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小口径管内壁电爆喷涂马氏体不锈钢涂层技术研究
1
作者
王杰
朱亮
+2 位作者
周辉
彭凯
陈伟鹏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3-37,共5页
针对小口径管道内壁防护难的问题,自主研制一套管内壁带载丝电爆喷涂装置,并在内径为φ62 mm的碳钢管内表面进行全管喷涂试验,制备2Cr13马氏体不锈钢涂层。采用SEM、EDS、XRD、硬度测试、摩擦磨损测试、电化学测试对管内壁涂层的宏观、...
针对小口径管道内壁防护难的问题,自主研制一套管内壁带载丝电爆喷涂装置,并在内径为φ62 mm的碳钢管内表面进行全管喷涂试验,制备2Cr13马氏体不锈钢涂层。采用SEM、EDS、XRD、硬度测试、摩擦磨损测试、电化学测试对管内壁涂层的宏观、微观形貌、物相组成和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主研制的管内壁喷涂装置运行稳定;涂层和基体之间形成冶金结合界面;涂层为典型的纳米晶结构;涂层硬度较高,并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爆喷涂
小口径管
管内壁防护
不锈钢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爆喷涂FeCoCrNiAl_(x)高熵合金涂层的形成机制与性能
被引量:
1
2
作者
闫维亮
周辉
+1 位作者
朱亮
魏玉鹏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1-240,共10页
采用电爆喷涂技术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FeCoCrNiAl_(x)(x=0,0.5,1.0,摩尔比,下同)涂层。使用XRD,SEM,EDS,显微硬度计以及摩擦磨损实验等材料分析手段,研究Al含量对高熵合金涂层物相结构、表面形貌、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电爆喷涂技术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FeCoCrNiAl_(x)(x=0,0.5,1.0,摩尔比,下同)涂层。使用XRD,SEM,EDS,显微硬度计以及摩擦磨损实验等材料分析手段,研究Al含量对高熵合金涂层物相结构、表面形貌、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的晶粒尺寸为纳米级,均形成了简单的FCC,BCC及FCC+BCC结构固溶体。随Al元素的增加,物相结构由FCC相逐渐向BCC相转变。涂层表面平整、致密,没有明显的裂纹等缺陷,且各元素分布均匀,并没有发现元素偏聚现象。划痕测试表明,FeCoCrNiAl_(1.0)涂层出现失效的平均临界载荷为37.2 N;涂层与基体呈冶金结合。涂层的硬度和耐磨性与Al含量呈正相关关系,x=1.0时,平均显微硬度达到最大值531.8HV,约为基体的1.62倍;FeCoCrNiAl_(1.0)涂层的磨损量最小,耐磨性约为基体的3.9倍,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爆喷涂
高熵合金涂层
合金化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管内约束碳化钨粉末电爆喷涂涂层的特性
被引量:
5
3
作者
朱亮
张鹏飞
+2 位作者
乔河涛
毕学松
石茂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39-1044,共6页
为实现用碳化钨粉末作为喷涂材料制备电爆喷涂涂层,开发了一种连续送粉的管内约束电爆喷涂方法,试验研究了初始电压及喷涂距离对涂层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喷涂距离范围内,这种方法可以使碳化钨颗粒全部以熔融状态形成液相涂层...
为实现用碳化钨粉末作为喷涂材料制备电爆喷涂涂层,开发了一种连续送粉的管内约束电爆喷涂方法,试验研究了初始电压及喷涂距离对涂层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喷涂距离范围内,这种方法可以使碳化钨颗粒全部以熔融状态形成液相涂层,这类涂层致密度较高,与基体有较高的结合强度,当喷涂距离很小时,如1mm,涂层表面呈现气相沉积的特征。随着喷涂距离的增大,爆炸产物中部分熔融粒子开始凝固成固相颗粒,形成含有固相颗粒的涂层,这种涂层的致密度下降,与基体结合强度较低。随着初始电压的升高,获得液相涂层和含有固相颗粒的涂层的喷涂范围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内约束
碳化钨
粉末
电爆喷涂
喷涂
距离
涂层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爆喷涂技术在材料表面制备涂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0
4
作者
杨家志
刘钟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2-85,89,共5页
综述了电爆喷涂技术在材料表面制备涂层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给出了电爆喷涂技术的特点,喷涂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喷涂材料的种类;详细讨论了放电参数、喷涂材料与基体材料的几何尺寸、喷涂室气压、复合涂层等因素对涂层质量的影响;列举了...
