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池储能系统运行控制与应用方法综述及展望 被引量:202
1
作者 李相俊 王上行 惠东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315-3325,共11页
近年来,随着电池储能产业的高速发展,中国电池储能技术逐渐呈现出了大规模集成与分布式应用并存,多目标协同应用的特征和趋势。在分析国内外电池储能电站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新能源功率输出平抑、计划出力跟踪等新能源发电侧应用场景... 近年来,随着电池储能产业的高速发展,中国电池储能技术逐渐呈现出了大规模集成与分布式应用并存,多目标协同应用的特征和趋势。在分析国内外电池储能电站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新能源功率输出平抑、计划出力跟踪等新能源发电侧应用场景,电网频率调整、网络潮流优化等输电侧应用场景,以及分布式、移动式储能等在配电侧的应用场景,对国内外近些年来电池储能应用的研究成果及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大规模电池储能电站的运行控制方法和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储能系统 储能集成与应用 新能源并网 多目标协同控制 电池能量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蓄电池相关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丁左武 赵东标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72-774,共3页
为了确定锂离子蓄电池在不同负荷下的最小允许放电电压、内阻变化规律以及内阻消耗量,对4节3.2 V/60 Ah的锂离子蓄电池单体串联组成电池组进行了放电试验,记录不同时刻蓄电池组端电压、放电电流和内阻值,利用M atlab对所采集到的数据进... 为了确定锂离子蓄电池在不同负荷下的最小允许放电电压、内阻变化规律以及内阻消耗量,对4节3.2 V/60 Ah的锂离子蓄电池单体串联组成电池组进行了放电试验,记录不同时刻蓄电池组端电压、放电电流和内阻值,利用M atlab对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了各种不同负载条件下蓄电池组的放电量、负载消耗的能量、蓄电池内阻消耗的能量以及蓄电池的内阻消耗的能量占整个能量消耗的百分比,并绘制出蓄电池试验变化曲线。结果表明: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所允许的放电端电压最小值在2.75 V左右,内阻值约为0.75 mΩ,不随放电量和负载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负载相同的条件下,电池组放电电流减小趋势和端电压下降趋势一致;负载越大内阻消耗量也越大。以上结论为蓄电池能量管理系统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内阻 电池容量 端电压 电池能量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的超大规模储能系统分布式协同优化 被引量:23
3
作者 李相俊 盛兴 +1 位作者 闫士杰 王上行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81-1688,共8页
传统的集中式优化方法由于依赖集中控制器并不能较好地实现超大规模储能系统的分布式协调能源管理。因此,该文旨在开发并利用有效的分布式交替方向乘子法来解决超大规模储能系统的协同优化管理问题。首先,以总的最小充放电惩罚为目标,... 传统的集中式优化方法由于依赖集中控制器并不能较好地实现超大规模储能系统的分布式协调能源管理。因此,该文旨在开发并利用有效的分布式交替方向乘子法来解决超大规模储能系统的协同优化管理问题。首先,以总的最小充放电惩罚为目标,建立了超大规模电池储能电站储能子系统多智能体协同优化自治控制模型,并考虑了多种储能操作约束。进而,将整个系统的大型优化问题拆分为各子储能装置的本地优化问题。在仅利用局部通信的情况下,每个子储能装置可本地计算出全局的最优解,实现了去中心化的目的,具有较好的灵活性、鲁棒性、可拓展性等优势,适合超大规模储能系统的集成发展。通过对21节点储能系统进行仿真,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规模储能系统 分布式优化 能源管理 协同优化 电池能量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