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型稀磁半导体Mn掺杂LiMgAs的光电性质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恒源
张崇洋
+4 位作者
翟春雨
杜颖妍
贾倩
陈婷
毋志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102-9109,共8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第一性质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法,对理想新型稀磁半导体Li1±y(Mg1-xMnx)As (x=0,0.125;y=0,0.125)进行几何结构优化,计算并分析了体系的电子结构、磁性和光学性质。结果表明,掺杂体系的磁性和电性可以分别通过Mn的...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第一性质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法,对理想新型稀磁半导体Li1±y(Mg1-xMnx)As (x=0,0.125;y=0,0.125)进行几何结构优化,计算并分析了体系的电子结构、磁性和光学性质。结果表明,掺杂体系的磁性和电性可以分别通过Mn的掺入和Li计量数的调控来改变,掺Mn后形成Mn-As极性共价键,且引入与Mn有关的自旋极化杂质带,体系为半导体磁性材料。Li不足时,p-d杂化使体系变为半金属性,表现为100%的自旋注入,Mn-As键的重叠电荷布局最大,键长最短。而Li过量时,sp-d杂化则使体系变为金属性,居里温度最高,形成能最低,导电能力最强。对比光学性质发现,Li不足和过量时,介电函数和光吸收谱在低能区出现新峰,增强了体系对低频电磁波的吸收。掺杂体系的能量损失峰均向高能方向偏移,呈现明显的蓝移特征,且峰值急剧减小,表明其等离子共振频率显著降低,而Li过量的等离子振荡范围最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掺杂LiMgAs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电荷重叠布局
差分
电荷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第一性原理计算Fe掺杂LiMgP新型稀磁半导体的半金属铁磁性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婷
庞军
+7 位作者
何红
杜颖妍
向朝凯
贾倩
刘焦
于越
杜成旭
毋志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17-2125,共9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广义梯度近似平面波超软赝势法,对不同离子浓度配比的Fe掺杂LiMgP新型稀磁半导体进行结构优化,计算并分析了体系的电子结构、半金属铁磁性、重叠电荷布局及体心离子附近各离子的电参数。结果表明Fe掺杂LiMgP能够...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广义梯度近似平面波超软赝势法,对不同离子浓度配比的Fe掺杂LiMgP新型稀磁半导体进行结构优化,计算并分析了体系的电子结构、半金属铁磁性、重叠电荷布局及体心离子附近各离子的电参数。结果表明Fe掺杂LiMgP能够得到性能优良的半金属铁磁体,具有大的半金属能隙及可控的电磁性质,有望成为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自旋电子学器件材料。纯LiMgP体系中化学键为极化的共价键,Fe的掺入形成了比Mg-P更强的Fe-P共价键,表现出优异的半金属铁磁性且具有大的半金属能隙0.500 eV,Fe离子与Li、Mg、P3种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它们的轨道电子数减少。Li过量时,形成能最低,结构最稳定,带隙值较单掺Fe时明显减小,而体系的半金属性明显减弱,填隙的Li原子使得轨道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Fe-P键的重叠电荷布局和体系净磁矩的值最小。Li不足时体系变为金属铁磁性,体系中离子的轨道电子数最少,参与轨道杂化的电子数最多,Fe和P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分布最密集且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最小,Fe-P键重叠电荷布局达到最大值0.78,键长达到最小值,体系净磁矩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掺杂LiMgP
半金属铁磁性
重叠
电荷
布局
差分
电荷
密度
轨道电子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稀磁半导体Mn掺杂LiMgAs的光电性质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恒源
张崇洋
翟春雨
杜颖妍
贾倩
陈婷
毋志民
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光电功能材料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102-9109,共8页
基金
重庆高校创新团队计划资助项目(CXTDX201601016)
重庆师范大学教学名师培育计划资助项目(02030307-0003)
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201810637002)
文摘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第一性质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法,对理想新型稀磁半导体Li1±y(Mg1-xMnx)As (x=0,0.125;y=0,0.125)进行几何结构优化,计算并分析了体系的电子结构、磁性和光学性质。结果表明,掺杂体系的磁性和电性可以分别通过Mn的掺入和Li计量数的调控来改变,掺Mn后形成Mn-As极性共价键,且引入与Mn有关的自旋极化杂质带,体系为半导体磁性材料。Li不足时,p-d杂化使体系变为半金属性,表现为100%的自旋注入,Mn-As键的重叠电荷布局最大,键长最短。而Li过量时,sp-d杂化则使体系变为金属性,居里温度最高,形成能最低,导电能力最强。对比光学性质发现,Li不足和过量时,介电函数和光吸收谱在低能区出现新峰,增强了体系对低频电磁波的吸收。掺杂体系的能量损失峰均向高能方向偏移,呈现明显的蓝移特征,且峰值急剧减小,表明其等离子共振频率显著降低,而Li过量的等离子振荡范围最宽。
关键词
Mn掺杂LiMgAs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电荷重叠布局
差分
电荷
密度
Keywords
Mn-doped LiMgAs
electronic structures
optical properties
overlapping charge distribution
electron density difference
分类号
O469 [理学—凝聚态物理]
O472 [理学—半导体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第一性原理计算Fe掺杂LiMgP新型稀磁半导体的半金属铁磁性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婷
庞军
何红
杜颖妍
向朝凯
贾倩
刘焦
于越
杜成旭
毋志民
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光电功能材料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17-2125,共9页
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cstc2019jcyj-msxmX0251)
重庆师范大学教学名师培育计划资助项目(02030307-0003)
+1 种基金
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计划资助项目(CXTDX201601016)
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201810637002)
文摘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广义梯度近似平面波超软赝势法,对不同离子浓度配比的Fe掺杂LiMgP新型稀磁半导体进行结构优化,计算并分析了体系的电子结构、半金属铁磁性、重叠电荷布局及体心离子附近各离子的电参数。结果表明Fe掺杂LiMgP能够得到性能优良的半金属铁磁体,具有大的半金属能隙及可控的电磁性质,有望成为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自旋电子学器件材料。纯LiMgP体系中化学键为极化的共价键,Fe的掺入形成了比Mg-P更强的Fe-P共价键,表现出优异的半金属铁磁性且具有大的半金属能隙0.500 eV,Fe离子与Li、Mg、P3种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它们的轨道电子数减少。Li过量时,形成能最低,结构最稳定,带隙值较单掺Fe时明显减小,而体系的半金属性明显减弱,填隙的Li原子使得轨道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Fe-P键的重叠电荷布局和体系净磁矩的值最小。Li不足时体系变为金属铁磁性,体系中离子的轨道电子数最少,参与轨道杂化的电子数最多,Fe和P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分布最密集且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最小,Fe-P键重叠电荷布局达到最大值0.78,键长达到最小值,体系净磁矩最大。
关键词
Fe掺杂LiMgP
半金属铁磁性
重叠
电荷
布局
差分
电荷
密度
轨道电子数
Keywords
Fe doped LiMgP
half metallic ferromagnetism
overlapping charge distribution
charge density difference
orbital electronic number
分类号
O472 [理学—半导体物理]
O469 [理学—凝聚态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型稀磁半导体Mn掺杂LiMgAs的光电性质
张恒源
张崇洋
翟春雨
杜颖妍
贾倩
陈婷
毋志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第一性原理计算Fe掺杂LiMgP新型稀磁半导体的半金属铁磁性
陈婷
庞军
何红
杜颖妍
向朝凯
贾倩
刘焦
于越
杜成旭
毋志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