综述了电爆喷涂技术在材料表面制备涂层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给出了电爆喷涂技术的特点,喷涂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喷涂材料的种类;详细讨论了放电参数、喷涂材料与基体材料的几何尺寸、喷涂室气压、复合涂层等因素对涂层质量的影响;列举了电爆喷涂技术的实际应用;进一步分析了将来需要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爆喷涂
涂层
涂层质量
热
喷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爆喷涂中工艺参数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1
5
作者
杨家志
刘钟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12-115,125,共5页
电爆喷涂技术能够快速、方便地在玻璃等非金属表面制备金属涂层。通过对不同工艺参数下电爆喷涂实验样品的测试与分析,得到了工艺参数与涂层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电爆喷涂过程中,当电容器初始电压从10kV逐渐增大到20kV、金属丝直径...
电爆喷涂技术能够快速、方便地在玻璃等非金属表面制备金属涂层。通过对不同工艺参数下电爆喷涂实验样品的测试与分析,得到了工艺参数与涂层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电爆喷涂过程中,当电容器初始电压从10kV逐渐增大到20kV、金属丝直径由1mm逐渐减小到0.5mm、回路电感由10.8μH逐渐减小到3.9μH时,能够使金属丝的受热更加充分,爆炸产生的金属微粒的平均粒径更小,温度更高,飞行速度更快,因而形成的涂层更加致密、均匀,涂层电阻最小达到0.235m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爆喷涂
工艺参数
涂层性能
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爆喷涂中粉末导体的能量沉积特性
被引量:
2
6
作者
韩峰
朱亮
王旭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311-3317,共7页
电爆喷涂作为一种正在研究的新型表面改性技术,其喷涂原料形态、种类的多元化是促进该技术实现工程应用的重要因素。基于对传统丝电爆喷涂的研究认识,引入粉末导体作为喷涂原料进行电爆喷涂实验,并自主开发了一套针对粉末导体的连续电...
电爆喷涂作为一种正在研究的新型表面改性技术,其喷涂原料形态、种类的多元化是促进该技术实现工程应用的重要因素。基于对传统丝电爆喷涂的研究认识,引入粉末导体作为喷涂原料进行电爆喷涂实验,并自主开发了一套针对粉末导体的连续电爆喷涂装置,对粉末电爆喷涂的能量沉积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随充电电压(8~13 kV)及粉末粒径(10~100μm)的变化,粉末电爆呈现两种能量沉积模式:平滑震荡模式(Ⅰ)和突变模式(Ⅱ)。在平滑震荡模式下,由于过早发生了沿粉末表面的旁路气体放电,粉末能量沉积低,受热程度不高,很难形成有效涂层;突变模式下,旁路气体放电被有效抑制,粉末能量沉积充分,更易得到均匀、致密的涂层。可通过同时提高充电电压和减小粒径的途径,实现粉末能量沉积模式由平滑震荡式向突变式转变,进而改善涂层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
电爆喷涂
能量沉积
涂层形貌
电
爆
产物
粉末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爆喷涂制备管内多孔涂层及其形成机理
7
作者
李旺根
朱亮
+2 位作者
张爱华
周辉
杨浙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1-158,共8页
管内多孔涂层是增强传热性能和提高换热效率的有效途径。采用电爆喷涂制备管内多孔涂层,研究0.5 mm铜丝在不同初始电压下涂层的表面形貌、粗糙度和孔隙分布,并通过沉积能量和爆炸产物讨论微结构涂层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改变初始电压...
管内多孔涂层是增强传热性能和提高换热效率的有效途径。采用电爆喷涂制备管内多孔涂层,研究0.5 mm铜丝在不同初始电压下涂层的表面形貌、粗糙度和孔隙分布,并通过沉积能量和爆炸产物讨论微结构涂层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改变初始电压可以得到不同微观形貌的涂层。初始电压为14.0 kV时,得到最优多孔涂层,形成由小颗粒堆积而成的多孔结构,其表面积是未喷涂涂层管的4.47倍,孔隙率高达57.8%;15.2 kV时,由小熔池凝固后形成均匀的圆形多孔涂层,孔隙率为40.3%。涂层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不同电压下爆炸时铜丝沉积的能量,它作为喷涂粒子的热动条件,决定了喷涂粒子的能量和粒径大小,不同状态的喷涂粒子与基管表面碰撞后或颗粒堆积或形成熔池,最终导致涂层微观形貌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内
喷涂
电爆喷涂
铜多孔涂层
能量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热线爆定向喷涂制备stellite/WC复合涂层的特性
被引量:
2
8
作者
蒲泽林
刘宗德
+1 位作者
杨昆
毛雪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5-299,共5页
利用电热线爆定向喷涂方法在45钢基体上制备了stellite/WC复合涂层,运用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对复合涂层的形貌、微观结构以及涂层的基体结合机理进行了分析,利用纳米硬度计测量了复合涂层的硬度和弹性模量.结果表明:涂层致密,无层状结构...
