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DV-X_α法与用单原子理论计算单质铁电子结构及性质的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彭浩 谢佑卿 +2 位作者 王崇愚 王山鹰 彭坤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77-480,共4页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电荷自洽离散变分Xα 方法 (Self consistent chargediscretevariationalmethod ,简称DVM或DV Xα 方法 )计算出单质Fe的电子结构为 (3dc) 4.0 77(3dm) 2 .190 (4sc+4sf) 0 .790 (4p) 0 .94 3 ,结合能为5 2 9.30 7k...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电荷自洽离散变分Xα 方法 (Self consistent chargediscretevariationalmethod ,简称DVM或DV Xα 方法 )计算出单质Fe的电子结构为 (3dc) 4.0 77(3dm) 2 .190 (4sc+4sf) 0 .790 (4p) 0 .94 3 ,结合能为5 2 9.30 7kJ/mol,磁矩为 18.82× 10 2 4 A·m2 。将该法计算结果与纯金属单原子理论 (即OA理论 )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 ,并讨论了两种方法的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结构 电荷自离散 材料设计 OA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CaO·3Al_2O_3·BaSO_4与3CaO·3Al_2O_3·CaSO_4的水化活性差异——应用量子化学算法的研究
2
作者 赵三银 古国榜 余其俊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5-68,共4页
用量子化学中电荷自洽离散变分Xα 方法 (SCC_DV_Xα)对水泥矿物 3CaO·3Al2 O3·BaSO4 和 3CaO·3Al2 O3·CaSO4 的键级、原子净电荷以及分子轨道能级等信息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1)在这两个矿物中 ,Ca、Ba原子... 用量子化学中电荷自洽离散变分Xα 方法 (SCC_DV_Xα)对水泥矿物 3CaO·3Al2 O3·BaSO4 和 3CaO·3Al2 O3·CaSO4 的键级、原子净电荷以及分子轨道能级等信息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1)在这两个矿物中 ,Ca、Ba原子对水化活性的贡献比Al重要 ;(2 )3CaO·3Al2 O3·BaSO4 中Ca、Ba原子的净电荷高于 3CaO·3Al2 O3·CaSO4 中的Ca(1)、Ca(2 )原子 ,而其键级、最低空分子轨道 (LUMO)与最高占据分子轨道 (HOMO)能级之差均低于 3CaO·3Al2 O3·CaSO4 ,这些结果可用以解释 3CaO·3Al2 O3·BaSO4 水化活性高于3CaO·3Al2 O3·CaS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 电荷自洽离散变分xα方法 水化活性 硫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M=Al,Co)复合掺杂LiMn_2O_4的结构稳定性 被引量:12
3
作者 赵世玺 闵新民 +2 位作者 刘韩星 李强 欧阳世翕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3-236,F003,共5页
应用量子化学电荷自洽离散变分Xα(SCC-DV-Xα)方法,研究了S-Al、S-Co复合掺杂增强尖晶石结构锂锰氧化物稳定性的作用机制.计算结果表明,S-Al复合掺杂锂锰尖晶石和S-Co复合掺杂锂锰尖晶石中的共价键强度均比未掺杂尖晶石LiMn2O4中的强,... 应用量子化学电荷自洽离散变分Xα(SCC-DV-Xα)方法,研究了S-Al、S-Co复合掺杂增强尖晶石结构锂锰氧化物稳定性的作用机制.计算结果表明,S-Al复合掺杂锂锰尖晶石和S-Co复合掺杂锂锰尖晶石中的共价键强度均比未掺杂尖晶石LiMn2O4中的强,且与MnO2中的共价键强度相近;S-Al,S-Co复合掺杂尖晶石中Mn的电荷也与MnO2模型Mn6O2628-中十分接近.Mn原子的电荷密度次序是MnO2≈掺硫铝后锰锂尖晶石≈掺硫钴后的锂锰尖晶石<锰锂尖晶石.即LixMn3Co3O20S6n-和LixMn3Al3O20S6n-中Mn的状态与MnO2中的Mn相似.上述结果揭示了S和非Jahn-Teller效应阳离子(Al3+,Co3+)复合掺杂尖晶石结构锂锰氧化物在电化学过程中不会发生Jahn-Teller畸变的内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锰酸锂 尖晶石结构 硫-铝复合掺杂 硫-钴复合掺杂 结构稳定性 电荷自离散(SCC—DV—)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热型金属合金化对钒基贮氢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李荣 周上祺 +2 位作者 梁国明 孙宇阳 刘守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4-588,共5页
