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电极-电Fenton耦合法处理乳化含油废水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华 户传龙 +3 位作者 吴迪 杨文新 薛佳 张文艺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125,共8页
机加工产生的乳化含油废水中有机物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采用纳米零价铁、活性炭及玻璃珠混合颗粒作为粒子电极,构建三维电极-电Fenton耦合工艺体系对其进行处理。考察阴极板材料、粒子电极投加比、电压、pH、极板间距、曝气量等因素对... 机加工产生的乳化含油废水中有机物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采用纳米零价铁、活性炭及玻璃珠混合颗粒作为粒子电极,构建三维电极-电Fenton耦合工艺体系对其进行处理。考察阴极板材料、粒子电极投加比、电压、pH、极板间距、曝气量等因素对乳化含油废水总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H、极板间距、曝气量、电压是主要影响因子,影响程度排序为pH>极板间距>曝气量>电压。采用三维电极-电Fenton体系处理COD 1030 mg/L、总油质量浓度约为150 mg/L的乳化含油废水,在电压为25 V,活性炭、纳米零价铁、玻璃珠投加量分别为60、20、20 g/L,pH=3,极板间距6 cm,曝气量为1.0 L/min,电解液Na_(2)SO_(4)质量浓度4 g/L条件下污染物去除效果较佳,COD和总油去除率最高分别可达89.95%和93.97%。GC-MS图谱分析表明,三维电极-电Fenton耦合工艺可将乳化含油废水中的长链、短链石油烃等氧化、破链、分解成为分子较小的有机物,甚至矿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技术经济分析表明,该工艺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有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fenton 含油废水 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电芬顿技术在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康健 杨紫怡 +3 位作者 钟海红 陈宋璇 杜国山 孙航宇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6,共8页
基于三维电芬顿技术的发展过程,综述了三维电芬顿技术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及其调控策略,总结了三维电芬顿技术在对抗生素废水、农药废水、垃圾渗滤液等难降解的有机废水进行处理时的实际应用效果,并提出三维电芬顿技术目前存在的颗粒... 基于三维电芬顿技术的发展过程,综述了三维电芬顿技术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及其调控策略,总结了三维电芬顿技术在对抗生素废水、农药废水、垃圾渗滤液等难降解的有机废水进行处理时的实际应用效果,并提出三维电芬顿技术目前存在的颗粒电极金属离子脱稳析出、颗粒电极吸附污染物后性能下降的问题,未来的研究应探索颗粒电极的再生以及循环利用,提高颗粒电极负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芬顿 颗粒 羟基自由基 高级氧化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基复合材料用作电芬顿阴极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魏一恺 杨俊 +3 位作者 武梦杰 周欣然 游自强 王趁义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8,58,共8页
针对目前电芬顿复合电极原料昂贵及制备工艺复杂等问题,以活性炭和Fe_(3)O_(4)为基础原料,以钛网、不锈钢网、铁网为导电基底制备3种碳基复合阴极材料(CEM),分别记为TBT、SSBT、IBT。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CEM的最佳制备条件,选取性能最优... 针对目前电芬顿复合电极原料昂贵及制备工艺复杂等问题,以活性炭和Fe_(3)O_(4)为基础原料,以钛网、不锈钢网、铁网为导电基底制备3种碳基复合阴极材料(CEM),分别记为TBT、SSBT、IBT。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CEM的最佳制备条件,选取性能最优的CEM用于电芬顿处理垃圾渗滤液,用响应面法得到电芬顿处理的初始pH、外接电压、Fe^(2+)投加量与COD去除率之间的二次多项式模型,优化电芬顿的运行条件。