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uasi-Z源逆变器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周斌生 宋庆烁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46-1150,共5页
Quasi-Z源逆变器是在Z源逆变器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新型电路拓扑结构,它除具有Z源逆变器的各种优点外,还降低了逆变器无源器件的电压电流额定值,而且使逆变器的输入电流变得连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分析了Quasi-Z源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建... Quasi-Z源逆变器是在Z源逆变器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新型电路拓扑结构,它除具有Z源逆变器的各种优点外,还降低了逆变器无源器件的电压电流额定值,而且使逆变器的输入电流变得连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分析了Quasi-Z源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它的小信号模型,并设计了Quasi-Z源逆变器的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系统。实现了对直流母线电压峰值的间接控制,能克服输入电压变化、负载变化等扰动的影响,使输出电压始终保持恒定,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通过仿真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准确性以及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si—Z源逆变器 小信号模型 非最小相位: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频器输出双闭环神经元解耦控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肖永涛 陈宝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67-1372,共6页
为提高变频器的抗扰能力和输出电压电流的质量,针对传统闭环控制精度不高,鲁棒性不强等缺点,提出一种改进型的神经元解耦控制的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方案,利用电压外环实现对输出电压的稳定控制,电流内环实现对输出电流的控制,电压环包含... 为提高变频器的抗扰能力和输出电压电流的质量,针对传统闭环控制精度不高,鲁棒性不强等缺点,提出一种改进型的神经元解耦控制的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方案,利用电压外环实现对输出电压的稳定控制,电流内环实现对输出电流的控制,电压环包含负载电流前馈及输出滤波电容电流解耦,电流环包含输出电压前馈及输出滤波电感电压解耦,利用神经元PID控制器的自适应调节能力,系统能够有效地抵抗输入及负载上的各种扰动,通过SIMULINK仿真分析,这种控制策略相对于常规的单闭环控制和双闭环PID控制,输出电压波形畸变小,动态响应快,超调小,有很好的负载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频器 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输出侧双模块并联的电力电子变压器高电能质量控制策略 被引量:6
3
作者 周柯 肖凡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3-30,共8页
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PET)在给不平衡或非线性负荷供电时,可能会出现PET装置输出侧电压幅值和频率不稳定的现象,甚至影响PET的供电可靠性。针对PET输出容量大、容量模块化可调、高电能质量供电等需求,避免单台... 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PET)在给不平衡或非线性负荷供电时,可能会出现PET装置输出侧电压幅值和频率不稳定的现象,甚至影响PET的供电可靠性。针对PET输出容量大、容量模块化可调、高电能质量供电等需求,避免单台逆变器输出模块在处理不对称或非线性负荷时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PET输出侧(逆变级)双模块并联的高电能质量控制策略。主要思路为:输出侧中的一个逆变器模块采用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可视为电压源,负责提供稳定的PET输出侧电压,起到稳定其他输出侧逆变器模块的电压基准值的作用,既可以补偿所有负序、谐波及无功电流以降低对PET输出电压的不利影响,同时还按照既定的输出侧模块功率分配策略输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输出侧的其他逆变器模块则采用电流补偿控制策略,可视为电流源,用于增大输出电流,提升PET装置的容量。以两个输出侧逆变器模块并联输出为例进行理论分析,认为所提控制策略既可以提高PET装置的输出容量,又可以极大降低非对称负荷对PET输出电压稳定的不利影响,有效地提升了PET的负载适应性、容量扩展性及供电可靠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变压器 输出侧 并联模块 高电能质量 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 电流补偿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L滤波的逆变器并网电流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韩咏如 薛士龙 邓勇智 《电源学报》 CSCD 2014年第1期103-109,113,共8页
