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电涡流阻尼器及阻尼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肖登红 潘强 何田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4年第6期197-201,共5页
基于电涡流原理提出一种新型的可用于航天器振动被动抑制的电涡流阻尼器。首先,依托数值仿真建立阻尼器的磁场和力学有限元分析模型,对阻尼器的性能进行分析计算。其次,在振动测试实验台上进行阻尼特性测试,获得了小位移0.1 mm、大位移1... 基于电涡流原理提出一种新型的可用于航天器振动被动抑制的电涡流阻尼器。首先,依托数值仿真建立阻尼器的磁场和力学有限元分析模型,对阻尼器的性能进行分析计算。其次,在振动测试实验台上进行阻尼特性测试,获得了小位移0.1 mm、大位移1 mm下的1 Hz^50 Hz频率范围内正弦激励作用工况下的阻尼系数。然后根据Bouc-Wen滞回模型建立了阻尼器的力学模型,研究了负载、阻尼器结构、交变洛仑兹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的电涡流阻尼器在外载激励作用下能够输出与仿真结果较为接近的阻尼力,且阻尼系数随激励频率变化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根据仿真和实验结果建立的阻尼力力学模型可以很好地用于电涡流阻尼器的力学特性仿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电涡流阻尼器 减振 阻尼特性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板式电涡流阻尼器的有限元模拟及试验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政清 黄智文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9-502,共4页
为了得到一种板式电涡流阻尼器的阻尼特性,文章建立了板式电涡流阻尼器的有限元模型;对不同气隙条件下的阻尼系数和导体板表面的最大磁感应强度进行了分析计算;并在自主开发的振动测试装置上测试了板式电涡流阻尼器的阻尼特性。研究结... 为了得到一种板式电涡流阻尼器的阻尼特性,文章建立了板式电涡流阻尼器的有限元模型;对不同气隙条件下的阻尼系数和导体板表面的最大磁感应强度进行了分析计算;并在自主开发的振动测试装置上测试了板式电涡流阻尼器的阻尼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根据有限元模拟和振动测试试验可以准确设计和评价板式电涡流阻尼器的阻尼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电涡流阻尼器 涡流 有限元模拟 永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电涡流阻尼器阻尼力的计算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曹青松 张敏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1-185,共5页
电涡流阻尼器具有非接触、无机械磨损等优点,在振动控制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将一种新型横向电涡流阻尼器用于旋转圆盘的横向振动抑制,基于电磁场理论建立电涡流阻尼器的电学模型,并结合圆盘结构参数,推导出径向和轴向阻尼力的计... 电涡流阻尼器具有非接触、无机械磨损等优点,在振动控制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将一种新型横向电涡流阻尼器用于旋转圆盘的横向振动抑制,基于电磁场理论建立电涡流阻尼器的电学模型,并结合圆盘结构参数,推导出径向和轴向阻尼力的计算公式,仿真分析了阻尼力与通电电流、间隙(阻尼器线圈端面和圆盘的距离)以及圆盘转速等参数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横向电涡流阻尼器 阻尼 旋转圆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轴向电涡流阻尼器的拉索多模态减振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肖潇 黄智文 +1 位作者 陈政清 华旭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7-24,共8页
研究了新型滚珠丝杠式轴向电涡流阻尼器(ball screw type axial eddy current damper,BS-ECD)对拉索的多模态减振控制效果。首先,基于单位振动周期内耗能相等的原则计算了BS-ECD等效线性阻尼系数的表达式。然后,利用等效线性化理论推导... 研究了新型滚珠丝杠式轴向电涡流阻尼器(ball screw type axial eddy current damper,BS-ECD)对拉索的多模态减振控制效果。首先,基于单位振动周期内耗能相等的原则计算了BS-ECD等效线性阻尼系数的表达式。然后,利用等效线性化理论推导了安装BS-ECD后拉索附加模态阻尼比的表达式。以此为基础,针对拉索多模态振动控制开展了BS-ECD的参数优化设计,得到了拉索受控模态分别为1~4阶和1~8阶时BS-ECD的最优临界速度、峰值阻尼力和拉索附加模态阻尼比,并评价了其减振性能。