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散斑相关在电致伸缩效应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凡秀 丛羽奇 +3 位作者 林保平 李建清 杨福俊 何小元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2-54,共3页
利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对纳米钛酸钡/聚氨酯复合材料进行了光学实验,研究了其在外加强直流电场作用下的电致伸缩应变随电压变化的规律。采用CCD及计算机处理系统,实时获取了外加高电场作用下试件表面位移场的散斑图;应用数字散斑相关方... 利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对纳米钛酸钡/聚氨酯复合材料进行了光学实验,研究了其在外加强直流电场作用下的电致伸缩应变随电压变化的规律。采用CCD及计算机处理系统,实时获取了外加高电场作用下试件表面位移场的散斑图;应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获得了试件的应变量与外加电场强度的关系,从而得到试件的电致伸缩系数。对该方法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验证了数字散斑相关方法测量电致伸缩效应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电致伸缩效应的测量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钛酸钡/聚氨酯复合材料 电致伸缩效应 数字散斑相关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变液体准电致伸缩效应的柔性微致动器
2
作者 胡晓江 苑伟政 +1 位作者 李晓莹 杨巧凤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6-70,共5页
在电流变液体准电致伸缩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电流变柔性微致动原理,并建立了相应的柔性微致动器的力学模型,得出了电场强度与微致动器变形参数的关系。
关键词 电致伸缩效应 流变液体 柔性微致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0.5)Bi_(0.5)TiO_(3)基无铅陶瓷的制备及电致伸缩效应研究
3
作者 曹文萍 高岩 +2 位作者 王状 陈尚 谷吉海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8,共8页
目的在Na_(0.5)Bi_(0.5)TiO_(3)基陶瓷材料中诱导缺陷来提高其电致伸缩性能,在室温下获得性能优异的电致伸缩材料,该材料可用于包装机械物料供给微振动器的研发。方法利用传统固相合成法制备0.7(Bi_(0.5)Na_(0.5))Ti_(0.9)Mn_(0.1)O_(3)... 目的在Na_(0.5)Bi_(0.5)TiO_(3)基陶瓷材料中诱导缺陷来提高其电致伸缩性能,在室温下获得性能优异的电致伸缩材料,该材料可用于包装机械物料供给微振动器的研发。方法利用传统固相合成法制备0.7(Bi_(0.5)Na_(0.5))Ti_(0.9)Mn_(0.1)O_(3)−0.3Sr_((1−3x/2))Bi_(x□x/2)TiO_(3)(NBT−SBxT−Mn)陶瓷。通过掺杂Sr_((1−3x/2))Bi_(x□x/2)TiO_(3),在陶瓷中形成V_(A)−V_(O)局部缺陷,获得具有极性纳米微区的非极性相结构。同时,通过掺杂MnO在陶瓷中形成M_(n)−V_(O)缺陷偶极子,获得滞后小的电致伸缩应变。结果所制备的样品均表现出极性纳米微区的非极性相结构和弥散度高于1.80的典型弛豫特征。随着x的增加,氧空位的含量先降低后明显增大。氧空位含量的降低表明在NBT−SBxT−Mn陶瓷中形成了M_(n)−V_(O)缺陷偶极子。在V_(A)−V_(O)局部缺陷、M_(n)−V_(O)缺陷偶极子、较高弛豫性及形成的极性纳米微区的共同作用下,组分x=0.07样品的电致伸缩系数高达0.036 m^(4)/C^(2),性能优异。结论通过在NBT基陶瓷材料中诱导缺陷能够有效改善其电致伸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铋钠基陶瓷 缺陷 电致伸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开发出新型压 电材料电致伸缩效应提高40倍
4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62-1062,共1页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与物质材料研究机构的联合研究小组共同开发出一种基于新原理的压电材料。这种压电材料通过增加电场,使物质的晶体结构发生伸缩。这种利用全新原理开发出的压电材料的电致伸缩效应为历来同样材料的40倍。
关键词 电致伸缩效应 开发 日本 材料 联合研究 研究机构 物质材料 科学技术 晶体结构 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致伸缩效应光纤交流电场传感器
5
作者 生树 《光通信技术》 CSCD 1992年第3期197-197,共1页
