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及分时电价的电缆配电网多时段二阶段有功与无功协调快速鲁棒优化调度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剑 崔明建 何怡刚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4-100,共7页
同时计及分时电价、经逆变器接入配电网的分布式电源有功与无功调节能力、调节设备动作代价及电缆对地分布电容电流,以购电与调节设备动作总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考虑运行约束,基于支路潮流方程构建电缆配电网有功、无功多时段二阶段混... 同时计及分时电价、经逆变器接入配电网的分布式电源有功与无功调节能力、调节设备动作代价及电缆对地分布电容电流,以购电与调节设备动作总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考虑运行约束,基于支路潮流方程构建电缆配电网有功、无功多时段二阶段混合整数二阶锥鲁棒优化模型,并提出一种基于割平面的主、次问题交替迭代求解方法。不同于现有列与约束生成算法,利用所提方法求解主问题时无需增加新的变量与约束条件,利用所提方法求解次问题时只需针对每个时段进行求解,极大降低了求解复杂度与所需计算机内存。4节点、IEEE 33节点与P&G 69节点配电网算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配电网 鲁棒优化 二阶锥规划 调压设备动作代价 有功与无功协调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缆配电网的线-变-表拓扑异常辨识方法 被引量:30
2
作者 夏澍 王乃盾 +1 位作者 史媛 韩浩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4-50,共7页
线-变-表拓扑异常是造成分线线损率统计值不合理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考虑到部分分线涉及的设备量较多、异常情况复杂,仅靠现场排查难度很大。为了克服这一难题,针对电缆配电网接线方式,提出了一种线-变-表拓扑异常辨识方法。为了保证... 线-变-表拓扑异常是造成分线线损率统计值不合理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考虑到部分分线涉及的设备量较多、异常情况复杂,仅靠现场排查难度很大。为了克服这一难题,针对电缆配电网接线方式,提出了一种线-变-表拓扑异常辨识方法。为了保证分析的客观性,基于分线线损率计算公式,分析了拓扑异常对线损率的影响,并分别针对单环式和双射式两种基本的电缆配电网接线方式,提炼了相应的拓扑异常类型。为了提高现场排查效率,推导了不同异常类型情况下线损率实际值与统计值的关系式,并提出了拓扑异常辨识方法,能够在现场核查前预判出异常原因。最后,通过实际算例计算,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线线损率 电缆配电网 拓扑异常 辨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高温灾害下电缆型配电网韧性提升策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田书欣 肖文渊 +3 位作者 符杨 周健 李振坤 米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408-3419,I0011,共13页
极端高温天气将引起电缆绝缘老化或受热膨胀,进而威胁电缆型城市配电网安全运行。为增强电缆型配电网应对极端高温灾害的能力,提出一种计及极端高温天气的电缆型城市配电网韧性提升策略。首先,通过建立极端高温下电缆线路与电缆接头故... 极端高温天气将引起电缆绝缘老化或受热膨胀,进而威胁电缆型城市配电网安全运行。为增强电缆型配电网应对极端高温灾害的能力,提出一种计及极端高温天气的电缆型城市配电网韧性提升策略。首先,通过建立极端高温下电缆线路与电缆接头故障率模型,以量化分析高温对电缆线路绝缘寿命和电缆接头压力的影响,进而计算整条电缆的综合故障率;其次,结合极端高温下电缆型配电网群发性故障特征,提出电缆网络损耗、电缆线路抗灾贡献度、关键负荷恢复量等韧性指标并归一化为目标函数,同时引入电缆线路运行温度可控限值等约束条件,建立统筹高温电缆处理措施与配电网供电恢复手段的韧性提升优化模型,以实现极端高温灾害下电缆型配电网群发性故障的快速恢复;最后,采用某城市10 kV电缆型配电网实际算例验证所提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高温 电缆配电网 韧性提升 分布式电源 电缆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接地方式电缆型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下的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27
4
作者 徐玉琴 杨浩 李鹏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41-47,共7页
