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王蓉教授团队:电纺纳米纤维膜结合锂离子筛,实现高效从海水淡化盐水中提取锂
1
作者 陈时庆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6-156,共1页
随着电动汽车、电网储能系统和便携式电子产品对锂资源需求的持续攀升,传统锂开采方式在产量和环境可持续性方面日益显现瓶颈。与此同时,全球海水淡化厂每日排放约1.5亿立方米盐水,其中含锂浓度约为海水的两倍(0.34 ppm),但因钠、镁、... 随着电动汽车、电网储能系统和便携式电子产品对锂资源需求的持续攀升,传统锂开采方式在产量和环境可持续性方面日益显现瓶颈。与此同时,全球海水淡化厂每日排放约1.5亿立方米盐水,其中含锂浓度约为海水的两倍(0.34 ppm),但因钠、镁、钙、钾等竞争离子的干扰,锂的高效分离回收一直是技术难题。王蓉教授团队创新性地将电纺纳米纤维膜与锂离子筛相结合,构建出具有优异选择性与通量性能的分离平台,在提取盐水中微量锂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有望为锂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开辟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 锂资源 锂离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纺PVA/SiO_(2)纳米纤维负载A-TiO_(2)/BiOBr增强可见光催化活性
2
作者 周美梅 何家慧 +5 位作者 向婉婷 尚佳欣 魏心语 孙蜜蜜 邹伟 罗平平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084-3092,共9页
为改善BiOBr光催化效率和可回收性,以电纺聚乙烯醇(PVA)/SiO_(2)有机-无机杂化纳米纤维为载体,采用溶剂热法在纤维表面生长无定形TiO_(2)(A-TiO_(2))掺杂的BiOBr(命名为A-TB),成功制备了一系列A-TB@PVA/SiO_(2)复合纳米纤维光催化剂,并... 为改善BiOBr光催化效率和可回收性,以电纺聚乙烯醇(PVA)/SiO_(2)有机-无机杂化纳米纤维为载体,采用溶剂热法在纤维表面生长无定形TiO_(2)(A-TiO_(2))掺杂的BiOBr(命名为A-TB),成功制备了一系列A-TB@PVA/SiO_(2)复合纳米纤维光催化剂,并探究了其对罗丹明B(RhB)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A-TiO_(2)的引入可有效抑制光生载流子复合,提高光催化活性。其中,A-TB0.75@PVA/SiO_(2)在180min内对RhB的可见光驱动光催化降解率达82.5%,比未掺杂A-TiO_(2)提升了1倍。同时,因负载在纳米纤维上增加了活性位点的暴露数量,ATB0.75@PVA/SiO_(2)的光催化速率是粉体A-TB的2.93倍。此外,经5次循环使用后,光催化活性仅降低了约7%,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本研究为构建可回收BiOBr基高效光催化剂提供了一种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性能 罗丹明B 无定形二氧化钛 溴氧化铋 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纳米纤维电纺膜体外对肝细胞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褚薛慧 施晓雷 +3 位作者 顾劲扬 冯章启 顾忠泽 丁义涛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4-149,共6页
生物人工肝作为肝功能衰竭的一种有效支持手段,近年来得到很大的进展,但如何长期维持其中肝细胞的活性及功能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难题。纳米生物材料的应用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的方案。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将壳聚糖制备成纳米纤维电... 生物人工肝作为肝功能衰竭的一种有效支持手段,近年来得到很大的进展,但如何长期维持其中肝细胞的活性及功能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难题。纳米生物材料的应用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的方案。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将壳聚糖制备成纳米纤维电纺膜,同时采用经典的两步原位胶原酶灌注法分离大鼠肝细胞,观察肝细胞在纳米纤维电纺膜表面的形态,同时检测其活性和功能。肝细胞在壳聚糖纳米纤维电纺膜表面展示了良好的活性,并能与支架材料紧密结合。其尿素合成、蛋白分泌及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均为对照组的1.5—2倍,糖原合成也较对照组有明显增强。壳聚糖纳米纤维电纺膜能促进肝细胞黏附,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从而促进肝细胞的功能,是生物反应器中肝细胞黏附介质的理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人工肝 壳聚糖 肝细胞 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丙交酯电纺纳米纤维膜的等离子体改性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聂华荣 江青松 +1 位作者 韩志超 贺爱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51-1455,共5页
