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渗的电荷累积理论 被引量:28
1
作者 庄艳峰 王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29-632,649,共5页
基于模型试验中所观测到的电荷累积现象,提出了电渗的电荷累积理论。该理论以电荷守恒原理代替电流连续性原理,建立了电荷累积模型的微分方程。微分方程的解析解表明:电势在空间的分布是线性函数和三角函数的叠加,该分布最终趋近于Esri... 基于模型试验中所观测到的电荷累积现象,提出了电渗的电荷累积理论。该理论以电荷守恒原理代替电流连续性原理,建立了电荷累积模型的微分方程。微分方程的解析解表明:电势在空间的分布是线性函数和三角函数的叠加,该分布最终趋近于Esrig理论所假定的线形分布。电势梯度随时间以指数形式消减,最终稳定于一个常数,电流和土体电导率随时间的消减形式与能级梯度理论近似一致。最后,通过观测电渗电流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对电荷累积理论进行了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荷累积 电渗 固结 排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面板取向层与液晶层界面的电荷累积效应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方晖 席俭飞 +2 位作者 王秀峰 魏楠 朱晓娟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3-125,共3页
TN模式的电荷累积缺陷,是液晶显示器生产中一个相当棘手问题。由于累积电荷量难于定量测量来进行研究,所以该问题一直悬而未决。着重分析了液晶显示器电荷累积缺陷,发现当它们介电常数与电导率的比值相差越大,电荷积累值越大;当取向层... TN模式的电荷累积缺陷,是液晶显示器生产中一个相当棘手问题。由于累积电荷量难于定量测量来进行研究,所以该问题一直悬而未决。着重分析了液晶显示器电荷累积缺陷,发现当它们介电常数与电导率的比值相差越大,电荷积累值越大;当取向层的介电常数与电导率的比值和液晶的不相等时,二者的交界面将产生电荷积聚;并且发现当取向层的介电常数与电导率的比值和液晶的相等时,二者的交界面将不产生电荷积聚,图像残留、显示速度减慢等问题也就可以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显示器 电荷累积 介电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中电荷累积行为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成 张弛 +3 位作者 黎瑞锋 陈琪 钱磊 陈立桅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1-57,共7页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是不需要额外光源的主动发光技术,在显示领域中的应用前景被广泛看好。寿命较短是影响QLED商业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其老化机理尚不清晰。在本工作中,我们通过自主搭建电荷提取装置,证实红光QLED在恒流驱动过程...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是不需要额外光源的主动发光技术,在显示领域中的应用前景被广泛看好。寿命较短是影响QLED商业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其老化机理尚不清晰。在本工作中,我们通过自主搭建电荷提取装置,证实红光QLED在恒流驱动过程中,存在显著的电荷累积。累积电荷量随着驱动电流密度增加而增加,但当超过阈值电流密度(对应于开启电压)后逐渐趋于饱和。随着器件老化,亮度下降伴随着累积电荷量进一步增加。本工作对QLED老化过程中电荷累积规律的理解,能为QLED材料和界面的优化设计提供直观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寿命 注入势垒 电荷累积 注入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荷迁移累积式γ剂量计 被引量:5
4
作者 金圣仁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47-52,共6页
文章介绍了利用γ辐照下绝缘体内金属导体上积累电荷的原理制成的γ剂量计。它的测量范围可达0.25—300Gy,测量误差小于±10%。
关键词 Γ剂量计 电荷过移 累积电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率对岩石电荷感应信号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郑文红 施天威 +2 位作者 潘一山 罗浩 吕祥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59-668,共10页
水是诱发矿井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水-岩相互作用下的岩石破坏电荷信号,可丰富矿井水引起灾害的监测方法。为研究含水率对岩石破坏电荷感应信号的影响规律,基于损伤理论推导了岩石损伤破坏力-电耦合模型,得到了感应电荷量与岩石力损... 水是诱发矿井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水-岩相互作用下的岩石破坏电荷信号,可丰富矿井水引起灾害的监测方法。为研究含水率对岩石破坏电荷感应信号的影响规律,基于损伤理论推导了岩石损伤破坏力-电耦合模型,得到了感应电荷量与岩石力损伤和水损伤的理论关系。利用自主研制的电荷感应信号数据采集系统,对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岩石试样进行了单轴压缩电荷感应信号监测试验,分析了水对岩石力学性质和岩石破坏过程中各阶段电荷感应信号的影响规律,并对含水率影响感应电荷产生的机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岩石变形破坏过程中的电荷感应信号与岩石的损伤程度有关,累积感应电荷量与感应电荷总量的比值可以表示岩石在水和力作用下的损伤量,且含水率越高,试样越易在较低的应力下产生大量的电荷感应信号。不同含水率岩石的宏观破坏特征明显不同,随着含水率升高,岩石的抗压强度降低,裂隙发育,岩石破坏形式由单剪式破坏向张拉和剪切混合破坏转变。电荷感应信号分布形态上,含水率的升高使得高幅值电荷簇数增加,并向弹性阶段发展,且高幅值电荷感应信号主要分布在弹性阶段后期和塑性阶段。感应电荷量上,随着含水率的升高,弹性阶段的感应电荷释放量占比逐渐增大,塑性阶段占比逐渐减小,两阶段的感应电荷量之和占试样变形破坏过程中产生感应电荷总量的90%以上。水通过弱化岩石颗粒和渗透压作用,使岩石在较低应力下产生或扩展裂隙,感应电荷信号更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率 电荷感应信号 损伤 力-电耦合模型 累积感应电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波脉冲模式下介质阻挡放电产生臭氧的研究
