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重构距离向分谱法的时序InSAR电离层校正及分析
1
作者 毛文飞 王晓文 +5 位作者 刘国祥 杨友涛 向卫 蔡嘉伦 符茵 张瑞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2-580,共9页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InSAR)受电离层延迟影响较大,特别是在低高纬地区,用于时序InSAR解算的干涉对数量大大减少,严重影响了低频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的监测精度.针对该问题,引入重构距离向分谱法(RRSSI),将其扩展为时序InSAR电离层...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InSAR)受电离层延迟影响较大,特别是在低高纬地区,用于时序InSAR解算的干涉对数量大大减少,严重影响了低频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的监测精度.针对该问题,引入重构距离向分谱法(RRSSI),将其扩展为时序InSAR电离层误差估计与校正方法.为测试方法性能,获取2006年6月至2010年8月间覆盖阿拉斯加Anaktuvuk河区域的ALOS-1 PALSAR数据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估计时序InSAR结果中的电离层误差,且对小空间尺度电离层扰动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经提出方法校正后,研究区域的年平均形变速率均值从校正前的1.46 cm/a降至0.49 cm/a,而标准差则从1.16 cm/a降至0.65 cm/a,精度显著提升;选取时序点的累积形变由校正前的大幅波动变得更加平稳,更符合形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基线集-InSAR 电离层校正 距离向分谱法 时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SAR电离层校正中的平滑处理探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可欣 田崇瑞 +1 位作者 焦健 曾琪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34,共6页
针对距离向频谱分割法(range split-spectrum, RSS)进行InSAR电离层校正中多视视数和滤波窗口尺寸两种平滑处理参数选择较为主观的问题,采用国际参考电离层(international reference ionosphere, IRI)模型,通过目视对比和统计分析来评价... 针对距离向频谱分割法(range split-spectrum, RSS)进行InSAR电离层校正中多视视数和滤波窗口尺寸两种平滑处理参数选择较为主观的问题,采用国际参考电离层(international reference ionosphere, IRI)模型,通过目视对比和统计分析来评价RSS与IRI的相似性,并综合电离层分布特点为RSS平滑参数的选取提供一种相对客观的方法。最终为两对ALOS-2 PALSAR条带数据选取32×16的多视视数和600像素尺寸的滤波窗口,取得较好的InSAR电离层校正结果,验证了以IRI模型作为参考选取RSS平滑参数在无地表形变区域和缓慢地表形变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 电离层校正 RSS I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地区高精度电离层延迟模型构建方法
3
作者 蔡泓威 江俊飞 +1 位作者 李妍 叶世榕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56,共10页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的高精度定位技术是支撑无人机智能巡检的关键技术,但广东省处于低纬度地区,电离层活动频繁且强烈,各向异性特征显著,现有全球电离层地图(global ionospheric maps,GIM)在该...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的高精度定位技术是支撑无人机智能巡检的关键技术,但广东省处于低纬度地区,电离层活动频繁且强烈,各向异性特征显著,现有全球电离层地图(global ionospheric maps,GIM)在该区域的校正精度不足,经常导致无人机在巡检时出现较大的定位偏差。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单星电离层模型(satellite-based ionospheric model,SIM)的电离层延迟校正方法。首先采用载波相位平滑伪距技术,从GNSS双频观测数据中精确提取电离层的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根据此数据,为每颗卫星独立建立低阶多项式模型,实现电离层TEC的精准校正,并有效规避了传统方法中使用的映射函数带来的误差,并利用广东电网多个连续运行参考站(continuous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CORS)的实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SIM显著提升了电离层延迟的校正精度,特别是在电离层活动剧烈的时段及区域表现出色。