采用等离子体表面处理的方法,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以纤维膜表面引入的氮含量为响应变量,确定了NH3等离子体改性PLGA电纺纤维膜的最佳条件,并在PLGA纤维膜表面成功地引入了功能性氨基基团.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PLGA电纺纤维膜的力学性能有... 采用等离子体表面处理的方法,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以纤维膜表面引入的氮含量为响应变量,确定了NH3等离子体改性PLGA电纺纤维膜的最佳条件,并在PLGA纤维膜表面成功地引入了功能性氨基基团.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PLGA电纺纤维膜的力学性能有所降低,但表面亲水性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GA纳米纤维 等离子体改性 表面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纺聚-L-乳酸/β-磷酸三钙复合物纳米纤维膜
5
作者 孙复钱 姚琛 +2 位作者 李新松 范凯红 浦跃朴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3-217,共5页
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生物可吸收聚-L-乳酸(PLLA)/β-磷酸三钙(β-TCP)复合物纳米纤维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等手段研究了复合物纳米纤维膜的结构和形态,详细探讨电纺工艺条件对制备PLLA/β-TCP复合... 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生物可吸收聚-L-乳酸(PLLA)/β-磷酸三钙(β-TCP)复合物纳米纤维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等手段研究了复合物纳米纤维膜的结构和形态,详细探讨电纺工艺条件对制备PLLA/β-TCP复合物纳米纤维的形态影响.通过拉伸力学测试、噻唑蓝比色法(MTT)对复合物纳米纤维膜的力学性能和体外细胞相容性作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PLLA/β-TCP复合物纳米纤维的几何结构与电纺条件有关,随着聚合物溶液浓度增加、溶液流速增大,纤维直径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复合物纳米纤维膜的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随β-TCP的含量增加而下降;复合物纳米纤维膜对L-929细胞系无细胞毒性,显示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 聚-L-乳酸 Β-磷酸三钙 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龙-6纳米纤维膜老化性能的研究
6
作者 杨莉燕 刘太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2-53,60,共3页
分别将w(尼龙-6)=10%、12%和14%的甲酸溶液经静电纺丝后得到具有不同纤维直径的纳米纤维膜,模拟自然环境,将其与普通薄膜进行老化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薄膜厚度的情况下,纳米纤维膜比普通薄膜具有更好的耐老化性能,并且随纳米... 分别将w(尼龙-6)=10%、12%和14%的甲酸溶液经静电纺丝后得到具有不同纤维直径的纳米纤维膜,模拟自然环境,将其与普通薄膜进行老化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薄膜厚度的情况下,纳米纤维膜比普通薄膜具有更好的耐老化性能,并且随纳米纤维直径的减小,相应纳米纤维膜的耐老化性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纳米纤维 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纺PET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防水透湿性能评价 被引量:13
7
作者 闫嘉琨 刘延波 +3 位作者 张子浩 马营 宋学礼 陈国贵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18,共5页
