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间位卤代苯甲酸在水-DMF混合溶剂中电离过程的焓熵贡献 被引量:1
1
作者 郝力生 南延青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60-64,共5页
利用Hammet方程对水DMF混合溶剂中取代苯甲酸在25℃的反应常数ρ及卤代苯甲酸的取代基常数σ进行了计算,求取了对应的焓、熵取代基常数σH和σS值及熵反应常数ρS,利用溶质溶剂相互作用的观点对溶剂效应和取代基效... 利用Hammet方程对水DMF混合溶剂中取代苯甲酸在25℃的反应常数ρ及卤代苯甲酸的取代基常数σ进行了计算,求取了对应的焓、熵取代基常数σH和σS值及熵反应常数ρS,利用溶质溶剂相互作用的观点对溶剂效应和取代基效应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过程 混合溶剂 卤代苯甲酸 DM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密度超过10^(12)W/cm^2的强激光场诱导自电离过程
2
作者 陈荣清 徐至展 +1 位作者 姚关华 张文琦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151-151,共1页
最近十年人们对强激光场诱导自电离过程进行了一系列理论研究。其中大多数限于研究以下简单模型,即初始时刻处于基态上的原子,吸收光子后被激发到自电离态以及该态附近的第一个连续态。相干集结点以及它受各种弛豫机制的影响是这方面的... 最近十年人们对强激光场诱导自电离过程进行了一系列理论研究。其中大多数限于研究以下简单模型,即初始时刻处于基态上的原子,吸收光子后被激发到自电离态以及该态附近的第一个连续态。相干集结点以及它受各种弛豫机制的影响是这方面的主要课题。近年来一些作者讨论了自电离态向第二个连续态的自电离态光离化效应,研究表明,在通常的自电离强场条件下,相干集结点等性质将产生显著变化。通常这对应于激光功率密度约为10<sup>9</sup>—10<sup>10</sup>W/cm<sup>2</sup>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 强激光场 W/cm^2 连续态 电离过程 集结点 离化 初始时刻 激光功率密度 电子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矢量势平方项对原子阈上电离过程的影响
3
作者 陈宝振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144-144,共1页
原子阈上电离是近年来发现的原子光电离领域内的一种新的实验现象。这种新现象的特点可简单表述如下:在很强的激光场中,原子在吸收n个光子到达自由的连续态之后,还会继续再吸收若干个光子而向更高的连续态跃迁。(这里n满足(n-1)hw【E_n... 原子阈上电离是近年来发现的原子光电离领域内的一种新的实验现象。这种新现象的特点可简单表述如下:在很强的激光场中,原子在吸收n个光子到达自由的连续态之后,还会继续再吸收若干个光子而向更高的连续态跃迁。(这里n满足(n-1)hw【E_n【nhw。E_n是原子电离能,w为光频)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态 电离过程 电离 激光场 光频 光强 偶极近似 终态 程中 模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O)SNCO的电子结构和光电离解离过程(英文)
4
作者 赵春红 佟胜睿 +1 位作者 葛茂发 孙政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31,共9页
由于拥有―C(O)S―和―NCO基团,FC(O)SNCO的分子和电子结构是非常有趣的.利用FC(O)SCl和Ag NCO制备了FC(O)SNCO,并利用He I光电子能谱(PES)、光电离质谱(PIMS)以及理论计算研究了其分子和电子结构.通过将实验、理论计算以及自然键轨道(N... 由于拥有―C(O)S―和―NCO基团,FC(O)SNCO的分子和电子结构是非常有趣的.利用FC(O)SCl和Ag NCO制备了FC(O)SNCO,并利用He I光电子能谱(PES)、光电离质谱(PIMS)以及理论计算研究了其分子和电子结构.通过将实验、理论计算以及自然键轨道(NBO)分析结合起来,获得了FC(O)SNCO的最稳定分子构型.利用外壳层格林函数(OVGF)方法以及与相似化合物的比较,对其光电子能谱进行了指认.理论计算表明,对于中性分子最稳定的构型为syn-syn非平面构型,而电离后的离子最稳定构型为syn-syn平面构型.实验结果表明,第一电离能来自于S的孤对电子轨道,为10.33 e V.第二至第六电离能分别为12.03、13.23、13.77、14.78、15.99 e V,并对这些电离能进行了指认.在光电离质谱中产生了六个质谱峰,分别为SN+、FC(O)+、SNCO+、FC(O)SN+、C(O)SNCO+、FC(O)SNCO+,其中FC(O)SNCO+的峰是最强峰.结合HeI光电子能谱和理论计算,对PIMS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可能的电离和解离过程并对其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HeI光电子能谱 电离质谱 理论计算 电离和解离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离程度一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吗? 被引量:2
5
作者 吴孙富 《化学教学》 CAS 2009年第7期79-80,77,共3页
