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流体动力喷射的多层柔性电路垂直互联结构打印技术研究
1
作者 王丹阳 高振强 +4 位作者 靳茂鹏 郭恒瑞 白彦军 王飞 彭子龙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7-44,共8页
柔性可拉伸电子器件在可穿戴电子产品和软体机器人等领域应用广泛。为了实现高度集成,不同层之间的电子器件需要通过垂直互联来连接在一起,因此,实现稳定的垂直互联至关重要。提出了一种可以通过电流体动力喷射直接打印低熔点液态金属... 柔性可拉伸电子器件在可穿戴电子产品和软体机器人等领域应用广泛。为了实现高度集成,不同层之间的电子器件需要通过垂直互联来连接在一起,因此,实现稳定的垂直互联至关重要。提出了一种可以通过电流体动力喷射直接打印低熔点液态金属立柱的方法,可以实现柔性电路的垂直互联。通过控制打印参数,可以打印出不同高度的金属立柱,以制作出不同高度的垂直互联。为了检测垂直互联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将制作的具有垂直互联通道的电路分别进行拉伸、弯曲检测,检测表明在数百次的弯曲和拉伸循环下,该电路具有稳定的电阻响应。制作了一个基于多层结构的带LED灯的无线感应线圈,以展示电流体动力喷射打印用于垂直互联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互联 多层柔性 电流体动力喷射打印 液态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电流体动力激励器的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27
2
作者 宋慧敏 李应红 +1 位作者 魏沣亭 张朴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2-74,共3页
揭示辉光放电的电特性是进行等离子体电流体动力激励器优化设计的前提,基于PSpice软件对激励器进行了建模与仿真。采用PSpice中的数学宏模型建立了等离子体放电的模型,解决了等离子体电流体动力激励器仿真的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仿真... 揭示辉光放电的电特性是进行等离子体电流体动力激励器优化设计的前提,基于PSpice软件对激励器进行了建模与仿真。采用PSpice中的数学宏模型建立了等离子体放电的模型,解决了等离子体电流体动力激励器仿真的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仿真了对称布局等离子体激励器的宏观电特性,仿真结果符合辉光放电的电压-电流幂律。为进一步仿真和优化激励器的参数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等离子体 辉光放 电流体动力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体动力等离子体发生器的能量转化效率分析及其优化设计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清泉 许光可 房新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26-1431,共6页
为对电流体动力(EHD)等离子体发生器进行性能优化,提高能量转化效率,使用石英和聚四氟乙烯作为介质板,通过实验测量了等离子体发生器的能量消耗和产生的气流速度随背面电极宽度、电极水平间距、电源电压和频率以及放电状态等的变化曲线... 为对电流体动力(EHD)等离子体发生器进行性能优化,提高能量转化效率,使用石英和聚四氟乙烯作为介质板,通过实验测量了等离子体发生器的能量消耗和产生的气流速度随背面电极宽度、电极水平间距、电源电压和频率以及放电状态等的变化曲线,用气流速度与单位长度能量消耗的比值对发生器能量转化效率进行衡量。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发生器背面电极宽度为2倍正面电极宽度时气流速度最大;无间距等离子体发生器对气流加速效果并非最佳;诱导的气流速度随电压升高先上升后下降,存在气流速度的最大值;当等离子体放电在视觉上比较均匀时放电的能量转换效率最高。实验结果为EHD等离子体发生器提高能量转化效率,进行结构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体动力(EHD) 等离子体发生器 能量转化效率 优化设计 几何参数 气流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体动力等离子体发生器的仿真优化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清泉 刘勇 孔苏丽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前电流体动力(EHD)等离子体发生器的能量转化效率还远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等离子体发生器的性能优化因此成为研究中的核心问题。针对目前基于泊松方程解的仿真方法耗费机时长,某些参数不能精确测量的现状,提出了基于拉普拉... 目前电流体动力(EHD)等离子体发生器的能量转化效率还远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等离子体发生器的性能优化因此成为研究中的核心问题。针对目前基于泊松方程解的仿真方法耗费机时长,某些参数不能精确测量的现状,提出了基于拉普拉斯方程解的等离子体发生器仿真计算方法,并验证了利用此方法进行EHD等离子体发生器初步性能优化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低电极宽度对等离子体发生器性能影响甚微,而电极间水平间距为1~1.5mm时,EHD等离子体发生器的性能最佳。此方法将为EHD等离子体发生器下一步的性能优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体动力 等离子体发生器效率 几何参数 泊松方程 拉普拉斯方程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体动力等离子体发生器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勇 李清泉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32,80,共5页
