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弧反射法电缆故障测距中的电弧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峰 徐丙垠 颜廷纯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4-108,共5页
准确掌握电缆故障电弧电阻的动态特性对电弧反射法(ARM)电缆故障测距技术研究和设备研制至关重要。为此,在理论推导和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ARM故障测距时电缆故障电弧的特性,建立了可以模拟ARM方式下电缆故障的通用的Mayr电弧模型,对... 准确掌握电缆故障电弧电阻的动态特性对电弧反射法(ARM)电缆故障测距技术研究和设备研制至关重要。为此,在理论推导和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ARM故障测距时电缆故障电弧的特性,建立了可以模拟ARM方式下电缆故障的通用的Mayr电弧模型,对故障电弧电阻的变化规律进行仿真计算。实验结果表明,电弧电阻仿真计算的平均相对误差不大于12%,最大相对误差不大于29%,满足ARM测距仿真要求,说明了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模型 电弧电阻动态特性 电弧反射法 电缆故障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的电弧反射电缆故障测距脉冲信号提取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峰 徐丙垠 宫士营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2-96,共5页
电弧反射法(ARM)电缆故障测距脉冲信号受故障电弧电压的干扰,故障反射脉冲不易识别,无法满足故障定位要求。分析了干扰产生的原因和受扰脉冲信号的特性,通过经验模态分解(EMD)分析了受扰脉冲信号的时频分布规律。论证了根据受扰脉冲信... 电弧反射法(ARM)电缆故障测距脉冲信号受故障电弧电压的干扰,故障反射脉冲不易识别,无法满足故障定位要求。分析了干扰产生的原因和受扰脉冲信号的特性,通过经验模态分解(EMD)分析了受扰脉冲信号的时频分布规律。论证了根据受扰脉冲信号特定时段均值特性可以对脉冲信号和干扰进行分离。据此提出基于受扰脉冲信号特定时段均值特性和EMD滤波的ARM脉冲信号提取算法。该方法不需要预定义信号分解层数和基函数,完全由数据驱动实现,因而具有较好的自适应能力。实测数据处理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故障测距 电弧反射法 经验模态分解 脉冲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缆故障脉冲电流测距系统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11
3
作者 孙中玉 徐丙垠 +3 位作者 王玮 陈恒 刘洋 魏新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2-147,共6页
为解决电缆故障脉冲电流测距系统的精确仿真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脉冲电流测距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方法。建立了RLC串联的高压信号发生器模型和考虑线圈互感、自感、自阻及其集肤效应的线性电流耦合器模型,并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准确量化... 为解决电缆故障脉冲电流测距系统的精确仿真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脉冲电流测距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方法。建立了RLC串联的高压信号发生器模型和考虑线圈互感、自感、自阻及其集肤效应的线性电流耦合器模型,并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准确量化。针对线性耦合器传递函数不收敛问题,利用修正后的传递函数计算其二次电压信号。实际脉冲电流测距系统的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所建模型计算电缆故障击穿产生的线性电流耦合器输出信号,具有很高的准确度,能够满足测距算法研究与开发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故障测距 脉冲电流 仿真模型 参数量化 集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脉冲相关的电缆故障时域反射测距方法 被引量:29
4
作者 梁栋 徐丙垠 +1 位作者 谢伟 刘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8050-8057,共8页
针对时域反射法电缆故障测距技术在长电缆、强衰减情况下测距精度和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研究脉冲信号传输畸变对相关分析的影响,并提出一种基于注入小波脉冲和相关分析的自动测距方法。在电缆信号传播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得到波形传播畸... 针对时域反射法电缆故障测距技术在长电缆、强衰减情况下测距精度和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研究脉冲信号传输畸变对相关分析的影响,并提出一种基于注入小波脉冲和相关分析的自动测距方法。在电缆信号传播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得到波形传播畸变中仅有色散因素会影响相关分析准确度的结论。设计能带集中且可低成本产生的双极性矩形小波脉冲。仿真和实测结果显示,小波脉冲相关方法通过局部最值检测能够实现自动测距,其测距精度高于矩形脉冲方法,与高斯包络窄带脉冲方法相近,抗噪声干扰能力强于二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脉冲 时域反射 电缆故障测距 互相关 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配电网电缆故障在线双端行波测距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赵敏 尚鹏辉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50-55,共6页
