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取代三环喹唑啉电荷传输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帆 黄杵睿 +2 位作者 聂汉 李权 赵可清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1-175,共5页
六取代三环喹唑啉分子可以作为液晶半导体材料.使用电子传输的半经典模型和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B3LYP/6-31G^(**)水平上对六取代三环喹唑啉分子的电荷传输性质进行理论研究.结果显示,该分子的空穴传输速率为电子传输速率的30倍.与苯并菲... 六取代三环喹唑啉分子可以作为液晶半导体材料.使用电子传输的半经典模型和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B3LYP/6-31G^(**)水平上对六取代三环喹唑啉分子的电荷传输性质进行理论研究.结果显示,该分子的空穴传输速率为电子传输速率的30倍.与苯并菲和六氮杂苯并菲比较,该分子更有利于空穴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环喹唑啉 电荷传输性质 液晶半导体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乙酰胺基链苯并菲盘状液晶分子的电荷传输性质与热力学性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雪梅 张建平 毛焱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68-872,共5页
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G**理论水平上,计算含乙酰胺基链苯并菲衍生物分子的电荷传输性质和热力学性质.研究结果显示,该分子的空穴传输性能明显好于电子传输性能.在298.15 K时,该分子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和生成自由能分别为-2338.79 k J/... 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G**理论水平上,计算含乙酰胺基链苯并菲衍生物分子的电荷传输性质和热力学性质.研究结果显示,该分子的空穴传输性能明显好于电子传输性能.在298.15 K时,该分子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和生成自由能分别为-2338.79 k J/mol和-1756.27 k 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乙酰胺基链苯并菲 盘状液晶 电荷传输性质 热力学性质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氧链链长对吐昔烯电荷传输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展荣 陈自然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7-422,共6页
吐昔烯衍生物的盘状液晶分子,在有机电子材料领域被用作光导材料和载流子传输材料.使用电子转移的Marcus模型,在B3LYP/6-31+G"水平上研究了5个含三条烷氧链(n=1,3,5,8,10)的吐昔烯衍生物分子的电荷转移性质.计算表明,电荷转移矩阵... 吐昔烯衍生物的盘状液晶分子,在有机电子材料领域被用作光导材料和载流子传输材料.使用电子转移的Marcus模型,在B3LYP/6-31+G"水平上研究了5个含三条烷氧链(n=1,3,5,8,10)的吐昔烯衍生物分子的电荷转移性质.计算表明,电荷转移矩阵元t是影响分子电荷转移的主要因素.5个分子中,随烷氧链长度(n)增大,空穴、电子传输重组能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6.01~16.91 kJ/mo1和22.35~23.68kJ/mol.空穴传输矩阵元t_+减小超过1.5倍,空穴传输载流子迁移率μ+减小超过2倍.电子传输矩阵元t_-增大幅度不大,电子传输载流子迁移率μ_-增大2倍,表明烷氧链增长不利于空穴传输,有利于电子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氧链链长 吐昔烯 电荷传输性质 液晶半导体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π核扩展方式萘四甲酰基二酰亚胺有机半导体电荷传输性质的理论研究
4
作者 潘佳峥 孙晓琦 +1 位作者 任爱民 郭景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3-64,共12页
n型半导体材料在逻辑互补电路中必不可少,但由于多数n型有机半导体材料空气稳定性差、迁移率较低,其发展相对滞后.本文基于几种典型的不同π核扩展的萘四甲酰基二酰亚胺(NDI)有机半导体材料,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分析了其电荷传输性质,分... n型半导体材料在逻辑互补电路中必不可少,但由于多数n型有机半导体材料空气稳定性差、迁移率较低,其发展相对滞后.本文基于几种典型的不同π核扩展的萘四甲酰基二酰亚胺(NDI)有机半导体材料,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分析了其电荷传输性质,分别从单分子结构特征、分子间堆积方式以及分子间相互作用等方面阐明不同核心结构对载流子传输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研究分子均具有良好的空气稳定性,并表现为电子传输性.其中,长轴π扩展的分子A2具有较高的电子亲和势,其空气稳定性最好.其次,沿长轴/短轴π扩展的NDI有机半导体的重组能均降低,但二者重组能降低的起因明显不同:相比于A1分子,沿短轴π扩展的A2分子在高频区的振动受到有效的抑制,从而重组能大幅下降;而沿长轴π扩展的A3与A4分子则在高低频区的振动均受到抑制,使重组能降低.另外,不同的分子堆积对传输影响较大,发现沿长轴π扩展的A3和A4具有较小的短轴滑移,表现为二维传输材料,二维平均电子迁移率分别约为0.06与0.15cm^(2)·V^(-1)·s^(-1);沿短轴π扩展的A2分子具有较大的短轴滑移,因此表现为一维传输材料,其一维电子迁移率高达0.96cm^(2)·V^(-1)·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半导体 电荷传输性质 电子迁移率 分子堆积模式 分子间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轭有机硼化合物的多功能发光材料的分子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靳瑞发 赵丽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188-9194,共7页
设计了6种可作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发光材料和空穴传输材料的π-共轭有机硼化合物。利用密度泛函(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研究了它们的前线分子轨道、吸收光谱、荧光光谱以及电荷传输性质。通过前线分子轨道分析发现,所... 设计了6种可作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发光材料和空穴传输材料的π-共轭有机硼化合物。利用密度泛函(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研究了它们的前线分子轨道、吸收光谱、荧光光谱以及电荷传输性质。通过前线分子轨道分析发现,所设计化合物的吸收和荧光发射导致的电子跃迁具有明显的分子内电荷转移特性。引入不同的π-共轭桥影响化合物的前线分子轨道能量、能隙、光学和电荷传输性质。同时,预测了所设计化合物的电子和空穴的迁移率。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π-共轭有机硼化合物有望成为性能良好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材料和空穴传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π-共轭有机硼化合物 密度泛函理论 光学性质 电荷传输性质 有机发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