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文霞 贾岩 +1 位作者 程海峰 刘东青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50,共11页
电致变色器件具有轻巧、响应速度快、可重复使用性能好、易于制备柔性器件等优点,在智能传感器、智能窗户、柔性可穿戴设备和储能设备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相较于易泄漏、安全性低的液态器件,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易于封装且安全性高,具... 电致变色器件具有轻巧、响应速度快、可重复使用性能好、易于制备柔性器件等优点,在智能传感器、智能窗户、柔性可穿戴设备和储能设备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相较于易泄漏、安全性低的液态器件,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易于封装且安全性高,具有更好的综合应用性。本文首先介绍了电致变色器件的结构,详细综述了无机与有机固态电致变色器件的性能及应用,并对比分析了两者之间的优缺点。最后,从性能瓶颈、工艺难点及产业化等角度展望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的发展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变色器件 全固态 固态解质 智能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接枝丙烯酸树脂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在电致变色器件中的应用
2
作者 王海萍 陈必华 +2 位作者 陶益杰 黄凯兵 张世国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4-218,共5页
本工作以甲氧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PEGMEA)和聚氨酯丙烯酸树脂(PUA)为预聚体,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BMimTFSI)为添加剂,通过紫外光固化,构建了一种新型聚醚接枝丙烯酸树脂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通过傅里叶变换... 本工作以甲氧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PEGMEA)和聚氨酯丙烯酸树脂(PUA)为预聚体,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BMimTFSI)为添加剂,通过紫外光固化,构建了一种新型聚醚接枝丙烯酸树脂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电化学测试(循环伏安)等方法对该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类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不仅拥有优良的离子电导率,还具有高热稳定性、易封装和不易泄漏的优点。其中,BMimTFSI含量为59.5%(质量分数)、PUA/PEGMEA配比为4.96∶2.96(质量比)时凝胶聚合物的电解质综合性能最好,可见光透过率大于90%,热分解温度达到300℃,30℃时离子电导率达到2.17×10^(-5)S/cm。基于该类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电致变色器件展现出优良的性能,经36000 s循环后,依然保持着稳定的蓝色态—透明态切换,且着色、褪色态的可见光透过率对比度仍高达48%,电解质质地柔软,热稳定性良好,可应用于电致变色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固化 凝胶解质 聚氨酯 电致变色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态聚苯胺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丽娴 卢彦婷 +2 位作者 翁少煌 周剑章 林仲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57-562,共6页
采用CeO2-TiO2复合物薄膜作为聚苯胺电致变色器件的对电极,选用聚合物固态电解质(PE:PMMA-PC-EC-L iC lO4),构筑了新型双层结构(Dual-type)聚苯胺(PANI)固态电致变色(EC)器件.用电化学现场紫外-可见光谱法表征了该EC器件(ITO|PANI||PE||... 采用CeO2-TiO2复合物薄膜作为聚苯胺电致变色器件的对电极,选用聚合物固态电解质(PE:PMMA-PC-EC-L iC lO4),构筑了新型双层结构(Dual-type)聚苯胺(PANI)固态电致变色(EC)器件.用电化学现场紫外-可见光谱法表征了该EC器件(ITO|PANI||PE||CeO2-TiO2|ITO)的电致变色性能,并与单层结构(S ingle-type)EC器件(ITO|PANI||PE||ITO)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双层结构EC器件比单层结构EC器件的电致变色性能好,如响应速度快,循环寿命长.同时,考察了电解质组分对聚苯胺电致变色稳定性的影响.EC器件(ITO|PANI||PE||CeO2-TiO2|ITO)的颜色呈现由透明的黄色(-1.5 V,PANIvs.CeO2-TiO2)到蓝色(1.0 V)的可逆变化,在700 nm处的透射率由42.19%变到13.35%,经过150个循环,其透射率差仍保持不变,着色效率为152.1 cm2/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CeO2-TiO2复合物 电致变色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c-MA)/PMMA为基体的聚合物电解质制备及其在电致变色器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杨道均 傅相锴 +1 位作者 蒋庆龙 龚永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781-1786,共6页