最后,分析了减振效果对阻尼器最优参数和位移幅值变化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存在一组BS-ECD的临界速度和峰值阻尼力,可以使拉索任意两阶模态的附加阻尼比同时达到最大值;当指定阻尼器工作行程时,通过参数优化可以使BS-ECD的多模态减振效果优于线性黏滞阻尼器和非线性液体黏滞阻尼器,且减振效果对最优参数变化不敏感;与其他非线性阻尼器一样,BS-ECD提供的附加模态阻尼比也具有明显的振幅依赖性,当阻尼器的工作行程偏离设计值时,其减振效果会有较明显的降低,后续应仔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索 振动控制 电涡流阻尼器 非线性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感知电涡流阻尼器建模与特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曹青松 周继惠 +1 位作者 李健 刘丹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36-141,149,共7页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发生在高速旋转机械中的振动有可能会影响或限制系统的正常工作,给生产、生活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机械振动控制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工程实践中,通常又采用外加阻尼的方法抑制机械振动。本文研究一种...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发生在高速旋转机械中的振动有可能会影响或限制系统的正常工作,给生产、生活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机械振动控制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工程实践中,通常又采用外加阻尼的方法抑制机械振动。本文研究一种可用于旋转元件振动抑制的自感知电涡流阻尼器,借助双线圈透射式电涡流检测方法设计自感知阻尼器结构,依据电涡流效应及电磁力产生原理分析其工作原理,应用阻抗分析理论及电磁理论分别建立了阻尼器的感知模型及作动模型,实例仿真分析阻尼器的参数特性,探讨振动位移与阻尼器输入和输出间的变化关系。最后,实验验证了理论建模的正确性及阻尼器的自感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感知电涡流阻尼器 数学模型 特性研究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索式电涡流阻尼器力学模型及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薛松涛 班鑫磊 +1 位作者 谢丽宇 余必龙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7-322,共6页
提出一种新型的拉索式旋转电涡流减震系统,该系统由惯容器、弹簧和阻尼单元组成.为验证该减震系统的减震机理,建立了装配阻尼器的单层框架力学模型,分别进行了单层框架、导体盘为5 mm铜板、10 mm铜板、5 mm铁板、5 mm铜板与5 mm铁板复... 提出一种新型的拉索式旋转电涡流减震系统,该系统由惯容器、弹簧和阻尼单元组成.为验证该减震系统的减震机理,建立了装配阻尼器的单层框架力学模型,分别进行了单层框架、导体盘为5 mm铜板、10 mm铜板、5 mm铁板、5 mm铜板与5 mm铁板复合时的惯容器和不同材质的导体盘在10、20、30、40 mm气隙下带电涡流阻尼器的振动测试,以分析导体盘与永磁体间的气隙大小、导体盘材质和导体盘厚度对阻尼器附加阻尼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铜板后附加铁板,阻尼增加至铜板的1.9倍、铁板的1.4倍,可最大化增加阻尼;气隙是影响电涡流阻尼的关键因素,当气隙增大时,阻尼比会迅速减小,调节气隙大小是改变结构附加阻尼比最有效和最容易的方法;阻尼器提供的阻尼比最大可达15.40%,证实了该阻尼器具有较强的耗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容 电涡流阻尼器 阻尼 自由振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防舞电涡流阻尼器参数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楼文娟 黄赐荣 陈思然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5-23,共9页
基于动力相似关系,以某1000 kV八分裂输电线路为工程原型,设计了输电导线-电涡流阻尼器系统的1∶17大比例缩尺试验模型。通过导线-阻尼器系统的自振试验测定系统的等效阻尼比,并对电涡流阻尼器的安装位置、刚度系数、阻尼系数以及导线... 基于动力相似关系,以某1000 kV八分裂输电线路为工程原型,设计了输电导线-电涡流阻尼器系统的1∶17大比例缩尺试验模型。通过导线-阻尼器系统的自振试验测定系统的等效阻尼比,并对电涡流阻尼器的安装位置、刚度系数、阻尼系数以及导线初始张力等设计参数对系统等效阻尼比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研究。为了验证由自振试验所确定的阻尼器最优参数下的真实防舞效果,在易舞风攻角下,对安装阻尼器前、后覆冰导线-阻尼器系统的线性化运动方程的特征值实部进行了计算,发现安装阻尼器将明显提高导线起舞风速;利用ANSYS软件对易舞风攻角下的导线舞动响应进行仿真模拟研究,安装阻尼器后覆冰导线不再激发舞动,防舞效果非常明显。试验表明:导线系统的一阶等效阻尼比将随着阻尼器阻尼系数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存在一个最优阻尼系数C_(opt),而阻尼器刚度的存在不利于阻尼器发挥减振效果;阻尼器的安装位置越靠近跨中,导线系统的一阶等效阻尼比提升越明显,阻尼器的减振效果越好;导线初始张力越大,导线系统的等效阻尼比的最大值(ξ_(max))也会相应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路 电涡流阻尼器 等效阻尼 缩尺模型试验 防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子系统径向电涡流阻尼器 被引量:1
