数字电视传输系统中产生抖动的原因和校正的方法。同时在基于DMB-T的数字电视传输系统中用硬件实现了PCR校正单元,并通过对实际采集到的数据的分析,给出了PCR校正的效果。
关键词 节目参数时钟 DMB-T标准 数字电视传输系统 抖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km光纤微波副载波12路调频电视传输系统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正线 林志瑗 +1 位作者 李植棠 徐杰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26-130,共5页
使用国产光器件实现了1.3μm40km单模光纤微波副载波复用12路卫星调频电视宽带传输系统的实验。传输带宽为500MHz(0.97~1.47GHz),光纤线路总损耗为17dB。测量并分析了系统的载噪比特性,两者相符得... 使用国产光器件实现了1.3μm40km单模光纤微波副载波复用12路卫星调频电视宽带传输系统的实验。传输带宽为500MHz(0.97~1.47GHz),光纤线路总损耗为17dB。测量并分析了系统的载噪比特性,两者相符得很好。该系统经受了长期运转实验,工作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电视 电视传输系统 调频 单模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