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汉地区电离层电子浓度总含量的统计经验模式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陈艳红 万卫星 +1 位作者 刘立波 李利斌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7-35,共9页
由武汉电离层观象台一个太阳黑子周期(1980—1990年)的实测电离层电子浓度总含量(TEC)资料,统计分析得出了武汉地区的一个 TEC经验模式.模式很好地再现了武汉地区的TEC观测值.其预测误差在太阳活动高年稍大,... 由武汉电离层观象台一个太阳黑子周期(1980—1990年)的实测电离层电子浓度总含量(TEC)资料,统计分析得出了武汉地区的一个 TEC经验模式.模式很好地再现了武汉地区的TEC观测值.其预测误差在太阳活动高年稍大,低年较小;在春秋两季稍大,冬夏两季较小;在当地时间白天和傍晚稍大,夜间和早晨较小.此外,与国际参考电离层模式IRI的计算结果比较,本模式预测的TEC值更接近于实际观测结果.同时,本文也初步探讨了TEC的半年变化特征和冬季异常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C 统计经验模式 武汉地区 电离层电子浓度总含量 观测结果 太阳活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Quick模式在亚太地区扇区电离层参数f0F2的预测能力 被引量:2
2
作者 芦琳伶 刘立波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2-229,共8页
利用亚洲、澳大利亚地区8个电离层观测台站的F_2层临界频率f_0F_2的历史观测数据,考察了NeQuick模式预报电离层基本参数f_0F_2在亚太扇区的适应性.对比分析表明,此模式能比较好地预测各地的F_2层临界频率,其绝对误差在南半球各站相对北... 利用亚洲、澳大利亚地区8个电离层观测台站的F_2层临界频率f_0F_2的历史观测数据,考察了NeQuick模式预报电离层基本参数f_0F_2在亚太扇区的适应性.对比分析表明,此模式能比较好地预测各地的F_2层临界频率,其绝对误差在南半球各站相对北半球各站较大,太阳活动高年相对太阳活动低年较大,春秋季相对夏冬季较大.其误差均方根在太阳活动高年相对太阳活动低年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0F2 电离层 nequick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电离层参量推断电子浓度剖面的一种简单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陈艳红 万卫星 +1 位作者 刘立波 毛田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4-202,共9页
由武汉电离层观象台实测的电离层F_2层临界频率f_0F_2、3000km传播因子M(3000)F_2的月中值资料,统计分析分别得出它们的经验模式,模式结果能够较好地再现这些参数的观测值.利用f_0F_2、M(3000)F_2以及TEC的经验模式,获得F_2层的峰值参数... 由武汉电离层观象台实测的电离层F_2层临界频率f_0F_2、3000km传播因子M(3000)F_2的月中值资料,统计分析分别得出它们的经验模式,模式结果能够较好地再现这些参数的观测值.利用f_0F_2、M(3000)F_2以及TEC的经验模式,获得F_2层的峰值参数,输入到电子浓度的Chapman α函数中,推断出了电子浓度的高度剖面;将剖面在一定的高度范围内积分,得到该区域内的电子含量并与实际观测TEC相比较,结果表明,在100—1000 km高度范围内积分的电子含量与观测结果能够较好的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参量 电子浓度剖面 临界频率 经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电离层对2000年4月6-7日磁暴事件的响应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满莲 Sandro M. Radicella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3-180,共8页
利用分布于全球的电离层台站的测高仪观测数据,对扰动期间,f0F2值与其宁静期间参考值进行比较,研究了2000年4月6-7日磁暴期间全球不同区域电离层的响应形态,并通过对比磁扰期间NmF2的变化与由MSISE90经验模式估算的中性大气浓度比(no/n... 利用分布于全球的电离层台站的测高仪观测数据,对扰动期间,f0F2值与其宁静期间参考值进行比较,研究了2000年4月6-7日磁暴期间全球不同区域电离层的响应形态,并通过对比磁扰期间NmF2的变化与由MSISE90经验模式估算的中性大气浓度比(no/nN2)的变化,探讨了本次事件期间的电离层暴扰动机制.结果表明,在磁暴主相和恢复相早期,出现了全球性的电离层F2层负相暴效应.最大负相暴效应出现在磁暴恢复相早期,即电离层暴恢复相开始时间滞后于磁暴恢复相开始时间.在磁暴恢复相后期,一些台站出现正相扰动.研究结果表明,本次事件期间的电离层暴主要是由磁暴活动而诱发的热层暴环流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0年 磁暴 事件 响应 电离层 观测数据 经验模式 开始时间 时间滞后 研究结果 复相 测高仪 扰动 参考值 浓度比 F2层 全球性 台站 早期 效应 大气 磁扰 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地区电离层F2层底部厚度模型修正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胜国 史建魁 +3 位作者 王国军 王霄 谢志辉 陈光明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73-479,共7页
利用海南电离层数字测高仪(DPS-4)垂测数据详细分析了由实测数据所得的F2层底部厚度参数最佳值和电离层经验(NeQuick)模式计算值之间的差异,最佳值季中值和相对值季中值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在所有季节电离... 利用海南电离层数字测高仪(DPS-4)垂测数据详细分析了由实测数据所得的F2层底部厚度参数最佳值和电离层经验(NeQuick)模式计算值之间的差异,最佳值季中值和相对值季中值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在所有季节电离层底部厚度参数最佳值和模式值之间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2)模式值一般都低估了F2层底部厚度;(3)太阳活动中年,不同年份厚度参数相对值R变化规律一样,相对差异较小。在此研究基础上,对NeQuick的计算模型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模型能够较好地给出海南地区电离层F2层底部电子密度剖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经验(nequick)模式 电离层 拟合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经验正交函数构造武汉地区电子浓度总含量的经验模式 被引量:24
6
作者 毛田 万卫星 刘立波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51-758,共8页
本文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OrthogonalFunction,简称EOF)分析了武汉电离层台站一个太阳黑子周期(1980年4月~1990年12月)的实测电离层电子浓度总含量(TEC)资料,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武汉地区的TEC月中值的经验模式.结果表明:(1)以... 本文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OrthogonalFunction,简称EOF)分析了武汉电离层台站一个太阳黑子周期(1980年4月~1990年12月)的实测电离层电子浓度总含量(TEC)资料,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武汉地区的TEC月中值的经验模式.结果表明:(1)以EOF分析观测数据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其基函数表征TEC的日变化,系数表征TEC的长期变化;(2)EOF技术展开收敛速度快,很少数低阶项即能反映TEC的主要变化,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建模可以用较少的参数表征较复杂的物理过程.此外,本文还就TEC模式的外部驱动量的改进问题作了一些探讨,发现用F107A(10.7cm太阳辐射通量F107的81天滑动平均值)作TEC建模的外部驱动量能够更好地提高EOF模式的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浓度总含量 经验正交函数 电离层经验模式 电离层变化 太阳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