电流体动力(EHD)等离子体发生器产生的常压等离子体可把电能转化为周围气体的动能,从而加速表面气流的流动。目前EHD等离子体发生器能量转化的具体物理过程仍没有得到合理解释而等离子体发生器的沿面闪络问题亦制约着其性能的进一步提... 电流体动力(EHD)等离子体发生器产生的常压等离子体可把电能转化为周围气体的动能,从而加速表面气流的流动。目前EHD等离子体发生器能量转化的具体物理过程仍没有得到合理解释而等离子体发生器的沿面闪络问题亦制约着其性能的进一步提高。本文分别测量了对称结构EHD等离子体发生器在空气和氮气环境下的电气和EHD特性,讨论分析了EHD等离子体发生器的能量转化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对称结构EHD等离子体发生器可工作在"推"模式下,且负离子在能量转化过程中似乎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另外,本文研究了表面封装对等离子体发生器沿面闪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封装后等离子体发生器的沿面闪络得到明显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体动力 等离子体发生器 能量转化 沿面闪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电流体动力气流控制的等离子体发生器 被引量:1
6
作者 许光可 房新振 +1 位作者 刘勇 李清泉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5-99,共5页
基于等离子体的电流体动力(EHD)气流控制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笔者着重从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的电流体动力特性和等离子体发生器的电气特性等方面,综述了此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从放电物理角度解释气流加速和改善等离子体发... 基于等离子体的电流体动力(EHD)气流控制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笔者着重从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的电流体动力特性和等离子体发生器的电气特性等方面,综述了此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从放电物理角度解释气流加速和改善等离子体发生器性能为当前研究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最后介绍了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建模与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发生器 介质阻挡放 电流体动力 气流控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体动力等离子体发生器低电极封装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勇 许光可 李清泉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1-23,共3页
电流体动力(EHD)等离子体发生器产生的常压等离子体可以在不存在机械活动部件的条件下把电能转化为空气的动能,在气流控制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但是目前EHD等离子体发生器的能量转化效率仍然很低。笔者通过实验探讨了利用Kapton将... 电流体动力(EHD)等离子体发生器产生的常压等离子体可以在不存在机械活动部件的条件下把电能转化为空气的动能,在气流控制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但是目前EHD等离子体发生器的能量转化效率仍然很低。笔者通过实验探讨了利用Kapton将低电极进行封装对EHD等离子体发生器产生的影响。实验表明,低电极进行封装后低电极附近及电压周期负半周内的等离子体的产生被有效抑制,等离子体发生器产生的气流速度增加,能量转化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体动力 等离子体发生器 极封装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消除承印物影响的电流体动力喷墨打印技术
8
作者 Jun-Sung Lee Young-Jae Kim +5 位作者 Byeong-Geun Kang Sang-Yoon Kim Jaehong Park Jungho Hwang Yong-Jun Kim 胡新颖(编译)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CAS 2009年第4期74-75,共2页
电流体动力喷墨打印技术(EHDP)已广泛应用于直接印刷。然而,现有的EHDP方法,其印刷特性受承印物的影响,且打印线宽由喷嘴的尺寸决定。本文提出的一种EHDP新方法能够消除承印物的影响,并且能够通过控制喷嘴阵列中每个喷嘴的开关来实现对... 电流体动力喷墨打印技术(EHDP)已广泛应用于直接印刷。然而,现有的EHDP方法,其印刷特性受承印物的影响,且打印线宽由喷嘴的尺寸决定。本文提出的一种EHDP新方法能够消除承印物的影响,并且能够通过控制喷嘴阵列中每个喷嘴的开关来实现对打印线宽的控制。本文检验了EHDP系统的印刷特性,同时证明了喷嘴阵列开关控制的可行性。这种新型EHDP技术可以不受承印物的影响得到稳定的弯月形液面;即使使用同样的喷嘴也能得到不同的线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体动力喷墨打印技术(EHDP) 承印物 多嘴喷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聚氧化乙烯支架电直写成型及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孙蕾 王春静 +2 位作者 张文磊 马志鹏 程永强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32-1538,共7页
为了提升电流体动力直写(EHDDW)在组织工程支架制备中的打印精度,降低设备及生产成本,自主搭建低成本电直写打印平台.开发不同浓度梯度的海藻酸钠(SA)/聚氧化乙烯(PEO)复合生物墨水,生物学表征及打印测试结果表明,2SA/7PEO复合生物墨水... 为了提升电流体动力直写(EHDDW)在组织工程支架制备中的打印精度,降低设备及生产成本,自主搭建低成本电直写打印平台.开发不同浓度梯度的海藻酸钠(SA)/聚氧化乙烯(PEO)复合生物墨水,生物学表征及打印测试结果表明,2SA/7PEO复合生物墨水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及电直写性能.结合理论分析及实验探究打印参数对复合生物墨水沉积纤维宽度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增大电压、减小供液流率及提升基板移速均可提高纤维分辨率.当电压为2 400 V,注射泵流率为200 nL/min,基板移速为300 mm/min时,SA/PEO复合生物墨水的最高打印精度为2.48±0.27μm.采用微射流模式/锥射流模式制备SA/PEO复合生物墨水单层/多层网格微图案,证明了自主搭建的电直写打印平台具备制备复杂、多层次生物微结构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体动力直写(EHDDW) 海藻酸钠(SA) 聚氧化乙烯(PEO) 锥射流模式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叠式流道结构多喷嘴电喷头的供液性能研究