8
作者 祝长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2269-2272,2325,共5页
基于电涡流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转子系统径向电涡流阻尼器,分析了这种阻尼器的结构和动力模型,并在不同磁场强度条件下测量、研究了径向电涡流阻尼器所支撑的柔性转子系统在非旋转状态下的传递函数、在恒定转速下的运动轨道,以及在慢... 基于电涡流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转子系统径向电涡流阻尼器,分析了这种阻尼器的结构和动力模型,并在不同磁场强度条件下测量、研究了径向电涡流阻尼器所支撑的柔性转子系统在非旋转状态下的传递函数、在恒定转速下的运动轨道,以及在慢加速运行过程中的不平衡响应。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的径向电涡流阻尼器不仅具有结构简单、无需工作介质、无机械接触等特点,而且还可以对其动力特性进行控制,能够显著地减小转子系统的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涡流阻尼器 转子 振动 转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冲击载荷下永磁式电涡流阻尼器阻力特性及优化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李子轩 杨国来 +2 位作者 孙全兆 王丽群 于情波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64-671,共8页
为研究并减弱永磁式圆筒型电涡流阻尼器在强冲击载荷下去磁效应对火炮后坐阻力的影响,根据其工作原理,对永磁体励磁等效处理,得到不同磁体数目下后坐阻力。建立电涡流阻尼器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去磁效应的存在,研究了不同磁靴厚度、内筒... 为研究并减弱永磁式圆筒型电涡流阻尼器在强冲击载荷下去磁效应对火炮后坐阻力的影响,根据其工作原理,对永磁体励磁等效处理,得到不同磁体数目下后坐阻力。建立电涡流阻尼器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去磁效应的存在,研究了不同磁靴厚度、内筒厚度、外筒厚度对阻力特性的影响。对内筒分段处理,建立强冲击载荷下后坐阻力优化模型。通过最优拉丁方进行试验设计,利用径向基神经网络与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对后坐阻力规律进行多目标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后坐阻力曲线平台效应增强,优化方法、对象有效;涡流阻尼力由强变弱、复进机力占主导时的后坐阻力峰值分别降低了12.6%、2.3%,有效减弱了电涡流阻尼器后坐过程去磁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炮 制退机 电涡流阻尼器 强冲击载荷 去磁效应 阻力特性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涡流阻尼器构型比较与阻尼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昊 游进 张志成 《载人航天》 CSCD 2017年第2期197-201,共5页
针对航天领域使用的阻尼器需求,采用静磁场的分析方法,对比了四种电涡流阻尼器在永磁体表面和电涡流板处的最大磁场强度;同时采用瞬态磁场的分析方法,对比了阻尼系数和重量代价,发现采用双排永磁体排列的构型方案能够使得阻尼系数重量... 针对航天领域使用的阻尼器需求,采用静磁场的分析方法,对比了四种电涡流阻尼器在永磁体表面和电涡流板处的最大磁场强度;同时采用瞬态磁场的分析方法,对比了阻尼系数和重量代价,发现采用双排永磁体排列的构型方案能够使得阻尼系数重量比最优。在最优方案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阻尼器中永磁体高度、永磁体宽度、气隙宽度等关键参数与阻尼系数之间的变化规律,优化之后的阻尼系数重量比提高了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涡流阻尼器 构型比较 阻尼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载荷下圆筒型电涡流阻尼器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楠楠 刘宁 +1 位作者 沈艳萍 孙明亮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5-69,93,共6页