利用电热线爆定向喷涂方法在45钢基体上制备了stellite/WC复合涂层,运用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对复合涂层的形貌、微观结构以及涂层的基体结合机理进行了分析,利用纳米硬度计测量了复合涂层的硬度和弹性模量.结果表明:涂层致密,无层状结构出现;喷涂过程中涂层颗粒在基体上的快速凝固使得涂层晶粒细小均匀,晶粒为200~500 nm;涂层与基体界面发生了元素扩散现象,为扩散-冶金结合;涂层硬度的最大值为18.6 GPa,模量的最大值为310 GPa,硬度和模量沿横截面都呈现先增加而后减小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
热线
爆
定向
喷涂
stellite/WC复合涂层
硬度
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丝段式电热爆过程中的气隙击穿特性
被引量:
7
9
作者
毕学松
朱亮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64-1268,共5页
金属丝段落入高压电场中发生电热爆,只能靠两端与电极之间的气体放电导入大电流完成。为系统认识气体放电过程中充电电压、电极间距与击穿气隙之间关系,改变初始充电电压和丝段初始长度,进行系列电热爆试验,同时,测量不同气隙时的放电...
金属丝段落入高压电场中发生电热爆,只能靠两端与电极之间的气体放电导入大电流完成。为系统认识气体放电过程中充电电压、电极间距与击穿气隙之间关系,改变初始充电电压和丝段初始长度,进行系列电热爆试验,同时,测量不同气隙时的放电电流。结果表明,金属丝段进入高压电场中后,存在单气隙放电和双气隙放电两种模式的气体放电。发生单气隙放电时气隙的击穿电压要比双气隙放电时气隙的击穿电压小。电极间距增大后,气隙的击穿电压增大。能够发生双气隙放电时对应丝段的最小长度,为适合电热爆发生的丝段最佳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段
电
爆
电
极间距
电爆喷涂
气体放
电
击穿
电
压
电
场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口径管内壁电爆喷涂马氏体不锈钢涂层技术研究
1
作者
王杰
朱亮
周辉
彭凯
陈伟鹏
机构
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兰州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3-3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65038)。
文摘
针对小口径管道内壁防护难的问题,自主研制一套管内壁带载丝电爆喷涂装置,并在内径为φ62 mm的碳钢管内表面进行全管喷涂试验,制备2Cr13马氏体不锈钢涂层。采用SEM、EDS、XRD、硬度测试、摩擦磨损测试、电化学测试对管内壁涂层的宏观、微观形貌、物相组成和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主研制的管内壁喷涂装置运行稳定;涂层和基体之间形成冶金结合界面;涂层为典型的纳米晶结构;涂层硬度较高,并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关键词
电爆喷涂
小口径管
管内壁防护
不锈钢涂层
Keywords
electric explosive spraying
small diameter pipe
pipe inner wall protection
stainless steel coating
分类号
TG174.4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爆喷涂FeCoCrNiAl_(x)高熵合金涂层的形成机制与性能
被引量:
1
2
作者
闫维亮
周辉
朱亮
魏玉鹏
机构
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兰州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1-24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65038)
甘肃省2021年度优秀研究生“创新之星”(2021CXZX-432)
西北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宁夏有限公司稀有金属特种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SKL2021K001)。
文摘
采用电爆喷涂技术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FeCoCrNiAl_(x)(x=0,0.5,1.0,摩尔比,下同)涂层。使用XRD,SEM,EDS,显微硬度计以及摩擦磨损实验等材料分析手段,研究Al含量对高熵合金涂层物相结构、表面形貌、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的晶粒尺寸为纳米级,均形成了简单的FCC,BCC及FCC+BCC结构固溶体。随Al元素的增加,物相结构由FCC相逐渐向BCC相转变。涂层表面平整、致密,没有明显的裂纹等缺陷,且各元素分布均匀,并没有发现元素偏聚现象。划痕测试表明,FeCoCrNiAl_(1.0)涂层出现失效的平均临界载荷为37.2 N;涂层与基体呈冶金结合。涂层的硬度和耐磨性与Al含量呈正相关关系,x=1.0时,平均显微硬度达到最大值531.8HV,约为基体的1.62倍;FeCoCrNiAl_(1.0)涂层的磨损量最小,耐磨性约为基体的3.9倍,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
关键词
电爆喷涂
高熵合金涂层
合金化
耐磨性
Keywords
electrical explosion spraying
high entropy-alloy coating
alloying
wear resistance
分类号
TG174.4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管内约束碳化钨粉末电爆喷涂涂层的特性
被引量:
5
3
作者
朱亮
张鹏飞
乔河涛
毕学松
石茂虎
机构
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有色金属新材料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39-104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61011)~~