利用电荷自洽离散变分Xα(SCC-DV-Xα)方法计算了吸热型金属合金化对钒基贮氢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V63H64中加入吸热型金属Cr、Mn、Ni后,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V51M12H64中H的净电荷依次逐渐增加,V的净电荷逐渐减小;氢化物V51M12H6... 利用电荷自洽离散变分Xα(SCC-DV-Xα)方法计算了吸热型金属合金化对钒基贮氢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V63H64中加入吸热型金属Cr、Mn、Ni后,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V51M12H64中H的净电荷依次逐渐增加,V的净电荷逐渐减小;氢化物V51M12H64中V-H之间的离子性相互作用逐渐减弱,共价性相互作用逐渐增强;V-H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V-4s和H-1s、H-2s轨道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还表明材料放氢的平衡压力与其费米能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加入吸热型金属后,导致氢化物V51M12H64中费米能增加,氢化物更不稳定,从而改善材料的吸放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基贮氢材料 合金化 离散xα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热型金属合金化对钒基贮氢材料性能影响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荣 周上祺 +1 位作者 梁国明 罗小玲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705-1710,共6页
利用电荷自洽离散变分Xα(SCC-DV-Xα)方法计算了放热型金属合金化对钒基贮氢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钒氢化物V63H64中加入放热型金属后,钒原子的净电荷都减少,而氢原子的净电荷既有增加又有减少,加入Ti、Ca以后,H原子的净电... 利用电荷自洽离散变分Xα(SCC-DV-Xα)方法计算了放热型金属合金化对钒基贮氢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钒氢化物V63H64中加入放热型金属后,钒原子的净电荷都减少,而氢原子的净电荷既有增加又有减少,加入Ti、Ca以后,H原子的净电荷减少,而加入Mg、Zr以后,H原子的净电荷增加。研究还表明放热型金属合金化以后,V4s轨道电子态密度峰发生分裂,与H1s和H2s轨道电子态密度重叠程度增大,V-H之间相互作用增强;差分电荷密度还表明M-H之间也有较强的相互作用。Mg合金化导致氢化物V51M12H64的费米能增加,氢化物稳定性减弱;Ca、Ti、Zr合金化导致氢化物V51M12H64的费米能减少,氢化物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基贮氢材料 放热型金属 合金化 离散xα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镁合金化对VH_2电子结构的影响
6
作者 余祖孝 李荣 +2 位作者 梁国明 黄坤林 罗小玲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79-784,共6页
利用电荷自洽离散变分Xα方法计算Al、Mg合金化对VH2电子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在VH中加入金属Al以后,H原子的净电荷都减少,V原子的部分净电荷增加部分净电荷减少。V—H键间既有离子性相互作用,又有共价性相互作用;V—H键之间的相互作... 利用电荷自洽离散变分Xα方法计算Al、Mg合金化对VH2电子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在VH中加入金属Al以后,H原子的净电荷都减少,V原子的部分净电荷增加部分净电荷减少。V—H键间既有离子性相互作用,又有共价性相互作用;V—H键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氢容易被释放出来,从而改善了吸放氢性能;Al和Mg合金化以后,V和H原子的净电荷都减少,V—H键间的共价性相互作用增强;V—H键间的相互作用增加,有利于增加贮氢量,不利于改善吸放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物VH2 合金化 离散xα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