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电流变阻尼器汽车悬架的半主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徐顺香 瞿伟廉 袁润章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93-595,622,共4页
采用电流变阻尼器作为汽车悬架系统的减振器 ,应用最优控制策略 ,设计了汽车悬架的半主动控制系统。大量仿真实验表明 。
关键词 汽车悬架系统 半主动控制 平顺性 乘坐舒适性 汽车驾驶 减振 改善 电流变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电流变阻尼器阻尼特性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吉安 张博明 +1 位作者 王殿富 杜善义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8-65,共8页
首先简要地介绍了电流变体材料以及电流变阻尼器的基本概念,进而阐明了剪切模式电流变阻尼器、流动模式电流变阻尼器和复合模式电流变阻尼器的工作原理。最后,应用非牛顿流体力学理论给出了它们的阻尼力模型,并对其各自的阻尼特性进... 首先简要地介绍了电流变体材料以及电流变阻尼器的基本概念,进而阐明了剪切模式电流变阻尼器、流动模式电流变阻尼器和复合模式电流变阻尼器的工作原理。最后,应用非牛顿流体力学理论给出了它们的阻尼力模型,并对其各自的阻尼特性进行了一些理论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变阻尼器 等效阻尼系数 电场场强 振动主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板式电流变阻尼器在抑制转子突加不平衡响应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姚国治 孟光 +2 位作者 方同 邱阳 范彦斌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7-52,共6页
设计了用于转子振动控制用的摩擦板式电流变阻尼器,建立了电流变阻尼器-转子系统的分析模型,根据文献[7]中建立的突加不平衡模型,理论分析了电流变阻尼器抑制转子系统突加不平衡响应,计算分析结果发现:随着外加电压的升高,电... 设计了用于转子振动控制用的摩擦板式电流变阻尼器,建立了电流变阻尼器-转子系统的分析模型,根据文献[7]中建立的突加不平衡模型,理论分析了电流变阻尼器抑制转子系统突加不平衡响应,计算分析结果发现:随着外加电压的升高,电流变阻尼器能有效地抑制突加不平衡响应,缩短瞬态过程,减小瞬态峰值。最后从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变阻尼器 转子系统 突加不平衡响应 振动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变阻尼器的动态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斌 杨智春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1-84,共4页
设计制造了一种多层滑动极板式电流变阻尼器 ,使用自制的电流变液 ,采用正弦激励 ,进行了这种电流变阻尼器的阻尼特性试验。研究了电流变阻尼器的载荷 位移迟滞特性和载荷 速率迟滞特性 ,同时研究分析了这种电流变阻尼器的周期能耗特性... 设计制造了一种多层滑动极板式电流变阻尼器 ,使用自制的电流变液 ,采用正弦激励 ,进行了这种电流变阻尼器的阻尼特性试验。研究了电流变阻尼器的载荷 位移迟滞特性和载荷 速率迟滞特性 ,同时研究分析了这种电流变阻尼器的周期能耗特性及等效粘性阻尼特性。结果表明 ,阻尼器的周期能耗量随外加电场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外加电场强度越大 ,阻尼器的等效阻尼系数越大。阻尼器的阻尼特性体现为库仑阻尼和粘性阻尼的组合 ,其中随外加电场强度可控的主要是库仑阻尼力 ,而且库仑阻尼力不仅与外加电场强度有关 ,也与阻尼器的运动速度有关。该阻尼器系统是一个强非线性系统 ,极板间电流变液在低剪切应变率时表现为Bingham塑性流体 ,在高剪切应变率时流变性态比较复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 电流变阻尼器 动态特性 等效阻尼 迟滞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主动直接输出反馈滑模模糊控制电流变阻尼器减振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蔡良斌 陈大跃 孙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931-1936,共6页
针对多层结构电流变阻尼器减振系统运动状态难以完全实时测量、外界扰动和系统参数摄动界限难以准确估计以及阻尼器连续可调的特点,提出了半主动直接输出反馈滑模模糊控制策略.它是利用滑模运动方程稳定的Hurwitz判据选择滑模梯度参数,... 针对多层结构电流变阻尼器减振系统运动状态难以完全实时测量、外界扰动和系统参数摄动界限难以准确估计以及阻尼器连续可调的特点,提出了半主动直接输出反馈滑模模糊控制策略.它是利用滑模运动方程稳定的Hurwitz判据选择滑模梯度参数,根据滑模到达条件和电流变阻尼器最大可控阻尼力设计输出反馈滑模模糊控制器,而可控屈服阻尼力对主结构做负功控制规则以保证主结构最佳减振.仿真分析表明,半主动滑模模糊控制电流变阻尼器减振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变阻尼器 半主动控制 直接输出反馈 滑模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阻尼力电流变阻尼器的结构设计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阎安志 徐晖 +1 位作者 陈丁跃 敬晓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979-982,共4页
