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室肌细胞电生理-力学复合模型在心力衰竭中的仿真研究
1
作者 张宇 夏灵 窦建洪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24-729,745,共7页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情况下快速收缩心肌和慢速收缩心肌力学特性的变化及其对心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基于心衰心肌生理实验数据建立心室肌细胞电生理-力学复合模型,仿真对比正常和心衰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进而研究其对细胞收缩力...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情况下快速收缩心肌和慢速收缩心肌力学特性的变化及其对心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基于心衰心肌生理实验数据建立心室肌细胞电生理-力学复合模型,仿真对比正常和心衰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进而研究其对细胞收缩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仿真显示与正常细胞相比,心衰肌细胞电生理特性的变化导致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降低。进而与肌钙蛋白的钙结合亚单位(TnC)结合的钙离子比正常时大大减小,直接导致细胞收缩力减小。结论:心衰时心室肌细胞的收缩力减小,肌细胞中正常的电力学反馈作用减弱,增大了心室壁细胞动作电位的透壁梯度,从而可能诱发心律失常。仿真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实验发现一致,将来在组织和器官层次上的心脏建模工作可以整合单细胞的电力学模型,有助于深入研究心力衰竭的病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电生理-力学细胞模型 心脏功能 动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成人磷酸三(2-氯乙基)酯的生理毒代动力学(PBTK)模型构建 被引量:1
2
作者 彭宇 施妙盈 +4 位作者 贾旭东 周萍萍 曹佩 王霞 王子健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共11页
随着全球范围内对溴系阻燃剂的禁用,有机磷酸酯(OPEs)作为其主要替代品在中国被大量生产,并且在食品塑料器皿、家装材料、工业制造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中,磷酸三(2-乙基)酯(TCEP)已经被欧盟相关法规定义为生殖毒性和疑似人类致癌... 随着全球范围内对溴系阻燃剂的禁用,有机磷酸酯(OPEs)作为其主要替代品在中国被大量生产,并且在食品塑料器皿、家装材料、工业制造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中,磷酸三(2-乙基)酯(TCEP)已经被欧盟相关法规定义为生殖毒性和疑似人类致癌物,列入管控对象。为了更好地理解TCEP膳食暴露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联,本研究基于中国成人的生理参数和TCEP理化特性,应用Gastroplus软件构建了描述TCEP内暴露的PBTK模型,解析了TCEP在人体内的吸收、代谢、分布及排泄的动力学过程。所建PBTK模型能够预测TCEP暴露后在血液、脑、肝脏、肾脏等人体或哺乳动物组织器官中的分布和稳态浓度。对模型进行了精度、敏感性和相关性分析,说明模型具有管理可接受的表现。采用文献收集的小鼠血浆和中国成年人血清中TCEP实测值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表明其可以应用于TCEP膳食暴露的健康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三(2-氯乙基)酯 生理毒代动力学模型 膳食暴露 模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动力学模型及其在健康风险评估中的应用进展和展望 被引量:5
3
作者 管娜 朱斌 +3 位作者 赵申升 隋海霞 刘兆平 王子健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共12页
基于生理的动力学(physiologically based kinetic,PBK)模型是一种用于模拟化学物质在有机体(如人类和其他动物物种)中的生物过程(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简称ADME)和推导体内、外剂量或靶器官剂量的工具。相较于PBK在药物研发的不同... 基于生理的动力学(physiologically based kinetic,PBK)模型是一种用于模拟化学物质在有机体(如人类和其他动物物种)中的生物过程(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简称ADME)和推导体内、外剂量或靶器官剂量的工具。相较于PBK在药物研发的不同阶段的广泛应用,近几年来PBK在化学物质管理中应用的发展更为迅速。在过去十几年中,化学品安全管理领域的不同国际组织和权威机构相继发布了关于合理构建和使用PBK模型的指导文件。