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轨道交通涡流制动器三维电磁模型与性能分析
1
作者 吕刚 韩天宇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62,共11页
针对计算轨道交通涡流制动器(EddyCurrentBrake,ECB)制动力的问题,提出一种三维电磁模型,并对其制动性能受不同参数的影响进行分析.首先,采用等效磁路法和麦克斯韦方程组推导出静态气隙磁密的表达式.分析横向边缘效应对制动力的影响,推... 针对计算轨道交通涡流制动器(EddyCurrentBrake,ECB)制动力的问题,提出一种三维电磁模型,并对其制动性能受不同参数的影响进行分析.首先,采用等效磁路法和麦克斯韦方程组推导出静态气隙磁密的表达式.分析横向边缘效应对制动力的影响,推导出导体板电导率修正系数的表达式.建立等效涡流密度模型,推导出气隙磁密和涡流密度的表达式.然后,分析纵向边端效应对制动力的影响,推导出附加气隙磁密的表达式,并结合涡流密度与气隙磁密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制动力的表达式.最后,根据上海TR-08型高速磁浮列车ECB的设计参数搭建三维有限元模型来验证三维电磁模型的准确性,应用三维电磁模型分析不同参数对制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维电磁模型与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的最大误差为5.18%,平均误差为2.35%,验证了三维电磁模型的准确性;制动力随速度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其变化曲线具备线性、临界、衰减和平缓4种特征,附加制动力随速度增加而增大;适当加宽导体板能有效削弱横向边缘效应的影响;制动力随励磁绕组安匝和初级铁芯宽度增加而增大,随导体板的电导率和磁导率及初级极距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制动力随气隙厚度增加而减小,峰值制动力对应的速度将增大;导体板厚度减小,制动力增长变缓慢;无论是增加气隙厚度,还是减小导体板厚度,均能使制动性能更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制动器 三维电磁模型 有限元法 制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永磁球形电动机的电磁模型及磁场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群京 吴立建 +1 位作者 李川奇 李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80-486,510,共8页
分析了双极永磁球形电机的电磁关系 ,将不对称绕组折算为对称绕组 ,建立了电机的电磁模型 :电压方程式、磁链方程式和电磁转矩方程式 .表明在dqp系中该电机内部电磁关系易于解耦 ,容易实现对转子位置的控制 .并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和... 分析了双极永磁球形电机的电磁关系 ,将不对称绕组折算为对称绕组 ,建立了电机的电磁模型 :电压方程式、磁链方程式和电磁转矩方程式 .表明在dqp系中该电机内部电磁关系易于解耦 ,容易实现对转子位置的控制 .并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和计算了该电机的磁场 .所得结果表明 ,电机内部磁场基本正弦分布 ,电磁模型建立方法正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球形电动机 永磁 电磁模型 三维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扰动理论的蜂窝结构等效电磁模型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赵雨辰 万国宾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21-326,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强扰动理论的宽频带内蜂窝结构的等效电磁模型.在雷达工作频段2~18GHz范围内,通过传输反射法提取了蜂窝结构的等效电磁参数,进而对基于强扰动理论的等效模型进行了修正,建立了宽频带内蜂窝结构的等效电磁模型,并在不同... 提出了一种基于强扰动理论的宽频带内蜂窝结构的等效电磁模型.在雷达工作频段2~18GHz范围内,通过传输反射法提取了蜂窝结构的等效电磁参数,进而对基于强扰动理论的等效模型进行了修正,建立了宽频带内蜂窝结构的等效电磁模型,并在不同情况下详细分析了等效模型的准确性.仿真结果表明:在蜂窝孔径较小时,所提出的等效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蜂窝结构的等效电磁参数,对于较大的蜂窝孔径,等效模型依然能够准确预测频率较低时的等效电磁参数,而随着频率的升高,蜂窝结构等效电磁参数随频率的变化趋势较低频时发生改变,需要进一步修正强扰动理论中的相关项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结构 等效电磁模型 强扰动理论 宽频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透叶簇UWB雷达人造目标简化电磁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蒋咏梅 梁甸农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61-572,共12页