以醋酸乙烯酯(VAc)和丙烯酸甲酯(MA)为单体,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无规共聚物P(VAc-MA),以PMMA与P(VAc-MA)的共混物为基体制备了聚合物电解质.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紫外光谱(UV)、力学性能测试及... 以醋酸乙烯酯(VAc)和丙烯酸甲酯(MA)为单体,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无规共聚物P(VAc-MA),以PMMA与P(VAc-MA)的共混物为基体制备了聚合物电解质.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紫外光谱(UV)、力学性能测试及电化学交流阻抗等方法研究了聚合物、聚合物膜和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质.结果表明,VAc与MA通过打开各自的CC键聚合生成P(VAc-MA);P(VAc-MA)与PMMA共混后结晶状态发生了变化,增加了无定形相区,降低了链段运动的能量壁垒,提高了热稳定性和拉伸强度.以P(VAc-MA)/PMMA为基体的聚合物电解质膜具有很高的透明性,最大室温电导率达到1.17×10-3S/cm;离子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加,电导率-温度曲线符合Arrhenius方程;将此电解质用于全固态电致变色显示器件显示出优良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醋酸乙烯酯-丙烯酸甲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合物解质 离子导率 电致变色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聚合物基电致变色器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钱晶 付中玉 李昕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97-1404,共8页
导电聚合物作为电致变色活性材料是目前最有应用前景的智能材料之一。本文概述了电致变色器件的基本结构和导电聚合物的电致变色机理,着重介绍了多种导电聚合物基电致变色器件的特点、组成及制备,并展望了未来电致变色器件的发展及应用... 导电聚合物作为电致变色活性材料是目前最有应用前景的智能材料之一。本文概述了电致变色器件的基本结构和导电聚合物的电致变色机理,着重介绍了多种导电聚合物基电致变色器件的特点、组成及制备,并展望了未来电致变色器件的发展及应用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电致变色器件 智能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烃取代的紫罗精合成及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 被引量:4
6
作者 蒋庆龙 傅相锴 陈祝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32-1035,共4页
合成了2种烯烃取代的紫罗精分子,通过核磁、红外和紫外测试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循环伏安表明,它们都有2个明显的可逆氧化还原峰;并以PEO胶体聚电解质为离子导电层组装出了基于所合成化合物,低能耗、无辐射的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总... 合成了2种烯烃取代的紫罗精分子,通过核磁、红外和紫外测试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循环伏安表明,它们都有2个明显的可逆氧化还原峰;并以PEO胶体聚电解质为离子导电层组装出了基于所合成化合物,低能耗、无辐射的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总厚度约2.35mm,同溶液型电致变色器件相比较,全固态化可以提高器件在变色-褪色和开路延时记忆等方面的性能,且固态电致变色器件制作工艺相对简单,便于规模化生产。经优化后制作的电致变色器件施加1.1~3V的电压可产生明显的蓝色或紫色,断电后开路延时记忆可以达到3d。实验测试出大多数器件响应时间小于50ms,循环次数在百万次以上,主要性能指标已经达到电子墨水的显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罗精 合成 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 子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态导电聚合物多色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 被引量:3
7
作者 陈丽娴 翁少煌 +1 位作者 周剑章 林仲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90-795,共6页
制备了基于聚3-甲基噻吩(P3MeT)和聚苯胺(PANI)的两种结构(侧面结构和垂直结构)固态导电聚合物多色电致变色器件(ECD).采用电化学现场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侧面结构固态ECD的电致变色特性,P3MeT-ECD显示出蓝色和红色的可逆变化,PANI-EC... 制备了基于聚3-甲基噻吩(P3MeT)和聚苯胺(PANI)的两种结构(侧面结构和垂直结构)固态导电聚合物多色电致变色器件(ECD).采用电化学现场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侧面结构固态ECD的电致变色特性,P3MeT-ECD显示出蓝色和红色的可逆变化,PANI-ECD显示出墨绿色和黄绿色的可逆变化,同时采用P3MeT和PANI作变色材料的P3MeT-PANI-ECD可以实现红、蓝、墨绿和草绿多色变化.用激光雕刻微型化P3MeT-PANI变色层组装制得的侧面结构固态P3MeT-PANI-ECD控制合适电压也可多色变化.另外,用CeO2-TiO2作为P3MeT-PANI对电极的垂直结构固态P3MeT-PANI-ECD在实现红、蓝、墨绿和草绿多色变化的同时,也可进行四色自由搭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色电致变色器件 聚3-甲基噻吩 聚苯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半导体电极及有机-无机电致变色器件 被引量:2
8
作者 葛万银 李永祥 +1 位作者 于晓峰 杨群保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8-112,共5页
