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控制器的动平衡机通用电测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正干 满庆丰 +1 位作者 周卫宁 邬学礼 《航空工艺技术》 1999年第3期22-25,28,共5页
论述了一种以89C51微控制器为核心的动平衡机通用电测系统的实现方法。系统采用了90年代先进的硬软件结合技术,寻求达到高精度、多功能、易操作和低成本的总体目标。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系统可支持多种支承方式,具有多种... 论述了一种以89C51微控制器为核心的动平衡机通用电测系统的实现方法。系统采用了90年代先进的硬软件结合技术,寻求达到高精度、多功能、易操作和低成本的总体目标。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系统可支持多种支承方式,具有多种显示方式、多种补偿方式、多次启动平均、多面校正计算、多种打印方式以及自动标定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平衡机 电测系统 总体框图 微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测系统中一种信号前处理电路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南 《电子测量技术》 1999年第2期4-6,共3页
文中提出一种电流积分式信号前处理电路,可对毫秒级变化的10^(-7)~10^(-15)A弱电流信号或5mV~50V电压信号连续线性转换,对10^(-12)A量级快变弱电信号可实现快速处理。
关键词 运放组件 测量 信号前处理 电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LE技术在应变电测系统中的应用
3
作者 田启华 赵卫 +1 位作者 游敏 孔凡荣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26-127,共2页
针对YJ -2 2应变仪电测系统 ,应用对象链接与嵌入技术 (OLE) ,用VisualBasic设计开发一个数据处理系统 ,加强了电测系统的数据管理和处理功能 。
关键词 OLE技术 应变电测系统 YJ-22应变仪 OLE 应用对象链接与嵌入技术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动平衡机电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亚彬 王秋晓 王世耕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00-103,共4页
介绍了一种单、双面平衡通用的智能动平衡机电测系统的实现方案。着重论述了动平衡机的力学原理、电测系统硬件结构及软件设计。该电测系统由下位机和上位机两部分组成。以微控制器为核心的下位机主要由智能前端信号处理电路、数据采集... 介绍了一种单、双面平衡通用的智能动平衡机电测系统的实现方案。着重论述了动平衡机的力学原理、电测系统硬件结构及软件设计。该电测系统由下位机和上位机两部分组成。以微控制器为核心的下位机主要由智能前端信号处理电路、数据采集电路和微控制器组成;上位机即工控机系统,通过RS232口与微控制器的串口相连。该系统克服了以基于PCI/ISA插槽的AD采样卡为实现手段的电测系统的缺点,抗干扰性和实时性好。实验证明该电测系统操作简便,平衡精度比较高,能够满足生产实际中单、双面平衡测试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动平衡机 电测系统 微控制器 工控机 硬件结构 软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绝对式的压力电测系统准静态校准方法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陈静 孔德仁 +3 位作者 郭彬 陈金刚 褚俊英 项璟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4-107,共4页
压力电测法能反映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全过程,数据实时性强,含有的信息量大,应用于武器系统的设计、研制及理论弹道学的分析中。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压电式压力电测系统虽然具有动态特性良好等优点,但由于其低频或零频特性比较差,因此需对电... 压力电测法能反映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全过程,数据实时性强,含有的信息量大,应用于武器系统的设计、研制及理论弹道学的分析中。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压电式压力电测系统虽然具有动态特性良好等优点,但由于其低频或零频特性比较差,因此需对电测系统进行准静态校准以获取测试系统的工作特性参数等指标。文中简要介绍了准静态校准装置,即落锤液压动标装置的工作原理,阐述了绝对式准静态校准的原理,通过建立力-压力动力学理论模型,从理论上推导出力与压力之间的关系式,从而证明了力监测压力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电测系统 绝对式准静态校准 动力学理论模型 力监测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1000MW机组发电机电测系统新技术研究
6
作者 洪鼎华 赵永涛 倪颖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97-300,共4页
分析某厂1000 MW机组电测系统设计原理和运行情况,结合1000 MW机组高度信息化和高智能化控制的特点,提出了发电机电测系统更加合理科学的优化方案,确保为发电机组控制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精确的电测数据,从而提高百万机组安全运行能力。
关键词 1000MW机组 电测系统 变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to 3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31
7
作者 齐书英 李洁 +5 位作者 李育红 席爱雪 王晓晔 栾雪冰 许娜 王冬梅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86-689,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3系统)指导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180例经电生理检查证实为阵发性室上速的患者,按手术日期及电生理诊断以1:1的比例分为三维组和二维组,每组... 目的:探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3系统)指导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180例经电生理检查证实为阵发性室上速的患者,按手术日期及电生理诊断以1:1的比例分为三维组和二维组,每组各90例。三维组在Carto3系统指导下进行瓣环三维重建,在三维模型指导下行射频消融。二维组在常规X线照射下行射频消融。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月心动过速复发率、手术费用等指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三维组略延长[(58±16)min vs(54±20)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03),但X线曝光时间三维组明显缩短[(2.1±0.7)min vs(7.8±3.6)min,P〈0.0001],以右侧旁道组X线曝光时间的缩短最显著[(3.4±0.7)min vs(20.2±7.1)min,P〈0.0001],房室结双径路患者三维组X线曝光时间也明显缩短[(1.1±0.3)min vs(5.5±1.7)min,P〈0.0001]。三维组除1例希氏束旁旁道未消融外其余全部消融成功;二维组有3例(2例右侧旁道、1例房室结双径路)消融不成功,更换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三维组无并发症发生,也无复发病例。二维组有1例房室结双径路(男,9岁)消融中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随访12个月动态心电图示II°-III°房室传导阻滞。二维组有2例复发,1例为房室结双径路,再次消融成功;1例为右侧旁道前传恢复,食道调搏检查不能诱发心动过速未再消融。而三维组会增加手术费用。结论 :Carto3指导阵发性室上速的射频消融切实可行,可大大减少X线照射,从而保护了电生理医生和患者,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解剖标测系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 X线曝光 成功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孕妇起搏器植入一例 被引量:10