穿透叶簇的 VHF/ UHF超宽带 ( UWB) SAR具有相对带宽很宽 ,积累角大的特点 ,可同时获得距离、方位的高分辨能力 ,能用于探测叶簇隐蔽的军用车辆等人造目标而有着重要的军事应用价值。在 VHF/ U HF低频段 ,一般的人造目标可简单模化为目... 穿透叶簇的 VHF/ UHF超宽带 ( UWB) SAR具有相对带宽很宽 ,积累角大的特点 ,可同时获得距离、方位的高分辨能力 ,能用于探测叶簇隐蔽的军用车辆等人造目标而有着重要的军事应用价值。在 VHF/ U HF低频段 ,一般的人造目标可简单模化为目标主侧面与地表面之间形成的直二面角。本文详细推导了二面角人造目标光学区的散射场 ,建立了低频 UWB雷达人造目标的光学区简化电磁模型 ,进而分析预测了二面角目标的散射特性。预测结果与外场试验分析得到的目标特性之间的一致性表明本文所建立的电磁模型是正确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雷达 合成孔径雷达 二面角人造目标 电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带线中光敏带隙的电磁模型
5
作者 徐伟弘 张旭苹 许国良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8-149,共2页
微带线中的光敏带隙常被用于光控微波开关和皮秒光电测试系统中。文中描述了微带线中的光敏带隙的动态特性。在充分考虑波导中的表面电流和光受激域中体电流的相互耦合作用后,给出了完整的波导理论模型。文中讨论了激励光功率、受激载... 微带线中的光敏带隙常被用于光控微波开关和皮秒光电测试系统中。文中描述了微带线中的光敏带隙的动态特性。在充分考虑波导中的表面电流和光受激域中体电流的相互耦合作用后,给出了完整的波导理论模型。文中讨论了激励光功率、受激载流子扩散、光辐射、表面波和不连续区的边缘效应等因素对微带线中微波传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带线 光敏带隙 电磁模型 光敏开关 波导 激励光功率 受激载流子扩散 光辐射 表面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磁模型的大气压表面波等离子体数值模拟 被引量:2
6
作者 陈传杰 孔维宾 +4 位作者 方忠庆 王媛媛 樊永胜 周锋 王如刚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05-313,共9页
针对表面波等离子体模拟复杂程度高和计算工作量大的问题,提出基于电磁模型来开展大气压等离子体的数值模拟。根据表面波等离子体的放电特性,合理建立和简化电磁模型。通过对比实验诊断与数值计算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及其参数适用范... 针对表面波等离子体模拟复杂程度高和计算工作量大的问题,提出基于电磁模型来开展大气压等离子体的数值模拟。根据表面波等离子体的放电特性,合理建立和简化电磁模型。通过对比实验诊断与数值计算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及其参数适用范围,拟合得到的电子有效碰撞频率((1.5±0.25)×10^(11)s^(−1))与实验测量值吻合。在此基础上,重点考察了外部控制参数(介电常数、激励频率(2.45 GHz和915 MHz)、放电管几何尺寸(壁厚和内径))对等离子体密度和电磁参数(电场分布和传播常数)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密度及其轴向梯度随着介电常数、激励频率和壁厚的增加而增大,而随着内径增大而减小。在电场分布上,维持等离子体的电场主要是表面波的轴向分量E_(z)。随着微波激励频率的降低,表面波在等离子体内的趋肤深度增加,E_(z)的径向分布变得更加均匀。表面波的衰减常数α和相位常数β随介电常数和壁厚的增加略微增大,而随频率和内径的增加显著减小。模拟结果定性分析了实验放电参数与外部控制参数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等离子体放电 电磁模型 数值模拟 表面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 FDTD微型塔电磁模型电流衰减机制 被引量:3
7
作者 和利霞 张其林 +2 位作者 和宏波 张亮 汤霄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8-92,共5页
为研究雷电流在高塔中的传输过程和衰减机制,本文基于三维时域有限差分法(3-D FDTD),建立高度为45cm的微型塔电磁模型,应用理想导体边界条件求解高斯脉冲电流沿塔体表面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不同形状塔体,表面电流衰减特征不同。锥形... 为研究雷电流在高塔中的传输过程和衰减机制,本文基于三维时域有限差分法(3-D FDTD),建立高度为45cm的微型塔电磁模型,应用理想导体边界条件求解高斯脉冲电流沿塔体表面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不同形状塔体,表面电流衰减特征不同。锥形塔的表面电流衰减具有方向性,自塔顶向塔底传播时,幅值几乎无衰减,方向相反时,有显著衰减。柱形塔的表面电流自塔顶向塔底以及反向传播时,幅值均有明显衰减。塔体不同高度处电流的衰减程度随着锥形塔顶角和柱形塔半径的增大、激励源频宽的减小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FDTD 电磁模型(EM) 微型塔 锥形塔 柱形塔 电流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嵌入式多项式混沌方法在电磁模型验证与确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伍月千 鲍献丰 周海京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46-952,共7页