1问题的提出 有一个广泛存在于各种中学化学教辅资料中的结论是:“电离过程是吸热的,升高温度,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即电离度)增大。”之所以说“电离过程是吸热的”.是因为“电离过程要破坏原物质内的化学键,破... 1问题的提出 有一个广泛存在于各种中学化学教辅资料中的结论是:“电离过程是吸热的,升高温度,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即电离度)增大。”之所以说“电离过程是吸热的”.是因为“电离过程要破坏原物质内的化学键,破坏化学键是要吸收能量的”。该结论被广泛地应用在中学化学教学之中,可笔者在中学化学教材和大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中均未查到此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程度 高温度 电离过程 中学化学 《无机化学》 《物理化学》 电离平衡 吸收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原子的共振多光子电离
6
作者 陈学俊 徐向东 刘强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125-125,共1页
在前两篇文章的基础上,本文讨论了氢原子的共振多光子电离,具体完成了(2+1)多光子电离中光电子角分布的计算,并对结果作了讨论。 这里所说的(2+1)多光子电离是指处于基态(1s) 的氢原子同时吸收能量约为5.1eV的两个光子,因而共振地跃迁... 在前两篇文章的基础上,本文讨论了氢原子的共振多光子电离,具体完成了(2+1)多光子电离中光电子角分布的计算,并对结果作了讨论。 这里所说的(2+1)多光子电离是指处于基态(1s) 的氢原子同时吸收能量约为5.1eV的两个光子,因而共振地跃迁到2s态,然后再吸收一个光子而电离。在这样的多光子电离中,存在着二光子中间态共振,这是主要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子电离 氢原子 吸收能量 角分布 电离过程 中间态 激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获得原子、分子多光子电离截面的一种新方法
7
作者 林美荣 张国昌 +1 位作者 张包铮 陈文驹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178-179,共2页
多光子电离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原子、分子的高激发态及超精结构的研究,但以往的工作主要集中研究原子、分子的高激发态能级结构及其对称性,对于多光子吸收截面、电离截面以及无辐射弛豫速率等动力学重要参数的研究还不多。而这些参数... 多光子电离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原子、分子的高激发态及超精结构的研究,但以往的工作主要集中研究原子、分子的高激发态能级结构及其对称性,对于多光子吸收截面、电离截面以及无辐射弛豫速率等动力学重要参数的研究还不多。而这些参数对于了解多光子电离过程的机制是十分重要的。我们曾提出用拟合多光子电离离子数衰变曲线的方法求得多光子共振吸收截面,并用这种方法成功地通过实验获得了苯分子的双光子共振吸收截面。本工作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推导出二能级系统非共振电离及三能级系统共振电离两种情况下,电离离子数与激发光强的关系表达式,并提出一种通过拟合关系曲线获得多光子电离截面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子电离 三能级系统 电离过程 高激发态 二能级系统 双光子 离子数 衰变曲线 关系表达式 吸收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激光场下的双光子自电离理论
8
作者 屈卫星 徐至展 张文琦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152-152,共1页
在自电离理论中,人们研究较多的是原子的单光子自电离过程,而对于多光子自电离则研究较少。如果只通过吸收一个光子使基态的原子跃迁到自电离态,则要求激光场具有很高的频率,而对于原子内壳层电子的激发以及多电子剥离,通过单光子吸收... 在自电离理论中,人们研究较多的是原子的单光子自电离过程,而对于多光子自电离则研究较少。如果只通过吸收一个光子使基态的原子跃迁到自电离态,则要求激光场具有很高的频率,而对于原子内壳层电子的激发以及多电子剥离,通过单光子吸收几乎是无法实现的,因此研究多光子自电离具有重要意义。 多光子自电离理论中最简单而且研究较多的是双光子自电离,其中有代表性的是Lambropoulos和Zoller等人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 双光子 强激光场 壳层电子 单光子吸收 束缚态 电子剥离 离化 连续态 电离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杂质对大气压氦气介质阻挡放电中主要化学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洪涯 宁文军 +1 位作者 戴栋 张雨晖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04-1412,共9页
