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辅助脑内靶点定位结合电生理刺激射频毁损治疗帕金森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何承 韩冬 陈国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11-413,共3页
目的 :研究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脑内靶点定位与术中电生理刺激射频结合确定丘脑腹外侧核 (VL)、苍白球腹后外侧部 (VPLP)在治疗帕金森病 (PD)中的作用。方法 :对 5 8例PD患者共进行 76次手术 ,先进行立体定向CT扫描 ,将扫描资料在专用的... 目的 :研究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脑内靶点定位与术中电生理刺激射频结合确定丘脑腹外侧核 (VL)、苍白球腹后外侧部 (VPLP)在治疗帕金森病 (PD)中的作用。方法 :对 5 8例PD患者共进行 76次手术 ,先进行立体定向CT扫描 ,将扫描资料在专用的软件中确定靶点后 ,再于术中应用电生理刺激的方法验证和纠偏 ,根据调整后的结果进行射频毁损。结果 :立体定向CT扫描计算机定位准确率达 92 .1% ,电生理纠偏率为 7.9%。显效 6 6例次 ,有效10例次 ,无效 0例次。结论 :立体定向CT扫描计算机定位准确性高 ,疗效肯定 ,术中电生理刺激验证和纠偏仍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 脑内靶点定位 电生理刺激射频毁损治疗 帕金森病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导航与电生理监测联合引导穿刺半月节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宁 胡永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8期614-616,共3页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疼痛性疾病,病因复杂,疼痛的严重程度不一,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社会活动,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神经导航联合电生理监测引导下穿刺半月节射频治疗的方法,作为一种...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疼痛性疾病,病因复杂,疼痛的严重程度不一,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社会活动,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神经导航联合电生理监测引导下穿刺半月节射频治疗的方法,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案,可克服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局限性,操作简便,且疗效确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导航 生理监测 治疗 三叉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电生理学新概念(6) 心房颤动的电生理机制和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延宗 杨东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5-166,共2页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生理机制 导管消融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蚀失败的快速心律失常电生理检查及手术治疗(附三例报告)
4
作者 李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27-27,共1页
射频消蚀失败的快速心律失常电生理检查及手术治疗(附三例报告)[李莉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6;24(5)∶363~365]报告3例射频消蚀术失败的快速心律失常经外科手术获得治愈。3例病人分别合并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 射频消蚀失败的快速心律失常电生理检查及手术治疗(附三例报告)[李莉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6;24(5)∶363~365]报告3例射频消蚀术失败的快速心律失常经外科手术获得治愈。3例病人分别合并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风湿性联合瓣膜病和感染性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生理检查 手术治疗 消蚀 器质性心脏病 风湿性联合瓣膜病 心内生理 消蚀术 右室发育不良 致心律失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622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孙英贤 赵卫华 +8 位作者 陈惠斌 孙艳萍 齐国先 曾定尹 庞雪峰 李敏 白洁 于亚媛 彭永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7-238,共2页
本文分析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 6 2 2例的结果。包括旁路 34 8例 ,房室结析返性心动过速 16 5例 ,室性心动过速 39例 ,房性心动过速 18例 ,心房扑动 2 8例 ,Mahaim综合征 4例 ,另有复合性心动过速 2 0例。总成功率为 95 .0 % ,并... 本文分析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 6 2 2例的结果。包括旁路 34 8例 ,房室结析返性心动过速 16 5例 ,室性心动过速 39例 ,房性心动过速 18例 ,心房扑动 2 8例 ,Mahaim综合征 4例 ,另有复合性心动过速 2 0例。总成功率为 95 .0 % ,并发症 0 .6 %。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融术 治疗 快速心律失常 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成明 储伟 +4 位作者 刘光耀 王旭开 王红勇 曾春雨 石伟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9-180,共2页
关键词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消融 治疗 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房间隔穿刺射频消融治疗左后间隔旁道的体会 被引量:2
7
作者 吴忠东 武刚 +2 位作者 罗建峰 帕尔哈提.吐尔逊 姜述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57-657,共1页
