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咔唑基D-A-D型蓝色荧光材料的合成及电致发光性质研究
1
作者 李慧婷 杨杨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32-1739,共8页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具有自发光、响应快、柔性可卷曲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显示和固态照明等领域,然而高效的蓝光尤其深蓝光材料十分缺乏。咔唑因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空穴传输能力,同时结构易修饰、易于形成稳定的无定型薄膜,常用于构建...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具有自发光、响应快、柔性可卷曲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显示和固态照明等领域,然而高效的蓝光尤其深蓝光材料十分缺乏。咔唑因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空穴传输能力,同时结构易修饰、易于形成稳定的无定型薄膜,常用于构建蓝色荧光材料。本文以三氟甲基苯为电子受体,并以咔唑、3,6-二叔丁基咔唑为电子给体,设计合成了D-A-D型分子:CzCF_(3)Ph和BuCzCF_(3)Ph。通过改变给体强度,研究电子给体给出电子的能力对材料光电性质的影响。通过理论计算与光物理相关实验证明CzCF_(3)Ph、BuCzCF_(3)Ph属于传统的荧光材料,制备的OLED电致发光波长分别为442和436 nm;最大外量子效率分别为2.2%和1.8%,对应的最大电流效率分别为2.0和1.2 cd A^(-1);最大亮度分别为114和128 lm W^(-1)。色坐标分别为(0.16,0.09)和(0.16,0.07),接近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规定的纯蓝光CIE(0.14,0.08)。本文为蓝光材料的设计提供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咔唑 蓝色荧光 电致发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苯磺酰基苯类延迟荧光材料的合成及电致发光性质
2
作者 王达浩 谢凤鸣 +2 位作者 魏怀鑫 胡英元 赵鑫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1-215,共5页
以1,3-双(苯磺酰基)苯为受体基团(A)、二苯胺和吩噁嗪分别为供体基团(D),设计合成了两种具有扭曲D-A-D结构的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材料:1,3-双(3-二苯氨基苯磺酰基)苯(PSPA)和1,3-双(3-吩噁嗪-10-基苯磺酰基)苯(PSPP)。在1,3-双(苯磺酰... 以1,3-双(苯磺酰基)苯为受体基团(A)、二苯胺和吩噁嗪分别为供体基团(D),设计合成了两种具有扭曲D-A-D结构的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材料:1,3-双(3-二苯氨基苯磺酰基)苯(PSPA)和1,3-双(3-吩噁嗪-10-基苯磺酰基)苯(PSPP)。在1,3-双(苯磺酰基)苯的3,3′-位连接供体基团,使供体和受体之间有较大的扭曲角,实现了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和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的有限重叠,获得了较小的ΔE ST(分别为0.21 eV和0.016 eV)和较好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PLQYs,分别为4.36%和37.36%)。瞬态荧光谱表明,PSPA和PSPP都具有典型的延迟荧光特性。基于PSPA的器件呈现蓝光发射(450 nm);基于PSPP的器件因吩噁嗪的强给电子能力,在520 nm处发射绿光,发射峰红移,且其最大外量子效率大于PSPA,达到4.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激活延迟荧光 有机发光二极管 双(苯磺酰基)苯 电致发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2-甲氧基-5-壬氧基)对苯乙炔的合成及其电致发光性质
3
作者 王建营 李银奎 +1 位作者 龙永福 胡文祥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93-96,共4页
以对甲氧基苯酚和溴代正壬烷为原料 ,通过醚化、氯甲基化和脱氯化氢反应得到可溶性的聚 (2 甲氧基 5 壬氧基 )对苯乙炔 ,以其为发光层装配了聚合物单层电致发光器件 ,研究了它的电致发光和光致发光性质 ;电致发光器件具有良好的稳定... 以对甲氧基苯酚和溴代正壬烷为原料 ,通过醚化、氯甲基化和脱氯化氢反应得到可溶性的聚 (2 甲氧基 5 壬氧基 )对苯乙炔 ,以其为发光层装配了聚合物单层电致发光器件 ,研究了它的电致发光和光致发光性质 ;电致发光器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其起亮电压为 7V。聚合物的结构由IR、1H NMR及UV/Vis光谱得到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氯化氢反应 合成 电致发光性质 聚对苯乙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