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视仪式的对话与狂欢——央视春晚微信使用的技术语境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邓秀军 汤思敏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9-142,共4页
中央电视台2015年春节联欢晚会采取了与微信合作的方式,通过微信红包等互动环节来提升春晚的关注度和影响力,由此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有人认为社交媒体等新媒体技术的使用为电视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有人则认为央视春晚的微信使用... 中央电视台2015年春节联欢晚会采取了与微信合作的方式,通过微信红包等互动环节来提升春晚的关注度和影响力,由此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有人认为社交媒体等新媒体技术的使用为电视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有人则认为央视春晚的微信使用宣告了电视媒体的死亡。到底央视羊年春晚与微信的合作是电视媒体新生的起点还是死亡的拐点?本文从媒介技术发展和使用的视角,梳理和剖析央视春晚微信使用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动力,揭示了央视春晚作为一个品牌化的电视仪式在新媒体环境的生存策略和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仪式 对话 狂欢 春晚 微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仪式传播建构国家认同的符号机制 被引量:12
2
作者 邢彦辉 林如鹏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2-45,共4页
象征是仪式最重要的特征,在仪式传播过程中,传播为象征符号提供了意义形成的语境,促成符号意义的形成。电视仪式传播是一种运用符号系统进行交流、沟通与互动的文化传播和象征仪式。电视仪式为国家象征符号的出场提供了主题、事件和时... 象征是仪式最重要的特征,在仪式传播过程中,传播为象征符号提供了意义形成的语境,促成符号意义的形成。电视仪式传播是一种运用符号系统进行交流、沟通与互动的文化传播和象征仪式。电视仪式为国家象征符号的出场提供了主题、事件和时空条件。本文从"仪式传播的符号象征性、电视仪式传播中象征符号的国家表征、电视仪式传播中国家认同的符号意象、想象的共同体"三个层面阐释了电视仪式传播建构国家认同的符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仪式 国家认同 符号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