采用股动脉穿刺逆行射频消融治疗左侧旁道这一技术安全有效,但个别患者由于大血管纡曲、狭窄,主动脉瓣狭窄致跨瓣困难,使操作非常困难,而房间隔穿刺的技术越来越熟练,使该技术能更有效地应用在旁路的消融。我们经电生理检查确诊左... 采用股动脉穿刺逆行射频消融治疗左侧旁道这一技术安全有效,但个别患者由于大血管纡曲、狭窄,主动脉瓣狭窄致跨瓣困难,使操作非常困难,而房间隔穿刺的技术越来越熟练,使该技术能更有效地应用在旁路的消融。我们经电生理检查确诊左后间隔旁道患者81例,分别运用上述2种方法来观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后间隔旁道 消融治疗 经房间隔穿刺 主动脉瓣狭窄 股动脉穿刺 生理检查 技术安全 左侧旁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扑动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8
作者 严激 王和平 +7 位作者 徐健 刘伏元 范西真 安春生 韩晓萍 丁晓梅 王家生 顾统元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372-373,共2页
关键词 介入治疗 生理 心房扑动 导管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房扑的体会
9
作者 付乃宽 许静 +4 位作者 信庭文 吴尚勤 孙珊 卢风民 王惠中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0年第1期46-48,共3页
心房扑动(AFL)是一种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多由器质性心脏病引起,多为阵发性,偶见持续性,常是心房颤动(AF)的过渡阶段.临床上药物转复、预防AFL的效果不理想,且长期服药还可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当AFLI:1传导时可产生快速心室率造成较明显的... 心房扑动(AFL)是一种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多由器质性心脏病引起,多为阵发性,偶见持续性,常是心房颤动(AF)的过渡阶段.临床上药物转复、预防AFL的效果不理想,且长期服药还可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当AFLI:1传导时可产生快速心室率造成较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近年来由于对典型AFL病理机制有了较深的认识,射频消融术(RFCA)造成峡部双向阻滞治疗典型AFL的成功率已达90%以上,复发率仅为5%.我们对6例发作频繁,多种药物治疗无效的AFL患者进行了RFCA,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融 治疗 心房扑动 心律失常 生理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传导旁道的临床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
10
作者 许静 信庭文 +6 位作者 孙姗 吴尚勤 付乃宽 李鹏 卢风民 王惠中 梁爽霖 《中国心血管杂志》 1999年第2期69-70,共2页
目的 探讨慢传导旁道的临床、电生理检查特点及消融方法.方法 对5例心动过速时RP’>P’R的患者行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结果5例患者电生理检查显示心室逆传文氏现象及递减传导,且消融靶点处VA不融合.取A波最早处做为消融靶点均... 目的 探讨慢传导旁道的临床、电生理检查特点及消融方法.方法 对5例心动过速时RP’>P’R的患者行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结果5例患者电生理检查显示心室逆传文氏现象及递减传导,且消融靶点处VA不融合.取A波最早处做为消融靶点均获成功,随访2~13个月无复发.结论 慢传导旁道具有特殊的电生理特性,射频消融是有效的根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旁道 消融治疗 消融靶点 生理检查 患者 临床特征 传导 目的 结论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及射频消融治疗特点
11
作者 孙姗 许静 +3 位作者 吴尚勤 王惠中 陈冬梅 李鹏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0年第2期117-118,共2页
近年来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的老年PSVT患者逐渐增多.我们对46例老年PSVT患者进行了RFCA治疗,旨在探讨老年PSVT患者的临床及RFCA治疗特点.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老年组:1995年1月~1999年4月所完成的60岁以上PSVT患者RFCA治疗病例... 近年来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的老年PSVT患者逐渐增多.我们对46例老年PSVT患者进行了RFCA治疗,旨在探讨老年PSVT患者的临床及RFCA治疗特点.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老年组:1995年1月~1999年4月所完成的60岁以上PSVT患者RFCA治疗病例(采用亚太地区及我国的老年标准,共46例,男27例,女19例.年龄60~81岁,平均69.8±9.9岁.PSVT史4~48年.46例患者均因心动过速反复发作入院,其中14例心动过速时出现心绞痛或心衰,12例有心动过速终止时晕厥,或药物治疗时出现严重窦缓或2秒以上窦性停搏.合并冠心病12例、高血压22例、糖尿病7例、老年性肺气肿15例.非老年组为同期我院156例RFCA治疗的PSVT患者.入院后常规术前检查,并进行纠正心衰、缓解心绞痛、控制糖尿病及高血压等术前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消融治疗 生理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大头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12
作者 孙姗 许静 +4 位作者 信庭文 付乃宽 王惠中 季先友 李瑛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0年第4期207-208,共2页
目的 探讨双大头导管法在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中的应用.方法 对16例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患者采用双大头导管法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 16例右房房性心动过速患者均消融成功,双大头导管交替标测更便于标到较体表P′提前至少25m... 目的 探讨双大头导管法在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中的应用.方法 对16例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患者采用双大头导管法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 16例右房房性心动过速患者均消融成功,双大头导管交替标测更便于标到较体表P′提前至少25ms的成功靶点.结论 双大头导管射频消融是治疗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消融术 双大头导管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消融治疗 生理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Site标测射频消融在治疗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中的应用
