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改进天棚控制的混合电磁主动悬架节能机理与试验
被引量:
5
1
作者
孟祥鹏
孙泽宇
+2 位作者
丁仁凯
汪若尘
陈龙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27-633,共7页
为协调线性电磁主动悬架在提高系统动力学性能与降低系统能耗间的矛盾关系,以混合电磁主动悬架为潜在解决方案.基于改进天棚控制策略,得到了混合电磁主动悬架相较于线性电磁主动悬架能够实现节能的一般性机理.以被动悬架和线性电磁主动...
为协调线性电磁主动悬架在提高系统动力学性能与降低系统能耗间的矛盾关系,以混合电磁主动悬架为潜在解决方案.基于改进天棚控制策略,得到了混合电磁主动悬架相较于线性电磁主动悬架能够实现节能的一般性机理.以被动悬架和线性电磁主动悬架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动力学性能与节能性能的对比台架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被动悬架,混合电磁主动悬架在确保车轮与地面具有良好接触的前提下,车身加速度和悬架动挠度均方根值分别降低了23.35%和14.97%;相较于线性电磁主动悬架,在获得相同动力学控制效果的前提下,混合电磁主动悬架消耗的电功率降低了70.60%,验证了混合电磁主动悬架在兼顾系统动力学性能与系统能耗方面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
电磁主动悬架
动力学性能
节能机理
改进天棚控制
对比台
架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摇臂推杆式电磁主动悬架的鲁棒控制与优化
被引量:
5
2
作者
谷成
殷珺
陈辛波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4-40,共7页
针对被动悬架和半主动悬架在抑制车辆振动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摇臂推杆式电磁主动悬架并试制样机,它具有结构新颖、加工容易和模块化设计等特点。对该悬架系统非线性特性进行分析,得到等效刚度和等效簧下质量等参数的摄动区间。在...
针对被动悬架和半主动悬架在抑制车辆振动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摇臂推杆式电磁主动悬架并试制样机,它具有结构新颖、加工容易和模块化设计等特点。对该悬架系统非线性特性进行分析,得到等效刚度和等效簧下质量等参数的摄动区间。在保证系统鲁棒稳定性的前提下,以车身加速度、悬架动行程、轮胎动位移和主动力最小作为优化目标,设计鲁棒H∞控制器。为降低控制器保守性,将车身质量参数摄动范围分段,优化设计自适应鲁棒H∞控制器,通过静态查表方式离线控制,保证实时性,且无需切换控制器,避免对乘员产生的冲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主动悬架
摇臂推杆
自适应鲁棒H∞控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鲁棒控制的电磁主动悬架整车平顺性分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孙凤
赵杰
+3 位作者
周冉
汪思卓
徐方超
金俊杰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8-427,共10页
针对传统被动悬架系统无法在复杂工况时保持较好行驶平顺性的问题,为电磁主动悬架设计了鲁棒控制器.建立整车七自由度电磁悬架动力学模型,利用鲁棒控制理论对被控输出和控制输入量进行加权处理,设计了H∞鲁棒控制器.在车速为30 km/h和60...
针对传统被动悬架系统无法在复杂工况时保持较好行驶平顺性的问题,为电磁主动悬架设计了鲁棒控制器.建立整车七自由度电磁悬架动力学模型,利用鲁棒控制理论对被控输出和控制输入量进行加权处理,设计了H∞鲁棒控制器.在车速为30 km/h和60 km/h的随机路面、20 km/h和45 km/h的正弦冲击路面时,对电磁主动悬架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鲁棒控制的电磁主动悬架与被动悬架相比,主要性能指标均有所改善,在随机路面下车身垂向加速度改善28.03%,说明所设计的鲁棒控制器比较合理,采用鲁棒控制的电磁主动悬架可以有效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平顺性
鲁棒控制
电磁主动悬架
整车模型
加权函数
随机路面
正弦冲击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磁主动悬架阻尼系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
1
4
作者
杜燕
秦洪懋
胡满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22-225,共4页
为提高电磁主动悬架可靠性,将液压阻尼器与线性电机并联。首先建立了电磁主动悬架动力学模型;随后设计了双环控制系统,外环为LQG控制下的车辆动力学控制,内环为电流跟踪控制,并采用粒子群算法确定了不同控制目标下的加权系数;然后分别...
