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持电中性闪电放电参数化模型研究云闪通道中沉积电荷的变化特征
1
作者 唐渤 谭涌波 +1 位作者 郑天雪 张袁瞰 《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41,共13页
闪电通道的电荷特征是雷电物理研究的重点,而现有的观测手段难以直接获取通道中电荷的详细演变特征,为了深入研究闪电通道电荷的变化特征并与观测形成互补,开展模拟工作必不可少。利用自持电中性闪电放电参数化模型,在三极电荷背景下模... 闪电通道的电荷特征是雷电物理研究的重点,而现有的观测手段难以直接获取通道中电荷的详细演变特征,为了深入研究闪电通道电荷的变化特征并与观测形成互补,开展模拟工作必不可少。利用自持电中性闪电放电参数化模型,在三极电荷背景下模拟多次云闪并从中选取一次典型个例,分析该云闪通道内电荷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如下:正、负先导通道形成时,通道内会沉积一定量的初始电荷;后继分支延伸时,之前的通道会沉积来自后继分支的异极性电荷,通道内初始电荷会不断被中和,部分通道的电荷极性会发生变化;通道熄灭或后继分支停止延伸时,通道内电荷不再变化;再击穿过程发生时,截止通道内的异极性电荷会显著减少,再次激活的通道内的异极性电荷会显著增多。研究表明:先导通道内的电荷变化与通道自身的状态以及后继分支的延伸状况有关;通道电荷变化幅度与通道初始电荷量以及后继分支的活跃程度呈正相关,而通道的初始电荷量与通道首次击穿电场呈正相关。此外,在正、负先导极性不对称的影响下,云闪起始点倾向于沉积更多正电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物理学 闪电参数化 通道电荷 云闪起始点 再击穿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二茂铁基吡咯衍生物电荷交互通道 被引量:3
2
作者 胡宇强 竺宁 韩利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7-236,共10页
以二茂铁炔烃为原料通过“一锅法”环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系列2,5.双二茂铁基-1-苯基.吡咯衍生物。包括:2,5.双二茂铁基-1-(3-三氟甲基苯基)-吡咯(1),2,5-双二茂铁基-1-(4-氟苯基)-吡咯(2),2,5-双二茂铁基-1-苯基。吡咯(... 以二茂铁炔烃为原料通过“一锅法”环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系列2,5.双二茂铁基-1-苯基.吡咯衍生物。包括:2,5.双二茂铁基-1-(3-三氟甲基苯基)-吡咯(1),2,5-双二茂铁基-1-(4-氟苯基)-吡咯(2),2,5-双二茂铁基-1-苯基。吡咯(3),2,5.双二茂铁基.1.(4-乙基苯基).吡咯(4)和2,5-双二茂铁基-1-(4-乙氧基苯基)-吡咯(5),使用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质谱(MS)和核磁共振(NMR)等手段对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CV),密度泛函理论(DFT)模拟计算研究了苯基上取代基对双二茂铁间电荷交互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氧化电位(Ea1),峰电位差(△E)与取代基的哈米特常数(σ),吡咯^1HNMR的化学位移(δ),吡咯N原子自然轨道(NBO)电荷之间存在显著线性关联:同时发现,N原子电荷密度升高,双二茂铁间电荷交互能力减弱,N原子电荷密度降低,双二茂铁间电荷交互能力提高.因此这类双二茂铁基吡咯衍生物中N原子电荷密度对双二茂铁问电荷交互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二茂铁基 吡咯衍生物 电荷交互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通道时间-电荷采集系统的控制系统的设计
3
作者 吴鸣 苏弘 +1 位作者 马晓莉 孔洁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81-1685,共5页
现在的粒子物理和核物理实验中,大规模探测器得到广泛应用,对后继的电子学系统主要要求能量分辨率好,时间响应快,屏蔽特性好,性能稳定,易于控制,高集成度,高密度等。为了满足这些要求,我们采用经过改进的经典的模拟电路与数字控制电路... 现在的粒子物理和核物理实验中,大规模探测器得到广泛应用,对后继的电子学系统主要要求能量分辨率好,时间响应快,屏蔽特性好,性能稳定,易于控制,高集成度,高密度等。为了满足这些要求,我们采用经过改进的经典的模拟电路与数字控制电路相结合的方式,将重点讨论系统的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HDL Quartus 控制系统 通道时间-电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道感应电荷对放电活动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于梦颖 谭涌波 +3 位作者 师正 刘俊 王梦旖 郑天雪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5-116,共12页
为探究闪电放电后电荷重置方案中异极性电荷植入法对雷暴云放电效应的影响,利用已有的三维雷暴云起放电模式,结合2011年8月12日发生在南京地区一次典型的雷暴个例,通过控制倍数改变闪电通道感应电荷量进行大量敏感性试验。模拟结果表明... 为探究闪电放电后电荷重置方案中异极性电荷植入法对雷暴云放电效应的影响,利用已有的三维雷暴云起放电模式,结合2011年8月12日发生在南京地区一次典型的雷暴个例,通过控制倍数改变闪电通道感应电荷量进行大量敏感性试验。模拟结果表明:闪电通道感应电荷量对空间电荷结构分布和云闪通道长度有明显影响。通道感应电荷量增加,即空间异极性电荷堆增多,加大空间电荷结构复杂程度;云闪通道在发展过程中难以穿越与自身极性相同的电荷堆,导致短通道云闪频次增加。通道感应电荷累积总量相同,不同闪电通道感应电荷量下云闪频次与通道电荷平均累积量呈负相关,即通道感应电荷平均累积量增大,云闪频次减少。而地闪频次、类型与通道感应电荷量相关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感应电荷 电荷结构 云闪通道长度 闪电频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可见双路分光光度计系统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濮荣强 张同华 +1 位作者 黄文平 尹杨青 《电子测量技术》 2010年第5期119-121,共3页
本文完全不用两束单色光λ1、λ2(Δλ=1~2nm)快速交替通过检测器产生交流信号的双波长扫描模式而是采用一束光通过半反透镜结构对双路光电探测器输出信号同步采样的数据处理结构较好地抑制了温漂和器件特性分布误差进而降低了系统噪声... 本文完全不用两束单色光λ1、λ2(Δλ=1~2nm)快速交替通过检测器产生交流信号的双波长扫描模式而是采用一束光通过半反透镜结构对双路光电探测器输出信号同步采样的数据处理结构较好地抑制了温漂和器件特性分布误差进而降低了系统噪声;而直接片内电流积分、电荷采样有效地避免各级放大电路电压转换累计误差同时去掉中间放大环节减少干扰;调零、减法运算、对数转换等功能均在数字信号处理控制器内完成充分发挥了数字控制的优势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光度计系统的综合性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光路 通信接口 通道电荷采集器 数字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