在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DBD)的实验和应用中,因容器气密性等因素,不可避免的会渗入空气杂质。为了研究混入空气杂质的大气压氦气DBD中的等离子体化学过程,建立了包含26种粒子和154个反应的氦气–空气大气压DBD一维流体仿真模型,着重研究... 在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DBD)的实验和应用中,因容器气密性等因素,不可避免的会渗入空气杂质。为了研究混入空气杂质的大气压氦气DBD中的等离子体化学过程,建立了包含26种粒子和154个反应的氦气–空气大气压DBD一维流体仿真模型,着重研究了主要电离路径和激发态物质的演化过程。仿真结果表明:在1~200×10^(–6)空气杂质摩尔分数范围内,最主要的电离过程是电子碰撞电离和彭宁电离,并且氧分子比氮分子更容易与氦激发态物质发生彭宁电离反应;起次要作用的电离过程则是各激发态粒子间的碰撞电离和分步电离;由于负离子摩尔分数较低,负离子的电子脱离反应影响最小。随着空气杂质摩尔分数增加,因为O_2(a)的激发阈值低,O_2(a)摩尔分数线性上升,最终成为含量最多的激发态物质;而N_2(C)因激发阈值较高,N_2(C)摩尔分数始终保持在最低位;与彭宁电离反应相关的激发态物质He~*与He2~*的含量,随空气杂质摩尔分数上升均是先增加后降低,不同的是He2~*比He~*更早地出现含量下降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 一维流体模型 空气杂质 电离过程 激发态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分子光学双共振多光子电离光谱
10
作者 王庆宇 李郁芬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171-171,共1页
近十年来,光学双共振多光子电离光谱(00DR-MPI)在研究分子电子激发态和能级结构及动力学行为方面取得很大进展。00DR-MPI具有如下几个明显特点:(1)可以极大地简化分子光谱的结构;(2)可以观察直接从电子基态不能到达的电子激发态的振转结... 近十年来,光学双共振多光子电离光谱(00DR-MPI)在研究分子电子激发态和能级结构及动力学行为方面取得很大进展。00DR-MPI具有如下几个明显特点:(1)可以极大地简化分子光谱的结构;(2)可以观察直接从电子基态不能到达的电子激发态的振转结构;(3)可以研究第一共振态的能量转移过程。本文利用00DR-MPI光谱,测量并讨论了12分子的多光子跃迁通道,离子对态及转动能量弛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光学 多光子电离 双共振 光谱数据 转动能量 多光子过程 分子光谱 电离过程 能级结构 弛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放电电离二维PIC建模与仿真
11
作者 刘祺 杨磊 +2 位作者 黄玉平 郑再平 赵絮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7-72,共6页
针对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PPT)的放电过程,利用粒子网格-蒙特卡洛(PIC-MCC)方法建立仿真计算模型.以LES-6 PPT为例,加入电离碰撞进行电离仿真.通过粒子运动碰撞与电磁场耦合仿真计算得到电流与电路总电阻的变化规律,揭示了PPT放电过程中... 针对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PPT)的放电过程,利用粒子网格-蒙特卡洛(PIC-MCC)方法建立仿真计算模型.以LES-6 PPT为例,加入电离碰撞进行电离仿真.通过粒子运动碰撞与电磁场耦合仿真计算得到电流与电路总电阻的变化规律,揭示了PPT放电过程中等离子体密度分布情况.通过对比不加入粒子预分布与加入粒子预分布的两种条件下的计算结果,得到了加入粒子预分布使带电粒子密度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验结果的结论.根据PPT的工作过程,在放电之前推力器内存在等离子体,所以在仿真研究中应进行粒子的预分布.文中的研究方法对PPT的粒子方法模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 PIC-MCC方法 烧蚀 电离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纯水微细电解加工的基础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颖 徐家文 彭思平 《电加工与模具》 2005年第3期27-29,共3页
简要介绍了离子交换树脂间超纯水的电离过程,试验研究了超纯水电解加工的机理和可行性,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电解加工 超纯水 基础研究 微细 离子交换树脂 电离过程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负性气体电子崩发展的四参数模型
13
作者 李旭光 肖登明 陈陈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008-1011,共4页
提出了一种分析电负性气体中电子崩发展过程的四参数模型 .在该模型中 ,不仅存在电离和附着过程 ,而且存在着不稳定状态负粒子的去附着和转化过程 .依据该模型着重对去附着和转化过程对电子崩的发展进行了仿真分析 .结果表明 :随着去附... 提出了一种分析电负性气体中电子崩发展过程的四参数模型 .在该模型中 ,不仅存在电离和附着过程 ,而且存在着不稳定状态负粒子的去附着和转化过程 .依据该模型着重对去附着和转化过程对电子崩的发展进行了仿真分析 .结果表明 :随着去附着的加剧 ,电子崩增长速度加快 ,出现峰值的时间滞后 ;随着非稳定负粒子转化为稳定负粒子过程的加剧 ,电子崩发展受到抑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崩 电负性气体 去附着过程 四参数模型 转化过程 电离过程 气体放电 电子输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理解“中和热”
