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盘式永磁涡流驱动器的电磁-温度耦合解析模型 被引量:6
1
作者 郑迪 王大志 +1 位作者 于林鑫 李召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315-2323,共9页
提出盘式永磁涡流驱动器的电磁-温度耦合解析模型,用于进行电磁场解析计算和温度场分析。首先,基于分离变量法建立三维电磁场解析模型用于计算磁场分布,推导转矩和涡流损耗表达式。然后,将涡流损耗作为热源,基于等效热网络法建立温度分... 提出盘式永磁涡流驱动器的电磁-温度耦合解析模型,用于进行电磁场解析计算和温度场分析。首先,基于分离变量法建立三维电磁场解析模型用于计算磁场分布,推导转矩和涡流损耗表达式。然后,将涡流损耗作为热源,基于等效热网络法建立温度分析计算模型。电磁-温度耦合解析模型的计算是考虑材料电磁和温度特性随温度变化,通过温度迭代过程实现的。最后,利用该文提出的电磁-温度耦合解析模型,分析转矩、涡流损耗、永磁体和铜盘温升随负载的变化,并分析结构参数对转矩的影响。将解析模型结果与有限元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证明解析模型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式永磁涡流驱动器 转矩 涡流损耗 电磁-温度耦合解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准三维电磁场模型的电机电磁振动磁-固双向耦合分析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晨期 祝长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22-1934,I0026,共14页
提出一种基于准三维电磁场模型的电机电磁振动磁-固双向耦合分析方法,能够考虑转子轴向偏心和端部效应的影响。首先,建立电机的磁-固双向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耦合计算过程中的各类激励力;其次,提出一种准三维电磁场模型,将转子轴向偏心... 提出一种基于准三维电磁场模型的电机电磁振动磁-固双向耦合分析方法,能够考虑转子轴向偏心和端部效应的影响。首先,建立电机的磁-固双向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耦合计算过程中的各类激励力;其次,提出一种准三维电磁场模型,将转子轴向偏心问题轴向分段简化,并用修正函数来考虑端部效应的影响;然后,提出一种结构场与电磁场的初始网格划分和网格节点标记方法,实现了不同物理场在双向耦合计算中的数据快速、精确传递,并通过循环迭代计算的方式实现了基于准三维模型的磁-固双向耦合计算;最后,利用所提出的电机磁-固双向耦合电磁振动分析方法对一台MW级永磁同步电机的电磁振动特性进行定量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所提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 电磁振动 -固双向耦合 准三维模型 转子轴向偏心 端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磁-热耦合的中压电缆热缩终端异常发热机理及状态监测研究
3
作者 唐庆华 方静 +3 位作者 李旭 宋鹏先 李季 于洋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1-151,共11页
中压电缆热缩终端常出现局部异常发热现象,该现象会加速电缆绝缘老化,甚至导致电缆绝缘过早失效。为了揭示中压电缆热缩终端异常发热原因,本文基于电磁-热耦合对电缆热缩终端在各种典型故障条件下的电热场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电缆长... 中压电缆热缩终端常出现局部异常发热现象,该现象会加速电缆绝缘老化,甚至导致电缆绝缘过早失效。为了揭示中压电缆热缩终端异常发热原因,本文基于电磁-热耦合对电缆热缩终端在各种典型故障条件下的电热场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电缆长期运行过程中,当应力控制管发生老化,会导致绝缘局部温升现象,且老化越严重,温升数值越高。此外,当终端外表面因积尘受潮形成污秽且污秽层位于外半导电层断口附近时会形成明显热点,而当污秽层远离断口时,则热点衰退。进一步分析应力控制管内外部受潮下的终端热场分布发现,只有内部受潮时才会引起热点出现。根据所建立的考虑终端内部缺陷热点的热路模型,实施温度反演对热缩终端内部绝缘界面最高温度点进行监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电缆 热缩终端 异常发热 电磁-耦合 温度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浸式变压器三维电磁-流体-温度场耦合分析方法 被引量:65
4