对无机和有机电致变色材料及其在电致变色器件中的应用做了详尽地分析。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广泛研究的一种变色子修饰半导体电极的复合型电致变色器件。通过对这种有机-无机复合电致变色器件结构的剖析,分析了变色机理,展望了这种变色器... 对无机和有机电致变色材料及其在电致变色器件中的应用做了详尽地分析。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广泛研究的一种变色子修饰半导体电极的复合型电致变色器件。通过对这种有机-无机复合电致变色器件结构的剖析,分析了变色机理,展望了这种变色器件的发展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变色 有机-无机复合 纳米膜材料 平板显示器件 电致变色器件 半导体 纳米 致变色材料 器件结构 变色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基柔性电致变色器件的设计与研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晓霞 张胜虎 许鹏程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5期261-265,共5页
采用循环扫描伏安法在导电聚酯薄膜上聚合出聚苯胺(PAN)膜,考察了 PAN 膜的聚合过程及其表现出的电致变色行为;设计并制备了基于 PAN 膜的反射型柔性电致变色器件,考察了该器件反射光谱的电压响应特性。结果表明,电聚合过程中,在-0.2~2... 采用循环扫描伏安法在导电聚酯薄膜上聚合出聚苯胺(PAN)膜,考察了 PAN 膜的聚合过程及其表现出的电致变色行为;设计并制备了基于 PAN 膜的反射型柔性电致变色器件,考察了该器件反射光谱的电压响应特性。结果表明,电聚合过程中,在-0.2~2.0V 电压范围内,PAN 膜的颜色在黄绿-绿-深蓝之间循环变化;在-0.4V~1.8V 电压范围内,研制的基于 PAN 膜的反射型柔性电致变色器件的反射率及其峰值随着外加电压的改变而变化,表现出较好的电压响应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变色 聚苯胺 柔性电致变色器件 伪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致变色聚噻吩及其固态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平 王娟 +4 位作者 关丽 腊明 蒋传煜 童真 邓文基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7-100,共4页
以2,2':5',2″-三噻吩(3T)作为单体,通过电化学聚合制备了聚噻吩,研究了聚噻吩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能.研究发现,在液体电解质中,当施加外加电压时,聚噻吩薄膜的颜色能发生橙黄色和藏青色的可逆变化.利用聚噻吩作为电致变色活性层... 以2,2':5',2″-三噻吩(3T)作为单体,通过电化学聚合制备了聚噻吩,研究了聚噻吩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能.研究发现,在液体电解质中,当施加外加电压时,聚噻吩薄膜的颜色能发生橙黄色和藏青色的可逆变化.利用聚噻吩作为电致变色活性层制备了固态电致变色器件ITO/聚噻吩/凝胶电解质/ITO,在施加外加电压时,固态电致变色器件也能发生橙黄色和藏青色的可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聚合 聚噻吩 致变色 固态电致变色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普鲁士蓝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及特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荣 刁训刚 +3 位作者 张金伟 张鲁玉 武哲 舒远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23-726,共4页
电沉积法制备的聚苯胺-普鲁士蓝(PANI-PB)电致变色层与KCl掺杂的聚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PAMPS)的离子导电层相结合,组装制得8.5×12.5cm2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该器件只需1~2V的驱动电压,即可显示出良好的着、退色性能,当驱动电... 电沉积法制备的聚苯胺-普鲁士蓝(PANI-PB)电致变色层与KCl掺杂的聚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PAMPS)的离子导电层相结合,组装制得8.5×12.5cm2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该器件只需1~2V的驱动电压,即可显示出良好的着、退色性能,当驱动电压为零,器件自身着色。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表征表明,该器件在600nm处的光可调节范围达到60%,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固态 电致变色器件 沉积 PAM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互补溶液型电致变色器件的研究
12
作者 葛万银 李永祥 +1 位作者 于晓峰 杨群保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12-515,共4页
用TiCl4作为钛离子源,发现Ti^(4+)离子和紫罗精之间具有互补效应。利用这种互补溶液,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的电致变色器件。施加不同的外加电压,可以调节电致变色器件的光强透过率以及器件的颜色。去掉外加电压,电致变色器件迅速变为透明... 用TiCl4作为钛离子源,发现Ti^(4+)离子和紫罗精之间具有互补效应。利用这种互补溶液,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的电致变色器件。施加不同的外加电压,可以调节电致变色器件的光强透过率以及器件的颜色。去掉外加电压,电致变色器件迅速变为透明态,具有自擦除效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表征表明,器件透过率在600nm附近可以由80%下降到20%;用自己设计的光电响应测试系统,测得电致变色器件退色时间小于2s,在智能窗、纸张型电子书等方面具有使用价值。这种互补溶液体系是将现有的纯有机溶液互补体系扩展到无机体系中,并且得到了一种新的廉价的电子D-A(Donor-Accept)对,为新型溶液型电致变色器件的实用化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变色器件 互补溶液体系 紫罗精 四氯化钛 退色时间 自擦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射式氧化钨基电致变色器件的制作与性能研究
13
作者 赵瑜藏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3期45-48,共4页
本文采用多聚配合物法制备了非晶态氧化钨变色薄膜 ,同时采用半固态电解质初步组装了透射式氧化钨基电致变色器件 ,并对其着色效率、响应时间等电致变色性能参数进行了测定 .