根据电流变液的力学性能并结合原有的电流变阻尼器的特点 ,提出了一种可以大大提高其阻尼力的新型电流变阻尼器结构 ,并建立了力学模型 ,给出了其阻尼力和等效粘性阻尼系数 .通过与原电流变阻尼器的阻尼力特性相比较 ,新型阻尼器在电场... 根据电流变液的力学性能并结合原有的电流变阻尼器的特点 ,提出了一种可以大大提高其阻尼力的新型电流变阻尼器结构 ,并建立了力学模型 ,给出了其阻尼力和等效粘性阻尼系数 .通过与原电流变阻尼器的阻尼力特性相比较 ,新型阻尼器在电场为 0kV/mm、增益为 2时 ,其粘性阻尼系数是原电流变阻尼器的 4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性能 电流变阻尼器 阻尼 等效粘性阻尼系数 结构设计 结构振动控制 杠杆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滑动极板式电流变阻尼器的动力学建模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智春 李斌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5-28,共4页
研制了一种多层滑动极板电流变阻尼器 ,并进行了阻尼器的动态特性实验。基于 Bingham塑性理论 ,提出了一种考虑电流变阻尼器的粘性阻尼和库仑阻尼效应的力学模型 ,该模型具有结构简单 ,模型参数少的特点。利用阻尼器动态实验数据 ,用参... 研制了一种多层滑动极板电流变阻尼器 ,并进行了阻尼器的动态特性实验。基于 Bingham塑性理论 ,提出了一种考虑电流变阻尼器的粘性阻尼和库仑阻尼效应的力学模型 ,该模型具有结构简单 ,模型参数少的特点。利用阻尼器动态实验数据 ,用参数优化方法对阻尼器力学模型进行了参数识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 电流变阻尼器 动态特性 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子电流变阻尼器系统振动模糊控制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屈文忠 缪赟 邱阳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985-987,990,共4页
电流变液是一种智能材料 ,它具有控制方便、反应快等特点 ,适合于振动控制方面的应用。本文针对摩擦板式电流变阻尼器转子振动系统设计了自适应模糊逻辑控制策略 ,进行了转子系统振动主动控制的实验研究 ,验证了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的有... 电流变液是一种智能材料 ,它具有控制方便、反应快等特点 ,适合于振动控制方面的应用。本文针对摩擦板式电流变阻尼器转子振动系统设计了自适应模糊逻辑控制策略 ,进行了转子系统振动主动控制的实验研究 ,验证了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实验表明 ,模糊逻辑控制方法具有算法实现简易、善于利用专家的经验以及自适应能力强等诸多优点 ;转子电流变阻尼器振动系统在模糊逻辑控制器的控制之下 ,不但一阶临界振动得到有效抑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系统 电流变阻尼器 振动控制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变阻尼器支承的转子系统不平稳振动测试
9
作者 张智伟 于涛 +2 位作者 韩清凯 邓庆绪 闻邦椿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7-98,共2页
对采用一种剪切型电流变阻尼器作为支承的刚性转子系统进行振动测试,对比分析了电流变阻尼器外加电场电压不同时转子振动的特点。在适当的电压条件下可使转子振动明显减低。研究了转子振动控制过程中由于电场电压切换所造成的转子不平... 对采用一种剪切型电流变阻尼器作为支承的刚性转子系统进行振动测试,对比分析了电流变阻尼器外加电场电压不同时转子振动的特点。在适当的电压条件下可使转子振动明显减低。研究了转子振动控制过程中由于电场电压切换所造成的转子不平稳振动的时频变化规律。在稳定运行过程中,由于电压突变使转子振动产生波动.而转速均匀升降会对这种不平稳振动起到一定的镇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系统 电流变阻尼器 不平稳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冲击下电流变阻尼器多物理场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3
10
作者 宫厚增 欧阳青 +1 位作者 曹迎春 王炅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9-122,136,共5页
针对将电流变阻尼器应用于冲击载荷下的火炮反后坐装置,阻尼器采用固定电极板式结构,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软件,建立电流变阻尼器的二维轴对称几何模型,根据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块,得到不可压缩的电流变流体层流仿真。分... 针对将电流变阻尼器应用于冲击载荷下的火炮反后坐装置,阻尼器采用固定电极板式结构,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软件,建立电流变阻尼器的二维轴对称几何模型,根据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块,得到不可压缩的电流变流体层流仿真。分析高速冲击下电流变流体在环形间隙的流动情况,并且在变化的电场耦合作用下,仿真计算出电流变阻尼器输出阻尼力的大小,同时也研究阻尼器结构参数对输出阻尼力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1~5kV范围内增加极板电压,环形通道流体速度降低1.03m/s,总输出阻尼力提高375.9N;在电场强度为5kV/mm情况下,阻尼通道有效长度增加25mm,阻尼力由828.2N增大至1950.8N;保持阻尼通道长度不变,环形间隙增大1.5mm,阻尼力下降至113.3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 电流变阻尼器 多物理场 冲击载荷 COMS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电流变阻尼器的索振动控制实验研究
11
作者 曹天义 刘红军 +1 位作者 滕军 刘鹏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21-822,826,共3页