作者 廖才波 阮江军 +3 位作者 刘超 文武 王珊珊 梁嗣元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0-155,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元法和有限体积法的变压器三维电磁-流体-温度场耦合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变压器三维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分析变压器内磁通密度分布,并求得变压器及绕组损耗。将变压器铁芯及绕组损耗作为热源,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变压器流... 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元法和有限体积法的变压器三维电磁-流体-温度场耦合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变压器三维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分析变压器内磁通密度分布,并求得变压器及绕组损耗。将变压器铁芯及绕组损耗作为热源,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变压器流体-温度场,分析变压器内部油流及温度分布,同时根据温度场结果对变压器损耗进行修正,通过迭代求解变压器流体-温度场获取变压器内部最终温度分布结果,提高求解精度。采用所提方法对35 k V油浸式变压器进行三维电磁-流体-温度场分析,将结果与经验公式的热点温度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有限元法 有限体积法 多物理场耦合 流体-温度场分析 电磁 温度 油浸式变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电器电磁机构电磁-热耦合模型建立与计算方法 被引量:29
5
作者 杨文英 郭久威 +1 位作者 王茹 翟国富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69-177,共9页
继电器电磁机构的动态特性受其本身发热及环境温度的共同影响,在仿真时忽略以上因素会导致结果准确性降低。为解决该问题,通过分析动态特性和热场计算的数学方程,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元仿真的电磁-热耦合建模方法。该方法旨在通过Flux与Sim... 继电器电磁机构的动态特性受其本身发热及环境温度的共同影响,在仿真时忽略以上因素会导致结果准确性降低。为解决该问题,通过分析动态特性和热场计算的数学方程,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元仿真的电磁-热耦合建模方法。该方法旨在通过Flux与Simulink联合仿真,结合相似原理、电阻温度系数和J-A模型,建立一个综合考虑传热学系数、线圈电阻和软磁材料性能的耦合仿真模型。以大功率直流继电器GL200为例,运用耦合建模方法,对不同环境温度和反复短时工作状态下电磁机构动态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并通过与实测数据的对比,证明电磁-热耦合模型仿真结果比忽略温度的模型仿真结果更加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机构 联合仿真 电磁-耦合 电阻温度系数 J-A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土岩温度-渗流-应力耦合特性试验与本构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6
作者 陈卫忠 龚哲 +2 位作者 于洪丹 马永尚 田洪铭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17-1238,共22页
高放废物处置库、垃圾填埋场等工程中常常涉及到温度场(T)、渗流场(H)和应力场(M)的耦合作用的问题。从试验和理论模型两个角度综述国内外黏土岩温度-渗流-应力耦合特性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其传热特性、温度影响下的渗流特性、变形、强... 高放废物处置库、垃圾填埋场等工程中常常涉及到温度场(T)、渗流场(H)和应力场(M)的耦合作用的问题。从试验和理论模型两个角度综述国内外黏土岩温度-渗流-应力耦合特性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其传热特性、温度影响下的渗流特性、变形、强度、蠕变特性。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黏土岩水-热迁移模型以及热-力耦合本构模型的适应性。基于上述认识,通过试验研究了比利时Boom clay在温度作用下的强度、渗透性、蠕变性等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Boom clay的强度有所降低,渗透性显著增强,蠕变速率明显加快。提出了适用于Boom clay的THM耦合弹塑性损伤模型,计算结果验证了模型能合理反映温度的影响。最后,探讨了黏土岩THM耦合机理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岩 温度-渗流-应力耦合 水热迁移 力学性质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态电磁-温度场耦合计算中自适应时间步长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宇娇 汪振亮 +2 位作者 徐彬昭 黄雄峰 智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4468-4475,共8页