结果表明:3种CEM材料中SSBT的性能最优,其最佳制备条件为黏结剂(Na_(2)SiO_(3)·9H_(2)O)∶基础原料的质量比为4∶10,基础原料中Fe_(3)O_(4)的掺杂量为2%(质量分数),煅烧温度为600℃;SSBT用于电芬顿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最佳运行条件为初始pH 2.6,外接电压10.08 V,Fe^(2+)投加量0.47 mmol/L,在此条件下COD的去除率的实测值与预测值分别为86.10%和86.41%,平均绝对误差为0.36%,说明模型模拟结果符合实际;SSBT表面三维结构丰富,Fe_(3)O_(4)在材料中稳定负载,经15次重复性测试,SSBT的COD去除率仅下降7.81百分点,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研究结果可为电芬顿CEM材料的设计和运行条件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顿 碳基复合阴极 制备与表征 垃圾渗滤液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NH_(2)-MIL-101(Fe)@ACF催化电极的制备及其绿色Fenton性能
4
作者 刘鑫宇 成施雨 +5 位作者 张劭琦 杨灵 张世月 王粉 刘金炜 李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60-1772,共13页
针对传统均相Fenton法存在pH适用范围窄(pH≈3)及易产生铁絮凝沉淀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MOFs)的新型绿色Fenton催化体系。首先,以活性碳毡(activated carbon fiber,ACF)作为载体,通过溶剂热法和液相还原法制备了4种Fe-MOFs... 针对传统均相Fenton法存在pH适用范围窄(pH≈3)及易产生铁絮凝沉淀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MOFs)的新型绿色Fenton催化体系。首先,以活性碳毡(activated carbon fiber,ACF)作为载体,通过溶剂热法和液相还原法制备了4种Fe-MOFs@ACF(MIL-53、NH_(2)-MIL-53、MIL-101、NH_(2)-MIL-101)电极;其次,选取催化性能最好的NH_(2)-MIL-101(Fe)@ACF作为基底,进一步组装负载金属Pd纳米颗粒;最后,以亚甲基蓝(MB)为模型污染物,构建电催化-Fenton体系,系统探究了电压(-1.5~0V)、pH(2~10)及H_(2)O_(2)投加量(255~765μL)对降解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0.8V、pH=2、H_(2)O_(2)投加量为510μL时,MB在60min内降解率达100%;该体系通过阴极原位催化O2还原生成H_(2)O_(2)并高效裂解产生活性氧物种(·OH),显著拓宽了pH适用范围(2~6)。Pd/NH_(2)-MIL-101(Fe)@ACF电极经3次循环后降解效率仍保持90%以上,展现出优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ton反应 MOFs材料 催化 水污染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化碳纳米管负载铁铈阴极电芬顿去除甲基橙
5
作者 王瑞麟 郭波 陈彩玉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61-165,170,共6页
以制备的氨基化碳纳米管负载铁铈(NCNTs-Fe/Ce)作为阴极的电芬顿法去除水中的甲基橙(MO)。研究显示,当NCNTs-Fe/Ce中的Fe/Ce摩尔比=2∶1、电流密度30 mA/cm^(2)、pH 3~9、反应90 min时,初始浓度100 mg/L的MO去除率可达88.3%以上,其中pH ... 以制备的氨基化碳纳米管负载铁铈(NCNTs-Fe/Ce)作为阴极的电芬顿法去除水中的甲基橙(MO)。研究显示,当NCNTs-Fe/Ce中的Fe/Ce摩尔比=2∶1、电流密度30 mA/cm^(2)、pH 3~9、反应90 min时,初始浓度100 mg/L的MO去除率可达88.3%以上,其中pH 6.8(不调pH)时MO的去除率达到98.7%;与相同条件下NCNTs-Fe阴极的电芬顿法(MO去除率80.6%)比较,阴极上Ce的加入促进了铁铈间的氧化还原,显著提高了MO的去除效率。表征结果显示,铁和铈成功负载于NCNTs上,该材料表面存在着酰胺、羰基等多种基团。NCNTs-Fe/Ce阴极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重复使用10次后,对MO的去除率仍达到92.9%。进一步的淬灭实验发现,单线态氧(^(1)O_(2))是起主要作用的活性基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甲基橙 芬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构筑Co-MOFs/碳纤维复合电芬顿阴极及其高效降解四环素
