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钒液流电池电气模型建模与验证 被引量:12
1
作者 彭亚凯 刘飞 +2 位作者 李爱魁 王圆圆 李君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88-190,共3页
为准确把握全钒液流电池的实际应用特性,基于全钒液流电池原理,采用建模与仿真软件建立了全钒液流电池的电气模型,并结合5kW全钒液流电池样机系统将仿真与试验充放电电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线性情况下全钒液流... 为准确把握全钒液流电池的实际应用特性,基于全钒液流电池原理,采用建模与仿真软件建立了全钒液流电池的电气模型,并结合5kW全钒液流电池样机系统将仿真与试验充放电电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线性情况下全钒液流电池的充放电电压特性和暂态特性,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储能 电气模型 建模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kV双回直线塔结构模型和电气模型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茂成 张治取 +2 位作者 滕杰 程学启 吕凤文 《水电能源科学》 2006年第5期68-71,共4页
通过对近年来风灾倒塔和冰灾倒塔事故分析,提出塔体结构模型在超设计风速和超设计覆冰厚度情况下应满足建筑物“整体机制”的设想;并提出复合绝缘子V形串是目前解决各种闪络首选的观点。探讨了1000 kV特高压双回线路两侧架设多根地线的... 通过对近年来风灾倒塔和冰灾倒塔事故分析,提出塔体结构模型在超设计风速和超设计覆冰厚度情况下应满足建筑物“整体机制”的设想;并提出复合绝缘子V形串是目前解决各种闪络首选的观点。探讨了1000 kV特高压双回线路两侧架设多根地线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多根地线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进一步优化了双回直线塔的电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整体机制 双回直线塔 结构模型 复合绝缘子V形串 电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气几何模型的接触网避雷线架设高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24
3
作者 赵紫辉 吴广宁 +3 位作者 曹晓斌 李瑞芳 胡劲松 朱军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9-93,共5页
基于电气几何模型,推导单线和复线铁路接触网避雷线架设高度的计算公式,由此得到避雷线架设高度与雷电击距、接触网实际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研究表明:避雷线架设高度随着雷电流幅值的增加而减小,复线铁路的避雷线架设高度明显小于单线... 基于电气几何模型,推导单线和复线铁路接触网避雷线架设高度的计算公式,由此得到避雷线架设高度与雷电击距、接触网实际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研究表明:避雷线架设高度随着雷电流幅值的增加而减小,复线铁路的避雷线架设高度明显小于单线铁路的避雷线架设高度。采用给出的避雷线架设高度的计算公式,以广—深铁路为例,根据其不同线路形式和接触网参数计算得出避雷线架设高度的建议值:单线和复线铁路接触网的避雷线架设高度分别取9.0和7.2m;4线铁路并行时,4根支柱并列情况下的接触网避雷线架设高度取7.6m,4线硬横梁形式的接触网避雷线架设高度取7.5m,对于4线中3线为硬横梁形式、另1线为支柱形式的接触网,3线和1线的接触网避雷线架设高度分别取7.3和9.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网 防雷 避雷线高度 电气几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流型熔盐燃料电池电堆的电气特性模型
4
作者 孙兴进 曹广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7-70,共4页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MCFC)电堆的电气与温度特性决定其性能和可靠性 .立足于控制MCFC电堆的输出电压 ,从单体电池推及电堆 ,比较全面地对 MCFC电堆输出电压以及与之相关的电流密度、燃料气体利用率等特性加以分析 ,在系统级上建立了由...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MCFC)电堆的电气与温度特性决定其性能和可靠性 .立足于控制MCFC电堆的输出电压 ,从单体电池推及电堆 ,比较全面地对 MCFC电堆输出电压以及与之相关的电流密度、燃料气体利用率等特性加以分析 ,在系统级上建立了由一组变系数偏微分方程和积分方程描述的动态模型 ,并以外部负载扰动为例讨论了各状态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分析和建模的正确性为仿真结果所证实 .所得结论有助于控制方案和流场的设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流型 熔盐燃料电池 电堆 电气特性模型 燃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M设计中电气信息模型标准化的探讨
5
作者 李骥 《现代建筑电气》 2016年第3期51-54,57,共5页
介绍了《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交付标准》(征求意见稿)(简称《标准》)对建筑工程电气信息模型的要求,从工业建筑角度分析了《标准》的适用性,并修改了模型精细度对应的建筑工程阶段、模型信息种类、模型分类,明确了不同信息精细度下应... 介绍了《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交付标准》(征求意见稿)(简称《标准》)对建筑工程电气信息模型的要求,从工业建筑角度分析了《标准》的适用性,并修改了模型精细度对应的建筑工程阶段、模型信息种类、模型分类,明确了不同信息精细度下应包含的模型类别和模型信息种类,探讨了建筑信息模型(BIM)设计中电气信息模型的标准化,以供电气设计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 电气信息模型 精细度 信息粒度 建模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器组中熔断器非短路开断的电气特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文泽 蔡泽祥 +1 位作者 冯顺萍 李晓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5-99,共5页