位于美国华盛顿的海军研究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制成了这种测量交流电压的传感器。15cm长光纤分辨率为1nV/(Hz)<sup>1/2</sup><sup>1</sup>。他们是用直流偏压转换器来检测高频(】30kHz)微弱交流电场的。高分... 位于美国华盛顿的海军研究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制成了这种测量交流电压的传感器。15cm长光纤分辨率为1nV/(Hz)<sup>1/2</sup><sup>1</sup>。他们是用直流偏压转换器来检测高频(】30kHz)微弱交流电场的。高分辨率归因于在整个光纤长度内,偏压和压电是恒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 交流 电致伸缩效应 高分辨率 研究实验室 致伸缩陶瓷 片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纹干涉法测量弛豫铁电陶瓷的电致伸缩应变 被引量:1
6
作者 白辰阳 桂治轮 +1 位作者 李龙土 傅承诵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03-207,共5页
采用一种新的实验力学方法——反射式高灵敏度云纹干涉法测量了弛豫铁电陶瓷的电致伸缩效应。在铁电陶瓷上复制了1200线/毫米位相型闪耀光栅的试件栅;在两束相干准直激光的照射下,采用CCD摄像机及其微机实时图像处理系统,实... 采用一种新的实验力学方法——反射式高灵敏度云纹干涉法测量了弛豫铁电陶瓷的电致伸缩效应。在铁电陶瓷上复制了1200线/毫米位相型闪耀光栅的试件栅;在两束相干准直激光的照射下,采用CCD摄像机及其微机实时图像处理系统,实时地获取了在电压作用下试件表面位移场的灵敏度为2400线/毫米的云纹干涉条纹图;获得了试样表面的位移、应变量与外加电场强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电致伸缩效应 云纹干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致伸缩材料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秦效慈 余尚银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简要地综述电致伸缩材料在合成、制备和离子掺杂改性方面研究的新进展。介绍了电致伸缩材料发展现状。
关键词 电致伸缩效应 弛豫铁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0.5)Bi_(0.5)TiO_(3)−BaTiO_(3)−SrTiO_(3)陶瓷的相图及电致伸缩性能
8
作者 谷吉海 曹文萍 +1 位作者 王剑菲 巩雪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32-39,共8页
目的利用SrTiO_(3)调控Na_(0.5)Bi_(0.5)TiO_(3)−BaTiO_(3)−SrTiO_(3)(NBT−BT−ST)三元系陶瓷的相结构,在室温下获得性能优异的电致伸缩材料,该材料可用于包装机械物料供给微振动器的研发。方法采用传统固相合成法制备(1−x)[0.94NBT−0.06... 目的利用SrTiO_(3)调控Na_(0.5)Bi_(0.5)TiO_(3)−BaTiO_(3)−SrTiO_(3)(NBT−BT−ST)三元系陶瓷的相结构,在室温下获得性能优异的电致伸缩材料,该材料可用于包装机械物料供给微振动器的研发。方法采用传统固相合成法制备(1−x)[0.94NBT−0.06BT]−xST陶瓷。在分析(1−x)[0.94NBT−0.06BT]−xST陶瓷相图的基础上,阐述不同相区应变的来源,并系统研究弛豫相区陶瓷铁电、应变和电致伸缩性能等。结果随着ST含量的增加,(1−x)[0.94NBT−0.06BT]−xST陶瓷的相结构由三方相、四方相两相共存→四方铁电相→铁电相、弛豫相共存→弛豫相。三方、四方两相共存区陶瓷的应变主要来源于晶格变形和非180o畴转向。铁电、弛豫两相共存区陶瓷的应变主要来源于电场引发弛豫相和铁电相的相变。弛豫相区陶瓷的应变主要来源于样品晶格本征变形产生的电致伸缩效应。在弛豫相区,随着ST含量的增大,(1−x)[0.94NBT−0.06BT]−xST陶瓷的弛豫性增强,电滞回线逐渐变瘦,应变和滞后性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x=0.40的样品在电场强度60 kV/cm下的应变滞后性降至7.8%,表现出典型的电致伸缩特征。在较强的弛豫性和形成纳米极性微区的作用下,在组分x=0.40时陶瓷在电场强度50 kV/cm下的电致伸缩系数高达0.0213 m^(4)/C^(2)。结论通过ST调控NBT基陶瓷的相结构,在弛豫相区能够有效地改善其电致伸缩性能。利用该技术制备的陶瓷电致伸缩材料可为包装机械物料供给微驱动器的研发和改进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铋钠基陶瓷 相结构 电致应变 电致伸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N基电致伸缩材料
9
作者 梁晓光 吕忆农 +2 位作者 徐霞 陆佩文 薛万荣 《南京化工大学学报》 1999年第6期31-35,共5页