本文主要总结了人类/哺乳动物的PBK模型构建、化学物质健康风险评估中常用的软件和平台,以及PBK模型软件在化学物质管理中的应用和相关案例,简述了基于PBK和体外-体内外推(IVIVE)方法在下一代健康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潜力,并对PBK在中国化学物质管理应用中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为PBK在我国化学物质管理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力学模型 定量体外-体内外推 毒效体外-体内外推 新途径方法 反向剂量法 健康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心肌细胞电生理模型的描述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杜佳菲 王宽全 袁永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68-270,共3页
心肌细胞电生理模型是心脏仿真研究的基础工具,现有的模型描述方法存在着通用性、兼容性差的问题。应用CellML语言描述心肌细胞电生理模型,可以有效地解决以上的问题,该文介绍了CellML语言的结构,描述了心肌细胞电生理模型以及该模型在... 心肌细胞电生理模型是心脏仿真研究的基础工具,现有的模型描述方法存在着通用性、兼容性差的问题。应用CellML语言描述心肌细胞电生理模型,可以有效地解决以上的问题,该文介绍了CellML语言的结构,描述了心肌细胞电生理模型以及该模型在心肌细胞仿真中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仿真 心肌细胞 生理模型 CellM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圈转移对导电弹性针织柔性传感器的电-力学性能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王金凤 龙海如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2-68,共7页
为给弹性纬平针织物柔性传感器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基于针织物线圈结构对导电镀银纱弹性针织物的电-力学性能建立了电阻六角模型,并研究了电阻和导电针织物张力的关系,通过求解导电针织物电路方程组得到其等效电阻。结果表明:导电针织... 为给弹性纬平针织物柔性传感器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基于针织物线圈结构对导电镀银纱弹性针织物的电-力学性能建立了电阻六角模型,并研究了电阻和导电针织物张力的关系,通过求解导电针织物电路方程组得到其等效电阻。结果表明:导电针织物电路是综合串联和并联的复杂电路网;沿纵行方向,它是一个并联电路;沿横列方向,它是一个串联电路。为了简化计算过程,只需要计算m横列×1纵列线圈的等效电阻。从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可得,线圈纱段转移引起了导电弹性针织柔性传感器的电阻变化,并且是影响传感器灵敏度的关键因素;针织物的电阻随应变的增加而线性增加。此外,接触电阻、织物结构和纱线伸长也影响针织物传感器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圈转移 柔性传感器 模型 镀银纱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NTE-CARLO模型的细胞传感器纳米颗粒表面处理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徐莹 韩斌 +1 位作者 徐铭恩 钱丽娟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0-486,共7页
离体生物传感器的微型和集成化为细胞电生理研究提供了有力手段。当前微电极阵列表面纳米粒子处理的相关量化分析尚为欠缺。着重采用Monte-Carlo模型判断单层/多层纳米粒子膜与电极耦合的有效性,讨论异质的单一或不同粒径分散度(50~500... 离体生物传感器的微型和集成化为细胞电生理研究提供了有力手段。当前微电极阵列表面纳米粒子处理的相关量化分析尚为欠缺。着重采用Monte-Carlo模型判断单层/多层纳米粒子膜与电极耦合的有效性,讨论异质的单一或不同粒径分散度(50~500 nm)的纳米粒子分层贴附处理于电极上,从二维、三维模型角度分析纳米粒子表面处理的有效性。多种结果显示,粒径分散度较大,且在一个数量级内的纳米颗粒能有效增大电极贴附率与处理均一性,以提高后期细胞-电极结合的重复性。相关金微阵列电极电镀的交流阻抗实验也说明纳米颗粒的沉积对于降低电极体阻抗及增大表面活化处理的作用。表面处理技术的量化评估,有利于建立基于高通量平台的实验和计算生物学、信息处理技术有机结合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阵列 细胞生理 Monte-Carlo模型 纳米粒子 极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衰情况下心室肌细胞透壁电生理特异性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宇 夏灵 +2 位作者 唐闽 孙奇 张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26-532,共7页