以PET切片为原料,溶于适当溶剂制备静电纺纳米纤维膜,采用FE-SEM对其纤维形貌进行表征,并测试其纤维膜的防水透湿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纺丝液中PET质量分数高于15%时可获得直径分布均匀且无珠丝的纳米纤维膜;静电纺PET纳米纤维膜... 以PET切片为原料,溶于适当溶剂制备静电纺纳米纤维膜,采用FE-SEM对其纤维形貌进行表征,并测试其纤维膜的防水透湿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纺丝液中PET质量分数高于15%时可获得直径分布均匀且无珠丝的纳米纤维膜;静电纺PET纳米纤维膜具有优异的拒水性能、良好的透湿性能,且具有一定的耐静水压性能;通过调整静电纺PET纳米纤维膜的厚度可以改善其强力,进而提升耐静水压值而不影响其透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纳米纤维 防水透湿 耐静水压 透气性 机械强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轴电纺制备刚性多糖纳米纤维膜 被引量:3
8
作者 刘亦节 黎雁 +2 位作者 蒋宏亮 胡应乾 朱康杰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24,共5页
将壳聚糖、海藻酸钠或透明质酸配制成水溶液,聚氧化乙烯(PEO)溶解在二甲基甲酰胺(DMF)/H2O混合溶剂中,以上述两溶液分别作为内、外纺丝液进行同轴电纺制备成纤维膜,进而利用适当溶剂除去PEO外壳,得到纯多糖纳米纤维膜。纤维结构通过TEM... 将壳聚糖、海藻酸钠或透明质酸配制成水溶液,聚氧化乙烯(PEO)溶解在二甲基甲酰胺(DMF)/H2O混合溶剂中,以上述两溶液分别作为内、外纺丝液进行同轴电纺制备成纤维膜,进而利用适当溶剂除去PEO外壳,得到纯多糖纳米纤维膜。纤维结构通过TEM、SEM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同轴电纺可一步制得外壳为PEO、内核为刚性多糖的核壳纳米纤维,纤维外壳PEO组分可以用氯仿萃取除去;与单轴电纺法制得的刚性多糖纤维相比,同轴电纺可以保持最终纤维的结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海藻酸盐 透明质酸 同轴 核壳结构 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DL/L-丙交酯(30DL/70L)纳米纤维的电纺研究
9
作者 邹俊 狄东华 +2 位作者 周虎 钟潇雨 刘蓓蓓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9-42,共4页
对生物可吸收聚-DL/L-丙交酯(30DL/70L)体系进行了静电纺丝。研究了聚-DL/L-丙交酯(30DL/70L)的浓度,加料速度,电压,喷头与接收体之间的距离等因素对纤维形态的影响,制备出纳米纤维膜,并用扫描电镜(SEM)等对纤维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对生物可吸收聚-DL/L-丙交酯(30DL/70L)体系进行了静电纺丝。研究了聚-DL/L-丙交酯(30DL/70L)的浓度,加料速度,电压,喷头与接收体之间的距离等因素对纤维形态的影响,制备出纳米纤维膜,并用扫描电镜(SEM)等对纤维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电纺溶液浓度和溶剂对纤维直径影响比较明显,减小电纺溶液浓度和采用复合溶剂CHCl3/DMF可得到更细的纳米纤维;一定范围内适当的增加电压、减小距离和减小加料速度有利于减小纤维直径。在聚-DL/L-丙交酯(30DL/70L)浓度为5g/100mL溶剂、加料速度1mL/h、喷头与接收体之间的距离6cm、电压15kV电纺条件下,可制备直径50nm左右的聚-DL/L-丙交酯(30DL/70L)纳米纤维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 聚-DL/L-丙交酯(30DL/70L) 复合溶剂CHCl3/DM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驻极PVDF-TiO2/Si3N4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空气过滤性能 被引量:5
10
作者 姚金波 刘垚 +1 位作者 田文军 刘延波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24,48,共6页
为制备高效低阻、滤效耐久的纳米纤维空气滤材,利用静电纺丝工艺制备不同二氧化钛/氮化硅(TiO_(2)/Si_(3)N_(4))掺杂比例的聚偏氟乙烯(PVDF)电纺膜,再利用电晕充电的方式进行静电驻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接触角测试仪、静电测试仪、... 为制备高效低阻、滤效耐久的纳米纤维空气滤材,利用静电纺丝工艺制备不同二氧化钛/氮化硅(TiO_(2)/Si_(3)N_(4))掺杂比例的聚偏氟乙烯(PVDF)电纺膜,再利用电晕充电的方式进行静电驻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接触角测试仪、静电测试仪、滤料综合性能测试仪对PVDF-TiO_(2)/Si_(3)N_(4)电纺膜的表面形貌、结构、疏水性、荷电性能以及空气过滤性能进行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当掺杂无机纳米颗粒相对于PVDF的质量分数为5%,其中Si_(3)N_(4)的质量分数为20%时,所制备的PVDF-TiO_(2)/Si_(3)N_(4)电纺膜的疏水角为128.7°,表面电势达到-10 kV;当PVDF-TiO_(2)/Si_(3)N_(4)电纺膜的克重为2.67 g/m^(2)时其过滤性能最佳,其过滤效率与过滤阻力分别为99.724%和92 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PVDF) 纳米纤维 无机驻极体 驻极 过滤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拉伸取向复合增强电纺膜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延波 马素梅 +1 位作者 曹红 石梦媛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27,共7页
