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人工智能的电缆温度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研究
1
作者 胥晓龙 刘晓军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23期46-48,共3页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提出一种电缆温度远程自动化控制的系统方案。该方案综合利用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算法,实现了电缆温度的实时预测、自适应优化控制和节能运行,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比例-积分-微分(Prop...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提出一种电缆温度远程自动化控制的系统方案。该方案综合利用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算法,实现了电缆温度的实时预测、自适应优化控制和节能运行,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PID)控制相比,该方案在控制精度、响应速度和健壮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为智能电网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温度控制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光纤光栅测温技术在线监测电缆温度 被引量:32
2
作者 甘维兵 王立新 张翠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77-581,共5页
简要介绍了分布式光纤光栅测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探讨该技术在电缆温度在线监测中的应用前景。对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的封装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将其安装在220 kV高压电缆上进行为期一年的现场试验,考察了系统的测温精度、响应时间及... 简要介绍了分布式光纤光栅测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探讨该技术在电缆温度在线监测中的应用前景。对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的封装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将其安装在220 kV高压电缆上进行为期一年的现场试验,考察了系统的测温精度、响应时间及运行可靠性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测温误差小、响应时间短、运行可靠且能实现长距离测量,可有效应用于电缆温度在线监测,为电缆载流量的确定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避免电缆火灾事故。最后在工频击穿试验中验证了该技术为电缆绝缘在线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栅 分布式 电缆温度 在线监测 载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天工组态实现电缆温度监测
3
作者 郑晓月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83-85,92,共4页
针对当前电缆隧道火灾发生多是由于电缆接头过热引起的原因,基于天工组态软件开发出电缆温度监测系统,利用本系统从组态软件获得的实时和历史数据对电缆本体以及接头温度进行监测,可有效避免灾情的发生.实验结果表明:按照文中提供的电... 针对当前电缆隧道火灾发生多是由于电缆接头过热引起的原因,基于天工组态软件开发出电缆温度监测系统,利用本系统从组态软件获得的实时和历史数据对电缆本体以及接头温度进行监测,可有效避免灾情的发生.实验结果表明:按照文中提供的电缆温度监测网络拓扑构造监测环境,辅以本监测系统进行火灾控制,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工组态 电缆温度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TDA技术的电缆温度监测 被引量:5
4
作者 钟丽娜 王晓峰 安博文 《电子设计工程》 2012年第2期88-90,93,共4页
由于海底电缆深埋海底,其运行状态的监测尤为重要。因此,提出基于光纤光时域反射(OTDR)的布里渊时域反射分析技术(BOTDA)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对复合海缆进行温度监测。简单介绍了BOTDA技术的原理以及温度监测的实验。对实验测得数据进行... 由于海底电缆深埋海底,其运行状态的监测尤为重要。因此,提出基于光纤光时域反射(OTDR)的布里渊时域反射分析技术(BOTDA)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对复合海缆进行温度监测。简单介绍了BOTDA技术的原理以及温度监测的实验。对实验测得数据进行数据拟合处理和分析。从实验的数据分析中得出基于BOTDA技术测量出电缆温度的变化趋势和实际温度变化趋势是基本吻合的。从而验证了该技术测温误差小、响应时间短、运行可靠且能实现长距离测量,可有效应用于电缆温度在线监测,为电缆导体温度的确定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TDA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 监测 数据分析 电缆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在高压电力电缆温度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正文 方文滔 +3 位作者 陈媛媛 王亮亮 王超 龚长华 《现代建筑电气》 2015年第6期64-67,共4页