为提高电磁主动悬架可靠性,将液压阻尼器与线性电机并联。首先建立了电磁主动悬架动力学模型;随后设计了双环控制系统,外环为LQG控制下的车辆动力学控制,内环为电流跟踪控制,并采用粒子群算法确定了不同控制目标下的加权系数;然后分别以乘坐舒适性和行驶安全性为控制目标,研究了不同控制目标下阻尼系数对动力学性能和能耗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时域内,阻尼系数对LQG控制下的电磁主动悬架动力学性能无影响,但其能量消耗随着阻尼系数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为此分别确定了c_s=1000Ns/m作为乘坐舒适性为控制目标下的阻尼值,c_s=2000Ns/m作为行驶安全为控制目标下的阻尼值。频域内,无论是以乘坐舒适性为控制目标,还是以行驶安全为控制目标,阻尼系数都会使得乘坐舒适性有所恶化,而行驶安全性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主动悬架
阻尼系数
动力学性能
能耗特性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磁主动悬架控制策略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庞敬礼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2-145,148,共5页
为了满足车辆行驶过程的不同动力学性能要求,研究了混合控制策略对线性电机式电磁主动悬架控制效果的影响。首先,构建了线性电机模型以及电磁主动悬架动力学模型;然后,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混合控制策略的控制参数进行寻优,并设计了基于...
为了满足车辆行驶过程的不同动力学性能要求,研究了混合控制策略对线性电机式电磁主动悬架控制效果的影响。首先,构建了线性电机模型以及电磁主动悬架动力学模型;然后,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混合控制策略的控制参数进行寻优,并设计了基于Kalman滤波算法的状态观测器,对系统状态进行最优估计,以解决实际过程中测量噪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随后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相比被动悬架,采用混合控制策略的电磁主动悬架车身加速度均方根值减小了13.96%,悬架动挠度均方根值减小了28.57%,车轮动载荷均方根值减小了8.59%,说明混合控制策略可有效提高车辆的动力学性能;最后,进行了台架试验,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较为一致,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主动悬架
线性电机
混合控制策略
Kalmam滤波器
仿真分析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作动器非线性特性的电磁主动悬架混合控制
被引量:
3
6
作者
胡一明
李以农
郑玲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4-142,共9页
针对电磁主动悬架直线作动器的非线性特性对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问题,基于磁场谐波理论建立了输入电流与电磁作动力的非线性数学模型。结合作动力输出模型与悬架系统,建立了电磁主动悬架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分析作动器非线性特性对主动悬...
针对电磁主动悬架直线作动器的非线性特性对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问题,基于磁场谐波理论建立了输入电流与电磁作动力的非线性数学模型。结合作动力输出模型与悬架系统,建立了电磁主动悬架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分析作动器非线性特性对主动悬架性能的影响。为了消除影响,设计了基于滤波递归最小二乘法(FxRLS)自适应滤波补偿的多目标粒子群H_(2)/H_(∞)鲁棒混合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混合控制器能将控制力约束在非饱和区间内并能对控制力的波动进行有效的补偿,提高了车辆动力学性能及主动悬架的控制效率,显著地消除了作动器非线性特性对主动悬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主动悬架
非线性特性
自适应滤波器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H_(2)/H_(∞)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磁阀半主动悬架线性变参数μ综合鲁棒控制
被引量:
4
7
作者
寇发荣
李盛霖
+1 位作者
杨旭东
邢龙龙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1-231,286,共12页
针对电磁阀半主动悬架系统中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问题以及多个性能目标之间的矛盾,设计了一种线性变参数(linear parameter varying,LPV)μ综合鲁棒控制器。建立电磁阀非线性阻尼力力学模型并开展台架试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构建了七自由...
针对电磁阀半主动悬架系统中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问题以及多个性能目标之间的矛盾,设计了一种线性变参数(linear parameter varying,LPV)μ综合鲁棒控制器。建立电磁阀非线性阻尼力力学模型并开展台架试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构建了七自由度悬架系统的非线性LPV模型;对悬架参数不确定性和系统建模误差进行分析,并考虑传感器测量噪声的影响,设计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和混合不确定性的LPV-μ综合鲁棒控制器;最后进行整车电磁阀悬架系统仿真和实车试验。仿真结果表明:在随机扰动下该控制器使车身垂向加速度均方根值降低46.47%,俯仰角加速度降低46.47%,侧倾角加速度降低50.68%,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可控性。试验结果表明:LPV-μ综合控制下车身垂向加速度、俯仰角加速度和侧倾角加速度均方根值分别降低36.6%、30.14%和39.47%,并且保证悬架动挠度小于0.06 m,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
阀半
主动
悬
架
非线性和不确定性
线性变参数系统
多目标控制
线性变参数(LPV)-μ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功率流方法电磁反力混合型主动悬架研究
被引量:
4
8
作者
陈昆山
戴建军
胡思明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1-24,共4页
基于功率流方法,研究一种同时含有被动和主动结构的新型主动悬架。在这种结构中,主动控制力由电磁反力作动器产生,并且仅作用于汽车的非悬挂质量上。以某车型两自由度1/4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导纳理论,建立路面输给悬架系统的总功率...
