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熊猫光纤热双折射效应光纤偏振控制器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黄伟溪 陈哲 +4 位作者 隋展 林宏奂 张军 王建军 周密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37-1142,共6页
根据熊猫光纤热双折射效应原理,通过电热控制的方法实验研究其热双折射效应,提出并实验演示了基于熊猫光纤热双折射效应的光纤偏振控制器。研究了熊猫光纤热双折射效应的温度灵敏度和电热控的特点。将两段熊猫光纤按偏振轴相互偏离一定... 根据熊猫光纤热双折射效应原理,通过电热控制的方法实验研究其热双折射效应,提出并实验演示了基于熊猫光纤热双折射效应的光纤偏振控制器。研究了熊猫光纤热双折射效应的温度灵敏度和电热控的特点。将两段熊猫光纤按偏振轴相互偏离一定角度熔接后,两段熊猫光纤的电热控制将分别在邦加球上形成相交并互相成一定夹角的两个截交线圆,组合两段熊猫光纤的电热控制可实现偏振态在邦加球上的部分覆盖。根据熊猫光纤热双折射效应的特点,提出并实验演示了由三段熊猫光纤组成的电热控光纤偏振控制器,它可在实验上实现任意偏振态的扫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控制 熊猫光纤 偏振控制 热双折射效应 偏振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旋翼防/除冰电加热控制律仿真 被引量:9
2
作者 傅见平 庄伟亮 +1 位作者 杨波 常士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00-1207,共8页
电热防除/冰系统的控制涉及到电加热与外流场的传热耦合,计算较为复杂,可利用的数据资料较为稀少.为探索电热防/除冰系统工作时与外流场的耦合传热规律,建立了二维电热除冰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在Messinger模型和改进的焓法模型基础上耦合... 电热防除/冰系统的控制涉及到电加热与外流场的传热耦合,计算较为复杂,可利用的数据资料较为稀少.为探索电热防/除冰系统工作时与外流场的耦合传热规律,建立了二维电热除冰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在Messinger模型和改进的焓法模型基础上耦合了外表面与环境的复杂换热以及融冰和重新结冰过程的相变换热;采用控制容积法对控制微分方程进行离散后,使用TDMA(Tri-Diagonal Matrix Algorithm)和ADI(Alternating Direction Implicit)方法对离散得到的线性方程组进行求解,进而得到了除冰表面温度分布,同时揭示了电热防/除冰系统的耦合传热规律;分析了不同结冰条件下,加热时间控制律和加热热流密度对除冰表面温度的影响.计算发现合理设计加热热流密度大小及分布和加热时间控制律,可实现电热除冰系统能源的高效利用,进而确保飞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换热 电热除冰 数值仿真 电热控制 热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HengLEI的非稳态电热除冰过程仿真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宗辉 卜雪琴 +1 位作者 林贵平 李伟斌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3-63,I0002,共12页
为了填补国产自主可控CFD软件风雷平台的防除冰功能开发的空白,本文建立了电热除冰计算模型、计算方法和非稳态导热模型,并在国家数值风洞风雷平台(PHengLEI)基础上,集成了非稳态电热除冰计算和非稳态导热计算功能。通过与主流商业CFD... 为了填补国产自主可控CFD软件风雷平台的防除冰功能开发的空白,本文建立了电热除冰计算模型、计算方法和非稳态导热模型,并在国家数值风洞风雷平台(PHengLEI)基础上,集成了非稳态电热除冰计算和非稳态导热计算功能。通过与主流商业CFD软件仿真结果和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导热和非稳态电热除冰程序的准确性。针对某飞行工况进行了电热除冰计算,通过对表面溢流水、表面温度、结冰量的计算结果分析,发现合理布局加热片、设计加热热流密度和电热除冰控制率,可实现电热除冰系统的安全运行和能源的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除冰 溢流水相变 非稳态导热 电热控制 风雷(PHengLE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