6
作者 姜松 何园园 《电子科技》 2024年第2期30-35,共6页
为提高介质阻挡放电产生臭氧的浓度和产量,文中研究了不同方波脉冲模式下介质阻挡放电产生臭氧的特性。文中对系统放电特性进行分析,计算系统放电功率,研究其在不同极性、不同频率和不同脉宽下产生臭氧的浓度和产量,并对其产生的结果进... 为提高介质阻挡放电产生臭氧的浓度和产量,文中研究了不同方波脉冲模式下介质阻挡放电产生臭氧的特性。文中对系统放电特性进行分析,计算系统放电功率,研究其在不同极性、不同频率和不同脉宽下产生臭氧的浓度和产量,并对其产生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在施加正负极性方波脉冲时,臭氧浓度最高,为8.8 g·Nm^(-3);在施加正极性方波脉冲时,臭氧产量最高,为55 g·kWh^(-1)。随着频率的增加,臭氧浓度和产量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在放电频率为1 kHz时,臭氧浓度最大;在放电频率为1.5 kHz时,臭氧产量最高。在其它参数一定的情况下,随着脉宽的增加,臭氧浓度缓慢增加,臭氧的产量基本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低温等离子体 方波脉冲 不同脉冲模式 放电特性 累积电荷 臭氧浓度 臭氧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器件扫描电镜低电压成像技术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梁栋程 周庆波 +1 位作者 王淑杰 王晓敏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13年第3期489-493,共5页
针对使用扫描电镜(SEM)进行半导体器件破坏性物理分析(DPA)和失效分析(FA)时,芯片表面不作喷镀处理的问题,提出了减小或消除电荷累积的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正确应用SEM低电压技术,选择加速电压1.0 kV-2.0 kV、电子束斑2.0,结合积分... 针对使用扫描电镜(SEM)进行半导体器件破坏性物理分析(DPA)和失效分析(FA)时,芯片表面不作喷镀处理的问题,提出了减小或消除电荷累积的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正确应用SEM低电压技术,选择加速电压1.0 kV-2.0 kV、电子束斑2.0,结合积分技术,可在芯片表面不作喷镀处理,并满足国军标要求下,得到分辨率和性噪比均很好的图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器件 SEM低加速电压 积分技术 消除电荷累积 破坏性物理分析 失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缘环打火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夏连胜 陈思富 石金水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3-36,共4页
绝缘问题是高电压、高场强器件和设备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决定器件、设备运行参数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针对一台直线感应加速器调试中出现的加速腔绝缘环在带束负载情况下的真空沿面闪络现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分析表明,在排除设计、... 绝缘问题是高电压、高场强器件和设备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决定器件、设备运行参数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针对一台直线感应加速器调试中出现的加速腔绝缘环在带束负载情况下的真空沿面闪络现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分析表明,在排除设计、材料、加工、洁净和真空度等常规异常因素后,导致绝缘环真空沿面闪络的可能因素是电子在绝缘环表面的吸附和累积,绝缘环上累积的电子来源和加速器中加速、传输的电子束的丢失有关。从加速腔工作状态出发,分析绝缘环表面积累电荷和丢失电子束的相关途径,进而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以提高加速腔运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流加速器 绝缘环 真空沿面闪络 电荷累积 高能电子诱发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D液晶层电场的响应特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方辉 姚毅 +2 位作者 张麦丽 魏楠 朱小娟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2期37-40,共4页
分析了液晶显示器在实际生产中时常出现的图像残留问题产生的原因,从理论上推导出了上下基板取向层与液晶分子交界面积累的累积电荷在液晶盒中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定量关系.研究表明,当取向层PI的介电常数与电导率的比值和液晶的不相等时... 分析了液晶显示器在实际生产中时常出现的图像残留问题产生的原因,从理论上推导出了上下基板取向层与液晶分子交界面积累的累积电荷在液晶盒中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定量关系.研究表明,当取向层PI的介电常数与电导率的比值和液晶的不相等时二者的交界面将产生电荷积聚;当其介电常数与电导率的比值相差越大时,图像残留越严重;当其驱动电压越大时,图像残留也越严重;当取向层的介电常数与电导率的比值和液晶的相等时二者的交界面将不产生电荷积聚,图像残留、显示速度减慢等问题也得以基本消除.本研究从理论上为解决液晶显示器的图像残留问题指出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显示器 电荷累积 图像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注入工艺中等离子喷淋技术
10
作者 裴雷洪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第21期91-91,共1页
阐述等离子喷淋技术的工作原理,在离子注入工艺上的应用;分析等离子喷淋器对注入工艺中的电荷累积以及注入均匀性改善。并提出在先进制程下对等离子喷淋技术的要求。
关键词 离子注入 等离子喷淋 电荷累积 注入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