6
作者 秦彩翼 李娟 +6 位作者 李莹 张九文 龙含意 李信宇 米楠 刘金炜 李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4-72,共9页
传统的芬顿氧化法通过Fe^(2+)催化H_(2)O_(2)生成羟基自由基(·OH),能够高效降解水中抗生素类有机污染物,但铁泥产生量大、Fe^(2+)再生困难及二次污染的问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电芬顿技术结合电化学和芬顿氧化过程,可以显著提升H_(2)... 传统的芬顿氧化法通过Fe^(2+)催化H_(2)O_(2)生成羟基自由基(·OH),能够高效降解水中抗生素类有机污染物,但铁泥产生量大、Fe^(2+)再生困难及二次污染的问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电芬顿技术结合电化学和芬顿氧化过程,可以显著提升H_(2)O_(2)的活化效率.使用钴基金属有机框架(Co-MOFs)作为电芬顿催化剂不但具有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而且可以避免铁泥的产生,达到高效降解去除水中抗生素类有机污染物的目的.本文在碳纤维电极上原位生长Co-MOFs纳米晶材料,并以该复合材料为阴极,铂片为阳极,构建了非均相电芬顿体系.通过调控纳米晶材料的制备方法、配体类型、配体和金属比例、煅烧温度及氛围、体系电压及H_(2)O_(2)添加量等条件,探索出最佳制备条件:在水热反应条件下,对苯二甲酸和钴盐以摩尔比1∶1配位合成Co-MOFs,并原位生长于碳纤维基底上,在100℃空气氛围下煅烧活化.通过优化反应体系,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电压为−0.8 V,H_(2)O_(2)添加量为60μL,最终90 min时四环素的降解率为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顿反应 催化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三维电Fenton氧化法处理腈纶生产废水
7
作者 乔恩停 陈晔 《化工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1-217,共7页
以钌铱钛电极为阳极、石墨电极为阴极、铁碳复合粒子为粒子电极,构建了超声波-三维电Fenton氧化体系,考察了超声功率、初始pH、极板间距、电流密度、H_(2)O_(2)加入量、Fe^(2+)加入量、铁碳复合粒子加入量对腈纶生产废水中COD的去除效果... 以钌铱钛电极为阳极、石墨电极为阴极、铁碳复合粒子为粒子电极,构建了超声波-三维电Fenton氧化体系,考察了超声功率、初始pH、极板间距、电流密度、H_(2)O_(2)加入量、Fe^(2+)加入量、铁碳复合粒子加入量对腈纶生产废水中COD的去除效果,筛选出适宜的工艺条件,并评价了该条件下腈纶生产废水的综合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三维电Fenton氧化处理腈纶生产废水的最适工艺条件为电流密度5 mA/cm^(2)、极板间距4 cm、超声功率250 W、初始pH 3.5、Fe^(2+)加入量75 mmol/L、H_(2)O_(2)加入量150 mmol/L、铁碳复合粒子加入量100 g/L,在该条件下,反应50 min后,废水中COD、BOD_(5)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90.2%、85.0%和83.3%,BOD_(5)与COD之比由0.23提高至0.35;在超声波作用下,随着空化气泡的破裂,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和微射流不断冲刷电极表面,使电极表面及时得到清洗,钝化作用减弱,传质效率增强,浓差极化减弱,COD去除率提高;超声波-三维电Fenton氧化体系中存在·OH和·O_(2)^(-)两种自由基,其中·OH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三维 fenton氧化 腈纶生产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FeKao粒子电极三维非均相电Fenton体系降解亚甲基蓝
8