介绍了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原理,设计了基于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的高压电力电缆温度监测系统,并进行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相比热电偶式的测温方法,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可实现实时在线温度监测,试验结果精度更高,为电网的安全运行提供了... 介绍了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原理,设计了基于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的高压电力电缆温度监测系统,并进行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相比热电偶式的测温方法,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可实现实时在线温度监测,试验结果精度更高,为电网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 电力系统 电缆温度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中压交直流电缆温度场分布对比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泽润 叶志浩 夏益辉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3-108,共6页
与船舶交流综合电力系统相比,直流综合电力系统具有功率密度高、易于并网、振动与噪声低等优点,应用前景广泛。随着船舶直流电力系统容量的不断增大,伴随而来的是直流电缆载流量不断增大。为了充分发挥和提升直流电缆的载流能力,将其与... 与船舶交流综合电力系统相比,直流综合电力系统具有功率密度高、易于并网、振动与噪声低等优点,应用前景广泛。随着船舶直流电力系统容量的不断增大,伴随而来的是直流电缆载流量不断增大。为了充分发挥和提升直流电缆的载流能力,将其与交流电缆的温度场特性进行对比分析。分别建立交流电缆与直流电缆的传热模型及温度分布方程,并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进行了仿真对比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环境温度下,直流电缆的缆芯温升低于交流电缆,且直流电缆的温度场分布较为简单;在相同电压等级和环境温度下,参考交流电缆运行经验设定的直流电缆的参考载流量较为保守,未能充分发挥直流电缆的载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温度场特性 电缆载流量 交直流电缆对比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18B20的电缆温度在线监测的设计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定萍 郭勇 《信息通信》 2015年第2期83-84,共2页
电缆作为一种电气设备接入系统后在高压和大电流的作用下,电缆绝缘体会产生漏流,特别是导体连接处的接触电阻要产生损耗从而会转变为热量,使设备温度升高,这样容易造成漏电事故。文章针对电缆的热能损耗问题结合电缆结构和线路特点,将... 电缆作为一种电气设备接入系统后在高压和大电流的作用下,电缆绝缘体会产生漏流,特别是导体连接处的接触电阻要产生损耗从而会转变为热量,使设备温度升高,这样容易造成漏电事故。文章针对电缆的热能损耗问题结合电缆结构和线路特点,将电缆运行维护和电气设备在线检测技术相结合,对电缆温度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进行了研究,重点以DS18B20传感器进行电缆温度在线监测的硬件和软件流程设计。在该设计中数字传感器监测的数据通过A/D转换、成为可读的数字信号,采用集成芯片单总线技术,在监测和控制方面起到了预先报警和防范于未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监测 电缆温度 DS18B20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仪表的网络化电缆温度实时监测装置探究
8
作者 甘昭辉 《通讯世界》 2019年第7期212-213,共2页
在电力系统中,电缆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能够维持变电站、发电厂的正常运行.在国内,电力系统电缆有着较为广泛的分布,并且具备火灾蔓延性与易燃性的特征,必须采用有效装置来监测电缆的温度.基于此,本文从当前虚拟仪表的概况出发,对以虚... 在电力系统中,电缆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能够维持变电站、发电厂的正常运行.在国内,电力系统电缆有着较为广泛的分布,并且具备火灾蔓延性与易燃性的特征,必须采用有效装置来监测电缆的温度.基于此,本文从当前虚拟仪表的概况出发,对以虚拟仪表为基础的电缆温度监测系统进行分析,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帮助和建议,更好地运用电缆温度监测系统监测电缆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监测 电缆温度 虚拟仪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井下电缆温度智能监测的装置设计
9
作者 范文斌 《矿业装备》 2019年第5期58-59,共2页
目前我国矿井事故中的大部分原因在于电缆故障所引起的,从而是煤矿工作环境下瓦斯爆炸事故的一重大原因。对于电缆于电气连接处的好坏,目前只能在工作状态下进行监测,因此很有必要研究出一种能够对井内工作状态下的电缆状态进行监测的系... 目前我国矿井事故中的大部分原因在于电缆故障所引起的,从而是煤矿工作环境下瓦斯爆炸事故的一重大原因。对于电缆于电气连接处的好坏,目前只能在工作状态下进行监测,因此很有必要研究出一种能够对井内工作状态下的电缆状态进行监测的系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电缆故障问题所导致的事故。研究发现电缆工作状态与电缆的温度值存在一定的关系,若工作中的电缆表面温度值大于阈值。那么在电缆的表面产生绝缘下降的现象,使得其被击穿。因此研究中采用温度检测的方式确认电缆的工作状态。故基于此文中设计了通过DS18B20传感器对电缆温度进行监测,同时以DSP为控制芯片的电缆温度传感监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故障 DS18B20传感器 电气连接 电缆温度 电缆状态 智能监测 绝缘下降 温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厂电缆温度预测改进模型
10
作者 李璐 黄咸家 +3 位作者 毕昆 刘晓爽 罗夏 姜羲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55-962,共8页