在中等太阳活动水平下,SIM的校正精度表现稳定,日均偏差为0.1463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 unit,TECU),即0.1463×10^(16)电子/m^(2),标准偏差(STD)为0.9192×10^(16)电子/m^(2),显示了良好的适应性和远高于GIM的精度。模型在冬季与夏季表现出相似的优异性能,证实了其良好的环境适应性与稳定性,为低纬度地区高精度GNSS定位及电离层延迟改正提供了有效的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电离层延迟校正 单星电离层模型 总电子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地震SAR形变场电离层影响校正与断层地表破裂线自动提取 被引量:3
4
作者 杨莹辉 陈强 +6 位作者 徐倩 张一君 罗容 胡植庆 刘国祥 王泽根 王继燕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948-2958,共11页
针对汶川地震PALSAR观测的方位向形变场存在严重电离层影响,导致准确提取断层地表破裂线困难的问题,本文使用一种基于频率域的电离层影响校正方法,从方位向形变场频域数据中提取电离层信号对应的频域信息,通过建模获得空间域电离层信号... 针对汶川地震PALSAR观测的方位向形变场存在严重电离层影响,导致准确提取断层地表破裂线困难的问题,本文使用一种基于频率域的电离层影响校正方法,从方位向形变场频域数据中提取电离层信号对应的频域信息,通过建模获得空间域电离层信号,并与原始形变场进行差分运算完成电离层影响的校正,还原了汶川地震断层近场沿SAR方位向的真实地表形变场.以校正后的方位向形变场作为数据源,采用非极大值抑制二维梯度算法,准确提取汶川地震北川—映秀断层和灌县—江油断层的地表破裂线.为验证提取结果的可靠性,引入野外地质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定量计算两条破裂线间的距离差异,结果表明基于SAR形变场自动提取的断层破裂线与野外地质调查数据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利用SAR观测形变场可作为调查地震断层地表破裂的重要补充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形变场观测 电离层校正 频域分析 地表破裂 汶川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波雷达电离层污染校正与海杂波抑制 被引量:7
5
作者 许丁文 李会勇 +1 位作者 胡进峰 戴文娟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2年第6期639-644,共6页
在天波超视距雷达(OTHR)中,舰船目标的多普勒频率与海杂波谱接近,电离层污染会导致海杂波频谱展宽,从而淹没邻近的舰船目标信号。考虑到电离层污染会导致OTHR回波信号的相位缓慢变化,提出了采用相位梯度法对回波信号进行电离层污染校正... 在天波超视距雷达(OTHR)中,舰船目标的多普勒频率与海杂波谱接近,电离层污染会导致海杂波频谱展宽,从而淹没邻近的舰船目标信号。考虑到电离层污染会导致OTHR回波信号的相位缓慢变化,提出了采用相位梯度法对回波信号进行电离层污染校正;利用污染校正后的海杂波可以近似为两个单频信号之和这一特点,提出了应用奇异值分解来实现对海杂波的抑制。仿真结果表明,文中算法可以有效地校正电离层污染,抑制海杂波,显著提高信杂比,从而有效解决强海杂波对舰船目标的遮蔽问题。与现有的HRR-SVD算法相比,文中算法可以适用于相干积累时间较长和电离层污染较大的情况,防止残留的海杂波形成虚警,提高了OTHR对海杂波附近舰船目标的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波超视距雷达 电离层污染校正 海杂波抑制 相位梯度法 奇异值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校正天波雷达电离层相位污染的改进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立东 李居尚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42-1247,共6页
时变的电离层会对天波超视距雷达(OTHR)回波信号相位进行调制,产生相位污染,导致回波谱展宽。最大似然估计(MLE)法具有比相位梯度法更佳的污染校正效果,但计算量非常大。通过引入投影近似子空间跟踪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MLE方法。改进方... 时变的电离层会对天波超视距雷达(OTHR)回波信号相位进行调制,产生相位污染,导致回波谱展宽。最大似然估计(MLE)法具有比相位梯度法更佳的污染校正效果,但计算量非常大。通过引入投影近似子空间跟踪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MLE方法。改进方法采用递归手段估计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避免了特征值分解过程,能够显著降低计算量,污染校正效果与MLE法相当。理论分析与仿真对比表明改进方法普适性强,计算量只有MLE法的万分之一,更适合工程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波超视距雷达 电离层相位污染校正 最大似然估计 投影近似子空间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参数化时频变换的天波雷达电离层污染校正 被引量:1