作者 陈越 彭雪儿 +3 位作者 周琛阳 李婧 孟欣怡 高丽丽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2,共9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CuFe_(2)O_(4)/Fe_(2)O_(3)/Kaolin(CuFeKao)催化粒子电极,并将其应用于三维非均相电Fenton(3D/EF)体系降解亚甲基蓝(MB)。XRD结果表明,CuFeKao是由CuFe_(2)O_(4)、Fe_(2)O_(3)和高岭土(Kaolin)构成的复合材料。通...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CuFe_(2)O_(4)/Fe_(2)O_(3)/Kaolin(CuFeKao)催化粒子电极,并将其应用于三维非均相电Fenton(3D/EF)体系降解亚甲基蓝(MB)。XRD结果表明,CuFeKao是由CuFe_(2)O_(4)、Fe_(2)O_(3)和高岭土(Kaolin)构成的复合材料。通过对比实验发现三维电化学作用可以提高H_(2)O_(2)的产量,非均相电Fenton体系可以催化H_(2)O_(2)原位转化为·OH。与以CuFe_(2)O_(4)/Fe_(2)O_(3)或Kaolin为粒子电极的3D体系和2D体系相比,3D/EF/CuFeKao体系表现出最大的·OH产率和最佳的MB降解率。通过单因素实验对3D/EF/CuFeKao体系的降解条件进行优化,在优化条件下反应60 min,MB和TOC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9.81%和58.13%。自由基猝灭实验证实体系含·OH和O_(2)·-两种活性氧物种(ROS),其相对占比可通过溶液pH进行调控。机理分析表明,3D/EF/CuFeKao体系降解MB的主要机理是发生在CuFeKao粒子电极表面的非均相电Fenton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铁双金属 高岭土 三维非均相fenton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衍生Fe-N-C阴极电芬顿降解罗丹明B
9
作者 马家乐 周鹏飞 +1 位作者 陈帝好 严祥辉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91,共7页
以硅烷偶联剂、三嵌段共聚物F127、邻氨基苯酚为主要前驱体,通过水热法结合热裂解、碱刻蚀合成了系列Fe-N-C材料,研究了F127平均分子量、Fe-N-C材料结构性质与其电催化氧还原反应(ORR)和在电芬顿(EF)系统降解罗丹明B(Rh B)性能间的合成... 以硅烷偶联剂、三嵌段共聚物F127、邻氨基苯酚为主要前驱体,通过水热法结合热裂解、碱刻蚀合成了系列Fe-N-C材料,研究了F127平均分子量、Fe-N-C材料结构性质与其电催化氧还原反应(ORR)和在电芬顿(EF)系统降解罗丹明B(Rh B)性能间的合成-结构-性能关系。结果表明,随着F127平均分子量的增加,制备的Fe-N-C微球的物相及碳结构几乎不受其影响,但总体上Fe-N-C微球分散度变高,颗粒尺寸变小,而其表面氮含量和比表面积都呈现出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其中利用中等平均分子量(Mn~2900)的F127获得的Fe-N-C材料(APD/o APF/F_(2)-Fe_(1.5)-HT2)兼具有较好的球形度、较高的石墨化程度、最高的氮含量和比表面积以及极低的晶态铁物种含量;相应地,APD/o APF/F_(2)-Fe_(1.5)-HT2以4e-反应途径催化ORR且展示出媲美商业Pt/C催化剂的活性;上述系列Fe-N-C微球作为阴极在EF中也能够实现对Rh B的有效降解,尤其APD/o APF/F_(2)-Fe_(1.5)-HT2在90 min降解Rh B的百分率达92.7%,且显示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偶联剂 三嵌段共聚物F127 Fe-N-C催化剂 氧还原反应 芬顿 罗丹明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电极电Fenton深度处理煤化工废水
10
作者 景立明 艾爽 +3 位作者 高树仁 刘爽 赵萌 张安龙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8-403,共6页
构建以石墨为阴极,钌铱涂层钛电极为阳极,铁碳微粒为粒子电极的三维电Fenton体系对煤化工废水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探究pH、电流密度、极板间距、粒子加入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进行正交实验优化。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20 mA/cm^(2),极... 构建以石墨为阴极,钌铱涂层钛电极为阳极,铁碳微粒为粒子电极的三维电Fenton体系对煤化工废水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探究pH、电流密度、极板间距、粒子加入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进行正交实验优化。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20 mA/cm^(2),极板间距1 cm,粒子加入量为40 g/L,pH 3的条件下,煤化工废水生化出水经三维电极电Fenton体系处理45 min后COD由148.32 mg/L降低至44.49 mg/L,响应面曲线模型模拟出的最佳COD去除率为70.01%,在固定极板间距的前提下,各因素对三维电极电Fenton体系去除COD效果影响程度pH>电流密度>粒子加入量。