针对电磁模型验证与确认的量化分析方法进行研究.采用非嵌入式多项式混沌方法研究电磁模型仿真输入参数不确定引起的相关输出响应量的不确定度.在详细阐述了此方法的数学原理及实现步骤的基础上,数值结果验证了非嵌入式多项式混沌法可... 针对电磁模型验证与确认的量化分析方法进行研究.采用非嵌入式多项式混沌方法研究电磁模型仿真输入参数不确定引起的相关输出响应量的不确定度.在详细阐述了此方法的数学原理及实现步骤的基础上,数值结果验证了非嵌入式多项式混沌法可以为电磁模型输入参数的不确定性对响应量的影响建立一种有效的不确定度传播及量化方法.针对带孔缝结构的机箱模型,采用非嵌入式混沌多项式方法研究了电磁波入射角度的不确定性对机箱中心点电场幅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特征选择评估方法(feature selective validation,FSV)依据实际测量值对此电磁模型进行度量评估,最终给出评估等级.结果表明,机箱模型的评估为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模型 验证与确认 多项式混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部件级三维参数化电磁模型的SAR目标物理可解释识别方法 被引量:8
9
作者 文贡坚 马聪慧 +1 位作者 丁柏圆 宋海波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08-621,共14页
该文通过部件级三维参数化电磁模型(3D-PEPM)描述了复杂目标的电磁散射现象,并基于此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合成孔径雷达(SAR)目标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雷达参数将3D-PEPM中各个散射体的散射响应投影到二维图像平面,预测每个散射体的... 该文通过部件级三维参数化电磁模型(3D-PEPM)描述了复杂目标的电磁散射现象,并基于此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合成孔径雷达(SAR)目标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雷达参数将3D-PEPM中各个散射体的散射响应投影到二维图像平面,预测每个散射体的位置和形状,然后根据3D-PEPM提供的先验信息评估3D-PEPM与SAR数据之间的相似程度,最后利用一种视角调整方法对整个过程进行优化,产生3D-PEPM和SAR数据之间的最终匹配分数,并根据该匹配分数完成识别决策。这种识别方法明确标识了SAR数据和3D-PEPM散射体之间的对应关系,具有清晰的物理可解释性,能够有效处理各种扩展条件下的SAR目标识别问题,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目标识别 部件级 三维参数化电磁模型 物理可解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饱和式可控电抗器非线性动态电磁网络模型研究
10
作者 王田戈 田铭兴 +1 位作者 尹路 田文君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004-4016,共13页
针对电力设备状态动态实时变化的物理实体,构建高效数学模型,是实现电力系统系统级仿真和大型电磁设备一体化分析设计的重要环节。该文以磁饱和式可控电抗器(MSCR)为分析对象,提出一种兼顾计算准确度和计算速度的电磁参数计算新方法—... 针对电力设备状态动态实时变化的物理实体,构建高效数学模型,是实现电力系统系统级仿真和大型电磁设备一体化分析设计的重要环节。该文以磁饱和式可控电抗器(MSCR)为分析对象,提出一种兼顾计算准确度和计算速度的电磁参数计算新方法——非线性动态电磁网络模型。首先,基于网络图论和区域离散化思想,考虑铁心非线性与磁阀漏磁,建立MSCR二维磁网络模型。其次,根据MSCR的电磁耦合关系,采用受控源的方式建立其电磁耦合等效电路,并生成MSCR非线性动态电磁网络模型。基于此,对MSCR不同磁饱和度下的绕组电流与铁心磁通进行计算。最后,将计算结果与三维有限元模型和实验测量结果比较,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结果显示,与三维有限元模型相比,MSCR的非线性动态电磁网络模型的计算速度为其50~240倍,存储空间仅为其1/10000~1/7000,在满足计算精度的要求下有效地提高了计算效率,在可控电抗器的初期设计以及电力系统的系统级仿真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饱和式可控电抗器 电磁网络模型 电磁参数计算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PSS-HIL的储能电站电磁暂态模型及校核
11
作者 郝守礼 樊育锋 +1 位作者 郝旭芃 张超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00-2009,共10页