试验以PMN 基弛豫铁电体为基础,通过掺杂和优化工艺,研制出性能优异的电致伸缩材料(1 -y)[(1 - x)PMN- xPT]- yWO3 ,分析讨论了掺杂改性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进一步阐明材料宏观性能与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PMN基材料 弛豫铁 电致伸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软骨分层结构逆力-电特性实验研究
10
作者 赵乐 张奥华 +8 位作者 解玉堂 杨政彪 武韬 化泽坤 王艳芹 薛艳茹 张萌 武晓刚 陈维毅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21-621,共1页
目的关节软骨是根据其生理特征的不同,天然分为了上层、中层、下层,其力-电特征也不同。方法本研究通过分层关节软骨逆压电效应和电致伸缩效应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开展分析研究,在通过外加无接触电场中分层软骨所产生的位移进行分析,进一... 目的关节软骨是根据其生理特征的不同,天然分为了上层、中层、下层,其力-电特征也不同。方法本研究通过分层关节软骨逆压电效应和电致伸缩效应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开展分析研究,在通过外加无接触电场中分层软骨所产生的位移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究不同影响因素对分层关节软骨逆力-电效应的作用机制。结果分层软骨各自的逆力-电效应不同,在含水率不同、离体时间不同、不同的液体环境下,健康的分层软骨在无接触电场中所产生的位移不同。而模拟关节炎的缺损软骨由于缺损深度、缺损半径的不同,在电场中所表现出的逆力-电效应也有所不同。结论整体软骨在电场中的位移偏转随外接电压的增大呈正比例增加;随着含水量的降低,位移偏转减小,中层软骨减小的速率最快;随着场间距的减小,位移偏转增大,上层层软骨增大的速率最快;随着离体时间的增长,位移偏转减小,中层软骨减小的位移最大;在不同的液体环境浸泡后,0.9%Na Cl与PBS组相差不大,纯水组相较于其他两组有略微减小。缺损型关节软骨而言,整体缺损型关节软骨随着缺损深度的增加,在电场中的位移逐渐减小,就对85%缺损深度而言,有突变的逆势增长;分层缺损型关节软骨随着缺损半径的增大,其在电场中的位移呈反比例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体时间 关节软骨 电致伸缩效应 效应 逆势增长 分层结构 缺损 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热弹光声光穿透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三德 尚志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5-58,共4页
从热弹光声的基本方程出发 ,考虑热扩散效应、光穿透效应、电致伸缩效应 ,对液体中激光激励的声源进行了研究 .在一维情况下 ,通过解热扩散方程和波动方程 ,得出了位移的一般表达式 .讨论了热扩散效应、光穿透效应、电致伸缩效应对声波... 从热弹光声的基本方程出发 ,考虑热扩散效应、光穿透效应、电致伸缩效应 ,对液体中激光激励的声源进行了研究 .在一维情况下 ,通过解热扩散方程和波动方程 ,得出了位移的一般表达式 .讨论了热扩散效应、光穿透效应、电致伸缩效应对声波振幅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穿透深度 热扩散长度 电致伸缩效应 超声 脉冲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可控机电耦合特性的研究
12
作者 凌志远 刘付德 +2 位作者 熊茂仁 丘其春 陈楷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96-99,共4页
基于经典的压电学第一、第二类方程,引入铁电体中普遍存在的电致伸缩效应,本文导出了电可控机电耦合特性的关系式,该式表明电可控机电耦合效应主要起源于铁电体的电致伸缩效应;电致伸缩效应愈强,可控范围愈大;具有弥散相变的铁电... 基于经典的压电学第一、第二类方程,引入铁电体中普遍存在的电致伸缩效应,本文导出了电可控机电耦合特性的关系式,该式表明电可控机电耦合效应主要起源于铁电体的电致伸缩效应;电致伸缩效应愈强,可控范围愈大;具有弥散相变的铁电体可控范围要远大于尖锐相变的铁电体.理论结果和实验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机耦合 电致伸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电压驱动的螺母型超声电机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柱子 陈宇 +1 位作者 周铁英 付德永 《声学技术》 CSCD 2013年第S1期271-272,共2页
