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井5G电磁波辐射能量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刘晓阳 马新彦 +5 位作者 刘坤 王文清 田子建 邓志钢 刘晶 王地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5-91,共7页
煤矿井下无线射频设备发出的电磁波能量耦合到金属结构上的储能元件中,一旦金属结构存在断点并发生通断接触,积聚的电磁波能量产生的放电火花就可能引起瓦斯爆炸,5G采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存在多个发射天线之间的功率叠加问... 煤矿井下无线射频设备发出的电磁波能量耦合到金属结构上的储能元件中,一旦金属结构存在断点并发生通断接触,积聚的电磁波能量产生的放电火花就可能引起瓦斯爆炸,5G采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存在多个发射天线之间的功率叠加问题,增大了点燃瓦斯气体的可能性。针对该问题,分析了电磁波辐射能量与金属结构的耦合过程,得出了金属负载谐振时放电火花点燃瓦斯气体的条件:如果放电火花在100μs内释放的能量超过0.28 mJ,则能够点燃瓦斯气体。利用射线追踪法建立了巷道电磁波能量传播模型,通过电磁仿真软件Wireless insite在5G频段下对单天线和多天线射频设备进行仿真,结果表明:电磁波能量以辐射形式传播,工作频率在700 MHz以上的单天线射频设备发出的电磁波能量是本质安全的,而4T4R(4发4收)多天线射频设备与金属结构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为0.2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5G通信 电磁能量耦合 射线追踪法 功率叠加 安全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兼容与电磁防护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47
2
作者 刘尚合 刘卫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05-1613,共9页
从内涵和外延上看,电磁兼容与电磁防护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研究重点都是电磁环境对设备或系统的作用机理、能量耦合途径等,目的都是为了保障设备或系统在预定电磁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和运行能力。围绕电磁干扰源、电磁能量耦合途径和敏感... 从内涵和外延上看,电磁兼容与电磁防护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研究重点都是电磁环境对设备或系统的作用机理、能量耦合途径等,目的都是为了保障设备或系统在预定电磁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和运行能力。围绕电磁干扰源、电磁能量耦合途径和敏感对象这3个基本要素,重点从仿真建模、实验测试、防护措施等角度对国内外开展的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概述和分析,指出日益复杂的电磁环境、高度集成的电子设备及系统对电磁兼容与电磁防护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即发展快速、准确、智能化的电磁干扰溯源技术,建立更大规模、更复杂系统在宽带范围内的电磁兼容预测模型,研究电磁能量主要耦合途径的分析确定方法和电磁环境效应的多物理场联合建模技术,推进电磁防护新技术、新材料、新器件的开发和工程化应用等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环境 电磁环境效应 电磁兼容 电磁干扰 电磁防护 电磁能量耦合 敏感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磁脉冲对导航接收系统辐照效应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黄欣 陈亚洲 +1 位作者 王玉明 张庆龙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4-279,共6页
针对高空核电磁脉冲辐射能量大、破坏性强,且导航接收系统电磁敏感,内部电路易受强电磁脉冲干扰,开展了核电磁脉冲对北斗卫星导航接收系统的辐照效应试验研究。基于垂直极化有界波模拟器,搭建了核电磁脉冲模拟系统产生核电磁脉冲辐射场... 针对高空核电磁脉冲辐射能量大、破坏性强,且导航接收系统电磁敏感,内部电路易受强电磁脉冲干扰,开展了核电磁脉冲对北斗卫星导航接收系统的辐照效应试验研究。基于垂直极化有界波模拟器,搭建了核电磁脉冲模拟系统产生核电磁脉冲辐射场,研究了北斗卫星导航接收系统在核电磁脉冲辐照下的电磁效应;通过试验和仿真综合表明,导航接收机的接收天线不是主要的能量耦合途径,电磁脉冲能量在数据传输线内激发出感应电压进而由数据串口耦合进入接收机内部电路,导致出现软件定位数据不更新和监测计算机重启等现象,为开展导航接收系统抗电磁脉冲防护加固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脉冲 导航接收系统 辐照试验 电磁能量耦合 数据串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波通信电台带内辐照试验替代方法
4
作者 耿利飞 魏光辉 潘晓东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8-92,共5页
通过分析典型短波电台带内辐照试验,提出改变辐照试验电磁能量耦合途径以简化试验装置的设想。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分析了短波电台带内辐照试验的电磁能量耦合途径,得出电台天线是短波电台带内辐照试验主要能量耦合途径的结论,通过... 通过分析典型短波电台带内辐照试验,提出改变辐照试验电磁能量耦合途径以简化试验装置的设想。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分析了短波电台带内辐照试验的电磁能量耦合途径,得出电台天线是短波电台带内辐照试验主要能量耦合途径的结论,通过设计电磁辐照法和电流注入法比较试验,验证了仿真计算结论,且证明在该试验条件下电流注入法可以替代电磁辐照法。该结论可以推广到电磁能量耦合途径单一的电磁辐照试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通信电台 带内干扰 电磁辐照 电流注入 电磁能量耦合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