建立准确的储能电站内储能单元的电磁暂态仿真模型,是精确指导新能源场站及储能电站调控运行,提升新能源消纳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的重要保障。现有的储能电站内储能系统电磁暂态模型搭建多在国外仿真平台上进行,缺乏在国产化ADPSS电... 建立准确的储能电站内储能单元的电磁暂态仿真模型,是精确指导新能源场站及储能电站调控运行,提升新能源消纳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的重要保障。现有的储能电站内储能系统电磁暂态模型搭建多在国外仿真平台上进行,缺乏在国产化ADPSS电磁仿真平台上进行的建模分析与精确度对比的研究。本工作以某储能电站为例,依托ADPSS平台建立了储能电站的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并通过储能电站内储能系统的真实控制器进行HIL测试,搭建了可实际反映储能系统稳态和暂态运行特性的ADPSS-HIL仿真模型。通过将不同工况下的真实单机测试结果与ADPSS-HIL模型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开展ADPSS-HIL电磁暂态模型的低电压穿越、高电压穿越故障在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有功电流、无功电流以及电压等电气量上的暂态特性一致性校核。通过调整模型参数,使ADPSS-HIL模型波形数据与真机测试误差在相关标准允许范围内,建立准确的ADPSS-HIL的储能电站储能单元的电磁暂态模型。所提出的储能单元电磁暂态仿真模型能够提高电网仿真计算的准确性,确保电磁暂态仿真结果能够有效指导生产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电站 电磁暂态模型 ADPSS HIL 模型校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故障穿越演化特性的SVG电磁暂态模型测辨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夏楠 罗傲京 +3 位作者 晁璞璞 张青蕾 李卫星 王潇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12,共12页
建立准确的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nerators,SVG)白盒电磁暂态仿真模型是分析电网电压稳定特性的前提。然而,由于SVG的控制器结构和参数保密,其建模大都基于典型控制结构和参数,模型的暂态输出特性与实际差异较大。针对上述问题,... 建立准确的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nerators,SVG)白盒电磁暂态仿真模型是分析电网电压稳定特性的前提。然而,由于SVG的控制器结构和参数保密,其建模大都基于典型控制结构和参数,模型的暂态输出特性与实际差异较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SVG厂家封装黑盒模型故障穿越(fault ride-through,FRT)演化特性的电磁暂态模型测辨方法。首先,分析了厂家黑盒模型的拓扑特征,通过多工况故障穿越响应测试,厘清了其故障穿越演化特性。然后,通过分析不同控制环节暂态切换过程对SVG故障穿越响应特性的影响和作用途径,提出了基于SVG故障穿越响应演化形态的控制器结构辨识方法。通过分析SVG不同控制环节参数对其故障穿越响应特性的分阶段作用原理,提出了基于故障穿越响应幅值的控制器参数分步辨识方法,形成了SVG的白盒化电磁暂态模型测辨方法体系。最后,将建立的不同型号白盒仿真模型与对应厂家黑盒模型进行了故障穿越响应特性对比分析,发现其误差远小于现行标准的允许误差,证明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VG 厂家黑盒模型 故障穿越响应特性 电磁暂态模型 控制器结构辨识 控制器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电容储能型MMC多工况电磁暂态等值建模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付乐融 冯谟可 许建中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0-39,共10页
超级电容储能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SESS-MMC)结合了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与超级电容储能系统的优势,可应用于新能源大规模送出领域,但由于SESS-MMC子模块结构更为复杂、运行方式更为多样,为提高其仿真效率,提出一种适用于稳态、闭... 超级电容储能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SESS-MMC)结合了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与超级电容储能系统的优势,可应用于新能源大规模送出领域,但由于SESS-MMC子模块结构更为复杂、运行方式更为多样,为提高其仿真效率,提出一种适用于稳态、闭锁启动、直流故障闭锁等多类型暂态、稳态工况的SESS-MMC等值模型。首先,对SESS-MMC的子模块拓扑及运行模态进行分析,利用开关组的二值电阻模型以及梯形积分离散化方法,获取单个子模块的伴随电路。然后,提出适配EMTDC仿真平台解算逻辑的戴维南等值流程,实现子模块与桥臂的等值简化,获得整体等值电路。进一步分析闭锁工况下的运行模态,构建出闭锁等值电路,并集成至整体等值电路中,最终得到SESS-MMC的多工况电磁暂态等值模型。在PSCAD/EMTDC中通过仿真验证了所建立的等值模型具有良好的仿真精度和仿真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储能 电磁暂态等值模型 戴维南等值 闭锁 超级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通用性机电暂态模型及其与电磁暂态模型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8
14
作者 孙浩 张曼 +3 位作者 陈志刚 刘志文 谢小荣 姜齐荣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8-133,共6页