红外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三维电Fenton对废水中酚类及腐殖酸类物质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工废水 三维 fenton 深度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相电芬顿催化剂稳定性提升策略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秦婷婷 夏杭琦 牛强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4-68,共5页
概述了几种提升非均相电芬顿催化材料稳定性的有效策略,包括表面修饰、空间限域、载体改性、杂原子掺杂、单原子催化、价态循环等,重点分析了这些方法在提高催化活性和耐用性方面的功能机制和应用潜力,并对未来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非均相芬顿 催化剂 活性 稳定性 包覆 封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过氧化钙的类电芬顿体系对磷酸三乙酯的矿化效果
12
作者 崔泉涛 刘瑜 +1 位作者 王楷 严素定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55-964,共10页
电芬顿技术是水体中难降解污染物的高效处理方法之一,然而,该体系中的H_(2)O_(2)存在运输不便的缺陷。以磷酸三乙酯(TEP)为目标污染物,以过氧化钙(CP)为氧化剂,以铁片作为腐蚀阳极和铁源,构建了基于过氧化钙的类电芬顿体系(电-Fe-CP体... 电芬顿技术是水体中难降解污染物的高效处理方法之一,然而,该体系中的H_(2)O_(2)存在运输不便的缺陷。以磷酸三乙酯(TEP)为目标污染物,以过氧化钙(CP)为氧化剂,以铁片作为腐蚀阳极和铁源,构建了基于过氧化钙的类电芬顿体系(电-Fe-CP体系),并考察了该体系对TEP的矿化效能及其影响因素,通过CP释放H_(2)O_(2)试验和淬灭试验探讨了电-Fe-CP体系矿化TEP的机理,最后对反应产物在不同pH下形成的沉淀物进行了扫描电镜(SEM)、能量色散光谱(EDS)、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结果表明:在初始pH为2.5,TEP和CP浓度分别为20 mg/L和4 mmol/L,Fe片大小为20 mm×40 mm×1 mm,电流密度为2.50 A/m^(2)的条件下,电-Fe-CP体系在20 min内对TEP的矿化率可达到94.6%,且水中的Cl^(-)、NO_(3)^(-)、HCO_(3)^(-)等无机阴离子共存对体系矿化效果影响较小。电-Fe-CP体系中主要活性物种为羟基自由基。此外,pH对反应生成的沉淀物组分有较大影响,其中pH为8.5时形成的沉淀物主要为氢氧化铁、硫酸钙和磷酸钙,pH为10.5时可能还存在少量羟基磷灰石。研究证实了利用基于电-Fe-CP体系矿化水中TEP的可行性,并提出电-Fe-CP体系可能的应用场景及应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三乙酯(TEP) 铁片 过氧化钙 芬顿 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酞菁铁/MXene复合阴极的制备及电芬顿降解磺胺间二甲氧嘧啶
13
作者 刘会来 李志豪 +1 位作者 孔德峰 陈星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9,I0006,I0007,共11页
研发具有高活性和高稳定的电极材料,是实现电芬顿体系高效降解磺胺类抗生素污染物的关键。本工作以MXene材料作为载体负载酞菁铁(Fe Pc),制备了Fe Pc/MXene纳米复合材料,并利用其作为阴极催化剂构建的电芬顿体系对磺胺间二甲氧嘧啶(SDM... 研发具有高活性和高稳定的电极材料,是实现电芬顿体系高效降解磺胺类抗生素污染物的关键。本工作以MXene材料作为载体负载酞菁铁(Fe Pc),制备了Fe Pc/MXene纳米复合材料,并利用其作为阴极催化剂构建的电芬顿体系对磺胺间二甲氧嘧啶(SDM)进行降解。负载Fe Pc后,纳米复合材料依然保持手风琴状的片层结构,并且表面略粗糙,层间间距变小;Fe Pc/MXene中Fe Nx的配位数约为4,且Fe Pc与MXene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电极表面的电子转移。在构建的电芬顿体系中,Fe Pc/MXene电极在50 min内对SDM的降解率达到97.2%,且在较宽的p H范围内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和稳定性。降解性能显著提高主要归因于复合材料中引入Fe N4增强了O_(2)电催化还原为H_(2)O_(2)的活性。电芬顿体系主要通过自由基(·OH和·O_(2)^(–))与非自由基(1O_(2))共同降解SDM。利用前沿轨道理论和Fukui函数阐明了SDM被不同活性物种攻击的位点,降解途径主要有苯环的羟基化、苯环上氨基的氧化、C–S和S–N键断裂。