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矩形电磁软接触连铸结晶器内弯月面行为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林涛 邓安元 +2 位作者 张兴武 王恩刚 赫冀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05-1410,共6页
通过静态热模拟实验,采用低熔点Sn-32%Pb-52%Bi(质量分数)合金作为钢液的模拟介质,研究不同工艺参数下矩形电磁软接触连铸结晶器内弯月面行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由于矩形电磁软接触结晶器本身的结构限制,其弯月面沿周向上的分布具有... 通过静态热模拟实验,采用低熔点Sn-32%Pb-52%Bi(质量分数)合金作为钢液的模拟介质,研究不同工艺参数下矩形电磁软接触连铸结晶器内弯月面行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由于矩形电磁软接触结晶器本身的结构限制,其弯月面沿周向上的分布具有不均匀性;随电源功率增大,弯月面高度增大,同时波动加剧;实际生产中线圈应尽量靠近结晶器口部位置安装,有利于提高弯月面高度和增强弯月面稳定性;浇注过程中,应该使浇注液面尽可能的控制在线圈中心偏上位置;当电源频率增大时,应该同时适当的提高电流来保证软接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软接触 连铸 弯月面形状 结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软接触铸造7050高强铝合金扁锭的组织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12
2
作者 郭世杰 薛冠霞 +4 位作者 刘金炎 马科 王家淳 李廷举 曹志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82-1289,共8页
通过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的方法,采用软接触电磁铸造技术制备7050高强铝合金扁铸锭。模拟结果表明,施加软接触电磁场后,铸锭内部的流动场和温度场分布均发生改变。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电磁软接触铸造技术后,铸锭表面粗糙度由常规铸造时的10... 通过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的方法,采用软接触电磁铸造技术制备7050高强铝合金扁铸锭。模拟结果表明,施加软接触电磁场后,铸锭内部的流动场和温度场分布均发生改变。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电磁软接触铸造技术后,铸锭表面粗糙度由常规铸造时的101.1μm降低至48.6μm,平均晶粒由常规铸造时的80~85μm细化至55~70μm,晶粒尺寸不均匀度由常规铸造的21.69%降低至11.50%;此外,采用电磁软接触铸造工艺后,铸锭的合金化元素偏析得到抑制,Zn、Mg、Cu三元素的最大偏析率分别由常规铸造时的6.62%、9.54%、7.92%降低至3.87%、3.63%、1.36%,合金化元素分布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50铝合金 电磁软接触铸造 细化 偏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合金电磁软接触近净成形定向凝固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双明 张丰收 +4 位作者 郝启堂 李晓历 傅恒志 贾均 郭景杰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85-188,共4页
传统高温合金叶片类铸件制备过程中 ,熔体长时间受到陶瓷模壳材料的污染 ,性能难以提高 .借助于电磁软接触成形技术中的电磁压力使高温合金熔体呈半悬浮状态 ,减少了熔体与磁模结晶器的接触面积和时间 ,提高了合金熔炼和成形的纯净度 ,... 传统高温合金叶片类铸件制备过程中 ,熔体长时间受到陶瓷模壳材料的污染 ,性能难以提高 .借助于电磁软接触成形技术中的电磁压力使高温合金熔体呈半悬浮状态 ,减少了熔体与磁模结晶器的接触面积和时间 ,提高了合金熔炼和成形的纯净度 ,同时将该技术和定向凝固技术相结合开发了一种实现高温合金复杂形状电磁软接触成形定向凝固的工艺 ,并探讨了该工艺下 3种结晶器材料 (陶瓷、磁模和石墨 )中磁感应强度的分布规律 ,结果表明 ,石墨套高度对磁模结晶器中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分布以及熔体温度场有很大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合金 电磁软接触近净成形 定向凝固 铸造 分布 凝固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软接触连铸高频磁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4
作者 夏小江 王宏明 +2 位作者 戴起勋 李桂荣 赵玉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29-534,共6页
以经典电磁场理论为依据,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电磁软接触连铸高频磁场计算的数学物理模型。用小线圈法实测了线圈内磁感应强度的分布,并将实测值与计算值进行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通过计算,分析了割缝结晶器内磁感应强... 以经典电磁场理论为依据,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电磁软接触连铸高频磁场计算的数学物理模型。用小线圈法实测了线圈内磁感应强度的分布,并将实测值与计算值进行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通过计算,分析了割缝结晶器内磁感应强度分布的不均匀性以及感应线圈匝间距对结晶器内磁感应强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切缝对结晶器中半径小于25mm范围的影响很小,使接近结晶器壁处圆周上磁感应强度分布的不均匀性较大;减小线圈匝间距可以提高结晶器内磁感应强度,线圈匝间距以5~10mm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软接触连铸 高频电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软接触连铸圆坯结晶器传热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康丽 王恩刚 赫冀成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13-816,共4页
