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脱盐污水处理系统主要功能菌群分析
1
作者 王刚 孙丹凤 +1 位作者 厉巍 高会杰 《化工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6-362,共7页
采用宏组学分析技术研究了两家炼油厂电脱盐污水生化处理系统的菌群结构特征,识别了主要功能菌种,揭示了主要功能基因的丰度及其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一体化间歇生物反应器(IBR)中,相对丰度占比最高的6种功能菌为Immundisolibacter cerni... 采用宏组学分析技术研究了两家炼油厂电脱盐污水生化处理系统的菌群结构特征,识别了主要功能菌种,揭示了主要功能基因的丰度及其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一体化间歇生物反应器(IBR)中,相对丰度占比最高的6种功能菌为Immundisolibacter cernigliae、Rugosibacter aromaticivorans、Nitrospira moscoviensis、Candidatus Nitrospira inopinata、Thauera sp.MZ1T和Nitrospira japonica,且上述功能菌的基因表达均活跃;IBR中脱氮途径以硝化-反硝化为主。A/O单元中,相对丰度占比最高的6种功能菌为Sulfuritortus calidifontis、Immundisolibacter cernigliae、Anaerolinea thermophila、Thauera sp.MZ1T、Ottowia sp.27C和Ignavibacterium album;除磷功能菌Defluviicoccus vanus虽然相对丰度较低但其表达活跃;A/O单元中硝化功能菌占比极低,脱氮功能很弱。受进水水质和运行工况影响,IBR的硝化功能显著,A/O单元的硫氧化功能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脱盐污水 生化系统 宏组学技术 功能菌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脱盐污水模块化聚结除油中试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卢浩 杨强 +3 位作者 刘森 郭宏山 张鹏 张广哲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39,共4页
针对电脱盐污水含油特征,提出了分步分级模块化聚结除油的方法 ,并进行了中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入口含油质量浓度为150~3 550 mg/L的电脱盐污水的除油率达90%以上,净化水出口含油质量浓度稳定〈50mg/L,表现出操作弹性大、快速高... 针对电脱盐污水含油特征,提出了分步分级模块化聚结除油的方法 ,并进行了中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入口含油质量浓度为150~3 550 mg/L的电脱盐污水的除油率达90%以上,净化水出口含油质量浓度稳定〈50mg/L,表现出操作弹性大、快速高效及低压降的特点。该技术在电脱盐污水除油领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为电脱盐污水除油处理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脱盐污水 模块化聚结 除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消药剂消耗的电脱盐污水物理法预处理 被引量:2
3
作者 洪波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788-2796,共9页
炼油废水中油分与悬浮物的高效、低耗分离关乎石化行业的绿色发展和减污降碳目标。针对电脱盐污水中油分与悬浮物复合以及水质波动问题,本文通过组合亲水性和亲油性颗粒介质构建组合颗粒微通道分离床层,并耦合旋流再生开发沸腾床分离技... 炼油废水中油分与悬浮物的高效、低耗分离关乎石化行业的绿色发展和减污降碳目标。针对电脱盐污水中油分与悬浮物复合以及水质波动问题,本文通过组合亲水性和亲油性颗粒介质构建组合颗粒微通道分离床层,并耦合旋流再生开发沸腾床分离技术,相继通过小试和中试试验验证组合颗粒微通道分离对电脱盐污水的脱固除油预处理效果,并针对中国石化某炼油厂的电脱盐污水提出物理法预处理工程方案,对比分析物理法预处理工艺相较传统“老三套”的经济性差别。沸腾床分离器中高速摄像可视化测试表明,组合颗粒能够实现油滴有效捕集,且亲水颗粒的引入对分离效果未产生负面影响;针对油分和悬浮物浓度剧烈波动的实际电脱盐污水,现场1m3/h沸腾床分离器出水含油率和固含量可稳定控制在20mg/L和50mg/L以内,而10m^(3)/h沸腾床分离中试试验证实物理法预处理工艺可长周期持续实现出水维持稳定。相较于“均质+隔油+气浮”传统预处理工艺,物理法预处理工艺取消了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等药剂消耗,并同时避免了气浮浮渣等危险废物的产生,同时体现了经济和环保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脱盐污水 组合颗粒 微通道分离 物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