基于功率流方法,研究一种同时含有被动和主动结构的新型主动悬架。在这种结构中,主动控制力由电磁反力作动器产生,并且仅作用于汽车的非悬挂质量上。以某车型两自由度1/4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导纳理论,建立路面输给悬架系统的总功率流、传递给车身的功率流及由电磁作动器耗散的功率流模型。设计以传递给车身的功率流为最小的最优控制策略,分析该电磁反力混合型主动悬架的性能。结果表明该悬架系统能较好地改善汽车在高频段的平顺性和轮胎的触地性,提高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操作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电磁
反力混合型
主动
悬
架
电磁
作动器
功率流
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作动器非线性的主动悬架减振性能研究
被引量:
3
9
作者
卢小凯
王念先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47,共6页
针对电磁主动悬架中直线作动器非线性特性对车辆减振性能产生影响的问题,采用麦克斯韦应力张量法建立输入电流与输出电磁力的非线性解析模型。通过拟合作动器非线性力的办法将解析模型中多结构参数问题缩减到二维,再将作动器拟合模型应...
针对电磁主动悬架中直线作动器非线性特性对车辆减振性能产生影响的问题,采用麦克斯韦应力张量法建立输入电流与输出电磁力的非线性解析模型。通过拟合作动器非线性力的办法将解析模型中多结构参数问题缩减到二维,再将作动器拟合模型应用到采用LQG控制器的1/4车辆悬架模型中,研究作动器非线性对车辆减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作动器的非线性使LQG控制效果变差,实际减振性能降低;作动器结构参数中极对数与初级定子长度的比值接近车辆共振频率时,减振性能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主动悬架
直线作动器
作动器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改进天棚控制的混合电磁主动悬架节能机理与试验
被引量:
5
1
作者
孟祥鹏
孙泽宇
丁仁凯
汪若尘
陈龙
机构
江苏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
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出处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27-63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975253)。
文摘
为协调线性电磁主动悬架在提高系统动力学性能与降低系统能耗间的矛盾关系,以混合电磁主动悬架为潜在解决方案.基于改进天棚控制策略,得到了混合电磁主动悬架相较于线性电磁主动悬架能够实现节能的一般性机理.以被动悬架和线性电磁主动悬架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动力学性能与节能性能的对比台架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被动悬架,混合电磁主动悬架在确保车轮与地面具有良好接触的前提下,车身加速度和悬架动挠度均方根值分别降低了23.35%和14.97%;相较于线性电磁主动悬架,在获得相同动力学控制效果的前提下,混合电磁主动悬架消耗的电功率降低了70.60%,验证了混合电磁主动悬架在兼顾系统动力学性能与系统能耗方面的优越性.
关键词
混合
电磁主动悬架
动力学性能
节能机理
改进天棚控制
对比台
架
试验
Keywords
hybrid electromagnetic active suspension
dynamic performance
energy-saving mechanism
improved skyhook control
comparative bench test
分类号
U463.33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摇臂推杆式电磁主动悬架的鲁棒控制与优化
被引量:
5
2
作者
谷成
殷珺
陈辛波
机构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
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
出处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4-4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5344
U1564207)资助
文摘
针对被动悬架和半主动悬架在抑制车辆振动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摇臂推杆式电磁主动悬架并试制样机,它具有结构新颖、加工容易和模块化设计等特点。对该悬架系统非线性特性进行分析,得到等效刚度和等效簧下质量等参数的摄动区间。在保证系统鲁棒稳定性的前提下,以车身加速度、悬架动行程、轮胎动位移和主动力最小作为优化目标,设计鲁棒H∞控制器。为降低控制器保守性,将车身质量参数摄动范围分段,优化设计自适应鲁棒H∞控制器,通过静态查表方式离线控制,保证实时性,且无需切换控制器,避免对乘员产生的冲击感。
关键词
电磁主动悬架
摇臂推杆
自适应鲁棒H∞控制
优化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active suspension
rocker-pushrod
adaptive robust H∞ control
optimization
分类号
U463.33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鲁棒控制的电磁主动悬架整车平顺性分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孙凤
赵杰
周冉
汪思卓
徐方超
金俊杰
机构
沈阳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天津龙创世纪汽车设计有限公司
出处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8-427,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05345,5200534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C2006701)
+1 种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项目(LFGD2020002)
辽宁省“揭榜挂帅”科技重大专项(2022JH1/10400027).