针对电磁软接触连铸过程,建立了结晶器三维电磁场及温度场模型,研究了电流、电源频率、铸坯与结晶器间热流密度以及绝缘材料导热性能对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频电磁场作用下结晶器壁温度相比传统连铸结晶器有所提高.当前计算条件下... 针对电磁软接触连铸过程,建立了结晶器三维电磁场及温度场模型,研究了电流、电源频率、铸坯与结晶器间热流密度以及绝缘材料导热性能对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频电磁场作用下结晶器壁温度相比传统连铸结晶器有所提高.当前计算条件下,频率和电流增大,结晶器壁峰值温度随之升高.热流密度的大小直接决定着结晶器壁的温度分布,热流越大,温度沿高度方向的不均匀性越明显,沿结晶器周向,由于材料不连续引起的温度梯度也越大.绝缘填缝材料的导热性能对结晶器壁温度分布有较大影响,导热性能差的绝缘材料使温度沿高度方向出现两个峰值,分别对应于切缝的两端,加大了铜壁的温度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软接触 连铸 结晶器 温度 电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坯中频电磁软接触连铸结晶器内弯月面波动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朝阳 王恩刚 +1 位作者 张兴武 赫冀成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82-1285,1290,共5页
通过实验的方法测量出不同电参数和工艺参数下圆坯中频电磁软接触连铸结晶器内弯月面不同位置的波动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中频电磁场的作用下,弯月面的波动明显加剧,弯月面中心处的波动相对于边缘部分波动小;随着功率增加,整个内弯月面... 通过实验的方法测量出不同电参数和工艺参数下圆坯中频电磁软接触连铸结晶器内弯月面不同位置的波动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中频电磁场的作用下,弯月面的波动明显加剧,弯月面中心处的波动相对于边缘部分波动小;随着功率增加,整个内弯月面区域的波动都会加剧,但中心处的波动加剧程度和幅度都比边缘部位要小;当液位越靠近感应线圈中心高度时波动越剧烈,液位位于线圈中心高度以下比线圈中心高度以上相同位置稳定;随着磁场频率增加,结晶器内弯月面的波动趋于稳定,但波动方差的衰减幅度在减小,综合考虑所选择的频率为2.5 k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 方差 中频 电磁软接触 结晶器 磁感应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软接触连铸技术对连铸坯表面振痕的影响及原因探讨
7
作者 张林涛 邓安元 +1 位作者 王恩刚 赫冀成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258-263,共6页
电磁软接触连铸技术是一门新兴技术.讨论了电磁软接触连铸技术的产生背景和发展过程;分析了其作用原理;综述国内外学者利用电磁软接触连铸技术实验的冶金效果;实验研究了有无电磁场作用下弯月面区域结晶器壁温的温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电磁软接触连铸技术是一门新兴技术.讨论了电磁软接触连铸技术的产生背景和发展过程;分析了其作用原理;综述国内外学者利用电磁软接触连铸技术实验的冶金效果;实验研究了有无电磁场作用下弯月面区域结晶器壁温的温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电磁软接触连铸技术可以提高结晶器内壁和金属熔池温度,改善铸坯的初始凝固过程,减轻振痕,提高铸坯的表面质量.最后提出了电磁软接触连铸技术研究中还需进一步研究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软接触 连铸 结晶器 温度 振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接触电磁连铸结晶器内磁场分布与弯月面行为 被引量:15
8
作者 金百刚 王强 +4 位作者 刘燕 崔大伟 吴成涛 王恩刚 赫冀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931-1937,共7页
通过实验测试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两段式软接触电磁连铸无缝结晶器结构、线圈位置、电源功率以及弯月面位置等因素对结晶器内高频磁场分布的影响。并采用Sn作为钢液的模拟工质测量了不同实验条件下两段式结晶器内的弯月面高度。研究结... 通过实验测试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两段式软接触电磁连铸无缝结晶器结构、线圈位置、电源功率以及弯月面位置等因素对结晶器内高频磁场分布的影响。并采用Sn作为钢液的模拟工质测量了不同实验条件下两段式结晶器内的弯月面高度。研究结果表明:两段式结晶器的透磁效果随着结晶器上半段厚度的减薄而提高;增加电源功率时,可以增大高频磁场在铸坯初始凝固区域的强度及作用范围,有利于弯月面的形成;线圈位置越靠上,越有利于磁感应强度透过结晶器,有助于弯月面高度的增大;当金属液面位于感应线圈高度中心与线圈顶端位置之间时,高频磁场作用于初始凝固区域的有效作用较强,可产生较大的电磁压力,有助于获得高表面质量的铸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电磁连铸 电磁冶金 高频电磁 两段式 无缝结晶器 弯月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接触结晶器电磁连铸中初始凝固基础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董华峰 任忠鸣 +1 位作者 邓康 蒋国昌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S1期185-188,共4页
研究了软接触结晶器电磁连铸传热凝固特点,通过对实验室条件下金属Sn在连铸过程中的温度场、初始凝固点和坯壳厚度的测定,得到了它们受电磁场影响的基本规律,分析了它们对铸坯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磁场的作用下,液相区... 研究了软接触结晶器电磁连铸传热凝固特点,通过对实验室条件下金属Sn在连铸过程中的温度场、初始凝固点和坯壳厚度的测定,得到了它们受电磁场影响的基本规律,分析了它们对铸坯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磁场的作用下,液相区内的金属温度趋于均匀,初始凝固点降低,初生坯壳变薄,铸坯表面质量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结晶器电磁连铸 连铸 凝固 铸坯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对矩形电磁连铸结晶器内磁场和弯月面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林涛 王恩刚 +1 位作者 邓元安 赫冀成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55-758,共4页
研究了在电磁软接触连铸过程中,电源输入频率的变化对矩形电磁软接触结晶器内的磁感应强度分布规律和弯月面变化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电源输入频率增大时,结晶器内的磁感应强度减小.电源输入频率的改变不影响结晶器内磁场分布的相对... 研究了在电磁软接触连铸过程中,电源输入频率的变化对矩形电磁软接触结晶器内的磁感应强度分布规律和弯月面变化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电源输入频率增大时,结晶器内的磁感应强度减小.电源输入频率的改变不影响结晶器内磁场分布的相对均匀性.弯月面的高度与电源输入频率成反比,频率越高,弯月面稳定性越好.在实际生产中,如果需要提高电源输入频率,则应该同时适当的增大电源功率来弥补激励电流的减小,以保证软接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软接触结晶器 连铸 频率 磁感应强度 弯月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