10
作者 聂慧 潘艳桥 +2 位作者 彭磊 郑朋义 张峰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28,32,共5页
在奇数多喷嘴电流体动力喷印系统中,针对流量泵供液时喷嘴阵列获得的流量不均匀影响打印质量的问题,提出在喷头内设置一种层叠式微流道辅助分流的解决办法。基于以上层叠式微流道,系统研究了导流单元几何形状、结构参数和流道并联排布... 在奇数多喷嘴电流体动力喷印系统中,针对流量泵供液时喷嘴阵列获得的流量不均匀影响打印质量的问题,提出在喷头内设置一种层叠式微流道辅助分流的解决办法。基于以上层叠式微流道,系统研究了导流单元几何形状、结构参数和流道并联排布形式对其分流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导流单元为正六边形的流道分配性能较好;增大“多孔”分形通道槽宽可提高供液均匀性;当主通道槽宽不大于0.6 mm时,流道供液均匀性随主通道槽宽增大而提高;并联总出口数为17的双层级流道供液均匀性较好。将层叠式微流道分流结构和实际喷头进行集成,验证了在喷印系统实际施加电场的工况条件下,流道依然能保持很好的供液均匀性,且出口最大不均匀度在6%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体动力喷印 层叠式微流道 奇数多喷嘴 流量分配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V的电除尘器流场可视化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闫东杰 张子昂 +3 位作者 李振强 贡浩 玉亚 黄学敏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325-3336,共12页
电除尘器内部流场形态对颗粒物的捕集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亚微米颗粒的捕集与其在电除尘器内运动轨迹息息相关。粒子成像测速技术(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从测量精度和测量方法以及实验条件三方面都符合电除尘器流场可视化实... 电除尘器内部流场形态对颗粒物的捕集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亚微米颗粒的捕集与其在电除尘器内运动轨迹息息相关。粒子成像测速技术(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从测量精度和测量方法以及实验条件三方面都符合电除尘器流场可视化实验的要求,是电除尘器流场可视化实验的主要研究手段。文章首先介绍了电除尘器流场可视化实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然后分析了实验选取的不同示踪粒子及其特性,详细总结了有关圆线-板式、针-板式、锯齿线-板式和管式电除尘器流场可视化实验及其研究成果,最后列举和分析了基于PIV可视化技术的除尘器结构改造实验,并且指出目前实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1)电除尘器流场三维特性定量研究有待探索;2)实验与实际除尘过程的差异的问题有待解决;3)电除尘器内离子风自身特性研究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尘器 流场可视化实验 粒子成像测速技术 电流体动力 离子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静电除尘器内颗粒受力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2
作者 毕文剑 李艳 +1 位作者 罗坤 樊建人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2-178,共7页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高温下的线板式静电除尘器进行数值模拟,建立综合考虑温度场、电场、流场和颗粒动力场的多场耦合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对计算域进行离散进而求解电场,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求解气固两相流动。研究温度对于静电...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高温下的线板式静电除尘器进行数值模拟,建立综合考虑温度场、电场、流场和颗粒动力场的多场耦合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对计算域进行离散进而求解电场,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求解气固两相流动。研究温度对于静电除尘器内颗粒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颗粒所受的静电力减小而Saffman升力、布朗力和曳力均增大;曳力随温度的增加速率比静电力变化快,这可能是导致高温下除尘效率降低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除尘 电流体动力 颗粒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式电除尘器多物理场耦合数值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哲 李彩亭 李珊红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7-192,共6页