8
作者 丁立刚 华伟 +5 位作者 刘志敏 樊晓寒 陈刚 郑黎晖 姚焰 张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24-1224,共1页
1临床资料 32岁,女性。反复心悸、头晕3年,加重2月入院。3年前出现心悸、头晕,伴黑朦,1-2s后自行缓解。2年前弯腰时晕厥一次,持续2s左右,未诊治。5月前怀孕体检,动态心电图(Holter)示窦性停搏,最长RR间期6.25s,交界性逸搏... 1临床资料 32岁,女性。反复心悸、头晕3年,加重2月入院。3年前出现心悸、头晕,伴黑朦,1-2s后自行缓解。2年前弯腰时晕厥一次,持续2s左右,未诊治。5月前怀孕体检,动态心电图(Holter)示窦性停搏,最长RR间期6.25s,交界性逸搏,频发房性早搏,短阵房性心动过速。2月前症状开始加重,发作较前频繁,心悸、头晕症状较前明显。此次为行起搏器植入术入院。入院心电图示交界区逸搏心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器植入术 解剖标测系统 短阵房性心动过速 头晕症状 孕妇 三维 反复心悸 频发房性早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用于左侧房室旁路射频消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经股动脉逆行法与经房间隔穿刺法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海娟 刘超 +7 位作者 黄松群 李珂 赵耀 黄新苗 周炳炎 秦爱红 郭志福 曹江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2-366,共5页
目的探究左侧房室旁路消融经股动脉逆行法与经房间隔穿刺法的优劣及评价国产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的性能。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自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入选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30例,术前行心电生理检查确定为左侧房室旁... 目的探究左侧房室旁路消融经股动脉逆行法与经房间隔穿刺法的优劣及评价国产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的性能。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自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入选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30例,术前行心电生理检查确定为左侧房室旁路并具有导管射频消融适应证,以1∶1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配至经股动脉逆行组和经房间隔穿刺组。在国产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Columbus■系统)指导下行左侧房室旁路射频消融术,比较两组患者的靶点标测成功率、术后即刻消融成功率、X线曝光时间、X线辐射剂量、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的靶点标测成功率和术后即刻消融成功率均为100%。经房间隔穿刺组的手术时间[(75.40±22.27)min]、X线曝光时间[384(310,510)s]和X线辐射剂量[93(63,123)mGy]与经股动脉逆行组的[(83.80±39.96)min、369(340,989)s和154(56,184)mGy]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股动脉逆行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7%(1/15),经房间隔穿刺组无不良事件发生,两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国产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可清晰显影导管电极,导管操作性能良好,能够顺利定位,贴靠满意。结论国产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左侧房室旁路的射频消融,经房间隔穿刺法和经股动脉逆行法2种消融策略在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与剂量、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方面没有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生理标测系统 左侧房室旁路 射频消融术 穿刺术 房间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标测系统Carto指导下消融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被引量:7
10
作者 陶海龙 张金盈 +2 位作者 李凌 张力 王小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5-579,共5页
目的:评价Carto三维标测系统在标测、消融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V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5例特发性VT患者,程序刺激诱发VT后,采用Carto指导下激动顺序标测和(或)起搏标测,冷盐水灌注导管进行消融。观察消融即刻成功率、手术时间、消融时间... 目的:评价Carto三维标测系统在标测、消融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V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5例特发性VT患者,程序刺激诱发VT后,采用Carto指导下激动顺序标测和(或)起搏标测,冷盐水灌注导管进行消融。观察消融即刻成功率、手术时间、消融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通过随访评价导管消融后的远期疗效。结果:15例患者均完成Carto指导下电解剖重建,11例为特发性流出道VT,4例为左室特发性VT。消融放电(4.2±1.1)次VT终止,累计放电时间(205.0±13.4)s;手术时间(3.50±0.85)h,X线曝光时间(15.0±7.9)min。所有患者术中即刻均达到消融终点,平均随访6个月,无VT复发。结论:Carto指导下标测、消融能有效治疗特发性VT,同时消融手术时间缩短,远期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心解剖标测系统 室性心动过速 标测 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Site NavX三维电生理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前庭隔离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 被引量:3
11
作者 谭海斌 杨希立 温旭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73-1275,1278,共4页
