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IS中局部放电特高频信号传播特性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31
1
作者 张磊 林群 +1 位作者 丁登伟 高文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26-731,共6页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内部发生局部放电时,产生的特高频(UHF)电磁波信号中包含了主模TEM波和高次模TE、TM波。为分析这3种模量在GIS同轴管道中的传播、衰减特性,构建了一个首、末两端均带锥型匹配端的同轴波导模型;采用时域有限差分(FD...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内部发生局部放电时,产生的特高频(UHF)电磁波信号中包含了主模TEM波和高次模TE、TM波。为分析这3种模量在GIS同轴管道中的传播、衰减特性,构建了一个首、末两端均带锥型匹配端的同轴波导模型;采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的方法,仿真了置于首端匹配锥内的局放源的UHF信号在同轴波导系统内传播、衰减的过程,得到了各模量在传播过程中幅值、能量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UHF信号在同轴波导系统传播时,TEM波的传播能力与自身频率、探针-局放源间的夹角φ均不相关;TE、TM波为色散波,伴随着频率的升高,衰减程度逐渐增大,两者的传播能力也均与φ相关,且TM波传播能力的畸变程度要甚于TE波,但两者的畸变程度均与自身频率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 局部放电(PD) 锥型匹配 特高频(UHF)电磁波信号 衰减特性 时域有限差分(FDT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特高频信号外部传播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军浩 司文荣 +3 位作者 杨景刚 袁鹏 李延沐 李彦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1-491,共1页
针对变压器箱体的接缝处可以衍射出局部放电特高频电磁波信号的现象,在分析变压器箱体接缝对局部放电特高频电磁波传播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接收天线外部检测特高频信号的可行性,并通过试验研究了局部放电特高频电磁波的外传播特性,... 针对变压器箱体的接缝处可以衍射出局部放电特高频电磁波信号的现象,在分析变压器箱体接缝对局部放电特高频电磁波传播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接收天线外部检测特高频信号的可行性,并通过试验研究了局部放电特高频电磁波的外传播特性,通过对信号进行小波包分析,比较了外部接收和内部接收信号的差异.结果表明,特高频电磁波可以透过变压器箱体接缝衍射出来,且其频谱能量分布两者并非完全一致,外部检测到的特高频信号距离接缝的远近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强度随着变压器箱体缝宽增大而增大.研究工作为变压器局部放电外部检测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局部放电 高频信号 传播特性 高频电磁波 接收天线 电磁波信号 电磁波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伪信号起始时刻法代数求解的变电站局放定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振浩 熊毅 +2 位作者 龙超 庞丹 李国庆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3-98,共6页
局部放电(局放)的检测是一种有效的对绝缘系统状态评估的非破坏性诊断方法,是及时发现电力设备绝缘缺陷、避免绝缘击穿故障的有效手段。局放类型的探测和局放源的定位直接关系到能否高效地、低成本地开展规划以及落实检修维护工作或者... 局部放电(局放)的检测是一种有效的对绝缘系统状态评估的非破坏性诊断方法,是及时发现电力设备绝缘缺陷、避免绝缘击穿故障的有效手段。局放类型的探测和局放源的定位直接关系到能否高效地、低成本地开展规划以及落实检修维护工作或者进行风险分析的工作。文中采用局放时辐射出的超高频电磁波信号(UHF信号)进行局放定位:以改进的能量积累函数确定信号的起始时刻:以静态伪距方程代数法求解伪信号起始时刻法建立的关于局放源坐标的非线性方程组,避免了迭代算法对初值的依赖,并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提高求解速度。最后,经现场测试验证了所提局放定位方法的合理性、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放定位 UHF超高频电磁波信号 伪距方程代数求解 信号起始时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在雷达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江波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41-43,共3页
对基于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及其模型进行了阐述,在分析探地成像雷达电磁波在地下传播特性的基础上对雷达测得的电磁波信号的成像问题进行了研究,并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遗传算法 实数编码 雷达数据处理 应用 电磁波信号 雷达电磁波 传播特性 仿真验证 计算机 成像 探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正交电偶极子天线的MUSIC估计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肖雄 刘桐辛 +1 位作者 姜春华 杨国斌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23期1-7,共7页
针对应用于三正交电偶极子天线的传统MUSIC算法无法同时对包含空间角度和极化信息的回波信号进行四维谱峰搜索,提出一种基于三正交电偶极子天线的实虚部分离的MUSIC估计算法。利用三正交电偶极子天线导向矢量的特殊性,通过实虚部分离进... 针对应用于三正交电偶极子天线的传统MUSIC算法无法同时对包含空间角度和极化信息的回波信号进行四维谱峰搜索,提出一种基于三正交电偶极子天线的实虚部分离的MUSIC估计算法。利用三正交电偶极子天线导向矢量的特殊性,通过实虚部分离进行两次MUSIC谱峰估计,同时完成对波达方向和极化信息的估计。对算法可行性完成验证,详细仿真分析了信噪比、采样快拍数等对算法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准确估计四维信息,将一次四维搜索(90×180×90×101)转换成一次三维搜索(90×180×90)和一次一维搜索(1×101),极大减小计算量,优化算法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信号 波达方向估计 极化波 极化参数 MUSIC估计算法 空间谱 实虚部分离 导向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通信技术在水利水电自动化中的应用——评《山区现代水利自动化与信息化系统》 被引量:1