为理解电除尘器除尘机理,文章采用Fluent软件对实验室板式电除尘器进行仿真模拟,分析了多场耦合作用下流体流动特性和粉尘运动过程。电场特性考虑了电晕放电过程,并研究了电流体动力学(EHD)流对流场的影响。结果显示:电晕放电后阴极线... 为理解电除尘器除尘机理,文章采用Fluent软件对实验室板式电除尘器进行仿真模拟,分析了多场耦合作用下流体流动特性和粉尘运动过程。电场特性考虑了电晕放电过程,并研究了电流体动力学(EHD)流对流场的影响。结果显示:电晕放电后阴极线附近形成电晕区,电势在两电极间形成了一个交联的等势场,阴极线之间电场强度迅速减弱,连线中点处形成一个黑影区,电场强度几乎为零;在低流速下EHD流改变了流体湍流运动,当电场断面风速增加到1 m/s时,EHD流的影响可以忽略;在湍流扩散的影响下,粉尘运动距离增加,湍流剧烈;当电场断面风速越小、粒径越大、施加电压越大时,除尘效率越高,对粒径为6.9μm的粉尘最大捕集效率可以达到9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除尘器 数值模拟 电流体动力 除尘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银导电墨水的低功率激光在线烧结微米导电薄膜
14
作者 周涛 于志恒 +2 位作者 王殿梁 冯振杰 马罗宵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1年第20期127-128,共2页
柔性电子是将有机/无机材料电子器件沉积在柔性/可延性基板上形成导电图案的新兴电子技术。本文以电流体动力打印设备为平台,对导电薄膜最优层数打印烧结进行研究,采用扫描电镜(SEM)对烧结表面结构进行观察。研究发现,在打印层数为3层时... 柔性电子是将有机/无机材料电子器件沉积在柔性/可延性基板上形成导电图案的新兴电子技术。本文以电流体动力打印设备为平台,对导电薄膜最优层数打印烧结进行研究,采用扫描电镜(SEM)对烧结表面结构进行观察。研究发现,在打印层数为3层时,制作薄膜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 电流体动力 薄膜 层数 表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HD微尺度3D打印喷射机理与规律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杨建军 张志远 +2 位作者 兰红波 彭子龙 王飞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01-407,共7页
基于电流体动力学(EHD)微尺度3D打印(电流体动力喷射打印或电喷印)的成形机理复杂,成形影响因素较多,首先对泰勒锥的受力状况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和实验方法进行验证,探索了该微尺度3D打印方法的喷射机理,并揭示了电压... 基于电流体动力学(EHD)微尺度3D打印(电流体动力喷射打印或电喷印)的成形机理复杂,成形影响因素较多,首先对泰勒锥的受力状况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和实验方法进行验证,探索了该微尺度3D打印方法的喷射机理,并揭示了电压、压力对锥射流喷射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电压越大,锥形越短;入口压力越大,锥形越长,同时也表明了在一定的电压和气压范围内喷印均可以正常进行,而不是特定的电压或气压,从而可以通过调节电压和气压改善锥射流及喷印质量。用光固化树脂材料进行的喷印实例中获得了较好的喷印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尺度3D打印 电流体动力喷射打印 锥射流 喷射机理 影响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励参数对等离子体EHD加速效应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宋慧敏 李应红 +2 位作者 苏长兵 吴云 张朴 《高压电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35-437,441,共4页
在静止空气中,进行了激励参数对等离子体EHD加速效应影响的试验研究。在激励频率固定的情况下,诱导气流速度随激励电压的增加而近似线性地增加;在激励电压固定的情况下,诱导气流速度并非随频率的增加而线性增大,而是存在一个最优频率,... 在静止空气中,进行了激励参数对等离子体EHD加速效应影响的试验研究。在激励频率固定的情况下,诱导气流速度随激励电压的增加而近似线性地增加;在激励电压固定的情况下,诱导气流速度并非随频率的增加而线性增大,而是存在一个最优频率,在这个频率下测得的诱导气流速度最大。试验获得的激励电压、频率对诱导气流速度影响的定量关系有助于进一步揭示辉光放电等离子体EHD的机理,也为等离子体在流动控制方面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辉光放 电流体动力 流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HD的PVA薄膜图案化及其在玻璃表面微结构制造中的应用
17
作者 沙金 陈欣 +2 位作者 陈冬平 马玉录 谢林生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3-59,共7页
以电流体动力(EHD)诱导聚乙烯醇(PVA)薄膜表面微结构的形成为对象,研究了不同EHD工艺和氢氟酸刻蚀工艺对PVA薄膜微图案结构及玻璃表面微结构制备和光学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利用PVA微图案结构调控氢氟酸刻蚀玻璃表面制备光学微结构的... 以电流体动力(EHD)诱导聚乙烯醇(PVA)薄膜表面微结构的形成为对象,研究了不同EHD工艺和氢氟酸刻蚀工艺对PVA薄膜微图案结构及玻璃表面微结构制备和光学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利用PVA微图案结构调控氢氟酸刻蚀玻璃表面制备光学微结构的新方法。结果表明,改变EHD诱导电压和PVA薄膜初始厚度可以得到区别化的PVA薄膜微图案,而改变氢氟酸浓度和刻蚀时间可以将微图案刻蚀到玻璃表面并在玻璃表面形成一系列不同的微结构;经处理后的玻璃表面较未使用PVA薄膜的玻璃具有更高的雾度和透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薄膜 电流体动力 图案化 微结构 光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型微泡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聂新斌 张德浩 颜伟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984-3996,共13页