由于拉索具有极大的柔性,相对较小的质量,以及非常低的阻尼,其对风荷载及交通荷载引起的振动十分敏感。最近的研究方向也转向了对索振动使用电/磁流变阻尼器的半主动控制。本文通过在靠近下端锚固点的轴垂直方向设置电流变阻尼器来减缓... 由于拉索具有极大的柔性,相对较小的质量,以及非常低的阻尼,其对风荷载及交通荷载引起的振动十分敏感。最近的研究方向也转向了对索振动使用电/磁流变阻尼器的半主动控制。本文通过在靠近下端锚固点的轴垂直方向设置电流变阻尼器来减缓拉索振动。实验中,我们对实际索结构中143m长的索取1/12的模型比,也就是建立一个12m长的索模型。设计了一个电流变阻尼器,在不同的激振力幅值和不同的使用电压条件下,对拉索-阻尼器系统的非线性振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最后计算了索控制后的振动衰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变阻尼器 斜拉索 半主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变阻尼器用于振动控制的理论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姚国治 孟光 方同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2-56,共5页
简要介绍了电流变液及其力学特性,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了一种电流变阻尼器在振动控制中的应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得到了相似的结论:这种电流变阻尼器在低频具有显著的控制振动的效果,随着外加电场强度的增大控振效果更加明显,... 简要介绍了电流变液及其力学特性,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了一种电流变阻尼器在振动控制中的应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得到了相似的结论:这种电流变阻尼器在低频具有显著的控制振动的效果,随着外加电场强度的增大控振效果更加明显,这种电流变阻尼器具有控制方便,瞬时可控,能耗小,结构简单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 电流变阻尼器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电流变液阻尼器改变切削系统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道斌 王民 费仁元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4-287,共4页
为了进一步对先前研制的一种基于电流变液阻尼器的切削颤振抑制结构进行系统的研究,对其静态和动态特性进行了实验和理论研究。结果证明,这种结构可以显著改变车刀刀杆的固有频率、阻尼性能等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在零电场下刀杆的静柔度... 为了进一步对先前研制的一种基于电流变液阻尼器的切削颤振抑制结构进行系统的研究,对其静态和动态特性进行了实验和理论研究。结果证明,这种结构可以显著改变车刀刀杆的固有频率、阻尼性能等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在零电场下刀杆的静柔度约0.5μm/N,电场强度为1.5kV/mm时减小到约0.3μm/N,2kV/mm时减小到约0.2μm/N;在零电场时刀杆的加载和卸载曲线是大致重合的,近似一纯弹性体;而在电场强度为1.5kV/mm和2kV/mm时加载与卸载曲线包绕的面积都明显增大;刀杆的阻尼比在3kV/mm时为0.05127,而1.5kV/mm和0kV/mm时分别为0.02882和0.02163。动柔度曲线显示: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大,结构的阻尼比增大,共振峰值减小。利用这种结构具有可控动态性能这一优点,可以在线对机床车削振动进行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阻尼 车削 静态特性 动态特性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挤压式电流变液阻尼器模型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晓杰 张培强 +2 位作者 刘云平 郑恋青 唐新鲁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2000年第1期23-29,共7页
提出一种新型电流变液阻尼器即电流变液锥形 (或楔形 )挤压式阻尼器模型的设计概念。该模型中 ,电流变液在锥形极板间形成的链状或柱状结构受到斜向的拉压作用 ,产生的能量耗散既不同于剪切式 ,又不同于正向挤压式 ,而且通过调整半锥角... 提出一种新型电流变液阻尼器即电流变液锥形 (或楔形 )挤压式阻尼器模型的设计概念。该模型中 ,电流变液在锥形极板间形成的链状或柱状结构受到斜向的拉压作用 ,产生的能量耗散既不同于剪切式 ,又不同于正向挤压式 ,而且通过调整半锥角度 ,可以改变阻尼器的最大振动位移范围。作者对其模型进行了正弦激励下的动力学特性实验研究。同时 ,根据 Bingham塑性模型及润滑方程对锥形动态挤压流动过程进行了准定常近似分析计算 ,计算结果与阻尼器的动态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设计 动态试验 锥形挤压式 电流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变减振器的汽车半主动悬架的开关控制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永发 沈楚敬 赵霞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63-866,共4页
