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迟滞补偿模型的电液执行机构压力控制研究
1
作者 李小红 肖桂枝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9-603,共5页
为了提高电液执行机构压力控制系统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迟滞补偿模型的电液执行机构压力前馈-反馈控制方法。通过研究电液执行机构的液压装置结构,建立电液阀系统迟滞补偿的数学模型。通过分析电液阀系统在稳态时收敛的参考曲线,建... 为了提高电液执行机构压力控制系统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迟滞补偿模型的电液执行机构压力前馈-反馈控制方法。通过研究电液执行机构的液压装置结构,建立电液阀系统迟滞补偿的数学模型。通过分析电液阀系统在稳态时收敛的参考曲线,建立输入电流和输出压力之间的关系表达式。设计了电液执行机构压力信号的前馈-反馈控制方法,利用反馈控制补偿由模型误差和不确定性引起的前馈误差,通过基于滞后模型的前馈控制和附加反馈控制获得所需的性能。利用数学软件Matlab对电液执行机构压力信号的跟踪误差进行仿真,对比和分析不同控制方法在不同环境中的输出效果。结果显示:在无外界波形干扰情况下,采用前馈和前馈-反馈控制方法,这2种控制方法均能较好地完成电液执行机构压力信号的跟踪任务。在有外界波形干扰情况下,采用前馈-反馈控制方法明显优于前馈控制方法,电液执行机构压力信号跟踪精度较高。所提出的前馈-反馈控制方法,对电液执行机构压力信号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滞补偿模型 电液执行机构 压力 前馈-反馈控制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电液执行机构控制器参数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胡万强 杨锡军 +1 位作者 董永强 李耀辉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4-119,共6页
针对电液执行机构系统及其滑模控制系统存在非线性、不确定性和震颤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电液执行机构控制器参数优化技术,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传统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变量在具有外界干扰的条件下进行实时优化,从而使电液执... 针对电液执行机构系统及其滑模控制系统存在非线性、不确定性和震颤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电液执行机构控制器参数优化技术,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传统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变量在具有外界干扰的条件下进行实时优化,从而使电液执行机构系统产生精确运动。首先,对电液执行机构系统建模,得出系统状态方程,然后分析传统滑模控制器,将粒子群优化算法引入滑模控制器中,对滑模控制器中的切换控制项进行实时优化,在具有外界干扰时优化出最佳滑模变量,从而保证电液执行机构系统能对输入信号产生精确的位置追踪。利用MATLAB/Simulink模块建立滑模控制器系统模型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显示,在具有干扰条件下,提出的控制器可以使滑模变量快速收敛,实现对目标曲线进行快速精确的位置追踪,大大提高系统的鲁棒性,从而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执行机构系统 粒子群算法 滑模控制 实时优化 位置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控制的电液执行机构驱动阀门跟踪误差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小庆 赵振华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9-94,共6页
发动机气门阀升程运动位移跟踪误差较大,导致气门阀着陆时振动幅度较大。对此,采用复合控制的电液执行机构驱动发动机阀门运动,并对阀门运动进行仿真。创建了发动机气门阀液压执行机构简图模型,阐述了液压驱动工作原理,推导出气门阀运... 发动机气门阀升程运动位移跟踪误差较大,导致气门阀着陆时振动幅度较大。对此,采用复合控制的电液执行机构驱动发动机阀门运动,并对阀门运动进行仿真。创建了发动机气门阀液压执行机构简图模型,阐述了液压驱动工作原理,推导出气门阀运动方程式和液压流量方程式。根据前馈控制和二次线性控制原理,设计了气门阀运动的复合控制方法,采用级联扩展卡尔曼滤波器结构对不可测量状态进行估计,给出了复合控制方法控制流程。为了验证气门阀升程位移和速度跟踪效果,采用Matlab软件对其进行仿真,并与前馈控制输出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采用前馈控制方法,气门阀升程运动位移和速度跟踪误差较大;采用复合控制方法,气门阀升程运动位移和速度跟踪误差较小。采用复合控制方法,可以提高气门升程运动位移和速度跟踪精度,从而降低气门阀着陆时振动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门阀 电液执行机构 前馈控制 二次线性控制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控制的电液执行机构气门阀运动误差控制仿真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范学慧 刘明明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145-149,共5页