此外,循环和离子浸出实验证明所制备的阴极催化剂具有优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顿 FePc/MXene 磺胺间二甲氧嘧啶 活性氧物种 降解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三维电极-电Fenton法处理活性艳橙X-GN废水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亚峰 许嗣鼎 +1 位作者 高崇 傅翔宇 《工业水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7,共8页
三维电极-电Fenton法是一种在电Fenton的基础上引入三维电极电催化技术的新型高级氧化法,在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过量浸渍煅烧法制备负载型三维电极,以采用该电极的三维电极-Fenton法处理活性艳橙X-GN废水。通过试验研究了pH、... 三维电极-电Fenton法是一种在电Fenton的基础上引入三维电极电催化技术的新型高级氧化法,在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过量浸渍煅烧法制备负载型三维电极,以采用该电极的三维电极-Fenton法处理活性艳橙X-GN废水。通过试验研究了pH、电压、Na_(2)SO_(4)投加量、Fe^(2+)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采用响应曲面法最优化实验条件。结果表明,当试验pH=4.7,电压为20.39 V,Na_(2)SO_(4)投加量为2.13 g/L,Fe^(2+)投加量为2.5 mmol/L时,COD和色度去除率可以达到85.41%和92.18%。负载型三维电极-电Fenton法对活性艳橙X-GN废水的色度和COD均具有较理想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fenton 印染废水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生产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和运行实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伟球 史广宇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6-211,共6页
针对锂电池生产废水水质特征,采用阴极废水预处理去除重金属离子后和阳极废水合并,然后通过电Fenton-混凝反应-DF-厌氧反应器-AO组合工艺对锂电池生产废水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对锂电池废水中的污染物有较高的去除率,对Ni^(2+)... 针对锂电池生产废水水质特征,采用阴极废水预处理去除重金属离子后和阳极废水合并,然后通过电Fenton-混凝反应-DF-厌氧反应器-AO组合工艺对锂电池生产废水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对锂电池废水中的污染物有较高的去除率,对Ni^(2+)、COD_(Cr)、BOD_(5)、NH_(3)-N、TN、TP和SS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9.3%、98.7%、97.6%、94.9%、84.5%、93.6%和98.5%,出水水质可以达到《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0484—2013)表2新建企业水污染物间接排放标准要求。最后对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进行了分析,采用该工艺处理锂电池生产废水,设计处理量为1000 m^(3)/d,工程投资共计866万元,其中土建投资435万元,设备投资431万元,运行费用包括电费、药剂费、人工费和污泥处置费,实际水量为900 m^(3)/d时,运行费用合计为7.48元/m^(3),为类似企业生产废水的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废水 重金属 混凝沉淀 fenton 管式微滤膜 厌氧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PC-CNT中空纤维膜对磺胺甲噁唑的电芬顿降解研究
16
作者 乔森 季子轩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637-3646,共10页