瞬态温度场响应时间比电磁场长,在采用有限元法求解瞬态电磁-温度场顺序耦合时,若采用统一计算时间步长会导致温度场求解次数过多而增加计算时间。该文提出自适应时间步长耦合方法,采用指数平滑法预测电磁-温度场耦合时间间隔,并在两个... 瞬态温度场响应时间比电磁场长,在采用有限元法求解瞬态电磁-温度场顺序耦合时,若采用统一计算时间步长会导致温度场求解次数过多而增加计算时间。该文提出自适应时间步长耦合方法,采用指数平滑法预测电磁-温度场耦合时间间隔,并在两个相邻的耦合时间节点间,根据响应特征值和预测-校正法计算电磁场、温度场最佳离散步长。与传统等步长耦合方法对比,电磁、温度场均使用最佳的离散步长,同时避免了温度场的过频计算,减少了计算时间。最后,以通电铜导环为例,采用自适应时间步长耦合计算铜导体在交流电流作用下的瞬态温升,与传统等步长耦合方法相比,计算相对误差在1%以内,总计算时间减少26.6%,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电磁-温度耦合 自适应时间步长 指数平滑预测 响应特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温度耦合条件下推力磁轴承涡流损耗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孙首群 郑国权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4-197,202,共5页
针对一类以实心推力盘为主要热源的电磁轴承转子系统,研究了电磁温度耦合条件下从线圈加电到稳定运行整个过程中的电磁场,给出了电磁场涡流损耗的解析计算方法.通过将实例的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方法及实验结果对比表明,采用该解析计算方法... 针对一类以实心推力盘为主要热源的电磁轴承转子系统,研究了电磁温度耦合条件下从线圈加电到稳定运行整个过程中的电磁场,给出了电磁场涡流损耗的解析计算方法.通过将实例的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方法及实验结果对比表明,采用该解析计算方法可简单、快捷及准确地解决系统初步设计时的参数选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力磁轴承 电磁-温度耦合 涡流损耗 电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磁-温度耦合方法的永磁驱动器温度场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郑迪 王大志 +1 位作者 李硕 于林鑫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57-461,共5页
基于电磁-温度场耦合方法,分析了盘式永磁驱动器的温度场.基于电磁场解析计算建立了盘式永磁驱动器的电磁场解析模型,推导了涡流损耗公式.计算了热阻和散热系数,并以涡流损耗为热源,建立了盘式永磁驱动器等效热网络模型.预测随负载变化... 基于电磁-温度场耦合方法,分析了盘式永磁驱动器的温度场.基于电磁场解析计算建立了盘式永磁驱动器的电磁场解析模型,推导了涡流损耗公式.计算了热阻和散热系数,并以涡流损耗为热源,建立了盘式永磁驱动器等效热网络模型.预测随负载变化时盘式永磁驱动器的涡流损耗和铜盘温度的变化.解析结果与有限元结果比较表明:基于电磁-温度场耦合方法所建立的电磁场解析模型和温度场解析模型能快速、准确地预测涡流损耗和铜盘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驱动器 电磁-温度 耦合分析 电磁解析计算 等效热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煤岩变形破裂温度-应力-电磁多场耦合机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鑫 李昊 +2 位作者 杨桢 苏小平 马子莹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64-1772,共9页
煤岩动力灾害中各个物理场演化非常复杂,结合损伤力学、电磁场理论等交叉学科理论,推导了复合煤岩变形破裂温度场、应力场、电磁场多物理场耦合数学模型,建立了多场仿真模型,对煤岩受载变形破坏过程中这3个物理场的变化规律进行数值模拟... 煤岩动力灾害中各个物理场演化非常复杂,结合损伤力学、电磁场理论等交叉学科理论,推导了复合煤岩变形破裂温度场、应力场、电磁场多物理场耦合数学模型,建立了多场仿真模型,对煤岩受载变形破坏过程中这3个物理场的变化规律进行数值模拟,并进行实验验证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复合煤岩内部应力突变,微观角度而言,旧分子链断裂形成新的分子链,释放热量,同时,带电粒子在区域电场的作用下变速运动产生电磁辐射。宏观而言,煤体的抗压强度弱于岩体,煤岩体内出现裂隙,煤体应力、温度和电磁场能量明显高于岩体,在裂隙尖端应力和温度最大,磁场能量跟随仿真加载时长增加不断增强,磁感应强度沿逆时针旋转,由内向外不断衰减。在相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煤岩内部红外辐射温度随应力的增长呈现阶梯型上升趋势,在应力峰值附近温度达到最高。电磁辐射在加载初期缓慢增长,在应力峰值附近,电磁辐射突增至峰值,继续加载至煤岩破裂,电磁辐射急剧衰减直至消失。实验与仿真结果一致,利用力电热耦合模型可以研究复杂条件下煤岩受载的特性,为深部煤岩开采动力灾害预测预报提供理论基础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煤岩 温度 电磁 仿真模型 耦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绕组耦合的Sen Transformer电磁解析模型 被引量:9
11