目的探讨EnSite NavX三维电生理系统指导环肺静脉前庭隔离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EnSite NavX三维电生理系统指导下对38例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患者行环肺静脉导管消融,随访观察其疗效和安全... 目的探讨EnSite NavX三维电生理系统指导环肺静脉前庭隔离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EnSite NavX三维电生理系统指导下对38例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患者行环肺静脉导管消融,随访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38例患者都达到消融终点,双侧肺静脉均完全隔离。手术操作时间(233.8±31.7)min,X线曝光时间(32.5±4.7)min,左房建模时间(27.5±7.5)min。术后随访(9±3)月,单次消融的成功率为89.5%,出现并发症7.9%。结论EnSite NavX三维电生理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前庭隔离导管消融治疗房颤是一种较为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三维测系统 环肺静脉前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S架构的航天发射场自动判读系统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辉峰 刘国君 史景龙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122-126,共5页
运载火箭电测系统靶场测试数据参数类型多、数量大,人工判读测试数据工作量大、效率低,判读准确度难以控制。为了提高靶场电测系统测试判读的效率和准确性,设计了一种基于C/S架构的航天发射场自动判读系统。将参数分为普通参数、台阶参... 运载火箭电测系统靶场测试数据参数类型多、数量大,人工判读测试数据工作量大、效率低,判读准确度难以控制。为了提高靶场电测系统测试判读的效率和准确性,设计了一种基于C/S架构的航天发射场自动判读系统。将参数分为普通参数、台阶参数、脉冲参数、指令参数和复杂曲线参数,针对不同类型的参数,设计不同的算法模型实现智能判读。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能有效提高数据判读比对效率,为航天发射场准确高效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载火箭 电测系统 测试数据 自动判读 航天发射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RT地震前兆波及其机制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玉林 赵璧如 +7 位作者 钱卫 赵国泽 赵健 何世根 张洪魁 李世愚 卢军 钱复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87-505,共19页
PS-100仪器是我们研制的抗干扰性能极强的、新一代高精密度地电测量系统.设在川滇地区的一个 PS100台网于苏门答腊海啸大地震前记录到HRT前兆波动.本文将主要分析报道来自震源区的这种前兆波,特别是其传播特性.潮汐力驱动的谐和振荡波(H... PS-100仪器是我们研制的抗干扰性能极强的、新一代高精密度地电测量系统.设在川滇地区的一个 PS100台网于苏门答腊海啸大地震前记录到HRT前兆波动.本文将主要分析报道来自震源区的这种前兆波,特别是其传播特性.潮汐力驱动的谐和振荡波(HT波)具有与潮汐力相同的周期(如MS_f,K_1,M_2等),但其振幅却仅在震前(约3个月)才出现异常增大;潮汐力驱动的共振振荡波(RT波),出现主震前2天(北京时2004-12-24的10时),RT波分为纵波与横波.初步确定其纵波波速V_1约为307 km/h,横波波速V_s约为126 km/h.它们可能是在地壳多孔岩石孔隙流体中以声模式传播的一类波.对RT波,苏门答腊主震断层系统的固有周期T_0约为5~6 h,其幅度可达2.9%(超出观测标准偏差17倍),成为极其显著的异常.RT波通常以突然急剧变化的方式达到其峰值.震源区多孔介质的固体基质骨架与其间孔隙流体的耦合振动满足共振条件时,即从震中区同时发射出(纵、横)RT波.苏门答腊M_w 9.0级地震前首次记录到RT波,此后已在20余次强震前记录到HRT波.诸强震前所记的HRT波彼此可以很好地对比,表现出一定的重复性、一致性和规律性.汶川M_s8.0级地震前,当时唯一仍在工作的红格台(距震中465 km),也记录到HRT波.我们还在震前发现红格台于2008年5月12日凌晨(0~5时)记录到与汶川地震有成因联系的、显著临震信息.(从2004年在川滇地区增设PS100台网捕捉地方强震的短临前兆开始,到汶川地震前发现红格台记录到临震信息的)这些事实有力地证明:HRT前兆波是客观存在的;地震,特别是强震是有前兆的;是可以预测、预报的,在不太远的将来,实现强震的短临预报是可行的.如果有一布设合理的PS-100台网,根据震前所记RT波,提前1~3天定量地预测强震的三要素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T地震前兆波模型(机制) PS100高精密度大地电测系统 20余个强震短临前兆震例 HRT前兆波的重现性与规律性 实现地震预报的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牙轮钻头轴承试验机设计(下)
14
作者 夏麒彪 练章华 +1 位作者 王子瑜 杨世良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26,共3页
关键词 新型 牙轮钻头 轴承试验机 设计 石油钻头 集成液压系统 钻井液循环系统 电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卫星有效载荷EGSE平台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飞飞 程灏波 王景宇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4-219,共6页
为提高科学卫星有效载荷地面测试的准确性和效率,分析了国内外现有卫星地面电测系统平台及其应用,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CCSDS 660.0标准的通用EGSE综合开发平台.基于该平台分别设计并实现了空间用CCD相机的性能定标和星上科学数据处理单... 为提高科学卫星有效载荷地面测试的准确性和效率,分析了国内外现有卫星地面电测系统平台及其应用,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CCSDS 660.0标准的通用EGSE综合开发平台.基于该平台分别设计并实现了空间用CCD相机的性能定标和星上科学数据处理单元(DPU)的功能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平台具有很好的通用性与可扩展性,能够适应载荷的子单元、子系统以及系统的测试配置要求.为国内EGSE通用平台的研制及科学卫星有效载荷EGSE平台化开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载荷 卫星地面电测系统 EGSE平台 CCSDS66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to XP/Carto3与常规标测指导下消融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比较 被引量:10
16
作者 邓盛荣 舒茂琴 +2 位作者 宋治远 钟理 周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5-270,共6页
目的比较常规电生理标测与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 XP/Carto3)标测指导下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RVOT-PV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13... 目的比较常规电生理标测与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 XP/Carto3)标测指导下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RVOT-PV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10月于我科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的144例室早病例:36例室早患者采用常规电生理标测指导下射频消融(常规组),108例室早采用Carto XP/Carto3标测指导下射频消融(Carto XP/Carto3组)。从靶点标测、消融、术中X线曝光以及手术总耗时等时间方面对两种标测方法进行比较;检测两组术前及术后1 d和3 d 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血清肌钙蛋白Ⅰ(serum cardiac troponinⅠ,c TnⅠ)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的变化,观察随访疗效。