仿真研究心衰情况下心室肌细胞离子通道的变异对细胞电生理和透壁特异性的影响机制,以及心力衰竭下心室透壁复极化的改变与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基于反映正常和衰竭人体心肌细胞离子通道透壁特异性的实验数据,建立离子通道水平的心肌细... 仿真研究心衰情况下心室肌细胞离子通道的变异对细胞电生理和透壁特异性的影响机制,以及心力衰竭下心室透壁复极化的改变与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基于反映正常和衰竭人体心肌细胞离子通道透壁特异性的实验数据,建立离子通道水平的心肌细胞电生理数学模型,模拟仿真研究心衰情况下心室肌心外膜、中层、心内膜细胞电生理透壁特异性的变化。结果:仿真研究发现心衰导致透壁心室肌细胞电生理重建,透壁细胞的动作电位持续时间都有明显的延长,改变了动作电位的透壁特异性,进而减小了动作电位的透壁梯度,同时衰竭心脏中快步率时动作电位的比率依赖性会增加。模型研究认为这可能与心衰细胞中离子电流ICaL和Iks的透壁特异性的电生理重构有关。所发展的细胞模型不仅可以辅助细胞电生理实验分析研究,同时也是今后仿真研究心衰情况下心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力学特性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细胞生理 数学模型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电阻对导电纬平针织物柔性传感器的电-力学性能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王金凤 龙海如 李家成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08-613,共6页
采用Popper和Kawabata的针织物力学模型计算纬平针织物线圈中交叠纱线间的接触力,为了简化计算过程,采用两个弯曲的纱线相互钩套来模拟导电纬平针织物线圈中相互交叠的纱线,导电纱线间接触电阻和接触力的关系可用经验幂函数求得.由理论... 采用Popper和Kawabata的针织物力学模型计算纬平针织物线圈中交叠纱线间的接触力,为了简化计算过程,采用两个弯曲的纱线相互钩套来模拟导电纬平针织物线圈中相互交叠的纱线,导电纱线间接触电阻和接触力的关系可用经验幂函数求得.由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可得:导电纬平针织物线圈中交叠纱线之间的接触电阻随接触力的增加呈幂函数减小;由接触电阻引起的电阻变化是影响导电纬平针织柔性传感器灵敏度的关键因素;导电纬平针织物电阻随应变的增加而线性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纬平针织物 接触 柔性传感器 针织线圈模型 纱线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二甲氨基]-二苯骈碘杂六环葡萄糖酸盐对豚鼠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9
作者 李西宽 刘俊田 +3 位作者 苟伟 杜克莘 邓秀玲 侯自杰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17-519,共3页
目的 研究 3 ,6 [二甲氨基 ] 二苯骈碘杂六环葡萄糖酸盐对豚鼠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方法 采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技术。结果 IHC - 93低浓度 (≤ 3 0 μmol/L)时对快反应动作电位的动作电位幅度 (APA)、0相最大除极速率 (Vmax)... 目的 研究 3 ,6 [二甲氨基 ] 二苯骈碘杂六环葡萄糖酸盐对豚鼠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方法 采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技术。结果 IHC - 93低浓度 (≤ 3 0 μmol/L)时对快反应动作电位的动作电位幅度 (APA)、0相最大除极速率 (Vmax)无影响 ,但可缩短动作电位时程(APD) ;高浓度 (90 μmol/L)时使快反应动作电位的APA、Vmax降低 ,APD进一步缩短。三相时程APD50 - 90 (APD50 - 90 =APD90 -APD50 )在用药前后变化不大。IHC 93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豚鼠左心房早期后除极有明显抑制作用 ,可完全或部分消除哇巴因诱发的延迟后除极和触发激动。结论 IHC 93为一钙通道阻滞剂 ,具有IV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6-[二甲氨基]-二苯骈碘杂六环葡萄糖酸盐 细胞生理 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在创新药物评价中应用及其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晗 刘晓东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1年第8期889-913,共25页