14
作者 张太森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中和热 中和反应 热效应 离子氛 稀溶液 全部电离 弱电解质 无限稀释 放热过程 电离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溅射中性粒子的质谱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唐政清 祁建平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1990年第2期99-103,共5页
一些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样品用辉光放电型溅射中性粒子谱仪作了质谱分析。溅射中性粒子流中,原子碎片占多数时,信号离子流能正确反映样品组分的含量;若分子碎片较多时,由于电离时伴有分解过程,定量分析较为困难。
关键词 中性粒子 辉光放电 质谱研究 粒子谱仪 样品组分 十峰 质谱分析 离子流 电离过程 离子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快复合脉冲烧蚀硅表面的偏振依赖性研究(特邀)
16
作者 史慧强 姚倩 +5 位作者 尹唯一 苏子怀 余江 宋娟 林贤 戴晔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8-35,共8页
以晶面<100>的硅片为研究对象,使用重复频率1 kHz的超快复合双脉冲作为激发工具,通过研究双脉冲之间的偏振夹角、延迟时间和脉冲数对周期性结构面积的影响,探究引起周期性结构演化的非线性电离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在激光能量密... 以晶面<100>的硅片为研究对象,使用重复频率1 kHz的超快复合双脉冲作为激发工具,通过研究双脉冲之间的偏振夹角、延迟时间和脉冲数对周期性结构面积的影响,探究引起周期性结构演化的非线性电离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在激光能量密度为0.23 J/cm2、脉冲组合为100个的复合脉冲辐照条件下,正交偏振诱导的结构面积最小,相比于其他入射形式下诱导的最大面积减小率约为45%,这是因为局域场的反复调制抑制了周期性结构边缘烧蚀阈值的降低。在正交偏振时,随着两束脉冲之间延迟时间的改变,通过观察诱导结构面积变化可以分析从电子电离到物质喷发的连续过程。该复合脉冲调控技术可为研究超快激光诱导半导体表面周期性结构的偏振依赖性与电子电离效率提供参考,进一步的改进有望实现超衍射极限结构的快速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快光学 超快复合脉冲 偏振依赖性 局域场调控 电离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in Subnanosecond Breakdown and Generation of Supershort Avalanche Electron Beam 被引量:1
17
作者 Victor F. Tarasenko SHAO Tao +6 位作者 Dmitry V. Rybka ZHANG Cheng Alexandr G. Burachenko Igor' D. Kostyrya Mikhail I. Lomaev Ping Yan Evgeni Kh. Baksht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207-2215,共9页
In this paper,subnanosecond-pulse and one-nanosecond-pulse generators are used to study the breakdowns in highly overvolted gaps in atmospheric pressure air.With different cathodes,we measured the applied voltage and ... In this paper,subnanosecond-pulse and one-nanosecond-pulse generators are used to study the breakdowns in highly overvolted gaps in atmospheric pressure air.With different cathodes,we measured the applied voltage and discharge current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ubnanosecond breakdown during the generation of a supershort avalanche electron beam.Especially,characteristics of dynamic displacement current are presented in the current paper,which is detected between the ionization wave front and a plane anode.It is shown that during a subnanosecond voltage rise time,the amplitude of the dynamic displacement current can be higher than 4 kA.