作者 潘宇航 韩松 冯金铃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131-2138,共8页
为剖析Sen Transformer(ST)的内部特性,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三相三柱式变压器结构的考虑多绕组耦合的ST电磁解析模型。一方面,从ST的电磁耦合关系出发,基于统一电磁等值电路推导了由自感系数和互感系数构成的ST电磁耦合模型。另一方面,从S... 为剖析Sen Transformer(ST)的内部特性,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三相三柱式变压器结构的考虑多绕组耦合的ST电磁解析模型。一方面,从ST的电磁耦合关系出发,基于统一电磁等值电路推导了由自感系数和互感系数构成的ST电磁耦合模型。另一方面,从ST与外接等值系统的电气连接关系出发,推导了ST的内部电压和电流的电气解析模型。进而形成了由上述电磁耦合模型与电气解析模型构成的该类考虑多绕组耦合的ST电磁解析模型。最后,借助MATLAB软件,以一个三相三柱式ST为例,通过比较其电磁解析计算结果和现有ST串联电压补偿时域仿真结果发现,仅有个别绕组电压和支路电流有较明显的差异,但幅值差异≤6%,相角差异≤7°。该结果表明,多绕组磁耦合对于此类ST影响不大,但不宜忽视;且所提模型通过其磁路的不对称性表征,能更精确地反映其内部电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 transformer 多绕组耦合 统一电磁等值电路 电磁解析模型 串联电压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流-导热耦合模型的寒区水工隧洞围岩温度场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孟尧 姜海波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1期221-226,233,共7页
在高海拔寒冷地区,温度场是影响水工隧洞围岩稳定的重要因素。为了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水工隧洞温度场的特性及其变化规律,以新疆某寒区水工隧洞为依托,基于现场监测数据,采用有限元仿真计算,对不同自然通风温度和不同风速下的水工隧洞... 在高海拔寒冷地区,温度场是影响水工隧洞围岩稳定的重要因素。为了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水工隧洞温度场的特性及其变化规律,以新疆某寒区水工隧洞为依托,基于现场监测数据,采用有限元仿真计算,对不同自然通风温度和不同风速下的水工隧洞围岩温度场及其演化规律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自然通风温度对隧洞轴向和径向围岩温度都有明显的影响,但随着时间的增加,通风温度对轴向和径向围岩温度的影响逐渐减小,自然通风150 d影响径向围岩深度在10 m左右,在围岩径向0~2 m温度变化最大。通风风速从1 m/s增加到4 m/s,隧洞轴向和径向围岩温度逐渐下降,并且随着轴向和径向距离的增加围岩的温度变化幅度在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隧洞 对流-导热耦合模型 围岩温度 分布规律 寒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热耦合有限元法的挤出机电磁感应加热温度场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超 柴雄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0-44,共5页
通过Ansoft Maxwell和Ansys Mechanical软件对挤出机电磁感应加热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磁-热耦合仿真研究,计算了挤出机机筒与螺杆在电磁感应加热条件下的电流密度分布以及涡流和涡流损耗;并将涡流损耗结果导入Ansys Mechanical热分析... 通过Ansoft Maxwell和Ansys Mechanical软件对挤出机电磁感应加热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磁-热耦合仿真研究,计算了挤出机机筒与螺杆在电磁感应加热条件下的电流密度分布以及涡流和涡流损耗;并将涡流损耗结果导入Ansys Mechanical热分析模型中,计算得到机筒与螺杆三维模型在电磁感应加热条件下的稳态温度场分布。通过模拟及节电效果估算表明:电磁感应加热方式是一种节能高效的挤出机加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感应加热 挤出机 -耦合 涡流损耗 稳态温度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层与空腔的结构-声耦合解析模型和隔声优化
14
作者 邓国明 郑松林 +2 位作者 邵建旺 吴宪 陈则尧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0-288,共9页