7
作者 薛永华 陈小龙 +1 位作者 黄勇 张林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024-2031,共8页
本文引入广义参数化时频变换方法对天波雷达接收信号进行分析,给出了一种更有效和稳健的天波雷达电离层污染估计和校正方法。根据电离层污染的特点选取样条函数作为参数化时频变换的核函数,针对电离层污染后的信号估计核函数参数,利用... 本文引入广义参数化时频变换方法对天波雷达接收信号进行分析,给出了一种更有效和稳健的天波雷达电离层污染估计和校正方法。根据电离层污染的特点选取样条函数作为参数化时频变换的核函数,针对电离层污染后的信号估计核函数参数,利用核函数来估计污染序列,构造污染校正算子进行污染校正。对于多模传播条件下的电离层污染,采用校正后滤除的方式,多次迭代完成污染的校正。仿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参数化时频变换 天波超视距雷达 电离层污染校正 多模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活动高峰期BDS服务性能分析
8
作者 王凯 刘昂 +4 位作者 高为广 卢鋆 李子申 吴杉 王宁波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8,共8页
针对随着太阳活动的不断加剧,电离层活跃水平逐步提升,会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服务性能造成影响的问题,进行太阳活动高峰期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服务性能研究分析:评估太阳活动剧烈期间BDS及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广播电离层模型精度... 针对随着太阳活动的不断加剧,电离层活跃水平逐步提升,会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服务性能造成影响的问题,进行太阳活动高峰期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服务性能研究分析:评估太阳活动剧烈期间BDS及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广播电离层模型精度的变化;分析磁暴事件对BDS及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定位性能的影响;综合评价太阳活动高峰期BDS各类服务的性能,包括BDS广播电离层服务、基本导航定位服务、精密单点定位(PPP)服务、星基增强服务。结果表明:太阳活动存在显著的双峰结构,2025年6月至2026年存在第25轮太阳活动周期的另一峰值;以国际GNSS服务组织(IGS)发布的电离层最终产品为基准,太阳活动高峰期间GNSS广播电离层模型精度由3.5~7.5个总电子含量单位(TECU)下降至8~20 TECU;此外,由剧烈太阳活动引起的磁暴期间,GNSS基本导航服务水平定位精度全球平均降低约20%~40%;BDS PPP服务用户精度、星基增强服务电离层可用性也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太阳活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北斗星基增强系统(BDSBAS) 北斗全球广播电离层延迟校正模型(BDGIM) 精密单点定位(P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无码的P(Y)码自相关GNSS-R海面测高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樊梦文 张波 王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98-404,共7页
针对传统GPS C/A码延迟测高方法测高精度低和互相关测高方法时延波形信噪比低的问题,研究了基于半无码的P(Y)码自相关海面测高方法。首先,通过理论测高精度模型,对比分析了C/A码和P(Y)码的测高精度;然后,描述了L1、L2双频反射信号基于... 针对传统GPS C/A码延迟测高方法测高精度低和互相关测高方法时延波形信噪比低的问题,研究了基于半无码的P(Y)码自相关海面测高方法。首先,通过理论测高精度模型,对比分析了C/A码和P(Y)码的测高精度;然后,描述了L1、L2双频反射信号基于半无码的P(Y)码自相关处理架构,并论述了测高模型和L1、L2双频电离层时延误差修正方法;最后,利用模拟的L1、L2反射信号对比分析了基于半无码的P(Y)码自相关、C/A码自相关以及信号互相关方法的海面测高精度。结果表明:相比于C/A码自相关和信号互相关测高精度,基于半无码的P(Y)码自相关的测高精度分别提高了3. 97倍和1. 4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无码 P(Y)码 海面测高 双频 电离层时延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