文摘
针对传统被动悬架系统无法在复杂工况时保持较好行驶平顺性的问题,为电磁主动悬架设计了鲁棒控制器.建立整车七自由度电磁悬架动力学模型,利用鲁棒控制理论对被控输出和控制输入量进行加权处理,设计了H∞鲁棒控制器.在车速为30 km/h和60 km/h的随机路面、20 km/h和45 km/h的正弦冲击路面时,对电磁主动悬架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鲁棒控制的电磁主动悬架与被动悬架相比,主要性能指标均有所改善,在随机路面下车身垂向加速度改善28.03%,说明所设计的鲁棒控制器比较合理,采用鲁棒控制的电磁主动悬架可以有效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
关键词
汽车平顺性
鲁棒控制
电磁主动悬架
整车模型
加权函数
随机路面
正弦冲击
仿真分析
Keywords
vehicle riding comfort
robust control
electromagnetic active suspension
whole vehicle model
weighting function
random road surface
sine wave shock
simulation analysis
分类号
TP27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磁主动悬架阻尼系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
1
4
作者
杜燕
秦洪懋
胡满江
机构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汽车技术系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22-225,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05247)
江苏省道路载运工具新技术应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BM20082061501)
2016年绍兴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
文摘
为提高电磁主动悬架可靠性,将液压阻尼器与线性电机并联。首先建立了电磁主动悬架动力学模型;随后设计了双环控制系统,外环为LQG控制下的车辆动力学控制,内环为电流跟踪控制,并采用粒子群算法确定了不同控制目标下的加权系数;然后分别以乘坐舒适性和行驶安全性为控制目标,研究了不同控制目标下阻尼系数对动力学性能和能耗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时域内,阻尼系数对LQG控制下的电磁主动悬架动力学性能无影响,但其能量消耗随着阻尼系数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为此分别确定了c_s=1000Ns/m作为乘坐舒适性为控制目标下的阻尼值,c_s=2000Ns/m作为行驶安全为控制目标下的阻尼值。频域内,无论是以乘坐舒适性为控制目标,还是以行驶安全为控制目标,阻尼系数都会使得乘坐舒适性有所恶化,而行驶安全性得到改善。
关键词
电磁主动悬架
阻尼系数
动力学性能
能耗特性
仿真分析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Active Suspension
Damping Value
Dynamic Performance
Simulation Analysis
分类号
TH16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U463.33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磁主动悬架控制策略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庞敬礼
机构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出处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2-145,148,共5页
文摘
为了满足车辆行驶过程的不同动力学性能要求,研究了混合控制策略对线性电机式电磁主动悬架控制效果的影响。首先,构建了线性电机模型以及电磁主动悬架动力学模型;然后,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混合控制策略的控制参数进行寻优,并设计了基于Kalman滤波算法的状态观测器,对系统状态进行最优估计,以解决实际过程中测量噪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随后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相比被动悬架,采用混合控制策略的电磁主动悬架车身加速度均方根值减小了13.96%,悬架动挠度均方根值减小了28.57%,车轮动载荷均方根值减小了8.59%,说明混合控制策略可有效提高车辆的动力学性能;最后,进行了台架试验,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较为一致,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关键词
电磁主动悬架
线性电机
混合控制策略
Kalmam滤波器
仿真分析
试验验证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Active Suspension
Linear Motor
Hybrid Control Strategy
Kalman Filter
SimulationAnalysis
Bench Test
分类号
TH16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作动器非线性特性的电磁主动悬架混合控制
被引量:
3
6
作者
胡一明
李以农
郑玲
机构
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4-142,共9页
基金
重庆市基础与前沿计划(cstc2018jcyjAX063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B0102603-3)。
文摘
针对电磁主动悬架直线作动器的非线性特性对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问题,基于磁场谐波理论建立了输入电流与电磁作动力的非线性数学模型。结合作动力输出模型与悬架系统,建立了电磁主动悬架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分析作动器非线性特性对主动悬架性能的影响。为了消除影响,设计了基于滤波递归最小二乘法(FxRLS)自适应滤波补偿的多目标粒子群H_(2)/H_(∞)鲁棒混合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混合控制器能将控制力约束在非饱和区间内并能对控制力的波动进行有效的补偿,提高了车辆动力学性能及主动悬架的控制效率,显著地消除了作动器非线性特性对主动悬架的影响。
关键词
电磁主动悬架
非线性特性
自适应滤波器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H_(2)/H_(∞)控制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active suspension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adaptive filter
multi-objec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MOPSO) H_(2)/H_(∞) control
