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α-萘酚的电化学性质及示差脉冲伏安法测定 被引量:4
1
作者 孙伟 韩军英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03年第4期10-12,共3页
研究α-萘酚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性质.在pH=7.0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α-萘酚在玻碳电极上发生不可逆的氧化反应,氧化峰电位为0.25 V.用循环伏安法考察了其电化学氧化机理,建立了测定α-萘酚的示差脉冲伏安法.α-萘酚的浓度在... 研究α-萘酚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性质.在pH=7.0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α-萘酚在玻碳电极上发生不可逆的氧化反应,氧化峰电位为0.25 V.用循环伏安法考察了其电化学氧化机理,建立了测定α-萘酚的示差脉冲伏安法.α-萘酚的浓度在1.0~8.0×102μmol/L范围内与氧化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99%,加标回收率为97.0%~10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萘酚 化学性质 脉冲伏安 测定 玻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伏安法在土壤氧化还原领域的应用(Ⅰ)
2
作者 姚爱军 季国亮 于天仁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2年第5期214-216,共3页
通过对伏安法和示差脉冲伏安法基本原理的简要介绍 ,阐明伏安法在土壤氧化还原领域应用的理论依据及优越之处。
关键词 伏安 脉冲伏安 土壤 氧化还原 化学反应性质 流-压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对多巴胺和左旋多巴氧化的化学催化作用的电化学和光谱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章福平 毕树平 +3 位作者 刘剑 顾晓东 马鹏举 朱杰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8,共4页
用电化学、紫外 可见光谱和13C 核磁共振谱研究了铝(Ⅲ)对多巴胺和左旋多巴氧化的化学催化作用。结果表明,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铝(Ⅲ)均能促进多巴胺和左旋多巴的氧化,这一促进作用提高了用多巴胺和左旋多巴作电活性配体示差脉冲伏安法... 用电化学、紫外 可见光谱和13C 核磁共振谱研究了铝(Ⅲ)对多巴胺和左旋多巴氧化的化学催化作用。结果表明,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铝(Ⅲ)均能促进多巴胺和左旋多巴的氧化,这一促进作用提高了用多巴胺和左旋多巴作电活性配体示差脉冲伏安法间接测铝的灵敏度。但是抗坏血酸有抑制铝(Ⅲ)的催化效应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左旋多巴 氧化 化学催化作用 化学 光谱学 电活性配体示差脉冲伏安法 抗坏血酸 神经毒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巯基乙醇自组装膜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7
4
作者 张修华 王升富 邹其超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57-661,共5页
在裸 Au电极上制备了 2 -巯基乙醇自组装膜电极 (ME/Au SAMs) ,研究了该电极催化米吐尔和对苯二酚氧化的电化学行为 ,发现该膜加速了电子传递速率 ,测得米吐尔和对苯二酚的扩散系数分别为 D米2 .1× 1 0 -5cm2 /s、D对 2 .7× 1... 在裸 Au电极上制备了 2 -巯基乙醇自组装膜电极 (ME/Au SAMs) ,研究了该电极催化米吐尔和对苯二酚氧化的电化学行为 ,发现该膜加速了电子传递速率 ,测得米吐尔和对苯二酚的扩散系数分别为 D米2 .1× 1 0 -5cm2 /s、D对 2 .7× 1 0 -6cm2 /s,初步探讨了电催化机理 .采用水平衰减全反射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技术对 ME/Au SAMs进行了表征 ,示差脉冲伏安法 (DPV)同时测定米吐尔和对苯二酚 ,不产生干扰 ,其氧化峰电流与相应物质的浓度分别在 1 .0× 1 0 -7~ 1 .0× 1 0 -4mol/L 和 6.0× 1 0 -6~ 6.0×1 0 -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992和 0 .9996,检测限分别为 2 .0× 1 0 -8和 1 .2×1 0 -6mol/L .该电极用于黑白显影液中米吐尔和对苯二酚的同时测定 ,结果满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巯基乙醇 制备 化学性质 自组装膜 脉冲伏安 米吐尔 对苯二酚 黑白显影液 化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