当前,发动机气门阀回程着落时不稳定,导致其跳动幅度较大。针对此问题,设计电液执行机构控制系统,并对气门阀运动位移和速度进行仿真验证。建立电液气门阀驱动平面简图,分析液压执行机构驱动方式。给出3种不同状态下伺服阀阀芯位置变化... 当前,发动机气门阀回程着落时不稳定,导致其跳动幅度较大。针对此问题,设计电液执行机构控制系统,并对气门阀运动位移和速度进行仿真验证。建立电液气门阀驱动平面简图,分析液压执行机构驱动方式。给出3种不同状态下伺服阀阀芯位置变化过程,从而得到气门阀液压驱动变化表达式。分析神经网络PID控制系统和跟踪微分器过滤原理,设计组合控制系统。为了验证不同干扰条件下气门阀运动位移和速度产生的误差,通过MATLAB软件对其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受到相同外界干扰条件下,采取传统PID控制系统,气门阀运动位移和速度的最大误差偏大,误差跳动幅度偏大;采用组合控制系统,气门阀运动位移和速度的最大误差偏小,误差跳动幅度偏小。采取组合控制系统,系统能够抑制外界的干扰,气门阀回程着陆时相对稳定,从而降低气门阀位移和速度的输出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执行机构 气门阀 运动误差 组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控制的无凸轮发动机气门电液执行机构跟踪误差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路全新 张强 于淼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2-55,70,共5页
为降低发动机气门运动位移输出误差,设计一种新的发动机气门电液执行机构。创建电液执行机构原理简图,对压电制动器和机械伺服系统进行分析。给出了电液执行机构的电路控制数学表达式,建立了液压驱动机构流量方程式。引用单一PID控制方... 为降低发动机气门运动位移输出误差,设计一种新的发动机气门电液执行机构。创建电液执行机构原理简图,对压电制动器和机械伺服系统进行分析。给出了电液执行机构的电路控制数学表达式,建立了液压驱动机构流量方程式。引用单一PID控制方法并进行改进,设计了串联PI-PID-PI混合控制方法。采用MATLAB软件对发动机气门运动位移和压电位移输出误差进行仿真,并且与单一PID控制方法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单一PID控制方法,气门运动位移和压电位移输出误差在10%以内,误差变化幅度较大;采用串联PI-PID-PI混合控制方法,气门运动位移和压电位移输出误差在5%以内,误差变化幅度较小。采用串联PI-PID-PI混合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反应速度较快,能够提高发动机气门运动位移控制精度,改善气门运动特性,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凸轮发动机 气门 混合控制 电液执行机构 位移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型电液执行机构设计及技术特点 被引量:1
6
作者 路登明 于珍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3-36,共4页
"智能"型电液执行机构设计综合了国内外同类产品的长处,改变了原有产品的控制理念,采用以电液比例阀为核心控制元件的闭环控制回路。针对催化、裂化装置对各种阀门的要求不同,"智能"型电液执行机构分别设计了滑阀... "智能"型电液执行机构设计综合了国内外同类产品的长处,改变了原有产品的控制理念,采用以电液比例阀为核心控制元件的闭环控制回路。针对催化、裂化装置对各种阀门的要求不同,"智能"型电液执行机构分别设计了滑阀、塞阀和蝶阀控制回路以满足石化行业的要求。它具有可"智能"控制、工作可靠、输出性能良好、操作方便的特点,是催化、裂化装置上阀门控制设备的升级换代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执行机构 ISA智能伺服放大器 电液比例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电网稳定分析的电液伺服及执行机构数学模型 被引量:10
7
作者 赵婷 田云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8-103,共6页
电液伺服及执行机构为原动机调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学模型的精确度和适用性影响着整个电网仿真分析的准确性。分析现有的电液伺服及执行机构模型发现,模型在阀门小幅度动作时能很好地模拟系统性能,但是在阀门大幅度动作下,模型不... 电液伺服及执行机构为原动机调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学模型的精确度和适用性影响着整个电网仿真分析的准确性。分析现有的电液伺服及执行机构模型发现,模型在阀门小幅度动作时能很好地模拟系统性能,但是在阀门大幅度动作下,模型不能反映出实际情况,难以兼顾阀门不同幅度动作下电网的稳定性分析。文中在分析汽轮机执行机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从各部件的物理意义出发,建立了一个新的用于电网稳定分析的电液伺服及执行机构模型。该模型用一套参数就能同时满足阀门不同幅度动作时电网稳定性分析的要求。最后给出了模型参数确定方法,并结合现场试验曲线,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稳定分析 电液伺服及执行机构 数学模型 调节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AT电液换挡执行机构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孟飞 黎晓然 +1 位作者 陈慧岩 张美荣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7-20,共4页
为了提高自动变速器中离合器缓冲控制的精度,开展了对大功率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电液换挡回路的动态特性研究。分析了大功率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电液换挡回路的AMESim模型,得到了在阶跃信号响应下电液换挡回路... 为了提高自动变速器中离合器缓冲控制的精度,开展了对大功率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电液换挡回路的动态特性研究。分析了大功率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电液换挡回路的AMESim模型,得到了在阶跃信号响应下电液换挡回路中关键参数随时间变化历程图。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可得:该换挡回路响应迅速、稳定,能够满足自动变速器对电液换挡回路快速、精确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变速器 电液换挡执行机构 比例电磁阀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动力换挡执行机构设计与分析
9
作者 马先润 葛文庆 李波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9-483,共5页