针对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电磁暂态模型复杂、计算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通用性机电暂态模型。该模型不包含电器元件及高频开关器件,由纯粹的数学计算完成,模型简单、计算速度快。在PSCAD/EMTDC中对该机电暂态模型进行... 针对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电磁暂态模型复杂、计算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通用性机电暂态模型。该模型不包含电器元件及高频开关器件,由纯粹的数学计算完成,模型简单、计算速度快。在PSCAD/EMTDC中对该机电暂态模型进行了仿真,得到的结果与电磁暂态模型的仿真结果吻合,且仿真时间大大减少,从而验证了该机电暂态模型的正确性及有效性。该通用性机电暂态模型为大规模并网光伏电站的仿真建模等提供了模型参考,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并网 机电暂态模型 电磁暂态模型 仿真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C-HVDC统一电磁暂态模型及其控制策略 被引量:11
15
作者 皇甫成 汤广福 +1 位作者 阮江军 王燕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03-908,共6页
为了更好的应用基于电压源换流器(VSC)的新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发挥其技术优势,提出了VSC-HVDC统一电磁暂态模型并进行了其控制策略的研究。交流侧电磁暂态模型是基于d-q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建立的;利用交流侧与直流侧瞬时有功功率相等的... 为了更好的应用基于电压源换流器(VSC)的新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发挥其技术优势,提出了VSC-HVDC统一电磁暂态模型并进行了其控制策略的研究。交流侧电磁暂态模型是基于d-q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建立的;利用交流侧与直流侧瞬时有功功率相等的原理建立了直流侧电磁暂态模型,且该模型考虑了换流电抗器损耗等因素。利用前馈补偿法设计了解耦控制器以达到分别通过电流d轴和q轴分量来独立调节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目的。利用PSCAD/EMTDC对利用VSC-HVDC连接两端的有源网络以及对无源网络的供电进行仿真试验的结果证明,提出的计算模型及控制策略准确、可靠,对于各种干扰有较好的响应速度和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C-HVDC 电磁暂态模型 控制策略 解耦控制器 无源网络 PSCAD/EMT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机电暂态与电磁暂态模型在低频振荡分析中的比较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天钰 李龙源 +1 位作者 和鹏 王晓茹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7-23,共7页
对交直流混合运行系统进行低频振荡分析时,直流系统通常采用机电暂态仿真模型。介绍了直流系统的机电暂态和电磁暂态两种仿真模型,在电力系统全数字仿真装置(ADPSS)平台上建立了EPRI36系统和某实际电网系统的机电暂态模型和机电-电磁暂... 对交直流混合运行系统进行低频振荡分析时,直流系统通常采用机电暂态仿真模型。介绍了直流系统的机电暂态和电磁暂态两种仿真模型,在电力系统全数字仿真装置(ADPSS)平台上建立了EPRI36系统和某实际电网系统的机电暂态模型和机电-电磁暂态混合仿真模型,分别用于低频振荡分析。采用基于总体最小二乘-旋转不变技术的信号参数估计(TLS-ESPRIT)算法,分析故障后的振荡功率信号。提取低频振荡主导振荡频率、阻尼比等信息进行模态分析,并对分别利用两种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得到的低频振荡分析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直流线路分别采取两种仿真模型时,仿真结果较为吻合,低频振荡分析的结果基本相同,机电暂态模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系统 低频振荡分析 机电暂态模型 电磁暂态模型 ADPSS 混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系统电磁暂态交互作用,Ⅰ:直流侧设备电磁暂态模型 被引量:15
17
作者 陈水明 余占清 +1 位作者 谢海滨 黄璐璐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95-403,共9页