为研究圆筒型电涡流阻尼器在冲击载荷下的动力特性,建立冲击载荷下电涡流阻尼器动力学模型,利用Maxwell分析软件建立圆筒型电涡流阻尼器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有限元模型,分析电涡流阻尼器工作时的气隙磁场与涡流分布。研究了制动减速阶段... 为研究圆筒型电涡流阻尼器在冲击载荷下的动力特性,建立冲击载荷下电涡流阻尼器动力学模型,利用Maxwell分析软件建立圆筒型电涡流阻尼器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有限元模型,分析电涡流阻尼器工作时的气隙磁场与涡流分布。研究了制动减速阶段电涡流阻尼力和阻尼系数随速度变化的关系,分析工作气隙、导体筒厚度及磁轭厚度等参数对电涡流阻尼器制动性能的影响。研制了电涡流阻尼器冲击加载试验装置,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在保证动子运动精度的前提下,工作气隙尽可能小,磁轭厚度取永磁体厚度的3/4,导体筒厚度取1~2 mm有利于提高电涡流阻尼器的阻尼系数;电涡流阻尼器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具有良好的缓冲制动性能,在武器发射、列车制动等冲击制动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涡流阻尼器 冲击载荷 涡流阻尼 阻尼系数 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索式旋转电涡流阻尼器的理论模型及频域响应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班鑫磊 谢丽宇 +1 位作者 薛松涛 张瑞甫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41-945,共5页
惯容器是一种新型的振动控制装置,该装置可以将螺杆的轴向运动转换为黏滞材料和旋转质量的高速旋转运动,使阻尼器的阻尼效应和质量效应得到放大。基于惯容器原理以及电涡流原理,提出一种新型的拉索式旋转电涡流阻尼器,为结构被动控制提... 惯容器是一种新型的振动控制装置,该装置可以将螺杆的轴向运动转换为黏滞材料和旋转质量的高速旋转运动,使阻尼器的阻尼效应和质量效应得到放大。基于惯容器原理以及电涡流原理,提出一种新型的拉索式旋转电涡流阻尼器,为结构被动控制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为研究这种新型惯容系统的减振机理,对安装拉索式旋转电涡流阻尼器单层框架的力学模型进行了探讨。推导出了配置惯容系统单质点体系的动力表达式,并基于此表达式探讨在频域内该惯容系统关键参数对单质点体系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拉索式旋转电涡流阻尼器可以起到放大质量的效果,惯容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单质点体系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响应幅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涡流阻尼器 惯容系统 参数分析 频响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涡流阻尼器布置方式对炮口振动的对比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谢子豪 刘宁 +1 位作者 黄建文 沈艳萍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4-209,共6页
为了研究火炮同心式电涡流阻尼器对炮口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基于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分别建立了同心式布置和偏置式布置制退机的火炮发射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对比研究2种电涡流阻尼器布置方案对炮口振动的影响,分析了前后衬瓦受力规... 为了研究火炮同心式电涡流阻尼器对炮口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基于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分别建立了同心式布置和偏置式布置制退机的火炮发射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对比研究2种电涡流阻尼器布置方案对炮口振动的影响,分析了前后衬瓦受力规律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制退机同心式布置方案,炮口水平角位移和高低角位移的最大值分别为偏置式布置方案的43%和38%;高低机齿弧、前衬瓦和后衬瓦所受最大接触力分别为偏置式布置方案的29%、24%和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炮 电涡流阻尼器 炮口振动 齿轮齿弧 摇架衬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涡流阻尼器冲击制动性能仿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沈艳萍 刘宁 王楠楠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1-205,共5页