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PBPK)是建立在机体生理学、解剖学、药物代谢和药物转运特性及其药物理化性质和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等基础上的。PBPK可以定量预测血浆和组织中药物和代谢产物浓度;病理状态下药代动力学;研究特殊人群中药代动力学;... 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PBPK)是建立在机体生理学、解剖学、药物代谢和药物转运特性及其药物理化性质和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等基础上的。PBPK可以定量预测血浆和组织中药物和代谢产物浓度;病理状态下药代动力学;研究特殊人群中药代动力学;基于动物数据预测人体药代动力学;基于体外代谢和转运参数预测在体药代动力学;指导药物制剂评价;基于体外药物转运、代谢和药效学/毒性数据和PBPK-PD预测在体药效和毒性;预测药物相互作用;评估代谢酶和转运体对药物处置贡献等。本文旨在结合案例评述PBPK在创新药物评价中的应用及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 药物代谢酶-转运体联盟 体外-体内关联性 药物相互作用 生理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结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全血细胞电阻抗频率特性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力 陈林 马青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3-386,共4页
目的:建立家兔全血细胞复阻抗谱的数据特征参数。方法:在0.01~100MHz频率范围,利用4294A阻抗分析仪,测量了10只家兔30个血液样本的交流阻抗,通过Bode图、Nyquist图、Nichols图谱的数据分析,建立家兔血液细胞电生理的频率特性。... 目的:建立家兔全血细胞复阻抗谱的数据特征参数。方法:在0.01~100MHz频率范围,利用4294A阻抗分析仪,测量了10只家兔30个血液样本的交流阻抗,通过Bode图、Nyquist图、Nichols图谱的数据分析,建立家兔血液细胞电生理的频率特性。结果:①家兔血液细胞阻抗幅模量和相位角具有频率依从性;②家兔血液细胞阻抗谱具有两个特征频率:第一特征频率fc1=2.58MHz,第二特征频率fc2=5.21MHz。结论:通过阻抗谱分析法可以确定血液细胞频率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抗 模型 动物 细胞/生理 生理 血液细胞 阻抗幅模量 相位角 阻抗谱 频率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骨架生物力学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全有 陈维毅 吴文周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4-285,共12页
细胞骨架力学作为力学细胞生物学的一个新兴领域,其研究方法突破传统细胞力学思想,不再把活细胞简化为皮质膜包着的弹性、黏性或黏弹性连续介质体,而是基于在细胞变形和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细胞骨架离散网络结构,在微/纳米尺度建立一... 细胞骨架力学作为力学细胞生物学的一个新兴领域,其研究方法突破传统细胞力学思想,不再把活细胞简化为皮质膜包着的弹性、黏性或黏弹性连续介质体,而是基于在细胞变形和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细胞骨架离散网络结构,在微/纳米尺度建立一种集细胞形态和功能于一体的离散网络结构.这种细胞骨架模型作为细胞变形和生化事件调控的纽带,能从分子层次上阐述细胞运动、能量转换、信息传递、基因表达等重大生命活动的潜在机制,同时也能解释生物大分子间相互作用、受体/配体特异性相互作用、大分子自装配、细胞及分子层次的力学- 化学耦合,为定量研究细胞-亚细胞-生物大分子等在多种力学刺激下的响应建立了良好的平台,对于理解生物模式形成、生物复杂性以及解决重大生物学难题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基于细胞骨架三维离散网络结构特点及其生物学背景,从生物力学角度详细阐述近几年国际上流行的细胞骨架模型理论分析和研究成果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骨架 力学模型 预应力 弹性模量 力学 -化学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心脏模型的体表心电图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夏灵 叶学松 +1 位作者 霍梅梅 刘锋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7-262,共6页