结果 Carto XP/Carto3组在室早靶点标测、成功消融、X线曝光以及手术总时间方面均较常规电生理标测组明显缩短(P<0.01),心肌损伤指标CRP、c TnⅠ和CK-MB均明显降低(P<0.01);两组的即刻成功率分别为94.4%(34/36)和100%(108/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随访时,常规组即刻成功的34例患者中有3例室早复发,Carto XP/Carto3组无复发病例。术后3个月时,两组均无新的复发病例。结论 Carto XP/Carto3标测指导的消融靶点定位更精准,手术安全性及有效性更好;常规电生理标测指导的射频消融仍具有较高成功率,手术费用相对便宜,为经济困难而又确实需要消融治疗的患者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选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早搏 导管消融 右室流出道 生理学 标测方法 三维解剖标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istivity and thermal infrared precursors associated with cemented backfill mass 被引量:5
17
作者 XU Wen-bi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9期2329-2335,共7页
The stability of cemented backfill mass is important to keep miners and equipment safe in underground backfill miming.The stress-strain behavior, resistivity and thermal infrared(TIR) characteristics of backfill mass ... The stability of cemented backfill mass is important to keep miners and equipment safe in underground backfill miming.The stress-strain behavior, resistivity and thermal infrared(TIR) characteristics of backfill mass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 were investigated. The monitoring system consisted of a TIR observation system, a stress-strain monitoring system and a resistivity measurement system. Precursory information for impending failure of cemented backfill mass was collected, including TIR, strain and resistivity precursors. The sensitivity and difference of different monitoring information to the same failure event were compar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ime-space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resistivity and TIR is basically the same as the whole process from compression deformation to failure of backfill mass, and the time variation of resistivity and TIR is obviously characterized by stage.The resistivity precursor turns out earlier than the TIR and the strain. The resistivity relation with loading compression is anti-symmetry, decreasing as the compression stress increases before the peak strength of backfill mass. However, when the backfill mass enters into the phase of failure, the resistivity starts to increase as the stress increases. The change of the resistivity growth direction can be regarded as the resistivity-caution-point for the failure of backfill mass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 It is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TIR information mainly represents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evolution in the process of compression before the backfill enters into the plastic-yield state. It can be a valuable tool to obtain the precursors for failure of cemented backfill mass for backfill m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mented backfill mass thermal infrared characteristic RESISTIVITY uniaxial compres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zzy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oft measurement model based on adaptive mutative scale chaos immune algorithm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涛生 左红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2期593-599,共7页
In order to enhance measuring precision of the real complex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complex industrial system and complex ecological & management system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variable,non-liner,strong cou... In order to enhance measuring precision of the real complex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complex industrial system and complex ecological & management system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variable,non-liner,strong coupling and large time-delay,in terms of the fuzzy character of this real complex system,a fuzzy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FLS-SVM) soft measurement model was established and its parameters were optimized by using adaptive mutative scale chaos immune algorithm.The simulation results reveal that fuzzy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oft measurement model is of better approximation accuracy and robustness.And applic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lative errors of the soft measurement model are less than 3.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OS immune algorithm FUZZY support vector mach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yapunov-Krasovskii functional based power system stability analysis in environment of WAMS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婷 吴敏 何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4期801-806,共6页