6
作者 何少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I0003-I0003,共1页
无线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可以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而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具有传输快、使用方便、覆盖范围广等特点,在水利水电自动化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由张和喜、王永涛和李军等编著的《山区现代水利自动化与信息化系统... 无线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可以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而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具有传输快、使用方便、覆盖范围广等特点,在水利水电自动化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由张和喜、王永涛和李军等编著的《山区现代水利自动化与信息化系统》一书,主要介绍了贵州山区现代水利自动化与信息化系统的实施背景与意义、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并且提出了自动化与信息化系统建设的相关内容与目标,完成了系统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全书共分三章,分别是系统概念及意义、系统关键技术、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需求分析 信息交换 现代水利 无线通信 电磁波信号 贵州山区 通信方式 总体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星类人生命研究
7
作者 杨利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221-223,共3页
从广义相对论和黑洞理论出发,论证了太阳系除地球外的其它行星,尤其是金星上可能存在着类人智慧生命.生命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吸收信号电磁波的过程,信号的传递需要时间.金星上可能存在早于人类6 500万年的类人生命,寻找金星人对人类... 从广义相对论和黑洞理论出发,论证了太阳系除地球外的其它行星,尤其是金星上可能存在着类人智慧生命.生命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吸收信号电磁波的过程,信号的传递需要时间.金星上可能存在早于人类6 500万年的类人生命,寻找金星人对人类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系 等效 小黑洞 信号电磁波 时空曲率 智慧生命 金星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iodic electromagnetic signals as potential precursor for seismic activity 被引量:1
8
作者 YONG Shan-shan WANG Xin-an +4 位作者 ZHANG Xing GUO Qin-meng WANG Jing YANG Chao JIANG Bing-hu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8期2463-2471,共9页
Electromagnetic signals may be a promising precursor to seismic activity which has been observed in many case studies in past decades.However,the correlation and causation between the electromagnetic signals and the s... Electromagnetic signals may be a promising precursor to seismic activity which has been observed in many case studies in past decades.However,the correlation and causation between the electromagnetic signals and the seismic activity are still unclear without intensive observation network.In order to find seismoelectromagnetic phenomenon,we deployed AETA(acoustic and electromagnetic testing all-in-one system),a high-density multi-component seismic monitoring system in the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 Experiment site(CESE,in Sichuan Province and Yunnan Province,China)and the capital circle(areas with a distance which is≤200 km from Beijing),to record electromagnetic and geo-acoustic data across 0.1 Hz−10 kHz.In the course of data collection,we discovered an electromagnetic waveform that occurs on a daily basis.Because the signal generally coincides with sunrise and sunset,we named this phenomenon the SRSS(Sunrise-Sunset)waveform.After conducting three statistical tests based on seismicity and SRSS,we determined that the SRSS waveform is roughly correlated with the onset of seismic activity.It generally occurs at the regions where seismicity occurs.This discovery might have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with respect to the future of earthquake predi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 precursor periodic electromagnetic signal Sunrise-Sunset(SRSS)wavefo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