LCL滤波器不仅电感量小,而且具有良好的高频衰减特性。但LCL滤波器为三阶系统,虽然能有效抑制并网电流中高次谐波电流,但却带来谐振问题。谐振问题对逆变器的控制策略提出较高要求。采用逆变器的逆变侧电流和并网侧电流双闭环控制方法,... LCL滤波器不仅电感量小,而且具有良好的高频衰减特性。但LCL滤波器为三阶系统,虽然能有效抑制并网电流中高次谐波电流,但却带来谐振问题。谐振问题对逆变器的控制策略提出较高要求。采用逆变器的逆变侧电流和并网侧电流双闭环控制方法,对基于PI调节和一种新型准PR(准比例谐振)调节的有源阻尼控制法进行建模及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新型准PR调节的逆变侧和并网侧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具有谐振抑制能力强、动态响应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L滤波 并网逆变器 新型准PR 调节 电流双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可编程直流电流源的快速跟踪控制
5
作者 黄金亮 同向前 +1 位作者 党超亮 程远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16,55,共6页
大功率可编程直流电流源是一种输出电流脉动波形、脉动幅值和脉动周期可通过编程设定的特种直流电流源。本文设计了大功率可编程直流电流源的原理电路及其参数,分析了电源的工作原理,建立了电源系统的数学模型。针对本电源系统含有典型... 大功率可编程直流电流源是一种输出电流脉动波形、脉动幅值和脉动周期可通过编程设定的特种直流电流源。本文设计了大功率可编程直流电流源的原理电路及其参数,分析了电源的工作原理,建立了电源系统的数学模型。针对本电源系统含有典型二阶振荡环节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等效模型的调节器设计方法;针对输出电流单闭环控制快速性与稳定性矛盾突出的问题,提出引入滤波电感电流作为内环的新型双闭环控制模式。开发了基于上位机远程编程控制的22k W双路直流电流源样机,在不同脉动波形、幅值和周期下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具有更短的调节时间和更高的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编程直流电流 电流双闭环控制 脉动电流 二阶振荡环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L滤波并网逆变器的新型电流控制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何春花 惠晶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5期538-543,共6页
针对LCL并网滤波器网侧电感电流和电容电流的双闭环控制策略,采用对电容电流闭环控制以增加系统阻尼,抑制系统振荡,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对比分析网侧电感电流独立控制与电感及电容共同控制的特性,对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进行系统建模和... 针对LCL并网滤波器网侧电感电流和电容电流的双闭环控制策略,采用对电容电流闭环控制以增加系统阻尼,抑制系统振荡,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对比分析网侧电感电流独立控制与电感及电容共同控制的特性,对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进行系统建模和稳定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LCL拓扑与控制策略可有效抑制网侧电流谐振,具有良好的稳态特性和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LCL滤波器 电流双闭环控制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飞轮储能单元的神经元自适应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算法 被引量:7
7
作者 王磊 杜晓强 宋永端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4-79,共6页
提出了种应用于飞轮储能系统的神经元自适应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PID)控制算法。该算法基于传统的双闭环调速系统与神经网络理论,实现对飞轮驱动电机的控制,使飞轮驱动电机能够根据系统要求,驱动飞轮储... 提出了种应用于飞轮储能系统的神经元自适应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PID)控制算法。该算法基于传统的双闭环调速系统与神经网络理论,实现对飞轮驱动电机的控制,使飞轮驱动电机能够根据系统要求,驱动飞轮储能单元储存或释放能量。运用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了该控制算法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并给出了其稳定性条件。经过仿真验证,该算法可以有效地实现对飞轮储能单元的充放电控制,其控制参数可以随着系统的运行自适应调节,飞轮储能单元的控制精度和鲁棒性也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轮储能单元 风力发电机 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 神经元自适应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李亚普诺夫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频开关电源Fuzzy-PID控制器的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晓林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56-157,145,共3页
