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致形状记忆聚己内酯/炭黑复合导电高分子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秦瑞丰 朱光明 +2 位作者 杜宗罡 崔晓萍 张龙彬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3-28,共6页
制备了具有电致形状记忆特性的聚己内酯/炭黑(PCL/CB)复合导电高分子材料,研究了其电致形状记忆特性。结果表明,以交联聚酯作为聚合物基体、导电炭黑作为导电填料的复合导电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电致形状记忆特性。拉伸2倍的CB300-25试... 制备了具有电致形状记忆特性的聚己内酯/炭黑(PCL/CB)复合导电高分子材料,研究了其电致形状记忆特性。结果表明,以交联聚酯作为聚合物基体、导电炭黑作为导电填料的复合导电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电致形状记忆特性。拉伸2倍的CB300-25试样在200V电压作用下的形变回复率可达100%,响应时间140s。炭黑质量含量为25%的试样与炭黑含量为20%的试样相比,其响应时间较短,形变回复率也较高。随着电压的提高,试样的响应时间缩短,形变回复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黑 聚己内酯 电致形状记忆特性 复合导高分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碳纳米管/羰基铁粉电致形状记忆磁性复合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果 费国霞 +1 位作者 武丽莎 夏和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7-150,共4页
采用超声分散磁场下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碳纳米管/羰基铁粉电致形状记忆磁性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红外热像仪和电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实验表征了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在磁场下原位聚合可... 采用超声分散磁场下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碳纳米管/羰基铁粉电致形状记忆磁性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红外热像仪和电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实验表征了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在磁场下原位聚合可使羰基铁粉沿磁场方向取向,赋予材料各向异性的导电性能和磁响应性。超声辐照能使碳纳米管均匀分散在聚合物基体中,在碳管质量分数仅为0.5%的情况下赋予材料高的导电率及优异的电响应形状记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羰基铁粉 原位聚合 电致形状记忆 磁性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系电致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胡贵 陈龙 +1 位作者 刘庆 吴智华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11,共4页
采用炭黑、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与聚烯烃熔融共混,制成具有电致形状记忆特性的复合材料(电致SMP)。研究了炭黑含量、过氧化二异丙苯、聚烯烃和形变条件温度、电压对这种电致SMP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炭黑、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与聚烯烃熔融共混,制成具有电致形状记忆特性的复合材料(电致SMP)。研究了炭黑含量、过氧化二异丙苯、聚烯烃和形变条件温度、电压对这种电致SMP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炭黑含量达到20%(质量分数)左右时,电致SMP的体积电阻率降至1×10^3Ω·cm,导电网络趋于稳定;当温度升高至90℃以上时,低密度聚乙烯/SEBS基电致SMP的形状记忆能力优于聚丙烯/SEBS基和高密度聚乙烯/SEBS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形状记忆材料 聚乙烯 聚丙烯 炭黑 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电马氏体中的电致形状记忆效应 被引量:1
4
作者 任晓兵 张立学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0-471,共12页
与温度驱动形状记忆的缓慢响应及磁场驱动形状记忆的巨大体积相比较,电场驱动形状记忆具有响应快和体积小的优点。但是,基于传统反压电效应的电场驱动形状记忆由于变形量较小而收到限制。本研究表明,通过运用基于点缺陷短程序对称性遵... 与温度驱动形状记忆的缓慢响应及磁场驱动形状记忆的巨大体积相比较,电场驱动形状记忆具有响应快和体积小的优点。但是,基于传统反压电效应的电场驱动形状记忆由于变形量较小而收到限制。本研究表明,通过运用基于点缺陷短程序对称性遵循的普适性原理的可逆畴翻转机制,可以在铁电马氏体中获得巨大的电致形状记忆效应;其产生的变形量理论上是反压电效应所产生变形量的几十倍。采用原位畴观察实验给出了可逆畴翻转的直接证据。并且,在铁电多晶陶瓷中也获得了这种大的电致形状记忆效应。这种效应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都很稳定,在疲劳测试中也显示了很好的可靠性。运用这一新的电致形状效应有望制备出新一代非线性驱动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 电致形状记忆效应 点缺陷 畴翻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致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5
作者 刘文 师文钊 +2 位作者 刘瑾姝 陆少锋 周红娟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5-189,共15页
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对电致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的形状记忆过程及机理进行阐述,详述了基于不同导电填料如纳米颗粒、连续纤维、短切纤维以及复合填料的电致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研究现状及其物理共混、原位聚合、冷冻干燥等制备方法。从均匀... 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对电致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的形状记忆过程及机理进行阐述,详述了基于不同导电填料如纳米颗粒、连续纤维、短切纤维以及复合填料的电致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研究现状及其物理共混、原位聚合、冷冻干燥等制备方法。从均匀的导体单元、导体与基体之间的接口黏结以及导电网络结构等3个方面分析了电致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的导电机理并从微观结构上对纳米级的导电网络以及离子通道现象进行了概述。详细介绍了其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纺织领域、电子半导体等领域的最近研究工作,并展望了电致形状记忆复合材料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形状记忆性能 复合材料 纳米颗粒 连续纤维 短切纤维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