关键词 电致变色器件 着色效率 响应时间 着色阈值 非晶态氧化钨变色薄膜 透射式 固体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纳米线基透明电极的预处理优化及其在柔性电致变色器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何锐辉 刘阿雷 +3 位作者 陈祥远 何鑫 张梅 陈锋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861-1866,共6页
利用简单的离心抽滤处理,预先分离除去水热产物中具有较低长径比的纳米线及小尺寸颗粒,提高较高长径比银纳米线的产率。基于此高长径比银纳米线,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基底表面构建银纳米线/聚乙烯醇复合透明电极,并创新性地将此复... 利用简单的离心抽滤处理,预先分离除去水热产物中具有较低长径比的纳米线及小尺寸颗粒,提高较高长径比银纳米线的产率。基于此高长径比银纳米线,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基底表面构建银纳米线/聚乙烯醇复合透明电极,并创新性地将此复合电极取代ITO电极,应用于WO3基柔性电致变色器件中,实现了器件图案化的循环变色,同时对器件的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电致变色器件的着色时间为16 s,褪色时间为9 s,且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可逆性。此研究对金属纳米线基透明电极在诸多光电器件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线 复合透明 抽滤 电致变色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致变色器件关键材料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冠杰 王美涵 +5 位作者 雷浩 魏丽颖 袁美玲 李紫溪 侯朝霞 张钧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042-5049,共8页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是构成电致变色器件(ECD)的关键材料,其在器件中作为电极间的传导介质,为电致变色反应提供补偿离子。利用不同基体材料制备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对提高电致变色器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综述了聚环氧乙烷(PEO)、聚丙烯腈(P...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是构成电致变色器件(ECD)的关键材料,其在器件中作为电极间的传导介质,为电致变色反应提供补偿离子。利用不同基体材料制备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对提高电致变色器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综述了聚环氧乙烷(PEO)、聚丙烯腈(PAN)、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偏氟乙烯(PVDF)、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及生物材料作为凝胶电解质聚合物基体的导电机理。阐述了它们作为电致变色器件电解质层对离子电导率、透光度、电致变色性能的影响。最后对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聚合物 解质 离子导率 电致变色器件 透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设计用于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的高溅射效率三明治结构电解质 被引量:2
16
作者 贾汉祥 邵泽伟 +2 位作者 黄爱彬 金平实 曹逊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79-484,共6页
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以其光学对比度高、响应速度快以及良好的循环稳定性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节能窗、屏幕显示、多功能储能设备等诸多领域。然而,传统的基于单层电解质体系的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常受限于光学透过率和溅射效率的不足。本... 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以其光学对比度高、响应速度快以及良好的循环稳定性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节能窗、屏幕显示、多功能储能设备等诸多领域。然而,传统的基于单层电解质体系的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常受限于光学透过率和溅射效率的不足。本工作利用反应直流磁控溅射技术成功制备了基于LiAlO_(x)/Ta_(2)O_(5)/LiAlO_(x)(ATA)三明治结构电解质的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通过引入ATA三明治结构电解质,所制得的七层体系电致变色器件(ITO/NiO/LiAlO_(x)/Ta_(2)O_(5)/LiAlO_(x)/WO_(3)/ITO)兼具了优异的透光率和可观的溅射效率。该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着色效率(79.6 cm^(2)/C),更快的响应速度(着色时间1.9 s,褪色时间1.6 s)以及数百次循环的良好稳定性。此外,ATA三明治结构电解质充分利用了Ta2O5优异的离子传输速率和稳定性,并提供了足够的锂离子以满足快速变色切换的需求。因而,通过连续直流溅射制备的基于ATA三明治结构电解质的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有望为高性能电致变色器件的量产和实际应用提供重要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全固态 电致变色器件 多层解质 溅射效率 光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溅射气压对WO_3薄膜电致变色器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伟 李合琴 +5 位作者 陶磊 张学科 乔恺 周矗 黄依琴 左敏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0-33 38,共5页