13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F0002-F0002,共1页
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RVOT)是一种电生理异常表现,轻者无明显症状,重者可表现为心悸、晕厥,甚至危及生命。
关键词 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 特发性 消融 应用 治疗 标测 生理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麻下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中靶患支的测定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海军 孙瑜 +2 位作者 张春国 李贺 李兴志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5期383-385,共3页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发生在面部,表现为阵发性、撕裂样或电击样剧烈疼痛的临床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堪称疼痛之首。多发生于50岁以上人群,首选为药物治疗,但因不良反应较大或效果欠佳,近年来,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因其疗效可靠...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发生在面部,表现为阵发性、撕裂样或电击样剧烈疼痛的临床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堪称疼痛之首。多发生于50岁以上人群,首选为药物治疗,但因不良反应较大或效果欠佳,近年来,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因其疗效可靠、可重复治疗等优点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凝术 临床综合征 穿刺深度 撕裂样 击样 个体差异 卵圆孔 热凝 刺激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扑动:目前认识和治疗建议 被引量:2
15
作者 曹克将 马坚 陈明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0-110,共1页
心房扑动(房扑)是房性心动过速的一个类型,近年的电生理研究和射频消融资料已经明确,房扑是起源自心房的大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的一种。由于电生理研究和射频消融资料的积累,对房扑的发生机制、分类、药物治疗以及非药物治疗等方面... 心房扑动(房扑)是房性心动过速的一个类型,近年的电生理研究和射频消融资料已经明确,房扑是起源自心房的大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的一种。由于电生理研究和射频消融资料的积累,对房扑的发生机制、分类、药物治疗以及非药物治疗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步。尤其导管射频消融近年发展迅速,已可作为有效治疗,也许是根治房扑的手段。为使广大临床医师了解和更好地治疗这个临床并不罕见的快速心律失常,中华心电生理和起搏学会房性快速心律失常专家组,对房扑的定义、电生理机制、分类、流行病学、预后、药物治疗和大量药物治疗尤其射频消融的细胞节等方面,就目前的认识作了重点回顾,对适当的治疗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扑动 治疗 生理机制 流行病学 预后 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银质针与普通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胜男 金军 +5 位作者 王米 倪芝琳 申文 梁栋 殷琴 袁燕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81-384,共4页
1983年,Sjaastad等[1]在世界头痛大会首次提出颈源性头痛的概念。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CEH)是病人单侧颈椎引起头部疼痛的常见诊断,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继发性头痛之一[2,3]。现代生活方式中低头伏案工作时间越来越长,使得... 1983年,Sjaastad等[1]在世界头痛大会首次提出颈源性头痛的概念。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CEH)是病人单侧颈椎引起头部疼痛的常见诊断,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继发性头痛之一[2,3]。现代生活方式中低头伏案工作时间越来越长,使得肌肉持续收缩以维持姿势,从而使肌肉供血减少,继发肌痉挛,韧带、肌筋膜发生损伤。其中颈部肌肉群往往首先受损,因此,现代人的CEH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低龄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在一般人群的发病率在0.7%~4.1%,慢性头痛的病人约有15%~20%可能是CEH。甚至有报道称,CEH在普通人群的发病率高达34%[4]。目前临床上CEH的治疗方法广泛而多样,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法治疗、经皮神经电刺激、脉冲射频和手术等[5~7]。在考虑麻醉阻滞治疗之前,大多数病人倾向于选择非侵入性治疗方法,包括物理和手动治疗,和各种药物试验[2,8~10]。然而临床上缺乏长期随访的研究及高质量的随机对照临床实验来评价这些方法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经皮神经刺激 颈部肌肉 慢性头痛 银质针 脉冲 手法治疗 肌筋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55例消融治疗
17
作者 刘宝宏 崔克俭 +1 位作者 高中度 周梅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358-359,共2页
关键词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消融治疗 PSVT 不典型 根治 手术操作 生理 导管消融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