针对感应式变频开关电源在对金属材料进行热处理过程中,负载的等效参数和谐振频率发生变化,而变频电源的输出频率不能及时调整和跟踪的问题,结合PID和Fuzzy控制技术的优点,设计Fuzzy-PID控制器对变频电源进行控制,在大偏差时用Fuzzy控制... 针对感应式变频开关电源在对金属材料进行热处理过程中,负载的等效参数和谐振频率发生变化,而变频电源的输出频率不能及时调整和跟踪的问题,结合PID和Fuzzy控制技术的优点,设计Fuzzy-PID控制器对变频电源进行控制,在大偏差时用Fuzzy控制,在小偏差时用PID调节。Fuzzy-PID控制器以单片机8098为核心,采用SPWM专用芯片SA4828,实现变频开关电源的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使变频电源不仅具有较快的动态响应、更小的超调,并且具有较高的稳态精度和频率跟踪控制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ZZY-PID控制 变频电源 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电网中增强LCL逆变器稳定性的虚拟阻抗控制 被引量:39
9
作者 魏石磊 田艳军 +1 位作者 王毅 陈波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27-1834,共8页
LCL型逆变器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发电并网系统中。在弱电网条件下,并网阻抗与控制参数不匹配是导致系统稳定性下降甚至失稳的主要原因。从削弱不匹配程度的角度出发,基于电流双闭环控制模型,分析了并网阻抗影响系统稳定性的作用机理,提出... LCL型逆变器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发电并网系统中。在弱电网条件下,并网阻抗与控制参数不匹配是导致系统稳定性下降甚至失稳的主要原因。从削弱不匹配程度的角度出发,基于电流双闭环控制模型,分析了并网阻抗影响系统稳定性的作用机理,提出了网侧串联虚拟电感的改进方法。先增大网侧等效滤波电感的值,再进行控制参数设计,降低了并网阻抗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从而改善了系统稳定性。采用Bode图及根轨迹法对比分析了常规及改进控制策略,结果表明:同等弱电网条件下,采用改进方法系统稳定性更好。此外改进方法可以允许并网阻抗在更大范围内波动,提高了系统对弱电网的适应能力。最后采用Matlab/Simulink仿真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LCL滤波 电流双闭环控制 弱电网 虚拟电感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的准PR控制系统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涛 程启明 +2 位作者 程尹曼 孙伟莎 陈路 《广东电力》 2018年第3期86-91,共6页
随着并网系统复杂性的增加,为了避免并网控制策略中复杂的坐标变换和解耦过程,将准比例谐振(proportional resonance,PR)控制引入到T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的控制之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控制系统的建模和稳定性分析,将其与空间维数脉冲宽... 随着并网系统复杂性的增加,为了避免并网控制策略中复杂的坐标变换和解耦过程,将准比例谐振(proportional resonance,PR)控制引入到T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的控制之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控制系统的建模和稳定性分析,将其与空间维数脉冲宽度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算法相结合,实现对T型逆变器的并网控制;最后,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上搭建了T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的准PR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准PR控制在保证实现逆变器单位功率因数并网的前提下,能够更好地实现对并网电流无静差追踪和提高系统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逆变器 准PR控制 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 SVPWM 电流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装置能量回馈电路设计与瞬态过程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飞过 张建军 马昭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157-160,164,共5页
电梯等提升装置的电动机制动时会产生较大的制动能量,传统的解决办法是采用电阻将这部分能量消耗掉,但这种能量消耗既不安全,又不经济,可通过外加能量回馈装置,将这部分能量回馈至电网,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分析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工作原... 电梯等提升装置的电动机制动时会产生较大的制动能量,传统的解决办法是采用电阻将这部分能量消耗掉,但这种能量消耗既不安全,又不经济,可通过外加能量回馈装置,将这部分能量回馈至电网,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分析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工作原理,然后在d-q坐标系中构建PWM整流器数学模型,详细设计了控制回路中的电压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并在Matlab中建立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能量回馈装置采用SVPWM调制可以提高直流母线电压利用率;合理选择滤波电感可提高回馈电流THD指标;优化调节器参数可改善瞬态过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能量 PWM整流器 能量回馈 瞬态过程 空间矢量 脉冲宽度调制 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