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功率流方法电磁反力混合型主动悬架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昆山 戴建军 胡思明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1-24,共4页
基于功率流方法,研究一种同时含有被动和主动结构的新型主动悬架。在这种结构中,主动控制力由电磁反力作动器产生,并且仅作用于汽车的非悬挂质量上。以某车型两自由度1/4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导纳理论,建立路面输给悬架系统的总功率... 基于功率流方法,研究一种同时含有被动和主动结构的新型主动悬架。在这种结构中,主动控制力由电磁反力作动器产生,并且仅作用于汽车的非悬挂质量上。以某车型两自由度1/4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导纳理论,建立路面输给悬架系统的总功率流、传递给车身的功率流及由电磁作动器耗散的功率流模型。设计以传递给车身的功率流为最小的最优控制策略,分析该电磁反力混合型主动悬架的性能。结果表明该悬架系统能较好地改善汽车在高频段的平顺性和轮胎的触地性,提高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操作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电磁反力混合型主动悬架 电磁作动器 功率流 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作动力反馈控制的电磁反力式混合型主动悬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昆山 胡思明 戴建军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0-74,共5页
提出一种同时含有被动和主动结构的新型汽车主动悬架,与现有主动悬架的最大不同点在于由电磁反力作动器产生的主动控制力仅作用于汽车非悬挂质量。首先,探讨电磁反力作动器的被动特性和以作动器作动力为PI反馈控制量的主动特性,作动器... 提出一种同时含有被动和主动结构的新型汽车主动悬架,与现有主动悬架的最大不同点在于由电磁反力作动器产生的主动控制力仅作用于汽车非悬挂质量。首先,探讨电磁反力作动器的被动特性和以作动器作动力为PI反馈控制量的主动特性,作动器的主动特性显示较好的"天棚"阻尼特性。其次,建立对作动器作动力进行反馈控制的混合型主动悬架1/4车辆模型,并进行特性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作动器作动力进行反馈控制的新型主动悬架效果较好,能够同时改善悬架系统车轮环节共振高频段的平顺性、车轮接地性和减少悬架弹簧的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和波 汽车主动悬架 PI控制 电磁反力 作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电磁可控反力的智能交流接触器的实现与动态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陈德为 陈文桂 +1 位作者 吕伯钦 黄烨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3660-3666,3386,共7页
基于电磁场两极间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以及半硬磁合金材料的剩磁原理,提出了一种具有电磁可控反力的剩磁吸持的双线圈结构的新型智能交流接触器的设计思路与方案。并应用基于单目视觉技术对双线圈智能交流接触器的三维动态特性进... 基于电磁场两极间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以及半硬磁合金材料的剩磁原理,提出了一种具有电磁可控反力的剩磁吸持的双线圈结构的新型智能交流接触器的设计思路与方案。并应用基于单目视觉技术对双线圈智能交流接触器的三维动态特性进行了测试与分析。通过分析测试结果,得出具有电磁可控反力的智能交流接触器可以更加快速的选相合闸、具备剩磁无声节电吸持功能和更加快速的微电弧能量分断功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线圈智能交流接触器 电磁可控反力 快速微电弧能量分断 剩磁节电吸持 动态测试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ezoelectric responses of brittle rock mass containing quartz to static stress and exploding stress wave respectively 被引量:1
4
作者 万国香 李夕兵 洪亮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3期344-349,共6页
The electromagnetic emission(EME) induced from the rock containing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was investigated under both static stress and exploding stress wave in the view of piezoelectric effec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lectromagnetic emission(EME) induced from the rock containing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was investigated under both static stress and exploding stress wave in the view of piezoelectric effec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nsity of the EME induced from the rock under static stress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stress level and loading 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mplitude of the EME from the rock under different modes of stress wave and elastic parameters and propagation distance was presented. The intensity of the EME relates not only to the strength and elastic moduli of rock masses,but also to the initial damage of the rock. The intensity of EME induced by stress wave reaches the highest at the explosion-center and attenuates with the propagation distance. The intensity of EME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the elastic modulus and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initial damage. The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ezoelectric responses electromagnetic emission static stress exploding stress wav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