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磁场作用增强的超材料吸收体太赫兹微流传感器 被引量:8
1
作者 陈涛 黄锋宇 +2 位作者 钟鑫 蒋未杰 张大鹏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1-141,共11页
为解决因分析物与局部增强电磁场弱相互作用而导致传感器灵敏度偏低的问题,通过引入微流控技术,提出一种基于电磁场作用增强的超材料吸收体太赫兹微流传感器。传感器与太赫兹波相互作用产生磁偶极子共振,在0.4~1.4 THz频段内可产生两个... 为解决因分析物与局部增强电磁场弱相互作用而导致传感器灵敏度偏低的问题,通过引入微流控技术,提出一种基于电磁场作用增强的超材料吸收体太赫兹微流传感器。传感器与太赫兹波相互作用产生磁偶极子共振,在0.4~1.4 THz频段内可产生两个吸收率高于98%的谐振峰。同时,通过集成微流通道,极大促进了分析物与位于法布里-珀罗谐振腔内局部增强电磁场的相互作用,传感器灵敏度可达537 GHz/RIU。另外,结构单元设计为四重旋转对称结构,传感器具备良好的极化不敏感和宽入射角度不敏感特性。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和偏振不敏感等特性,在无标记微量物质检测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超材料吸收体 传感器 微流通道 电磁场作用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电磁场对人树突状细胞的表型和功能影响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周智东 曾群力 +5 位作者 郑云 张建宾 陈海祥 鲁德强 邵传森 夏大静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研究手机射频电磁辐照对人树突状细胞(DC)的表型和功能的影响,为评价手机射频电磁场对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比吸收率(SAR)为4 W/kg的1800 MHzGSM射频电磁场间断(5 min开10 min停模式)辐照DC细胞0 h、1 h、12 h... 目的:研究手机射频电磁辐照对人树突状细胞(DC)的表型和功能的影响,为评价手机射频电磁场对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比吸收率(SAR)为4 W/kg的1800 MHzGSM射频电磁场间断(5 min开10 min停模式)辐照DC细胞0 h、1 h、12 h或24 h,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各处理组DC表面HLA-DR和协同刺激分子(CD80、CD86、CD40及CD11c)的变化;以CCK-8试剂检测各组DC的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能力的差异;以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各组DC分泌细胞因子IL-12p70、TNF-α功能的差异。结果:与假辐照组相比,各辐照处理组DC表型分子HLA-DR、CD80、CD86、CD40的阳性细胞百分率均明显下降(P<0.05),但CD11c无明显变化;各辐照处理组DC的同种MLR能力明显降低(P<0.05),尤其以24 h处理组为甚。各辐照处理组DC的IL-12p70、TNF-α的分泌无显著差异。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射频电磁场辐照对DC表面分子的表达及对同种T细胞的刺激能力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免疫学 电磁场/副作用 淋巴细胞培养试验 混合 细胞因子类 细胞 培养的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半连铸液穴形状随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勤 崔建忠 +1 位作者 路贵民 张北江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66-568,共3页
对不同强度低频交变电磁场作用下 ,CREM法半连铸 70 75铝合金过程中的液穴 ,即熔体弯液面形状、熔体与结晶器接触高度、初凝壳形成位置点 ,以及液穴深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大 ,弯液面曲率半径及... 对不同强度低频交变电磁场作用下 ,CREM法半连铸 70 75铝合金过程中的液穴 ,即熔体弯液面形状、熔体与结晶器接触高度、初凝壳形成位置点 ,以及液穴深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大 ,弯液面曲率半径及熔体与结晶器接触高度减小、初凝壳形成位置点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强度 CREM法 电磁场作用 半连续铸造 铝合金 液穴形状 表面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对化学反应作用的动力学原理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张华莲 胡希明 赖声礼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46-50,共5页
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微波化学正在兴起,而微波对化学反应作用的动力学原理是目前研究微波化学的理论基础。本文从场的角度和能量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微波对物质的作用机理,并设计了3种不同的反应体系。通过实验,提出了化学反应... 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微波化学正在兴起,而微波对化学反应作用的动力学原理是目前研究微波化学的理论基础。本文从场的角度和能量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微波对物质的作用机理,并设计了3种不同的反应体系。通过实验,提出了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电磁场作用原理,并根据电荷粒子的动力学方程导出电磁场作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化学 电磁场作用因子 动力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有效降低断路器温升的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戴水东 《电气制造》 2008年第10期60-61,共2页
1导体通过电流时的能量损耗 各种电器都具有载流系统,其工作又毫不例外地伴随着热效应。若载流系统通过交变电流,则在交变电磁场作用下铁磁体产生的铁损——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以及在绝缘体内产生的介质损耗也是电器的热源。至于机... 1导体通过电流时的能量损耗 各种电器都具有载流系统,其工作又毫不例外地伴随着热效应。若载流系统通过交变电流,则在交变电磁场作用下铁磁体产生的铁损——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以及在绝缘体内产生的介质损耗也是电器的热源。至于机械摩擦等产生的热能,与前三种热能相比是较小的,通常不予考虑。低压电器中损耗的能量几乎全部直接转换为热能,其中一部分散失在周围介质中,而绝大部分则用以加热电器,使之升温并最终达到热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路器 低压电器 温升 能量损耗 介质损耗 电磁场作用 交变电流 涡流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场对神经细胞存活和突起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朱华清 张红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6-109,共4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在生活工作中受到电磁场作用的机会越来越多,电磁场对生物体和人体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发现电磁场对生物大分子的合成、构象和功能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1],也会改变细胞生长和分化的特...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在生活工作中受到电磁场作用的机会越来越多,电磁场对生物体和人体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发现电磁场对生物大分子的合成、构象和功能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1],也会改变细胞生长和分化的特性[2].由于生活中手机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人们普遍关注电磁场对脑及神经系统的作用,深入研究脉冲电场对神经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 脉冲电场 突起生长 细胞存活 电磁场作用 现代科学技术 细胞生长 生物大分子 生物体 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干燥杀菌的特点 被引量:1
7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8-108,共1页
关键词 微波干燥 微波加热干燥 杀菌 极性分子 加热介质 热传导性 电磁场作用 热物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穴是一种粒子
8
作者 李孝勋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1979年第1期78-81,共4页
空穴是本征激发或受主杂质激发时存在于半导体晶体内的一种粒子,它具有与正电子相同的有效质量、电荷量和动量。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和电子组成气体及液体浮动于固态半导体内。
关键词 空穴对 正电子 有效质量 自由电子 本征半导体 半导体晶体 电磁场作用 本征激发 受主杂质 禁带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