以往的电生理心脏模型大多是静态的,而非动态模型。这样在用准静电场理论求解体表电位时,整个心动周期中等效心电偶极子(源点)与体表(场点)之间的距离假设为恒定不变,从而会引入较大的系统误差。因此,为了更准确仿真心电图,有必要采用... 以往的电生理心脏模型大多是静态的,而非动态模型。这样在用准静电场理论求解体表电位时,整个心动周期中等效心电偶极子(源点)与体表(场点)之间的距离假设为恒定不变,从而会引入较大的系统误差。因此,为了更准确仿真心电图,有必要采用动态或跳动的心脏模型。基于原来静态心脏模型,构造了一个动态心脏模型,并对体表12导联心电图进行仿真比较研究。在动态心脏模型中考虑了心肌电兴奋引起的心脏机械力学收缩,通过计算心动周期中心室壁的位移,从而将心脏与体表之间的相对距离变化考虑进体表电位计算过程。仿真结果表明,对于正常心电图,基于动态心脏模型的仿真结果比基于静态心脏模型的仿真结果更符合临床记录心电图,特别是V1-V6胸导联的ST段和T波。对于前壁轻微缺血情况,在动态心脏模型的仿真心电图中能明显看出ST段和T波的变化,而在静态心脏模型的仿真心电图中与正常心电图相比看不出什么变化。本研究的仿真研究证实了动态心脏模型的确能更准确地仿真体表心电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力学动态心脏模型 有限元法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β细胞的簇放电分析及其同步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深泉 汪净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4,共9页
簇放电是在胰岛分泌胰岛素时主要的放电模式.考虑具有代表性且较为简单的Sherman模型,对以下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应用快慢动力学分析研究了锥形和方波形簇放电模式的动力学性质;其次,利用常微分方程的定性与分岔理论的知识,探讨了与静... 簇放电是在胰岛分泌胰岛素时主要的放电模式.考虑具有代表性且较为简单的Sherman模型,对以下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应用快慢动力学分析研究了锥形和方波形簇放电模式的动力学性质;其次,利用常微分方程的定性与分岔理论的知识,探讨了与静息状态和放电状态相关的分岔点的性质,主要分析了平衡点的Hopf分岔;最后,研究了2个相互电耦合簇放电的胰腺β细胞之间的同步性转变.数值结果表明:改变耦合强度和慢时间常数都可以引起复杂的同步状态转迁变化.一个有趣的发现是,只要耦合强度适当,耦合β细胞总是可以达到完全同步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簇放 快慢动力学分析 胰腺β细胞模型 耦合 同步 ISI-dist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学敏感TRPC通道介导心肌细胞肥大的力学门控新机制初探
15
作者 刘小菁 李君丽 +2 位作者 陈晓莹 吴文超 李良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40-41,共2页
研究背景力学门控性离子通道(mechanogated ion channels),又称为力学敏感性离子通道(mechanosensitive ion channels,MSIC),是心肌细胞的力学感受器之一。MSIC在心脏受到力学超负荷后电生理改变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可能是心肌细胞肥... 研究背景力学门控性离子通道(mechanogated ion channels),又称为力学敏感性离子通道(mechanosensitive ion channels,MSIC),是心肌细胞的力学感受器之一。MSIC在心脏受到力学超负荷后电生理改变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可能是心肌细胞肥大过程中,力学负荷与蛋白质合成之间信号传导的一条重要通路。瞬时感受器电位(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TRP)离子通道C亚族(TRPC)蛋白TRPC1、C6对于心肌细胞适应生物力学刺激很重要,其表达上调会导致病理性心肌肥大及心衰<sup>[1-3]</sup>。TRPC通道不仅可被G蛋白耦联受体下游的磷脂酶C(phospholipase C,PLC)、二脂酰甘油(diacylglycerol,DAG)等信号分子继发激活,TRPC1、C6等可能还是力学敏感的离子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肥大 TRPC通道 离子通道 力学感受器 二脂酰甘油 门控 PHOSPHOLIPASE 生理改变 力学刺激 亚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知动力学模型的化学反应过程的解析
16
作者 朱仲良 赵怡 +1 位作者 程文治 李通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572-1576,1581,共6页
采用迭代目标转换因子分析法(ITTFA)解析动力学模型未知的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动力学-光谱数据矩阵,获得了各组分的动力学谱.基于体系中各组分间的等吸收点等光谱特征,提出并建立了一种新的初始迭代矢量的方法.利用该方法解析了动力学模型... 采用迭代目标转换因子分析法(ITTFA)解析动力学模型未知的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动力学-光谱数据矩阵,获得了各组分的动力学谱.基于体系中各组分间的等吸收点等光谱特征,提出并建立了一种新的初始迭代矢量的方法.利用该方法解析了动力学模型未知且各组分均有吸收的两步连续反应的模拟数据矩阵,并对最终产物无吸收的水杨酸水溶液电降解反应过程中测得的数据矩阵进行解析,获得了可靠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知动力学模型 化学反应过程 解析 迭代目标转换因子分析 力学-光谱数据矩阵 水杨酸 降解反应 等吸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代动物实验中的体外-体内外推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小丹 谢锐莉 +4 位作者 许宜平 张磊 马梅 饶凯锋 王子健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26,共14页