为了研究电涡流阻尼器冲击制动性能,在圆环形永磁体磁通密度和电涡流阻尼力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4种圆筒型电涡流阻尼器磁路方案,分析了各方案静态磁场的气隙磁密分布规律,建立了冲击载荷下电涡流阻尼器瞬态电磁场仿真模型,对4种方案进... 为了研究电涡流阻尼器冲击制动性能,在圆环形永磁体磁通密度和电涡流阻尼力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4种圆筒型电涡流阻尼器磁路方案,分析了各方案静态磁场的气隙磁密分布规律,建立了冲击载荷下电涡流阻尼器瞬态电磁场仿真模型,对4种方案进行了涡流密度分布和制动性能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永磁体同极相对排列、具有导磁外筒的磁路设计方案涡流密度最大,阻尼效率最高,在高速冲击条件下导体内存在明显的涡流集肤效应。搭建了电涡流阻尼器冲击响应试验系统,测量了冲击载荷下阻尼器制动位移和速度变化规律,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研究表明圆筒型电涡流阻尼器具有优越的冲击制动性能,在列车制动、武器发射等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涡流阻尼器 冲击制动 磁路设计 气隙磁密 涡流密度 阻尼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涡流阻尼器抑制立式凝泵振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汪帅 沈德明 杨建刚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7-252,共6页
为解决电厂立式凝结水泵振动问题,开展涡流阻尼器的减振试验研究。模拟立式凝泵结构搭建试验台,通过改变电涡流阻尼器阻尼比、质量比和主系统振幅探究这3个因素对减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涡流阻尼器可以抑制立式凝泵在共振区间内的... 为解决电厂立式凝结水泵振动问题,开展涡流阻尼器的减振试验研究。模拟立式凝泵结构搭建试验台,通过改变电涡流阻尼器阻尼比、质量比和主系统振幅探究这3个因素对减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涡流阻尼器可以抑制立式凝泵在共振区间内的振动;阻尼比对减振效果影响较大,存在一个最佳阻尼比使减振效果最佳;一定范围内质量比越大减振效果越好,超过这个范围后继续增加质量比带来的减振效果已不具性价比;主系统原始振动大小对减振效果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立式凝泵 振动抑制 电涡流阻尼器 阻尼 质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板式电涡流阻尼器构型与磁路优化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汪志昊 李国豪 +2 位作者 田文文 郜辉 张新中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03-108,共6页
为提升板式电涡流阻尼器(PECD)的耗能效率,对比分析了单层与多层PECD典型构型的紧凑性与材料利用率,发展与完善了多层PECD构型与磁路优化设计。基于某单排式多层PECD样机阻尼性能测试结果,校验了三维电磁场有限元稳态分析法预测PECD等... 为提升板式电涡流阻尼器(PECD)的耗能效率,对比分析了单层与多层PECD典型构型的紧凑性与材料利用率,发展与完善了多层PECD构型与磁路优化设计。基于某单排式多层PECD样机阻尼性能测试结果,校验了三维电磁场有限元稳态分析法预测PECD等效阻尼系数的精度;仿真分析获得了永磁体与导体铜板之间的磁场间隙、永磁体的固定材料、间距与布置方式等参数对多层PECD等效阻尼系数的影响规律,据此提出了多层PECD的优化构型与磁路。结果表明:与单层PECD相比,多层PECD耗能效率得到有效提升,结构也更为紧凑;磁场间隙及永磁体的固定材料、布置方式与间距等对PECD等效阻尼系数均有显著影响,其中磁场间隙、相邻永磁体磁极布置与间距等存在最优参数。多层PECD的优化构型与磁路为:磁场间隙宜尽可能减小;采用非导磁材料固定永磁体;同侧永磁体宜阵列布置;永磁体沿阻尼器运动方向磁极宜相反布置,间距取0.2倍永磁体同向尺寸;永磁体沿垂直于阻尼器运动方向磁极宜相同,且间距越小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电涡流阻尼器 构型 磁路 三维磁场有限元仿真 耗能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向TMD用板式电涡流阻尼器磁路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汪志昊 李国豪 +2 位作者 周佳贞 田文文 郜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33-239,共7页