我国电力系统正在形成交直流互联的巨大网络,交直流系统操作及故障、直流换流阀的动作、负荷变化产生的ns、μs、ms级的电磁暂态将在直流系统和交流系统中交互作用,交直流互联系统的电磁暂态交互作用可对交流系统和直流系统构成危害,特... 我国电力系统正在形成交直流互联的巨大网络,交直流系统操作及故障、直流换流阀的动作、负荷变化产生的ns、μs、ms级的电磁暂态将在直流系统和交流系统中交互作用,交直流互联系统的电磁暂态交互作用可对交流系统和直流系统构成危害,特别是导致直流系统的换相失败及闭锁等严重事故。鉴于此,采用理论分析及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基于地上交直流互联电网络、控制系统和地下接地系统全波过程的特高压系统电磁暂态精确分析方法,通过研究,最终换流变压器采用UMEC三相双绕组换流变压器模型;直流线路采用考虑频变特性的J-Marti模型;单阀的等效电路由晶闸管、饱和电抗器、阻尼电阻和阻尼电容、铁损电阻、并联均压电容元件组成;直流控制器、直流滤波器、交流滤波器也由相应的电路等值。该研究通过建立直流侧设备的电磁暂态特征的宽频特性模型,为分析交直流互联系统电磁暂态交互作用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换流站 交直流互联系统 电磁暂态模型 交互作用 换流变压器 换流阀 直流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漏磁特性的变压器电磁干扰特性模型 被引量:14
18
作者 董纪清 陈晓威 林苏斌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63-72,共10页
变压器是隔离型功率变换器电磁干扰(EMI)噪声传输的关键器件。针对先期建立的变压器三电容容性EMI噪声特性模型在评估小匝比变压器及高频噪声时误差增大的现象,首先分析高频下变压器漏磁对噪声电压分布的影响,然后补充变压器二次侧耦合... 变压器是隔离型功率变换器电磁干扰(EMI)噪声传输的关键器件。针对先期建立的变压器三电容容性EMI噪声特性模型在评估小匝比变压器及高频噪声时误差增大的现象,首先分析高频下变压器漏磁对噪声电压分布的影响,然后补充变压器二次侧耦合噪声对电磁噪声的影响情况,对比总结不同匝比结构对变压器噪声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考虑漏磁特性的变压器EMI特性模型。通过能反映变压器二端口特性的参数测量评估方法进行实验评估,实验和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和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电磁干扰 漏磁场 电磁干扰特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波金属探测器电磁场模型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蒋宇中 周学军 张曙霞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37,共4页
介绍了连续波金属探测器的工作原理,提出一种新的连续波金属探测器电磁场模型,采用基于电磁场和电路的混合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推导出在空气及海水中金属探测器接收感应电压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简要的设计实例.文中理论... 介绍了连续波金属探测器的工作原理,提出一种新的连续波金属探测器电磁场模型,采用基于电磁场和电路的混合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推导出在空气及海水中金属探测器接收感应电压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简要的设计实例.文中理论分析结果对于连续波金属探测器设计与分析具有指导意义,对其它类型的金属探测器设计也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波 金属探测器 电磁模型 海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弧三维电磁场模型参数对GIS中VFTO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卢斌先 周娜 石雨鑫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53-959,共7页
隔离开关操作产生的特快速暂态过电压(VFTO)对一次设备的绝缘和二次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产生很大的危害。电弧模型对VFTO理论分析有很大影响。基于实测电弧等效电阻,应用三维瞬态电磁场模型,分析了隔离开关操作过程中圆柱形电弧模型半径变... 隔离开关操作产生的特快速暂态过电压(VFTO)对一次设备的绝缘和二次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产生很大的危害。电弧模型对VFTO理论分析有很大影响。基于实测电弧等效电阻,应用三维瞬态电磁场模型,分析了隔离开关操作过程中圆柱形电弧模型半径变化对VFTO分布的影响。基于矢量动态位,讨论了应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GIS内部瞬态电磁波初始条件的设定。根据实测电弧等效电阻,用导电媒质建立了用于3D电磁分析的电弧模型。对比了不同电弧模型半径下电源侧、空载母线侧和电弧处VFTO波形及峰值。通过分析发现当电弧模型的半径下降到一定数值后,半径开始对VFTO分布有较大的影响,其对电弧处电压响应幅值的影响最明显;随着电弧模型半径的减小VFTO在时间上发生滞后,电弧模型半径的减小对电源侧、负载侧和电弧处时间滞后影响程度基本相同。因此在应用3D电磁场模型分析VFTO时,电弧模型半径应尽量与实际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快速暂态过电压 电弧模型 三维瞬态电磁仿真模型 气体绝缘变电站 电弧半径 VFTO波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