In order to analyze power system stability in environment of WAMS(wide area measurement system),a new steady state stability model with time-varying delay was proposed for power system.The factors of exciter and power... In order to analyze power system stability in environment of WAMS(wide area measurement system),a new steady state stability model with time-varying delay was proposed for power system.The factors of exciter and power system stabilizer with delay were introduced into analytical model.To decrease conservativeness of stability analysis,an improved Lyapunov-Krasovskii functional was constructed,and then a new delay-dependent steady state stability criterion for power system,which overcomes the disadvantages of eigenvalue computation method,was derived.The proposed model and criterion were tested on synchronous-machine infinite-bus power system.The test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Lyapunov-Krasovskii functional based power system stability analysis method is applicable and effective in the analysis of time delay power system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wer system steady state stability time-varying delay power system stabiliz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and testing of a centralized protection scheme for micro-grids 被引量:1
20
作者 Sohrab Mirsaeidi Dalila Mat Said +2 位作者 Mohammad Wazir Mustafa Mohammad Hafiz Habibuddin Kimia Ghaffar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3876-3887,共12页
Micro-grids comprise low voltage distribution systems with 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DERs) and controllable loads which can operate connected to the medium voltage grid or islanded in a controlled coordinated way. ... Micro-grids comprise low voltage distribution systems with 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DERs) and controllable loads which can operate connected to the medium voltage grid or islanded in a controlled coordinated way. This concept aims to move from "connect and forget" philosophy towards a full integration of DERs. Micro-grids can provide numerous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for end-customers, utilities and society. However, their implementation poses great technical challenges, such as a new philosophy in design of protection systems. In this work, a micro-grid protection scheme is presented based on positive-sequence component using phasor measurement units(PMUs) and a central protection unit(CPU). The salient feature of the proposed scheme in comparison with the previous works is that it has the ability to protect both radial and looped micro-grids against different types of faults with the capability of single-phase tripping. Furthermore, since the CPU is capable of updating its pickup values(upstream and downstream equivalent positive-sequence impedances of each line) after the first change in the micro-grid configuration(such as transferring from grid-connected to islanded mode and or disconnection of a line, bus, or DER either in grid-connected mode or in islanded mode), it can protect micro-grid against subsequent faults. Finally, in order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uggested scheme and the CPU, several simulations have been undertaken by using DIg SILENT Power Factory and MATLAB software pack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grid protection grid-connected mode islanded mode positive-sequence compon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