分类号
U463.33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磁阀半主动悬架线性变参数μ综合鲁棒控制
被引量:
4
7
作者
寇发荣
李盛霖
杨旭东
邢龙龙
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西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1-231,286,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75426)
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21XJZZ0039)
咸阳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ZDYF-GY-0027)。
文摘
针对电磁阀半主动悬架系统中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问题以及多个性能目标之间的矛盾,设计了一种线性变参数(linear parameter varying,LPV)μ综合鲁棒控制器。建立电磁阀非线性阻尼力力学模型并开展台架试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构建了七自由度悬架系统的非线性LPV模型;对悬架参数不确定性和系统建模误差进行分析,并考虑传感器测量噪声的影响,设计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和混合不确定性的LPV-μ综合鲁棒控制器;最后进行整车电磁阀悬架系统仿真和实车试验。仿真结果表明:在随机扰动下该控制器使车身垂向加速度均方根值降低46.47%,俯仰角加速度降低46.47%,侧倾角加速度降低50.68%,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可控性。试验结果表明:LPV-μ综合控制下车身垂向加速度、俯仰角加速度和侧倾角加速度均方根值分别降低36.6%、30.14%和39.47%,并且保证悬架动挠度小于0.06 m,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关键词
电磁
阀半
主动
悬
架
非线性和不确定性
线性变参数系统
多目标控制
线性变参数(LPV)-μ综合
Keywords
solenoid semi-active suspension
nonlinearity and uncertainty
linear parameter varying systems
multi-objective control
linear parameter varying(LPV)-μsynthesis
分类号
U463.33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功率流方法电磁反力混合型主动悬架研究
被引量:
4
8
作者
陈昆山
戴建军
胡思明
机构
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出处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1-24,共4页
文摘
基于功率流方法,研究一种同时含有被动和主动结构的新型主动悬架。在这种结构中,主动控制力由电磁反力作动器产生,并且仅作用于汽车的非悬挂质量上。以某车型两自由度1/4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导纳理论,建立路面输给悬架系统的总功率流、传递给车身的功率流及由电磁作动器耗散的功率流模型。设计以传递给车身的功率流为最小的最优控制策略,分析该电磁反力混合型主动悬架的性能。结果表明该悬架系统能较好地改善汽车在高频段的平顺性和轮胎的触地性,提高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操作稳定性。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电磁
反力混合型
主动
悬
架
电磁
作动器
功率流
最优控制
Keywords
vibration and wave
electromagnetic hybrid active-passive suspension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
power flow
optimal control
分类号
U463.33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作动器非线性的主动悬架减振性能研究
被引量:
3
9
作者
卢小凯
王念先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
武汉科技大学冶金装备及其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47,共6页
文摘
针对电磁主动悬架中直线作动器非线性特性对车辆减振性能产生影响的问题,采用麦克斯韦应力张量法建立输入电流与输出电磁力的非线性解析模型。通过拟合作动器非线性力的办法将解析模型中多结构参数问题缩减到二维,再将作动器拟合模型应用到采用LQG控制器的1/4车辆悬架模型中,研究作动器非线性对车辆减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作动器的非线性使LQG控制效果变差,实际减振性能降低;作动器结构参数中极对数与初级定子长度的比值接近车辆共振频率时,减振性能最差。
关键词
电磁主动悬架
直线作动器
作动器非线性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active suspension
Linear actuator
Actuator nonlinearity
分类号
TH113.1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U463.33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改进天棚控制的混合电磁主动悬架节能机理与试验
孟祥鹏
孙泽宇
丁仁凯
汪若尘
陈龙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摇臂推杆式电磁主动悬架的鲁棒控制与优化
谷成
殷珺
陈辛波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鲁棒控制的电磁主动悬架整车平顺性分析
孙凤
赵杰
周冉
汪思卓
徐方超
金俊杰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电磁主动悬架阻尼系数优化设计
杜燕
秦洪懋
胡满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电磁主动悬架控制策略设计与试验研究
庞敬礼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作动器非线性特性的电磁主动悬架混合控制
胡一明
李以农
郑玲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电磁阀半主动悬架线性变参数μ综合鲁棒控制
寇发荣
李盛霖
杨旭东
邢龙龙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基于功率流方法电磁反力混合型主动悬架研究
陈昆山
戴建军
胡思明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基于作动器非线性的主动悬架减振性能研究
卢小凯
王念先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