研究利用铁-多孔碳-碳纳米管(Ferrum-Porous Carbon-Carbon Nanotube,Fe-PC-CNT)中空纤维膜作为过滤中心和电化学阴极构建电芬顿体系,该体系能够将模拟废水中的溶解氧在膜表面还原成过氧化氢(H_(2)O_(2)),进而在Fe~(2+)的催化下产生羟... 研究利用铁-多孔碳-碳纳米管(Ferrum-Porous Carbon-Carbon Nanotube,Fe-PC-CNT)中空纤维膜作为过滤中心和电化学阴极构建电芬顿体系,该体系能够将模拟废水中的溶解氧在膜表面还原成过氧化氢(H_(2)O_(2)),进而在Fe~(2+)的催化下产生羟基自由基(·OH),以达到降解磺胺甲噁唑(Sulfamethoxazole,SMX)的目的。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FE-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对电芬顿膜形貌及元素价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膜内部存在微孔结构,膜表面存在铁离子,利于H_(2)O_(2)的产生及活化。通过试验探究,发现在施加电压为-1.0 V(vs.SCE)、pH值为3、SMX初始质量浓度为600μg/L的条件下能够去除96.5%的SMX。根据猝灭试验和电子顺磁共振测试,得知·OH是反应中存在的主要活性物种。此外,Fe-PC-CNT中空纤维膜在4个循环后仍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研究可为去除水环境中的抗生素提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芬顿 羟基自由基 膜过滤 磺胺甲噁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D-Fe-NADE电芬顿系统降解磺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梓慧 李婧 +3 位作者 赵佳怡 赵琳 何佩儒 邢璇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2-674,共13页
本研究构建了以BDD电极为阳极,自然空气扩散电极(natural air diffusion electrode,NADE)为阴极,零价铁作为催化剂的电芬顿系统,深入探索了该系统对磺胺嘧啶(sulfadiazine,SD)的降解效果和机理.相较于其他系统,BDD-Fe-NADE系统降解优势... 本研究构建了以BDD电极为阳极,自然空气扩散电极(natural air diffusion electrode,NADE)为阴极,零价铁作为催化剂的电芬顿系统,深入探索了该系统对磺胺嘧啶(sulfadiazine,SD)的降解效果和机理.相较于其他系统,BDD-Fe-NADE系统降解优势明显.为进一步探索系统的作用机理,在BDD阳极和NADE阴极之间加入质子交换膜,构建双室降解系统,分别计算阳极室和阴极室中直接电子转移(direct electron transfer,DET)、H_(2)O_(2)、·OH、S_(2)O_(8)^(2-)和·SO_(4)^(-)等氧化性粒子对于磺胺嘧啶降解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在阳极室中,电极氧化和Fe^(2+)催化S_(2)O_(8)^(2-)产生的·SO_(4)^(-)起主要氧化作用,贡献率分别为49.02%和35.29%;在阴极室中,Fe^(2+)催化H_(2)O_(2)产生的·OH起主要氧化作用,贡献率达99.61%.在不添加污染物的条件下,阳极室积累的S_(2)O_(8)^(2-)浓度在180 min时可达到0.4 mmol·L^(-1),阴极室积累的H_(2)O_(2)浓度在120 min时可达到8 mmol·L^(-1).在初始pH为3时,阴极室pH会随H_(2)O_(2)的生成逐渐增大,阳极室pH由于·OH的生成缓慢降低.利用Gaussian软件在B3LYP/6-31+g(d,p)水平优化SD分子构象,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计算电子云密度和福井函数,确定了SD分子中的反应活性位点,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 mass spectrometer)对中间产物测定,检测到质荷比(m/z)为225、279、185、171等6种中间产物,推测了SD的三种可能降解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D阳极 NADE阴极 芬顿 过氧化氢 过硫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贵金属催化电极Ni/C@CF的制备及绿色类Fenton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成施雨 杨灵 +4 位作者 包芮于 陈宸 崔萌萌 张谷令 李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5-132,共8页