文摘
为实现用碳化钨粉末作为喷涂材料制备电爆喷涂涂层,开发了一种连续送粉的管内约束电爆喷涂方法,试验研究了初始电压及喷涂距离对涂层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喷涂距离范围内,这种方法可以使碳化钨颗粒全部以熔融状态形成液相涂层,这类涂层致密度较高,与基体有较高的结合强度,当喷涂距离很小时,如1mm,涂层表面呈现气相沉积的特征。随着喷涂距离的增大,爆炸产物中部分熔融粒子开始凝固成固相颗粒,形成含有固相颗粒的涂层,这种涂层的致密度下降,与基体结合强度较低。随着初始电压的升高,获得液相涂层和含有固相颗粒的涂层的喷涂范围增大。
关键词
管内约束
碳化钨
粉末
电爆喷涂
喷涂
距离
涂层特性
Keywords
constraining tube
wolfram carbide (WC)
powder
electro-thermal explosion spraying
spraying distance
coating character
分类号
TG174.4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TM89 [电气工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爆喷涂技术在材料表面制备涂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0
4
作者
杨家志
刘钟阳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2-85,89,共5页
文摘
综述了电爆喷涂技术在材料表面制备涂层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给出了电爆喷涂技术的特点,喷涂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喷涂材料的种类;详细讨论了放电参数、喷涂材料与基体材料的几何尺寸、喷涂室气压、复合涂层等因素对涂层质量的影响;列举了电爆喷涂技术的实际应用;进一步分析了将来需要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电爆喷涂
涂层
涂层质量
热
喷涂
Keywords
WESC, coating, quality of the coating, thermal spraying
分类号
TG174.442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TQ639.2 [化学工程—精细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爆喷涂中工艺参数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1
5
作者
杨家志
刘钟阳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系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12-115,125,共5页
基金
桂林理工大学科技启动基金(002401003284)
文摘
电爆喷涂技术能够快速、方便地在玻璃等非金属表面制备金属涂层。通过对不同工艺参数下电爆喷涂实验样品的测试与分析,得到了工艺参数与涂层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电爆喷涂过程中,当电容器初始电压从10kV逐渐增大到20kV、金属丝直径由1mm逐渐减小到0.5mm、回路电感由10.8μH逐渐减小到3.9μH时,能够使金属丝的受热更加充分,爆炸产生的金属微粒的平均粒径更小,温度更高,飞行速度更快,因而形成的涂层更加致密、均匀,涂层电阻最小达到0.235mΩ。
关键词
电爆喷涂
工艺参数
涂层性能
SEM
Keywords
wire exploding spray coating,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coating properties, SEM
分类号
TB33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爆喷涂中粉末导体的能量沉积特性
被引量:
2
6
作者
韩峰
朱亮
王旭东
机构
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兰州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311-331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65038)。
文摘
电爆喷涂作为一种正在研究的新型表面改性技术,其喷涂原料形态、种类的多元化是促进该技术实现工程应用的重要因素。基于对传统丝电爆喷涂的研究认识,引入粉末导体作为喷涂原料进行电爆喷涂实验,并自主开发了一套针对粉末导体的连续电爆喷涂装置,对粉末电爆喷涂的能量沉积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随充电电压(8~13 kV)及粉末粒径(10~100μm)的变化,粉末电爆呈现两种能量沉积模式:平滑震荡模式(Ⅰ)和突变模式(Ⅱ)。在平滑震荡模式下,由于过早发生了沿粉末表面的旁路气体放电,粉末能量沉积低,受热程度不高,很难形成有效涂层;突变模式下,旁路气体放电被有效抑制,粉末能量沉积充分,更易得到均匀、致密的涂层。可通过同时提高充电电压和减小粒径的途径,实现粉末能量沉积模式由平滑震荡式向突变式转变,进而改善涂层质量。
关键词
粉末
电爆喷涂
能量沉积
涂层形貌
电
爆
产物
粉末粒径
Keywords
powder electrical explosion spraying
energy deposition
coatings morphology
electrical explosion products
powder diameter
分类号
TG174.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爆喷涂制备管内多孔涂层及其形成机理
7
作者
李旺根
朱亮
张爱华
周辉
杨浙
机构
兰州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兰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