针对橡胶薄层与空腔的声学耦合,提出一种结构-声耦合解析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对密封条的材料与几何参数进行优化。通过加入余弦辅助函数,得到空腔的声学模态振型函数。利用瑞利-里兹法,建立简支双薄层结构振动与空腔声学耦合的解析模型。... 针对橡胶薄层与空腔的声学耦合,提出一种结构-声耦合解析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对密封条的材料与几何参数进行优化。通过加入余弦辅助函数,得到空腔的声学模态振型函数。利用瑞利-里兹法,建立简支双薄层结构振动与空腔声学耦合的解析模型。利用该模型分别计算单点激励的均方响应和扩散声场激励的隔声。通过与阻抗-迁移率方法和混合有限元-统计能量分析(FE-SEA)方法的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该解析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与FE-SEA方法相比,该解析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利用该解析模型和粒子群算法优化材料与几何参数,使得隔声提高10 dB以上;优化的密封条趋向于扁而宽的截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门密封条 结构-耦合 解析模型 扩散声场 隔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网络模型和有限元模型计算巨型水轮发电机定子温度场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红宇 罗应立 +2 位作者 李和明 苏鹏声 王祥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3-119,共7页
为了研究用耦合网络模型替代有限元模型来节约计算时间和内存空间,该文在建模原理一致的基础上,针对发电机定子铁心段基本单元分别建立了基于有限元法计算参数的非线性热-流体耦合网络模型和基于热-流体耦合单元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温度... 为了研究用耦合网络模型替代有限元模型来节约计算时间和内存空间,该文在建模原理一致的基础上,针对发电机定子铁心段基本单元分别建立了基于有限元法计算参数的非线性热-流体耦合网络模型和基于热-流体耦合单元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温度场模型。采用这两种模型计算了多种工况下、多个典型区域的定子铁心段基本单元温度分布,用统计方法对两者计算结果的偏差作对比分析,表明两种模型的温度计算结果是接近的,且基本上都在实测值范围内,说明两种模型的有效性。而前者的计算时间和内存空间比后者大为减少。为求解具有复杂冷却结构的三峡发电机定子温度场提供了一条可行、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网络模型 三维有限元模型 三峡水轮发电机 定子局部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能态吸附热理论的煤层瓦斯流动热-流-固多场耦合模型 被引量:7
16
作者 舒才 王宏图 +1 位作者 施峰 胡国忠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197-3204,共8页
为了研究煤层瓦斯流动过程中温度与渗流场和应力场的耦合作用变化规律,引入煤层瓦斯两能态吸附热理论,重新构建煤层温度场控制方程,推导了温度场控制方程中解吸微分热能项的理论求解方法,改进了煤层瓦斯流动的热-流-固多场耦合数学模型... 为了研究煤层瓦斯流动过程中温度与渗流场和应力场的耦合作用变化规律,引入煤层瓦斯两能态吸附热理论,重新构建煤层温度场控制方程,推导了温度场控制方程中解吸微分热能项的理论求解方法,改进了煤层瓦斯流动的热-流-固多场耦合数学模型;从理论上阐述了煤层瓦斯流动过程中吸附解吸、应力场、温度场、渗流场相互影响的作用机制;利用该模型研究了煤层瓦斯抽采过程中煤层瓦斯流动时的煤层温度、瓦斯压力、煤层渗透率的变化规律;结合已有试验研究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精确性和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煤层瓦斯抽采过程中,煤层温度下降的快、慢受煤层原始瓦斯含量和压力及煤层渗透率的共同影响,煤层渗透率越大,温度下降越快,煤层瓦斯压力和含量越大,温度下降越快;同时,煤层渗透率随抽采时间的增长而增加,越靠近钻孔壁面煤层渗透率增加幅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煤层瓦斯 瓦斯渗流 --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热耦合模型的锂离子电池热特性与优化 被引量:12
17
作者 宋文吉 陈明彪 +1 位作者 白帆飞 冯自平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09-312,共4页
通过微元电池等效电路的方法,建立分层结构的电-热耦合模型,得到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温度分布及电-热变化特性。基于电-热耦合模型,分析软包电池容量变化对温度梯度的影响,并对极耳进行优化。只通过层叠的方式增加电池容量时,电池容量增加... 通过微元电池等效电路的方法,建立分层结构的电-热耦合模型,得到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温度分布及电-热变化特性。基于电-热耦合模型,分析软包电池容量变化对温度梯度的影响,并对极耳进行优化。只通过层叠的方式增加电池容量时,电池容量增加到1倍,最大温升几乎增加0. 5倍,会增加热管理的难度。通过单独强化极耳换热的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最高温度。通过改变极耳位置,可降低动力电池(尤其是大容量电池)的最高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耦合模型 温度分布 极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展布体系中由化学反应-扩散-热传导耦合导致的温度场对称破缺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文华 徐玖平 罗久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88-492,391,共6页