为了对不同接地方式下电缆型配电网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对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和小电阻接地方式下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线路的跳闸率模型进行了分析,结合两种接地方式的特点分析了故障隔离和负荷转移对负荷点可靠性的影响。利用基于故障模... 为了对不同接地方式下电缆型配电网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对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和小电阻接地方式下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线路的跳闸率模型进行了分析,结合两种接地方式的特点分析了故障隔离和负荷转移对负荷点可靠性的影响。利用基于故障模式影响分析的最小路法分别建立了两种接地方式下负荷点的长时和短时可靠性指标计算模型。最后,对广东某市电缆型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消弧线圈接地方式比小电阻接地方式有更高的可靠性,但随着各馈线之间的联络越来越紧密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优势越不明显。所得结论能够为电缆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点接地方式 电缆配电网 单相接地故障 可靠性评估 最小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量最短路径法的全电缆中压配电网络规划 被引量:11
5
作者 顾丹珍 戴海锋 曾健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0-36,44,共8页
电缆化供电是城市中压配电网供电的发展趋势。提出一种实用的基于增量最短路径法的全电缆中压配电网络主干网架规划方法,考虑了电缆通道约束以及城市规划约束,将全网整体优化分解为电源供电分区的电缆线路规划和分区间线路联络规划两部... 电缆化供电是城市中压配电网供电的发展趋势。提出一种实用的基于增量最短路径法的全电缆中压配电网络主干网架规划方法,考虑了电缆通道约束以及城市规划约束,将全网整体优化分解为电源供电分区的电缆线路规划和分区间线路联络规划两部分,利用增量最短路径法规划电源供电分区的电缆供电线路,应用最佳匹配算法完成分区间线路联络。通过一实际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可应用于全电缆中压配电网的网络新建规划和扩展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中压配电网 增量最短路径法 最佳匹配算法 电缆通道约束 城市规划 网络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 kV电缆终端头制作、试验及安装注意事项 被引量:5
6
作者 薛坤朋 《农村电工》 2020年第3期43-44,共2页
10 kV电缆终端头是电缆配电网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最常用的有两种:热缩终端头和冷缩终端头。近年来由于冷缩电缆终端头制作方便,绝缘性及安全性较高,逐步替代热缩终端头。本文结合实践经验,介绍10 kV电缆终端头(以冷缩终端头为重点)制... 10 kV电缆终端头是电缆配电网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最常用的有两种:热缩终端头和冷缩终端头。近年来由于冷缩电缆终端头制作方便,绝缘性及安全性较高,逐步替代热缩终端头。本文结合实践经验,介绍10 kV电缆终端头(以冷缩终端头为重点)制作说明书以外的一些关键点以及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端头 冷缩终端 热缩终端 电缆配电网 冷缩电缆终端 绝缘性 安装注意事项 说明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kV电力电缆本体局放信号传播特性的实验研究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长安 范斌涛 +5 位作者 黄寅 詹涪至 李建锋 张喆 赵煦 孟国栋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5-101,共7页
探究局部放电在电缆中的传播特性对于信号放电水平的测定、放电位置的定位及与环境干扰噪声的区分均有着重要的意义。以配电网10 kV电力电缆为研究对象,测量了4种放电量(2、5、10、20 nC)的放电信号在100~600 m电缆本体中传播特性,得到... 探究局部放电在电缆中的传播特性对于信号放电水平的测定、放电位置的定位及与环境干扰噪声的区分均有着重要的意义。以配电网10 kV电力电缆为研究对象,测量了4种放电量(2、5、10、20 nC)的放电信号在100~600 m电缆本体中传播特性,得到了放电量和幅值随传播距离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频率分量的局放信号随传播距离的衰减特性,最后在CST软件中对放电信号在电缆中的传播进行了仿真,验证了实验的有效性,并讨论了误差产生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放电信号的幅值变化呈现负指数衰减,但由于信号脉宽在不断增大,使得实际放电量衰减低于幅值衰减;放电信号中所含的频率分量将直接影响信号的波形变换从而影响幅值与放电量的衰减;对于放电信号中不同频率分量随距离传播的衰减率与频率大小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电缆 传播特性 局部放电 放电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