出处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1-15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65038)。
文摘
管内多孔涂层是增强传热性能和提高换热效率的有效途径。采用电爆喷涂制备管内多孔涂层,研究0.5 mm铜丝在不同初始电压下涂层的表面形貌、粗糙度和孔隙分布,并通过沉积能量和爆炸产物讨论微结构涂层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改变初始电压可以得到不同微观形貌的涂层。初始电压为14.0 kV时,得到最优多孔涂层,形成由小颗粒堆积而成的多孔结构,其表面积是未喷涂涂层管的4.47倍,孔隙率高达57.8%;15.2 kV时,由小熔池凝固后形成均匀的圆形多孔涂层,孔隙率为40.3%。涂层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不同电压下爆炸时铜丝沉积的能量,它作为喷涂粒子的热动条件,决定了喷涂粒子的能量和粒径大小,不同状态的喷涂粒子与基管表面碰撞后或颗粒堆积或形成熔池,最终导致涂层微观形貌的差异。
关键词
管内
喷涂
电爆喷涂
铜多孔涂层
能量沉积
Keywords
pipe inner wall spraying
electrical explosion spraying
porous copper coating
energy depo-sition
分类号
TG174.4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热线爆定向喷涂制备stellite/WC复合涂层的特性
被引量:
2
8
作者
蒲泽林
刘宗德
杨昆
毛雪平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动力工程系
出处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5-299,共5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3AA331130)
文摘
利用电热线爆定向喷涂方法在45钢基体上制备了stellite/WC复合涂层,运用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对复合涂层的形貌、微观结构以及涂层的基体结合机理进行了分析,利用纳米硬度计测量了复合涂层的硬度和弹性模量.结果表明:涂层致密,无层状结构出现;喷涂过程中涂层颗粒在基体上的快速凝固使得涂层晶粒细小均匀,晶粒为200~500 nm;涂层与基体界面发生了元素扩散现象,为扩散-冶金结合;涂层硬度的最大值为18.6 GPa,模量的最大值为310 GPa,硬度和模量沿横截面都呈现先增加而后减小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
电
热线
爆
定向
喷涂
stellite/WC复合涂层
硬度
模量
Keywords
electrothermal explosion directional spraying of wire
stellite/WC composite coating
hardness
modulus
分类号
TG174.45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丝段式电热爆过程中的气隙击穿特性
被引量:
7
9
作者
毕学松
朱亮
机构
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有色金属新材料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64-126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75105)~~
文摘
金属丝段落入高压电场中发生电热爆,只能靠两端与电极之间的气体放电导入大电流完成。为系统认识气体放电过程中充电电压、电极间距与击穿气隙之间关系,改变初始充电电压和丝段初始长度,进行系列电热爆试验,同时,测量不同气隙时的放电电流。结果表明,金属丝段进入高压电场中后,存在单气隙放电和双气隙放电两种模式的气体放电。发生单气隙放电时气隙的击穿电压要比双气隙放电时气隙的击穿电压小。电极间距增大后,气隙的击穿电压增大。能够发生双气隙放电时对应丝段的最小长度,为适合电热爆发生的丝段最佳长度。
关键词
丝段
电
爆
电
极间距
电爆喷涂
气体放
电
击穿
电
压
电
场强度
Keywords
segmented wire electrical explosion
electrode spacing
thermal spray
gas discharge
breakdown voltage
electric field intensity
分类号
O461 [理学—电子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小口径管内壁电爆喷涂马氏体不锈钢涂层技术研究
王杰
朱亮
周辉
彭凯
陈伟鹏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电爆喷涂FeCoCrNiAl_(x)高熵合金涂层的形成机制与性能
闫维亮
周辉
朱亮
魏玉鹏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管内约束碳化钨粉末电爆喷涂涂层的特性
朱亮
张鹏飞
乔河涛
毕学松
石茂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电爆喷涂技术在材料表面制备涂层的研究进展
杨家志
刘钟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电爆喷涂中工艺参数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杨家志
刘钟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电爆喷涂中粉末导体的能量沉积特性
韩峰
朱亮
王旭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电爆喷涂制备管内多孔涂层及其形成机理
李旺根
朱亮
张爱华
周辉
杨浙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电热线爆定向喷涂制备stellite/WC复合涂层的特性
蒲泽林
刘宗德
杨昆
毛雪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丝段式电热爆过程中的气隙击穿特性
毕学松
朱亮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