传统芬顿(Fenton)法利用Fe2+催化H_(2)O_(2)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OH),可以高效氧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但其操作pH范围窄(pH≈3)和易产生铁絮凝沉淀的缺点限制了其应用发展.原子氢H*作为一种单电子供体,可以将电子快速转移到H... 传统芬顿(Fenton)法利用Fe2+催化H_(2)O_(2)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OH),可以高效氧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但其操作pH范围窄(pH≈3)和易产生铁絮凝沉淀的缺点限制了其应用发展.原子氢H*作为一种单电子供体,可以将电子快速转移到H_(2)O_(2)中,生成•OH,适用于广泛的pH值,没有铁污泥产生,是一种新型高效绿色芬顿法.然而,原子H*更易相互结合形成H_(2),极不稳定,因此,探索合适的电催化剂对H*绿色Fenton的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炭黑作为载体,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了具有催化活性高、性能稳定的Ni/C@碳毡(Ni/C@CF)非贵金属电催化材料,制备的Ni纳米粒子均匀分散在炭黑上.以此电极材料为阴极,构建绿色Fenton催化体系,能够催化H_(2)O和H+生成H*,进而催化H_(2)O_(2)产生•OH,高效降解去除水中抗生素污染物.通过调节制备方法、电压、溶液pH值及外加氧化剂量,确定了该体系下的最佳反应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顿反应 原子氢 Ni/C@CF材料 催化 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电芬顿法处理含氰废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思颖 赵丽 朱静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2-48,共7页
构建以钌铱锡为阳极、不锈钢为阴极、铁碳微电解填料为粒子电极的三维电芬顿—Fe/C-MEF(铁碳微电解)系统。分析该系统在不同曝气量、电流密度、初始pH和极板距离条件下对废水中COD、TN和氨氮处理效果的影响,并且在优化的工艺操作条件下... 构建以钌铱锡为阳极、不锈钢为阴极、铁碳微电解填料为粒子电极的三维电芬顿—Fe/C-MEF(铁碳微电解)系统。分析该系统在不同曝气量、电流密度、初始pH和极板距离条件下对废水中COD、TN和氨氮处理效果的影响,并且在优化的工艺操作条件下探究该系统对废水中总氰化物(TCN)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适宜该系统对废水处理的单因素条件为:曝气量1.2 L/min、电流密度35 mA/cm^(2)、不调节废水初始pH、极板距离4 cm;在该优化的单因素条件下,电解系统对废水中的TCN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电解3 h时对TCN的去除率可达9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 三维芬顿 含氰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T负载纳米铁阴极电芬顿降解左氧氟沙星 被引量:6
20
作者 冯凡 郭波 +3 位作者 曹群 金史怡 王瑞麟 陈彩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513-5521,共9页
利用浓硫酸对碳纳米管(CNT)进行改性,并以改性CNT(MCNT)上负载铁(MCNT-Fe)作为阴极,构建非均相电芬顿体系,用于去除左氧氟沙星(LFV)的研究.阴极材料的SEM、XPS、XRD和FTIR的表征结果显示:负载铁以纳米Fe_(2)O_(3)形式存在,大多数粒子(&g... 利用浓硫酸对碳纳米管(CNT)进行改性,并以改性CNT(MCNT)上负载铁(MCNT-Fe)作为阴极,构建非均相电芬顿体系,用于去除左氧氟沙星(LFV)的研究.阴极材料的SEM、XPS、XRD和FTIR的表征结果显示:负载铁以纳米Fe_(2)O_(3)形式存在,大多数粒子(>80%)大小在8nm以内;MCNT表面存在多种含氧基团.阴极材料的循环伏安曲线(CV)和阻抗分析(EIS)表明:与CNT和MCNT比较,MCNT-Fe阴极的氧还原活性更大,电子传递能力更强.因而MCNT-Fe阴极的电芬顿法有更高的LFV去除效率.该电芬顿法在优化条件下,pH值3~9,反应240min时LFV去除率可达92.7%~95.7%;线态氧(^(1)O_(2))起主要作用(贡献率达64.6%).此外,MCNT-Fe阴极在多次重复使用中性质稳定,经6次循环使用后的LFV去除率仍可达到89.3%.拓宽的pH值适用范围、稳定的阴极表现以及良好的LFV去除效果非常利于MCNT-Fe阴极的电芬顿法的实际应用,本文提出的^(1)O_(2)可能的形成机制为该法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阴极 芬顿 碳纳米管 左氧氟沙星 线态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