0引言超声波电动机(Ultrasonic Motor,简称USM)是一种新型机械驱动装置,它利用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即电致伸缩效应),把电能转换为弹性体的超声振动,并通过摩擦传动的方式将超声振动转换成转子或导轨的回转或直线运动。超声电机的工作... 0引言超声波电动机(Ultrasonic Motor,简称USM)是一种新型机械驱动装置,它利用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即电致伸缩效应),把电能转换为弹性体的超声振动,并通过摩擦传动的方式将超声振动转换成转子或导轨的回转或直线运动。超声电机的工作频率一般处于20kHz的超声频率范围,故称为超声电机。超声电机性能优越应用前景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超声振动 超声波动机 压驱动 电致伸缩效应 超声频率 摩擦传动 材料 直线运动 逆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积木式微机器人系统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立宁 安辉 +1 位作者 江溯 蔡鹤皋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373-376,共4页
本文对压电陶瓷的极化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采用所研制的压电陶瓷驱动电源对1426所WTDS-Ⅰ型电致伸缩陶瓷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用电极化强度控制方法可以改善电致伸缩陶瓷的迟滞和蠕变的结论,在此基础上,作者研制了驱动... 本文对压电陶瓷的极化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采用所研制的压电陶瓷驱动电源对1426所WTDS-Ⅰ型电致伸缩陶瓷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用电极化强度控制方法可以改善电致伸缩陶瓷的迟滞和蠕变的结论,在此基础上,作者研制了驱动机构和传感一体化的组合积木式微机器人,达到了纳米级的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器人 陶瓷 致伸缩陶瓷 驱动 积木式 极化强度 介质 场强度 电致伸缩效应 逆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控制后缘附翼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勇 顾仲权 +1 位作者 陶宝祺 高亹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9-81,共3页
电致伸缩驱动器是控制智能旋翼后缘附翼的执行机构。本文从电致伸缩材料的本构方程及运动方程出发 ,建立驱动机构中固态驱动器的动力学模型 ,确定结构尺寸及粘结层性能对驱动器性能的影响规律 ;采用有限元模型对运动变换机构在离心力作... 电致伸缩驱动器是控制智能旋翼后缘附翼的执行机构。本文从电致伸缩材料的本构方程及运动方程出发 ,建立驱动机构中固态驱动器的动力学模型 ,确定结构尺寸及粘结层性能对驱动器性能的影响规律 ;采用有限元模型对运动变换机构在离心力作用下的位移变换特性进行分析 ,研究其弯曲刚度对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控制 后缘附翼模型 电致伸缩效应 驱动器 智能旋翼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椭偏仪测试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沈文江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1985年第1期8-13,共6页
用计算机控制的椭偏仪可以用于薄膜光学测试的广泛领域,特别适用于跟踪阳极薄膜生长,测试它们的电光效应和电致伸缩效应。本文针对单轴非吸收薄膜(如Ta_2O_5、Nb_2O_5、W_2O_5等)情况,叙述系统结构,椭偏仪校准,阳极化容器设计,窗口误差... 用计算机控制的椭偏仪可以用于薄膜光学测试的广泛领域,特别适用于跟踪阳极薄膜生长,测试它们的电光效应和电致伸缩效应。本文针对单轴非吸收薄膜(如Ta_2O_5、Nb_2O_5、W_2O_5等)情况,叙述系统结构,椭偏仪校准,阳极化容器设计,窗口误差校正,以及动态测试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偏仪 薄膜光学 检偏器 电致伸缩效应 薄膜生长 波片 容器设计 起偏器 偏振状态 用计算机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感器技术讲座(四)
17
作者 王宗信 谢万新 《煤炭工程》 1987年第6期16-19,共4页
第四讲 压电式传感器 一、压电效应与压电材料 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某些物质的“压电效应”。所谓压电效应是某些物质因受外力作用而发生机械变形时,在表面产生电荷,或在电场作用下产生机械变形的现象。前者称为正压电效应,后... 第四讲 压电式传感器 一、压电效应与压电材料 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某些物质的“压电效应”。所谓压电效应是某些物质因受外力作用而发生机械变形时,在表面产生电荷,或在电场作用下产生机械变形的现象。前者称为正压电效应,后者称为逆压电效应或电致伸缩效应。 具有压电效应的物质叫压电材料。目前常用的压电材料有:压电单晶体(如石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电致伸缩效应 式传感器 机械变形 荷量 石英晶体 工作原理 场作用 硅原子 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