采用磁控溅射法,以溅射气压为变量,在ITO导电玻璃上制备了WO3薄膜及TiO2薄膜,将Li+聚合物电解质涂覆于这两种薄膜之间封装成固态电致变色器件。采用XRD、AFM对WO3薄膜进行结构表征和形貌观察;采用直流稳压电源对器件进行电致变色测试,... 采用磁控溅射法,以溅射气压为变量,在ITO导电玻璃上制备了WO3薄膜及TiO2薄膜,将Li+聚合物电解质涂覆于这两种薄膜之间封装成固态电致变色器件。采用XRD、AFM对WO3薄膜进行结构表征和形貌观察;采用直流稳压电源对器件进行电致变色测试,并以分光光度计测定其着色/褪色态可见光透过率。结果表明:1.5Pa溅射气压下原位沉积WO3薄膜含较多的金属W;2.0~3.0Pa溅射气压下得到了非晶态WO3薄膜;2.0Pa溅射气压下得到的WO3薄膜表面分布有狭长的颗粒团簇,表面积较大,便于着色或褪色时Li+与电子的注入或脱出,故其所封装器件的调制幅度最大,响应最快;随溅射气压的增大,WO3薄膜表面缺陷增多,器件变色性能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3薄膜 电致变色器件 直流磁控溅射 溅射气压 表面形貌 透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翔 李文杰 +1 位作者 李垚 赵九蓬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0-149,共10页
电致变色是一种在外加电场下材料光学属性可变的现象。本文围绕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阐述了器件中每一层的结构、可选材料、性能等,并根据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近期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两种全固态器件的典型结构,详细介绍了两类器件结构的结... 电致变色是一种在外加电场下材料光学属性可变的现象。本文围绕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阐述了器件中每一层的结构、可选材料、性能等,并根据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近期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两种全固态器件的典型结构,详细介绍了两类器件结构的结构特点、制备方法和电致变色性能,并展望了未来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氧化物 氧化钨 全固态 电致变色器件 智能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固化制备透明电解质及用于电致变色器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跃聪 钱雨辰 王跃川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5-28,共4页
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丙二醇2000 (PPG2000)、丙烯酸羟丙酯(HPA)和聚乙二醇(PEG600)制备了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并与碳酸丙烯脂(PC)、高氯酸锂(LiClO_4)、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混合通过紫外辐照交联制备... 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丙二醇2000 (PPG2000)、丙烯酸羟丙酯(HPA)和聚乙二醇(PEG600)制备了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并与碳酸丙烯脂(PC)、高氯酸锂(LiClO_4)、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混合通过紫外辐照交联制备了凝胶电解质。通过电化学工作站,紫外光谱等方法对电解质性能及其应用的电致变色器件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凝胶电解质薄膜在25℃下,电导率可达1. 61×10^(-3)S/cm,在可见光谱范围内平均透过率在9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解质 光固化 聚氨酯丙烯酸酯 电致变色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士勇 曲风钦 +1 位作者 苗晔 孟兆坤 《真空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0-172,共3页
提出一种新型结构与材料的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 ,及其氢化技术和制作工艺。在实验室中研制出 2cm× 2cm可重复转换、性能优良的电致变色器件 ,为大面积电致变色器件连续自动生产线的研制作了必要的技术准备。
关键词 氢化 透射比 全固态致变色器件 工艺技术 薄膜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