区域模型软件CFAST(Consolidated Model of Fire Growth and Smoke Transport)是经过美国核管会检验和验证的五款可用于核电评估的火灾模拟软件之一。本文针对火灾条件下的电缆温升,考虑了电缆芯的材料热特性,提出了改进的电缆温度预测... 区域模型软件CFAST(Consolidated Model of Fire Growth and Smoke Transport)是经过美国核管会检验和验证的五款可用于核电评估的火灾模拟软件之一。本文针对火灾条件下的电缆温升,考虑了电缆芯的材料热特性,提出了改进的电缆温度预测一维热传导模型。同时,针对ICPMP(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Project to Evaluate Fire Models for Nuclear Power Plant Applications)标准实验5种火灾工况,通过该实验的数据对改进模型进行了验证,得到了其优于原模型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火灾 电缆失效时间 电缆表面温度预测模型 区域模型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波辐射测量和GA-BP神经网络的电缆内部温度反演
11
作者 庞恺 丰励 郑文超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6-153,共8页
目的针对现有电缆监测系统无法实现无损式测量电缆内部温度的问题,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微波辐射测量的电缆内部温度反演方法。首先,使用非相干方法构建多层微波辐射传输模型,利用指数函数进行分层,通过无限元仿真得到微波辐射计测量的亮温... 目的针对现有电缆监测系统无法实现无损式测量电缆内部温度的问题,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微波辐射测量的电缆内部温度反演方法。首先,使用非相干方法构建多层微波辐射传输模型,利用指数函数进行分层,通过无限元仿真得到微波辐射计测量的亮温数据集,应用十折交叉验证划分数据集,为模拟实际测量中微波辐射计测得的亮温值易受环境噪声影响的情况,本文将测试集仿真值混合信噪比10~50 dB的高斯白噪声作为微波辐射计的实测值;然后采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优化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以此构建GA-BP神经网络模型,再向构建好的网络中输入样本,训练网络模型;最后利用实测值验证经过训练的GABP神经网络模型在反演电缆内部温度方面的能力。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仅使用BP神经网络,使用遗传算法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在反演电缆内部温度方面表现更优异;网络的反演效果和实测值添加的噪声信噪比呈正相关,噪声信噪比越大,神经网络的反演效果越好;当测试集中添加的噪声信噪比大于36 dB时,R^(2)>0.627,RMSE<5.55,反演效果较好;当混合噪声信噪比为50 dB时,反演效果最优,决定系数可达0.985。结论结果证明了GA-BP神经网络在电缆内部温度反演的有效性,为电缆内部温度反演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内部温度 非均匀分层 多层电缆微波辐射传输模型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体特征吸收谱线的电缆光纤光栅温度监测系统 被引量:4
12
作者 沈庆河 刘嵘 刘辉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2-144,148,共4页
基于电力电缆温度在线监测的需求,设计了一种精度高、稳定性好的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光栅的波长漂移与温度成线性关系,结合F-P可调滤波器和LabVIEW软件平台搭建光纤光栅温度在线监测系统,系统采用C2H2气体吸收谱作为F-P可调滤波器的实... 基于电力电缆温度在线监测的需求,设计了一种精度高、稳定性好的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光栅的波长漂移与温度成线性关系,结合F-P可调滤波器和LabVIEW软件平台搭建光纤光栅温度在线监测系统,系统采用C2H2气体吸收谱作为F-P可调滤波器的实时校正波长,温度传感器的波长解调不受外界温度和压力等环境的影响,通过插值拟合算法实现光纤光栅中心波长的高精度解调,精度可达±5 pm,即测量温度精度为±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温度 光纤光栅 气体吸收谱 LAB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等温工况下电缆线芯温度快速计算方法
13
作者 罗喻扬 《电气化铁道》 2024年第4期26-29,共4页
现有电缆线芯温度快速计算方法不适用于电缆外表面为非等温面的工况,为对该工况下电缆线芯温度进行快速计算,基于有限元法研究了电缆线芯温度随表面温度不均匀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电缆外表面平均温度一定时,线芯温度不随电缆外表面... 现有电缆线芯温度快速计算方法不适用于电缆外表面为非等温面的工况,为对该工况下电缆线芯温度进行快速计算,基于有限元法研究了电缆线芯温度随表面温度不均匀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电缆外表面平均温度一定时,线芯温度不随电缆外表面温度分布的变化而变化,并基于热网络法进行理论分析证明了规律的普适性。在计算线芯温度时,可将电缆外表面视为等温面,沿用现存热路模型进行快速计算,其中等温面温度采用外表面温度平均值代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线芯温度 非等温面 快速计算 载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缆载流量与温度场关系的研究
14
作者 陈必荣 洪滨 +1 位作者 王大文 叶加青 《煤矿机电》 2012年第2期1-6,10,共7页