对PVDF/PA12混纺电纺膜进行热牵伸取向处理,然后将2张取向电纺膜进行90°交叉铺叠,再进行热轧粘合,所得电纺膜在大幅提升机械性能的同时,获得了准各向同性电纺膜结构.研究发现:虽然热轧粘合后过滤效率和透气性会略有下降,但所得电... 对PVDF/PA12混纺电纺膜进行热牵伸取向处理,然后将2张取向电纺膜进行90°交叉铺叠,再进行热轧粘合,所得电纺膜在大幅提升机械性能的同时,获得了准各向同性电纺膜结构.研究发现:虽然热轧粘合后过滤效率和透气性会略有下降,但所得电纺膜具有更小的孔隙尺寸、更均匀的孔隙分布,纤维排列规整,结晶度增加,纵横向机械强度均得到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牵伸 双向拉伸 纳米纤维 交叉铺叠 双向增强 拟均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的疏水改性对其电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秀琼 颜慧琼 +3 位作者 张雪琴 冯玉红 史载锋 林强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2-147,共6页
以聚乙烯醇(PVA)作为助纺剂,对疏水改性的海藻酸钠衍生物海藻酸辛酰胺(ACA)进行电纺性能研究。采用透射电镜、激光粒度和zeta电位分析仪、表面张力仪、电导率仪和流变仪对ACA的胶体界面性能进行表征,并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和多晶X... 以聚乙烯醇(PVA)作为助纺剂,对疏水改性的海藻酸钠衍生物海藻酸辛酰胺(ACA)进行电纺性能研究。采用透射电镜、激光粒度和zeta电位分析仪、表面张力仪、电导率仪和流变仪对ACA的胶体界面性能进行表征,并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和多晶X射线衍射仪对ACA/PVA电纺纳米纤维膜的形貌、官能团和晶型结构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疏水改性使海藻酸钠(SA)分子灵活性增强,ACA分子可以蜷曲形成水动力学粒径大小为324 nm(PDI=0.38),zeta电位为-43.8 m V的胶束。疏水改性和添加PVA助纺剂可以有效地降低SA溶液的表面张力和电导率,使其有效链缠结增多,ACA/PVA电纺纳米纤维膜的形貌更加规整均一。光谱分析结果表明,ACA和PVA两者间的氢键作用力是其增加链缠结点,实现静电纺丝的主要作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辛酰胺 聚乙烯醇 链缠结 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湖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17
13
作者 申艳艳 许茜 +6 位作者 殷雪琰 王敏 张妮萍 吴淑燕 张政 顾忠泽 汪海峰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37-1341,共5页
将尼龙6纳米纤维作为固相萃取介质,联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南京市玄武湖水样中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BBP)、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 将尼龙6纳米纤维作为固相萃取介质,联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南京市玄武湖水样中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BBP)、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OP)等6种邻苯二甲酸酯,研究其含量及分布特征.检测结果表明,这6种邻苯二甲酸酯的质量浓度范围为861~2 896μg/L,平均质量浓度为1 368μg/L.在玄武湖的4个湖区中,东南湖受到的污染最严重,且每个湖区均呈现出湖中心区域较湖边区域污染严重的趋势.湖水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普遍存在,且DBP和DEHP是主要污染物,占6种邻苯二甲酸酯总量的83.00%~94.65%.与国内外河流、湖泊相比,玄武湖水体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污染较严重,亟待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 电纺尼龙6纳米纤维膜 玄武湖 污染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