为了解决采用传统经验模态分解的电缆故障测距方法存在的频带混叠问题,以及基于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的电缆故障测距方法受残留白噪声影响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补充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的井下配电网电缆故障在线双端行波测距方法。该... 为了解决采用传统经验模态分解的电缆故障测距方法存在的频带混叠问题,以及基于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的电缆故障测距方法受残留白噪声影响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补充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的井下配电网电缆故障在线双端行波测距方法。该方法通过补充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提取双端故障行波线模分量的固有模态函数,利用基于瞬时频率突变和模极大值的奇异性检测原理进行行波波头标定,从而实现故障点定位。通过在PSCAD/EMTDC环境下搭建基于频变特性电缆线路的6kV井下配电网模型并进行仿真,验证了该方法测距精度高,最大测距误差不超过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配电网 电缆故障定位 电缆故障测距 补充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 行波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片机的低压脉冲发生器研制 被引量:13
6
作者 许珉 郑文棋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9-121,142,共4页
阐述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用于电力电缆短路和断线故障测距的低压脉冲发生器。利用单片机的I/O口产生一定宽度和频率的脉冲,用此脉冲控制触发电路,产生相应宽度和频率的触发脉冲,此触发脉冲又触发具有快速开断性能的MOSFET产生相应... 阐述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用于电力电缆短路和断线故障测距的低压脉冲发生器。利用单片机的I/O口产生一定宽度和频率的脉冲,用此脉冲控制触发电路,产生相应宽度和频率的触发脉冲,此触发脉冲又触发具有快速开断性能的MOSFET产生相应的脉冲,通过脉冲变压器耦合输出到测试电缆上。所实现的低压脉冲发生器的脉冲宽度和周期可通过编程调节。该低压脉冲发生器的最窄脉冲宽度较小,可达到0.14μs;频率采用常用的100Hz,也可灵活调整;电压幅值可达300V以上,可根据不同情况调整电压幅值,以便检测不同长度的电缆;阻抗可调节,以匹配不同性能的电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发生器 电缆故障测距 单片机 可编程 低压脉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485数据帧计时的总线设备间距离测量 被引量:3
7
作者 柏思忠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2-97,114,共7页
针对煤矿井下大量工作的在线设备不具备定位功能、已安装无线定位的设备易受电磁干扰导致定位精度低等问题,结合电缆故障测距的时域反射法和无线单边双向测距飞行时间法,提出了一种基于RS485数据帧计时的总线设备间距离测量方法,即以通... 针对煤矿井下大量工作的在线设备不具备定位功能、已安装无线定位的设备易受电磁干扰导致定位精度低等问题,结合电缆故障测距的时域反射法和无线单边双向测距飞行时间法,提出了一种基于RS485数据帧计时的总线设备间距离测量方法,即以通信电缆为载体,利用通信数据在一对主从机之间往返的飞行时间来测量主从机之间的距离,总线沿线设备通过监听数据测量自身与从机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总线上所有设备之间距离测量,并可根据2次不同参考从机的测量结果计算出设备一维分布。从计时时钟频率、主从机时钟偏差、电路时延、电磁波传播速度4个方面分析了影响距离测量精度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措施以提高测量精度。采用1台矿用本安型显示屏为主机、8台矿用传感器为从机建立试验平台,采用该方法测量总线设备间距离,结果表明该方法无需改变硬件,只更新软件即可测量出RS485总线上所有设备之间的距离,并可建立以主机为原点的一维分布;在电缆长度5 km范围内距离测量误差不超过±1.5 m,且测量结果不受传输损耗、电磁干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煤矿 井下设备定位 设备间距离测量 RS485数据帧计时 电缆故障测距 时域反射法 单边双向测距 飞行时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