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相交错并联磁集成双向DC/DC变换器中耦合电感的通用设计准则 被引量:26
1
作者 杨玉岗 马杰 +2 位作者 马云巧 邹雨霏 张书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6122-6134,共13页
针对多相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中的耦合电感器设计困难这一问题,提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耦合电感器通用设计准则。以电感全部对称型耦合电感器的Buck+Boost型交错并联磁集成双向DC/DC变换器为例,研究变换器的Buck模态转换规律,得到变... 针对多相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中的耦合电感器设计困难这一问题,提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耦合电感器通用设计准则。以电感全部对称型耦合电感器的Buck+Boost型交错并联磁集成双向DC/DC变换器为例,研究变换器的Buck模态转换规律,得到变换器的等效稳态电感和等效暂态电感表达式,推导出变换器的稳态电流纹波和暂态电流响应速度与占空比、相数及电感耦合系数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中耦合电感的通用设计准则,按照这一准则,在给定占空比时,通过合理选择耦合电感器的耦合系数,可以既减小稳态相电流纹波又提高暂态输出电流响应速度。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通用设计准则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DC/DC变换器 交错并联磁集成 耦合电感器 稳态电流纹波 暂态电流响应速度 通用设计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Buck模式下的耦合电感设计规则 被引量:8
2
作者 马杰 杨玉岗 马云巧 《电源学报》 CSCD 2014年第3期80-86,共7页
针对目前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中耦合电感设计规范不全面这一问题,以三相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为例,在Buck模式下占空比在1/3~2/3范围内,研究变换器采用分立电感和耦合电感,对稳态电流纹波及暂态电流的响应速度的影响。通过对比... 针对目前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中耦合电感设计规范不全面这一问题,以三相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为例,在Buck模式下占空比在1/3~2/3范围内,研究变换器采用分立电感和耦合电感,对稳态电流纹波及暂态电流的响应速度的影响。通过对比,证明采用耦合电感具有减小稳态相电流纹波或者增大暂态总输出电流响应速度的作用,且占空比越接近1/3和2/3,耦合越强,效果越明显。给出一个耦合电感的设计规则,在这一规则下选择电感的耦合系数,既能减小变换器的稳态相电流纹波,又能提高暂态总输出电流响应速度。最后,通过实验证明了耦合电感具有提高暂态总输出电流响应速度和减小稳态相电流纹波的作用,从而证明了设计规范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DC/DC变换器 交错并联磁集成 耦合电感 稳态电流纹波 暂态电流响应速度 设计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Function的弧焊逆变电源Simulink仿真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卢振洋 余旭 +1 位作者 许少阳 陈树君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6-141,146,共7页
在研究基于微处理器控制的数字化弧焊逆变电源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化控制器的变结构控制方法。以S函数作为闭环控制核心,结合Simulink电路模型建立程序化控制的弧焊逆变电源仿真模型。对该模型的外特性以及动特性进行仿真实验并分析,结... 在研究基于微处理器控制的数字化弧焊逆变电源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化控制器的变结构控制方法。以S函数作为闭环控制核心,结合Simulink电路模型建立程序化控制的弧焊逆变电源仿真模型。对该模型的外特性以及动特性进行仿真实验并分析,结果表明,仿真模型的外特性曲线符合一般规律,变结构控制相比独立PI调节方式极大提升了电流突变时的电流响应速度,并具有超调量小、调整时间短以及控制稳定等优势。该仿真模型对数字化弧焊电源的设计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焊逆变电源 变结构控制 电流响应速度 SIMULINK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