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控制晶闸管的di/dt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胡飞 宋李梅 韩郑生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4-279,320,共7页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控制晶闸管(MCT)相比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具有高电流密度、低导通压降和快速开启等优势,在高压脉冲功率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脉冲功率开关,MCT开启过程对输出脉冲信号质量有很大影响。采用理论分析...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控制晶闸管(MCT)相比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具有高电流密度、低导通压降和快速开启等优势,在高压脉冲功率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脉冲功率开关,MCT开启过程对输出脉冲信号质量有很大影响。采用理论分析并结合仿真优化重点研究了MCT开启瞬态特性。通过对MCT开启过程进行详细地理论分析推导,给出了MCT开启过程中阳极电流和上升时间的表达式。结合Sentaurus TCAD仿真优化,将MCT开启过程中电流上升速率(di/dt)由40 kA/s提升至80 kA/s,极大地改善了器件开启瞬态特性。最后,总结提出了提高器件开启瞬间di/dt的设计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控制晶闸管(MCT) 电流上升速率(di/dt) 脉冲功率开关 开启瞬态 上升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5 kV SiC光控晶闸管的研制
2
作者 杨燎 陈宏 +2 位作者 郑昌伟 白云 杨成樾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61-865,共5页
基于Sentaurus TCAD软件,研制了一款6.5 kV SiC光控晶闸管。通过优化雪崩击穿模型,对多层外延材料的规格及渐变终端技术进行研究,有效抑制了芯片表面峰值电场,实现了6.5 kV的耐压设计;此外结合实际应用需求,对器件的开通特性进行了仿真... 基于Sentaurus TCAD软件,研制了一款6.5 kV SiC光控晶闸管。通过优化雪崩击穿模型,对多层外延材料的规格及渐变终端技术进行研究,有效抑制了芯片表面峰值电场,实现了6.5 kV的耐压设计;此外结合实际应用需求,对器件的开通特性进行了仿真模拟。在4英寸(1英寸=2.54 cm)SiC工艺平台制备了6.5 kV SiC光控晶闸管,并对器件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芯片击穿电压超过6.5 kV,在4 kV电源电压以及365 nm波长紫外光触发的条件下,器件导通延迟约为200 ns,脉冲峰值电流约为2.1 kA,最大导通电流变化率(di/dt)达到6.3 kA/μs,测试结果与仿真模拟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SiC) 光控晶闸管(LTT) 脉冲开关 击穿电压 电流变化率(di/d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兆半导体IntelliMAX负载开关简化复杂功率设计难题
3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57-857,共1页
2010年7月19日,飞兆半导体公司推出先进负载管理开关产品FPF1038/FPF1039,这两款单一芯片解决方案在开关用于断开具有高输出电容(〉100μF)的负载时,能够帮助设计人员应对降低浪涌电流或高di/dt的挑战。如果使用传统的MOSFET/... 2010年7月19日,飞兆半导体公司推出先进负载管理开关产品FPF1038/FPF1039,这两款单一芯片解决方案在开关用于断开具有高输出电容(〉100μF)的负载时,能够帮助设计人员应对降低浪涌电流或高di/dt的挑战。如果使用传统的MOSFET/分立式解决方案将负载直接连接至电池或电源,当开关开启并消耗大量的电流时,分立元件的容差则可能造成过多的电压下降,从而引致电压轨超出规范要求。FPF1038/FPF1039在单芯片上集成了所需的功能性,能够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并且减少电路板占用空间、减少元件数目、消除容差匹配问题,同时减少补偿电路的额外设计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兆半导体公司 负载开关 功率设计 MOSFET 浪涌电流 电压下降 分立元件 di/d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