电缆载流量问题是缆线工程设计的关键点,它对内关系到汇流母线安全问题与电能质量问题,对外关系到用电负荷问题与供电系统稳定问题。目前,电力电缆载流量可通过解析计算,数值计算,以及载流量试验等三种方法获得,其中数值计算以电缆温度... 电缆载流量问题是缆线工程设计的关键点,它对内关系到汇流母线安全问题与电能质量问题,对外关系到用电负荷问题与供电系统稳定问题。目前,电力电缆载流量可通过解析计算,数值计算,以及载流量试验等三种方法获得,其中数值计算以电缆温度场为依据,接近实际边界条件,计算的结果较准确,但数学模型及计算过程较复杂;解析计算主要是基于IEC标准和NM理论,适用于简单电缆系统和边界条件,具有载流量直接计算的优点;载流量试验成本大、周期长,一般只做为验证性特例使用。针对基于数值计算与解析计算的电缆载流量与电缆温度场的关系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电缆载流量过度增加引发的温度升高,对电力电缆的寿命影响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载流量 电缆温度 解析计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在线检测技术在电力电缆线路的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利 《集成电路应用》 2020年第3期64-65,共2页
基于温度在线检测技术的重要性,分析电力电缆线路运行温度在线检测技术。内容包括光纤传感技术、点式温度传感技术、线式温度传感器技术、热效应温度传感技术,以及它们的应用。
关键词 电力电缆 电缆温度 温度在线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埋电缆缆芯温度的反演计算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好 《通信电源技术》 2019年第5期116-119,共4页
电力电缆因具有占地面积小、输电性能安全稳定、维护量少等优点被广泛使用。缆芯温度是决定其能否安全经济运行的关键要素之一,为此必须实时监控缆芯温度确认其是否处于安全温度。因此,介绍了一种测量电缆表面温度而推得缆芯温度的反演... 电力电缆因具有占地面积小、输电性能安全稳定、维护量少等优点被广泛使用。缆芯温度是决定其能否安全经济运行的关键要素之一,为此必须实时监控缆芯温度确认其是否处于安全温度。因此,介绍了一种测量电缆表面温度而推得缆芯温度的反演计算方法,并基于此展开了直埋电缆温升实验。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发现了电缆加载电流与稳定值、变化率的关系,并验证了该反演计算式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 电缆温度 反演计算式 温升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缆头温度在线监测系统的可用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曲鸿章 《煤炭技术》 CAS 2003年第1期24-25,共2页
电缆头温度在线监测系统 ,可以实时监测电缆头的温度 ,当发现危险高温时 ,能及时报警 ,提醒运行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理 。
关键词 电缆温度 在线监测 集线器 温度传感器 烟雾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缆头温度在线监测系统的可用性
18
作者 赵衍平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4年第4期157-157,共1页
前言:根据事故的过程分析,引起电缆沟内火灾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电缆中间头制作质量不良,压接头不紧,长期运行成电缆头过热而烧穿绝缘,严重者最终可导致电缆沟内着火。
关键词 电缆温度 在线监测系统 火灾 XSJ-2000型 集线器 通信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光纤的高压电缆在线监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浅 李波 +1 位作者 邓洪 崔艳龙 《电气化铁道》 2019年第6期22-27,共6页
随着27.5 kV高压电缆在牵引供电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如何监测高压电缆的运行状态,提前预测故障缺陷以保障其安全可靠运行,已成为重要课题。本文对27.5 kV高压电缆故障原因、故障特点进行分析,阐述了利用在线监测技术对高压电缆进行... 随着27.5 kV高压电缆在牵引供电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如何监测高压电缆的运行状态,提前预测故障缺陷以保障其安全可靠运行,已成为重要课题。本文对27.5 kV高压电缆故障原因、故障特点进行分析,阐述了利用在线监测技术对高压电缆进行在线监测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利用分布式光纤测量高压电缆运行温度进而保障高压电缆运行安全的新方法。该方法可有效监测高压电缆的运行状况,及早发现电缆缺陷,保障牵引供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缆 在线监测 电缆温度 分布式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传感与光纤复合电缆技术在电缆载流监测的集成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海生 郭海军 《光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6-40,共5页
电缆载流热效应的安全冗余度,是在确保电缆安全运行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电缆载流容量的重要指标,其由电缆导体在实际载流时的温度决定。为了准确监测电缆导体的实际载流时的温度,研究了光纤传感与光纤复合电缆的集成应用技术。创新性... 电缆载流热效应的安全冗余度,是在确保电缆安全运行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电缆载流容量的重要指标,其由电缆导体在实际载流时的温度决定。为了准确监测电缆导体的实际载流时的温度,研究了光纤传感与光纤复合电缆的集成应用技术。创新性提出了"嵌入式双光纤补偿集成监测"技术方法,并研制了一条实用化中压光纤复合电缆。搭建了国内首个可同时模拟5种电缆敷设环境的实验环境。模拟验证了"嵌入式双光纤补偿集成监测"技术方法监测不同敷设环境下的电缆导体的载流温度精确度和动态跟随性,效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器 电缆导体载流温度 双光纤补偿监测 光纤复合电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