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电生理刺激反馈仪用于无创筛查糖代谢异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柳 朱小鹏 +7 位作者 林寰东 颜红梅 常薪霞 夏明锋 孙潇泱 杨心瑜 卞华 高鑫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06-910,916,共6页
目的初步研究国产电生理刺激反馈仪用于无创筛查糖代谢异常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确定筛查临界值。方法纳入95例40岁以上受试者,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及既往病史分为糖耐量正常(normal glucose t... 目的初步研究国产电生理刺激反馈仪用于无创筛查糖代谢异常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确定筛查临界值。方法纳入95例40岁以上受试者,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及既往病史分为糖耐量正常(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组(n=55)和糖代谢异常(impaired glucose metabolism,IGM)组(n=40)。所有受试者接受病史采集、常规体检及生化检查,国产型电生理刺激反馈仪检测受试者四肢的皮肤电导值(electrochemical skin conductance,ESC),比较两组ESC,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及不同阈值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NGT组的ESC为63.0(58.0,67.0),IGM组的ESC为57.0(55.0,6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NGT组作为对照,区分糖代谢异常的AUC为0.78(95%CI:0.69~0.87);阈值61.0处的灵敏度为77.5%(95%CI:61.6%~89.2%),特异度为61.8%(95%CI:47.7%~74.6%),阳性似然比2.03,阴性似然比2.75。受试者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国产电生理刺激反馈仪筛查糖代谢异常患者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阈值61.0处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刺激反馈仪 糖代谢异常 无创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