分析了由于化学反应 -扩散 -热传导耦合而导致的非等温非均匀体系中温度场对称破缺 .研究结果表明 ,在一定的边界条件下 ,甚至是单组分化学反应 -扩散 -热传导体系 ,温度场的这种自组织进程也不可避免 .作为温度场结构的一个范例 ,进一... 分析了由于化学反应 -扩散 -热传导耦合而导致的非等温非均匀体系中温度场对称破缺 .研究结果表明 ,在一定的边界条件下 ,甚至是单组分化学反应 -扩散 -热传导体系 ,温度场的这种自组织进程也不可避免 .作为温度场结构的一个范例 ,进一步从解析解及计算机模拟两个方面研究了小展布非等温的 Lindeman模型 ;结果表明 ,温度场出现时空自组织的阈值不仅与本征参数有关 ,而且与体系的边界条件及外控约束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反应-扩散-热传导耦合 对称破缺 温度 Lindema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油藏中多相渗流的流-固-热耦合数学模型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自明 杜志敏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9-31,37,共4页
基于对油藏中三大物理场 (流体力场、固体力场及温度场 )的系统分析 ,综合运用渗流力学、岩石力学、热力学理论 ,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油藏渗流的流 固 热耦合模型。该模型假设岩石骨架是可变形的 ,油藏内热量按热力学定律自由传递 ,孔隙... 基于对油藏中三大物理场 (流体力场、固体力场及温度场 )的系统分析 ,综合运用渗流力学、岩石力学、热力学理论 ,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油藏渗流的流 固 热耦合模型。该模型假设岩石骨架是可变形的 ,油藏内热量按热力学定律自由传递 ,孔隙流体压力和热应力会导致岩石骨架的变形 ;反之 ,岩石骨架的变形又会导致储渗特性和孔隙流体压力的改变 ,还会导致温度场的改变。建立了安全耦合的流体渗流方程、岩石变形方程和温度场方程 ,三者之间互含耦合项 ,互不独立 ,只能联立求解。给出了模型的数值求解思路。该文所建立的模型实现了油藏中渗流、变形、变温三者间真正意义上的耦合 ,较之已有的油藏渗流模型更能反映油藏的实际 ,是对油藏传统渗流理论和流固耦合力学理论的发展 ,能广泛运用于石油工程许多领域 ,该模型同时也为编制流 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 弹性介质 温度 渗流 --耦合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饱和边坡夹层热-孔隙水-力耦合作用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贺桂成 廖家海 +3 位作者 李丰雄 王昭 章求才 张志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63-1672,共10页
为了研究温度对水饱和边坡夹层力学参数的影响,将水饱和边坡夹层视为固-液两相的线弹性体,建立了水饱和边坡夹层热-孔隙水-力耦合作用的力学模型,并推导了其耦合控制方程;采用物理相似模拟的方法,建立了与边坡原型相似的试验模型,研究... 为了研究温度对水饱和边坡夹层力学参数的影响,将水饱和边坡夹层视为固-液两相的线弹性体,建立了水饱和边坡夹层热-孔隙水-力耦合作用的力学模型,并推导了其耦合控制方程;采用物理相似模拟的方法,建立了与边坡原型相似的试验模型,研究温度引起的边坡夹层力学参数的变化特征;通过比较分析理论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验证了所建立的耦合力学模型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孔隙水压力系数和热压力系数是引起水饱和边坡夹层孔隙水压力增加的关键控制因素;孔隙水压力系数取决于孔隙排水压缩特性和固相介质压缩特性,这两者差值越大,孔隙水压力系数越大;孔隙水热膨胀系数和孔隙体积热膨胀系数是影响热压力系数的主要因素,这两者差值越大,热压力系数也越大;边坡夹层孔隙水压力随温度升高呈现出先缓慢增加而后急剧增加的变化特征,而黏聚力和抗剪强度随温度升高而缓慢降低,且孔隙水压力的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吻合良好。因此,水饱和边坡夹层热-孔隙水-力耦合作用的力学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孔隙水压力在加热升温过程中的变化特征,为科学地预测和控制类似边坡工程的稳定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饱和边坡 温度 -孔隙水-耦合作用模型 热膨胀系数 孔隙水压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