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breakdown in the air gap is assisted by ionization processes between the ionization wave front and a plane ano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特性 亚纳秒 电子束 击穿 雪崩 超短 纳秒脉冲发生器 电离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宽波段多光子作用产生的锂原子高位态辐射
18
作者 沈建琪 王祖赓 +2 位作者 秦莉娟 李永放 金海燕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8,共4页
本文报道了以620.0~660.0nm范围内任意波长激光作用下产生的锂原子高位态辐射的实验结果,并对有关的激发机制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锂原子 电离复合过程 双光子共振 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gas pressure on ionization of ambient gas
19
作者 SONGGuang-le SONGYi-zhong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2-276,共5页
An Nd: YAG pulsed laser (145 mJ) was used to ablate aluminum target and Ar was used as protecting gas. Time-and space-resolved spectra of the plasmas under pressure 100 Pa, 1 kPa, 10 kPa and 100 kPa were acquired with... An Nd: YAG pulsed laser (145 mJ) was used to ablate aluminum target and Ar was used as protecting gas. Time-and space-resolved spectra of the plasmas under pressure 100 Pa, 1 kPa, 10 kPa and 100 kPa were acquired with time- and space-resolved techniqu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lasma radiating under each pressure were briefly described, and the laws of Ar characteristical radiaton were analyzed in detail. Based on the profile of Ar characteristical radiation under these pressure, the relation between protecting gas pressure and its ionization was briefly discussed, and explained with quantum theory. Farther more, the mechanism of ambient gas ionization was investigated. As the result,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main mechanism inducing protecting gas to ionize should be the absorption of the plasma continuum radiation by the g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气体 激光烧蚀 气压 激光发射光谱 电离过程 量子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新概论》一书获奖的一点体会
20
作者 郑能武 《研究生教育研究》 1990年第1期44-45,共2页
《原子新概论》一书被评为1989年度中国科技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我感到很高兴。这本书在社会上也受到欢迎。1989年7月江苏省出版总社从87、88年出版的两千多种图书中评出“精品奖”图书和“荣誉奖”图书各5种,《原子新概论》一书获得“... 《原子新概论》一书被评为1989年度中国科技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我感到很高兴。这本书在社会上也受到欢迎。1989年7月江苏省出版总社从87、88年出版的两千多种图书中评出“精品奖”图书和“荣誉奖”图书各5种,《原子新概论》一书获得“荣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总社 核电荷数 单电子 电离过程 等电子系列 中英文版 拉盖尔 华东地区 中心势 中心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