对安装有电流变阻尼器的半主动悬架进行数学建模,并在1/4车辆动力学模型上建立运动学方程和状态方程.采用电流变阻尼器作为动作器,用开关控制对车辆模型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开关控制算法对悬架的动挠度、轮胎的动变形的控制是有效的... 对安装有电流变阻尼器的半主动悬架进行数学建模,并在1/4车辆动力学模型上建立运动学方程和状态方程.采用电流变阻尼器作为动作器,用开关控制对车辆模型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开关控制算法对悬架的动挠度、轮胎的动变形的控制是有效的,在一定程度上减低了车身垂直加速度,能有效提高车辆运行的平顺性和安全性.开关算法所提供的是非连续控制信号,算法简单,效果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变阻尼器 半主动悬架 开关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变智能半主动悬架的输出反馈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成 陈大跃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10,共6页
对带有电流变智能阻尼器的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设计了一种输出反馈变结构控制器。根据滑模运动方程稳定的Hurwitz判据选择滑模面矩阵,实现控制与外界扰动完全解耦。仿真分析了多种激励信号下隔振质量的响应及半主动悬架系统在系统参数摄... 对带有电流变智能阻尼器的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设计了一种输出反馈变结构控制器。根据滑模运动方程稳定的Hurwitz判据选择滑模面矩阵,实现控制与外界扰动完全解耦。仿真分析了多种激励信号下隔振质量的响应及半主动悬架系统在系统参数摄动下的鲁棒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变结构控制下半主动悬架系统的隔振效果要远好于最优被动系统,而且对外界扰动有一定的适应性,对系统参数摄动也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半主动悬架 电流变阻尼器 输出反馈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变智能半主动悬架的模糊滑模控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汪桂香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1-54,共4页
对带有电流变液智能阻尼器的半主动汽车悬架系统设计一种输出反馈模糊滑模控制器。根据滑模运动方程稳定的Hurw itz判据选择滑模面矩阵,以滑模变量及其导数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以控制力作为输出设计模糊滑模控制器,利用电流变液智能... 对带有电流变液智能阻尼器的半主动汽车悬架系统设计一种输出反馈模糊滑模控制器。根据滑模运动方程稳定的Hurw itz判据选择滑模面矩阵,以滑模变量及其导数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以控制力作为输出设计模糊滑模控制器,利用电流变液智能阻尼器的阻尼力可随电压连续变化的特性来降低隔振质量的振动。仿真分析了多种激励信号下隔振质量的响应。仿真结果表明:与无控制作用的最优被动阻尼和电流变液阻尼器最大阻尼相比,模糊滑模控制下的半主动悬架系统的隔振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电流变阻尼器 半主动悬架 模糊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测控制的弓网系统半主动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任志玲 林冬 +1 位作者 王月 张广全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86-1092,共7页
针对弓网耦合问题,提出了弓网系统的半主动控制策略。根据建立的弓网模型和接触力历史数据,利用预测控制技术,预测下一时刻接触力;将预测值与理论值对比计算误差,MPC控制器将计算结果输出给电流变阻尼器;由电流变阻尼器提供接触力的控... 针对弓网耦合问题,提出了弓网系统的半主动控制策略。根据建立的弓网模型和接触力历史数据,利用预测控制技术,预测下一时刻接触力;将预测值与理论值对比计算误差,MPC控制器将计算结果输出给电流变阻尼器;由电流变阻尼器提供接触力的控制输入变化量,使得实际值接近于理论值。实验结果表明:半主动控制策略在弓网系统的应用,能有效提高弓网耦合质量,抑制离线电弧的发生,优化受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网系统 半主动控制 电流变阻尼器 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RF的切削颤振控制建模与仿真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耀斌 张春良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65,68,共6页
针对电流变阻尼器抑制切削颤振存在的困难,设计了一种流动与剪切混合模式的电流变阻尼器。介绍了电流变液及电流变阻尼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基于B ingham塑性理论,建立了流动与剪切混合模式的电流变阻尼器的力学模型。实验与仿真结... 针对电流变阻尼器抑制切削颤振存在的困难,设计了一种流动与剪切混合模式的电流变阻尼器。介绍了电流变液及电流变阻尼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基于B ingham塑性理论,建立了流动与剪切混合模式的电流变阻尼器的力学模型。实验与仿真结果表明,电流变阻尼器能很好地实现振动的实时控制,并能有效地抑制切削颤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变阻尼器 切削颤振 实时控制 建模与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半主动悬架的鲁棒控制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霞 白士红 张永发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9-111,共3页
分析基于电流变阻尼器的半主动悬架系统,建立了1/4车辆状态空间模型,在路面输入是随机白噪声下,应用干扰抑制指标,设计H∞控制器,并且用MATLAB进行了数值仿真,与被动悬架相比,H∞控制下的闭环悬架系统能有效降低车身垂直加速度。
关键词 电流变阻尼器 半主动悬架 H∞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