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流型探测器单粒子灵敏度标定的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宋朝晖 阮锡超 +1 位作者 代秋声 王奎禄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53-456,共4页
采用电荷模数转换记录单个脉冲电荷的方法,标定了单能射线在电流型闪烁探测器中产生的平均电流,从而得到其灵敏度。标定结果与传统的电流法在±8%的范围内一致。该标定方法准确度高,扣除本底容易,对标定源的强度要求也大大降低。加... 采用电荷模数转换记录单个脉冲电荷的方法,标定了单能射线在电流型闪烁探测器中产生的平均电流,从而得到其灵敏度。标定结果与传统的电流法在±8%的范围内一致。该标定方法准确度高,扣除本底容易,对标定源的强度要求也大大降低。加上飞行时间法,还可对粒子进行甄别,能在中子γ射线混合场中将中子和γ射线的电荷贡献分开,得到探测器对每种射线单独的灵敏度。该方法适用于在单个脉冲电荷信噪比较高的场合下标定脉冲电流型探测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型探测器 灵敏度标定 电荷模数转换 飞行时间法 闪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倍增管中子直照响应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建福 阮锡超 +3 位作者 李霞 鲍杰 张国光 侯龙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4-227,共4页
采用脉冲束中子飞行时间法和脉冲电荷计数法相结合的多参数测量方法,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HI-13串列加速器上,利用9Be(d,n)10B反应白光中子源,实验研究了光电倍增管对0.75~15MeV之间的出射中子直照灵敏度。根据光电倍增管的工作原理... 采用脉冲束中子飞行时间法和脉冲电荷计数法相结合的多参数测量方法,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HI-13串列加速器上,利用9Be(d,n)10B反应白光中子源,实验研究了光电倍增管对0.75~15MeV之间的出射中子直照灵敏度。根据光电倍增管的工作原理,采用MCNP程序模拟计算了光电倍增管的中子直照灵敏度。分析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倍增管 灵敏度 9Be(d n)10B反应 电荷模数转换 飞行时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