集中介绍了一种具备高附加值的基础型中空结构载体材料——微泡。从微泡制备方法的更新改善到形貌和尺寸的可控研究,再从微泡材料稳定性控制到功能化改性修饰,进行了全面综述。此外,还详细地介绍了近年来微泡在不同行业的应用以及不同... 集中介绍了一种具备高附加值的基础型中空结构载体材料——微泡。从微泡制备方法的更新改善到形貌和尺寸的可控研究,再从微泡材料稳定性控制到功能化改性修饰,进行了全面综述。此外,还详细地介绍了近年来微泡在不同行业的应用以及不同领域研究者对于微泡材料创新应用特性的研究。最后,探讨了微泡材料的制备和功能化的研究趋势和存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泡 优化设计 加工制造 流体技术 电流体动力技术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busbar configuration in large aluminum electrolysis cell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茂 周孑民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2期271-275,共5页
Various busbar configurations were built and modeled by the custom code based on the commercial package ANSYS for the 500 kA aluminum electrolysis cell.The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such as side riser entry ratio,numbe... Various busbar configurations were built and modeled by the custom code based on the commercial package ANSYS for the 500 kA aluminum electrolysis cell.The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such as side riser entry ratio,number of cathode bars connected to each riser,vertical location of side cathode busbar and short side cathode busbar,distance between rows of cells in potline,the number of neighboring cells,ratio of compensation busbar carried passing under cell and its horizontal location under cell along with large magnetohydrodynamic(MHD) computation based on the custom evaluation function were simulated and discussed.The results show that a cell with riser entry ratio of 11:9:8:9:11 and cathode busbar located at the level of aluminum solution,50% upstream cathode current passing under cell for magnetic field compensation,the distance between rows of 50 m is more st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merical simulation aluminum electrolysis cell busbar configuration MAGNETOHYDRODYNAM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veforms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new electro-hydraulic excitation technology 被引量:3
20
作者 韩冬 龚国芳 +2 位作者 杨华勇 刘毅 廖湘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8期3098-3106,共9页
A new electro-hydraulic exciter that consists of rotary valve and micro-displacement double-functioned hydraulic cylinder was proposed to realize different kinds of waveforms.Calculated fluid dynamics(CFD) simulation ... A new electro-hydraulic exciter that consists of rotary valve and micro-displacement double-functioned hydraulic cylinder was proposed to realize different kinds of waveforms.Calculated fluid dynamics(CFD) simulation of rotary valve orifice reveals that orifice exists the two-throttle phenomenon.According to the finding,the revised flow area model was established.Vibration waveforms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by means of mathematic model and the related experiments were validated.Furthermore,as a new analysis indicator,saturation percentage was introduced first.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evised flow area model is more accurate compared to the original one,and vibration waveforms can be optimized through suitable spool parameters and the revised cylinder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tary valve micro-displacement double-functioned hydraulic cylinder two-throttle phenomenon revised flow areamodel saturation drift mo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