危害和暴露数据的匮乏是化学物质风险评估面临的艰巨挑战。21世纪以来,使用高效经济的非动物试验方法替代传统的资源消耗型动物试验已成为必然趋势,形成了以体外测试(in vitro)、计算机模拟(in silico)、交叉参照(read across)和体外-... 危害和暴露数据的匮乏是化学物质风险评估面临的艰巨挑战。21世纪以来,使用高效经济的非动物试验方法替代传统的资源消耗型动物试验已成为必然趋势,形成了以体外测试(in vitro)、计算机模拟(in silico)、交叉参照(read across)和体外-体内外推(IVIVE)等新路线方法学(NAMs),为下一代健康风险评估(NGRA)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NAMs的主流技术路线利用体外测试方法获得化学物质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数据(ADME)构建毒代动力学(TK)模型、利用高通量体外测试和有害结局路径(AOP)等方法获得毒效动力学(TD)参数,代替传统危害评估中的动物实验方法。其中,IVIVE是沟通体外测试数据与动物试验数据等效链接的桥梁。本文从IVIVE的方法内涵与策略、生理毒代动力学模型(PBTK)技术框架与IVIVE流程、应用典型案例、风险管理实践等多角度综述分析IVIVE在推进替代动物实验方法应用以及在风险评估研究前沿中的重要地位,并以TK-IVIVE为重点讨论其在食品中化学物质风险评估与管理中的策略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代动力学 生理毒代动力学模型 体外-体内外推 危害评估 新路线方法学 下一代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液界面的力-电-化学耦合及在电催化体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邓齐波 贾涵杏 +4 位作者 杨波 齐正磐 张哲绎 阿拉木斯 胡宁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1-252,共32页
目前许多新型高效金属催化剂在设计制备中都考虑到表面力学因素,例如层状结构、核壳结构等,其表面高活性原子受到不同程度的应变作用.应变可直接改变金属的能带带隙,对催化剂表面的电化学反应产生显著影响,是一种有效提升材料催化活性... 目前许多新型高效金属催化剂在设计制备中都考虑到表面力学因素,例如层状结构、核壳结构等,其表面高活性原子受到不同程度的应变作用.应变可直接改变金属的能带带隙,对催化剂表面的电化学反应产生显著影响,是一种有效提升材料催化活性的新思路和制备高性能催化剂的新途径,因此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传统的材料应变工程手段存在着活性物质层的应变值难以精确定量,并缺少实时调控以及制备工艺繁琐等难题,导致应变与电催化活性相关性规律识别方面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进展缓慢.相比于传统的材料手段,交变载荷产生的应变具有幅值和频率的可变性以及连续的调控性,在实验中可以完全排除噪声、缺陷、空位、基底效应等其他外部或材料本征的影响因素.该综述从经典固液界面热力学表述出发,简要介绍了电催化体系中的力-电-化学耦合效应,归纳总结目前电催化体系中应变施加的实验手段和分析方法,并基于目前相关研究着重讨论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应变对金属表面电催化反应的作用机理,最后从力学角度展望了表面力学在电催化体系中的研究重点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耦合 化学麦克斯韦关系式 交变载荷 应变工程 催化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触角电位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9
作者 田厚军 陈艺欣 黄玉清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907-910,共4页
触角电位技术是直接检测昆虫对化学信号反应的电生理方法。通过介绍该技术的原理、触角电位仪基本结构和发展历程、实验注意事项及其局限性,旨在为研究昆虫电生理行为提供一个清晰的思路,对解决试验中遇到的问题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触角位技术 生理行为 信号物质 气相-触角位联用仪 细胞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力学特性研究进展及其若干问题 被引量:3
20
作者 潘慧炬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9-134,F003,共7页
对肌肉的力学特性研究工作中有关肌肉本体力学模型、肌力与肌肉形态指标、肌肉力学特性与生物信号(肌电)以及数学—力学模型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和评价。提出了4个研究领域中亟待解决的9个问题。
关键词 肌肉 力学特性 肌肉力学模型 形态指标 数学-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