为提升竖向TMD用板式电涡流阻尼器(PECD)的耗能效率,分别开展了典型竖向电涡流TMD样机的阻尼性能测试与有限元仿真分析,基于相邻永磁体有效耦合率性能指标,采用三维电磁场有限元分析方法分别优化了外置式与内置式PECD的磁路设计,并对比... 为提升竖向TMD用板式电涡流阻尼器(PECD)的耗能效率,分别开展了典型竖向电涡流TMD样机的阻尼性能测试与有限元仿真分析,基于相邻永磁体有效耦合率性能指标,采用三维电磁场有限元分析方法分别优化了外置式与内置式PECD的磁路设计,并对比分析了各磁路的耗能效率、耐久性与占用空间等。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相邻永磁体有效耦合率可以很好地表征永磁体相互作用对PECD等效阻尼系数的影响程度,有助于指导磁路优化设计;外置式与内置式PECD磁路优化设计方案在相邻永磁体磁极布置、水平与竖向适宜间距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别;各最优磁路永磁体用量一定时,内置式PECD的等效阻尼系数略低于外置式PECD(附加导磁钢板),但远高于外置式PECD(无导磁钢板);装配内置式PECD的竖向TMD结构相对紧凑,且耐久性也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谐质量阻尼 板式电涡流阻尼器 等效阻尼系数 磁路 三维磁场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耗能等效和时域显式方法的电涡流阻尼器参数优化
18
作者 梁龙腾 梁立农 +2 位作者 苏成 封周权 陈政清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1-89,99,共10页
电涡流阻尼器是一种双参数非线性速度型阻尼器,采用耗能等效方法可将其参数优化过程简化为线性黏滞阻尼的单参数优化,同时采用时域显式方法可显著提高参数敏感性分析计算效率。该文以耗能等效为前提,推导电涡流阻尼与线性黏滞阻尼耗能... 电涡流阻尼器是一种双参数非线性速度型阻尼器,采用耗能等效方法可将其参数优化过程简化为线性黏滞阻尼的单参数优化,同时采用时域显式方法可显著提高参数敏感性分析计算效率。该文以耗能等效为前提,推导电涡流阻尼与线性黏滞阻尼耗能量关系式,得到耗能等效原则下电涡流阻尼的最优参数;明确应用时域显式方法分析参数敏感性问题的可行性和便捷性;以悬索桥抗震分析为例,验证耗能等效参数优化的有效性和时域显式方法对计算效率的提高作用。分析结果表明:以耗能等效为基础,应用线性黏滞阻尼可以简化电涡流阻尼器的参数优化分析流程,为工程设计人员采用电涡流阻尼器进行减振设计提供理论指导;采用时域显式方法研究阻尼器参数优化问题,大大提高结构时程响应分析和参数敏感性分析计算效率,改善其耗时费力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涡流阻尼器 时域显式方法 耗能等效 参数优化 桥梁减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MSOL的板式电涡流阻尼器数值模拟分析
19
作者 拜立岗 施志国 +2 位作者 施卫星 韩建平 张啟乐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6-93,共8页
电涡流阻尼器具有无需与结构接触、无磨损的特点,不存在如黏滞阻尼器容易出现漏液等问题。为了研究板式电涡流阻尼器的性能,首先对板式电涡流阻尼器的理论进行简述;然后基于电涡流阻尼系数测定试验,对采用COMSOL进行电涡流阻尼模拟方法... 电涡流阻尼器具有无需与结构接触、无磨损的特点,不存在如黏滞阻尼器容易出现漏液等问题。为了研究板式电涡流阻尼器的性能,首先对板式电涡流阻尼器的理论进行简述;然后基于电涡流阻尼系数测定试验,对采用COMSOL进行电涡流阻尼模拟方法和模型的可靠性进行验证;最后采用COMSOL和验证后的模拟方法对板式电涡流阻尼器的导磁间隙、导体板厚度、导体板背铁厚度、磁铁背铁厚度等进行参数分析。验证板式电涡流阻尼基本符合黏滞阻尼理论的假定,也证明采用COMSOL进行阻尼系数模拟的结果是可信的;分析发现导磁间隙和导体板厚度均对阻尼系数影响较大,而导体板和磁铁背铁的厚度对阻尼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电涡流阻尼器 数值模拟 COMSOL 试验验证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式电涡流阻尼器阻尼非线性模型及其结构减震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崔凯强 汪志昊 +3 位作者 程志鹏 陈爱玖 霍洪媛 周宇翔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34-142,共9页
为揭示旋转式电涡流阻尼器(rotary eddy-current damper,RECD)的阻尼非线性特征,阐明RECD阻尼非线性对结构减震效果的影响机制,开展了RECD电涡流阻尼有限元仿真、样机力学性能试验与力学模型辨识,以及RECD对结构减震效果仿真分析研究。... 为揭示旋转式电涡流阻尼器(rotary eddy-current damper,RECD)的阻尼非线性特征,阐明RECD阻尼非线性对结构减震效果的影响机制,开展了RECD电涡流阻尼有限元仿真、样机力学性能试验与力学模型辨识,以及RECD对结构减震效果仿真分析研究。首先综合RECD样机的力学性能试验与电涡流阻尼电磁场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建立了RECD电涡流阻尼的力学模型;然后开展了RECD对单自由度结构减震设计分析,并与线性黏滞阻尼器(viscous damper,VD)减震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RECD电涡流阻尼随速度增加呈现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基于魔术公式建立的非线性力学模型能精确地描述RECD电涡流阻尼力学性能;与线性VD相比,RECD对单自由度结构具有更好的减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电涡流阻尼器 非线性阻尼 魔术公式 结构减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