为提高动力换挡变速器换挡执行机构的响应速度,提出一种由新型高驱动力密度动圈式电-机械转换器、双弹簧阀体和湿式多片离合器组成的换挡执行机构设计方案。采用电-机械转换器直接驱动电磁阀阀芯控制离合器油腔充放油实现动力换挡,省去... 为提高动力换挡变速器换挡执行机构的响应速度,提出一种由新型高驱动力密度动圈式电-机械转换器、双弹簧阀体和湿式多片离合器组成的换挡执行机构设计方案。采用电-机械转换器直接驱动电磁阀阀芯控制离合器油腔充放油实现动力换挡,省去先导电磁阀建压时间,从结构设计上提高换挡执行机构响应速度。通过建模仿真、参数优化与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本方案中换挡执行机构性能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一种基于压力反馈控制阀芯位置的离合器油腔充油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整个换挡过程可在113 ms内完成,比现行先导型电磁阀控制的换挡执行机构响应速度提高16.27%。同时,本文为提高换挡执行机构响应速度提供一定思路与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换挡 电液换挡执行机构 直动式电磁阀 快速响应 HALBACH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地面起重机多轴转向执行机构的数学建模和仿真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慧杰 高秀华 孙玉波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83-185,共3页
首先介绍了全地面起重机多轴转向电液执行机构工作原理,对电液执行机构进行数学分析与建模。然后简单介绍PID控制算法的原理和其在工业上的应用。最后利用大型软件Matlab中的Sumlink软件包,对多轴转向电液执行机构进行仿真分析,得到液... 首先介绍了全地面起重机多轴转向电液执行机构工作原理,对电液执行机构进行数学分析与建模。然后简单介绍PID控制算法的原理和其在工业上的应用。最后利用大型软件Matlab中的Sumlink软件包,对多轴转向电液执行机构进行仿真分析,得到液压缸位移、速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并对其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执行机构 PID控制算法 Matlab/sumli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液压集成机电液一体化执行器亮相sippe国际石油展
11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4-54,共1页
据上海艾展新闻报道,丽水中德石化设备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液压集成机电液一体化执行器亮相sippe国际石油展。该新型液压集成机电液执行机构在目前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中,是执行机构分类中最先进的执行机构之一。
关键词 电液一体化 执行 集成 液压 石油 国际 电液执行机构 仪表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气压力调节执行机构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12
作者 但志宏 张松 +2 位作者 王彬 常睿 刘威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4-173,共10页
面向高空台进气压力调节系统试验和维护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观测器的执行机构故障诊断方法。考虑特种调节阀的流量-压差气动特性对执行机构外负载作用机制,建立了电液伺服执行机构的非线性模型。由其识别出最佳估计数学模型,以获得... 面向高空台进气压力调节系统试验和维护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观测器的执行机构故障诊断方法。考虑特种调节阀的流量-压差气动特性对执行机构外负载作用机制,建立了电液伺服执行机构的非线性模型。由其识别出最佳估计数学模型,以获得自适应滑模观测器。分析确定不同故障对应伺服阀或液压缸的主导特征参数,据此选择可观测状态量且结合自适应阈值进行判断某部件是否发生故障,仿真验证该观测器对典型故障的诊断效果。结果表明,基于自适应滑模观测器的故障诊断方法可实现对进气压力调节系统中电液伺服执行机构典型液压、机械、电气故障的诊断和定位,诊断准确率达91%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气压力调节系统 特种调节阀 电液伺服执行机构 自适应滑模观测器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导式电液配流系统的动态特性
13
作者 朱旭 魏建华 方锦辉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3-200,共8页
为了实现往复式压缩机排气量的无级调节,满足气量调节对配流过程响应快速性和平稳性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双阀结构的先导式电液配流系统.建立压缩机吸气和回流过程中的配流气阀动力学模型,通过联合仿真研究主要设计参数对电液配流系统动... 为了实现往复式压缩机排气量的无级调节,满足气量调节对配流过程响应快速性和平稳性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双阀结构的先导式电液配流系统.建立压缩机吸气和回流过程中的配流气阀动力学模型,通过联合仿真研究主要设计参数对电液配流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液执行机构的压力飞升和卸压速率是影响气阀动作快慢的关键因素;所设计的配流系统中气阀开启和关闭滞后时间均小于10ms,气阀响应速度显著提高;供油压力10MPa、阀片行程2mm条件下阀片与阀座和行程限制器的撞击速度分别为0.214和1.35m/s,充分满足可靠性许用要求;气阀动作试验曲线与仿真结果拟合程度高,所述联合仿真模型可以作为电液配流系统性能分析的研究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配流系统 气量调节 往复式压缩机 电液执行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