外熔断器是直接与电容器串联的保护器件,实际运行中,熔断器自身的非短路开断是电容器组附件中故障率最高的.目前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并联电容器组普遍采用分体框架式结构,由多台电容器联接成双星形后再接入电力系统.文中分析了开断过... 外熔断器是直接与电容器串联的保护器件,实际运行中,熔断器自身的非短路开断是电容器组附件中故障率最高的.目前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并联电容器组普遍采用分体框架式结构,由多台电容器联接成双星形后再接入电力系统.文中分析了开断过程的电气特性,推导了开断时的等效电气模型,得到了故障过程中电容器组的各支路电压及电流的相位规律,利用并联电容器组实时监测装置的故障记录数据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并提出了降低熔断器引起电容器组故障率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电容器组 熔断器 等效电气模型 相位规律 故障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电动汽车电气性能匹配仿真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涛 黄称称 +2 位作者 李永利 陈东 曾琼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4期384-391,共8页
为解决电动汽车(EV)电气安全问题,在EV设计初期就应选择EV的电气参数。该文仿真研究了其匹配反馈和修正。未使用台架测试验证,而是通过虚拟平台LabVIEW,建立EV电气模型。根据初期设计要求,选择动力电池﹑电机等其它电器件基本电气参数... 为解决电动汽车(EV)电气安全问题,在EV设计初期就应选择EV的电气参数。该文仿真研究了其匹配反馈和修正。未使用台架测试验证,而是通过虚拟平台LabVIEW,建立EV电气模型。根据初期设计要求,选择动力电池﹑电机等其它电器件基本电气参数。在仿真软件StarSim中,建立电气模型部件。调用LabVIEW的子软件VI,结合比例积分(PI)调节控制,来模拟实际运行环境﹑瞬态冲击﹑稳态行驶和极限工况。结果表明:该电气模型不仅可靠,而且能够对电动汽车的电气性能匹配进行分析,并反馈验证,保证了电动汽车的电气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电气模型 电气匹配 等效电路模型 永磁同步电机(PMSM) 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FP封装互连结构电气特性建模与退化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胡家兴 景博 +3 位作者 黄以锋 盛增津 陈垚君 张钰林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66-373,共8页
互连结构是电子器件与印刷电路板之间机械固定及电气互联的关键部位.针对当前互连结构退化过程监测困难与表征信号难以提取问题,首先,通过分析QFP封装互连结构的失效模式及机理,建立其退化电气模型.在此基础上,搭建实时监测电路,选取外... 互连结构是电子器件与印刷电路板之间机械固定及电气互联的关键部位.针对当前互连结构退化过程监测困难与表征信号难以提取问题,首先,通过分析QFP封装互连结构的失效模式及机理,建立其退化电气模型.在此基础上,搭建实时监测电路,选取外接电容的充电时间为表征信号,并建立退化电气模型参数与充电时间的关系.然后,利用Multisim软件和开发板模拟并验证等效电气模型参数与充电时间的关联关系.最后,利用小系统试验板进行随机振动试验,研究互连结构退化过程.通过分析充电时间响应,并结合互连结构电镜图发现,充电时间能够较好地表征互连结构的失效过程及失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连结构 电气模型 退化过程 充电时间 失效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一建模语言(UML)的航天器真空热试验测控系统电气建模 被引量:2
9
作者 龚喆 刘国青 +2 位作者 裴一飞 刘畅 姚乃明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3年第3期286-291,共6页
随着航天器批量化生产及新型号研制进程加快,航天器真空热试验需求越来越多样,试验温度测量与控制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现有测控系统逐渐暴露出固有缺陷。文章针对测控电气系统,基于统一建模语言(UML)分析并提出了系统模型,提高了试验设... 随着航天器批量化生产及新型号研制进程加快,航天器真空热试验需求越来越多样,试验温度测量与控制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现有测控系统逐渐暴露出固有缺陷。文章针对测控电气系统,基于统一建模语言(UML)分析并提出了系统模型,提高了试验设备信息的处理能力,增强了系统设计人机交互的规范性,改进了试验进行时状态跟踪效果。通过实际的案例应用,展示了通过电气模型提高试验可靠性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真空热试验 测控系统 统一建模语言 电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电机典型调速器模型结构和一次调频特性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亚炜 王青 +5 位作者 江长明 李再华 罗亚洲 李轶群 宋云亭 李月乔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3-167,共5页
在电力系统频率特性仿真研究中,水、火常规发电机采用何种类型的调速器模型是影响仿真结果的重要因素。为此,比较了工程实际中广泛采用的传统推荐模型和现代数字电气液压式调速模型(DEH)的结构差异;并以送端电网与主网解列后频率升高的... 在电力系统频率特性仿真研究中,水、火常规发电机采用何种类型的调速器模型是影响仿真结果的重要因素。为此,比较了工程实际中广泛采用的传统推荐模型和现代数字电气液压式调速模型(DEH)的结构差异;并以送端电网与主网解列后频率升高的场景为例,比较了两类典型调速器模型一次调频的效果。结果表明,DEH模型因增加了PID控制、电功率反馈、多种限幅环节等的模拟,较传统推荐模型更为细致和全面;在较大幅度功率过剩条件下,水电与火电DEH模型限幅环节均导致其一次调频效果较传统推荐模型要弱,对应到实际电网中,在DEH类型调速器投入比例较高时,若大量使用传统推荐模型会产生偏乐观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发电机 传统推荐模型 现代数字电气液压式调速模型 模型结构 一次调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阀门遥控系统电气设计优化与实践 被引量:5
11
作者 严凡 郭小松 张燕琴 《船舶与海洋工程》 2016年第2期45-48,共4页
船舶阀门遥控系统中分散阀门集中控制的实现,大大减少了船员的劳动强度,已广泛应用于需要对管道阀门进行远程操纵和控制的场合。压载水系统、舱底水系统和水消防系统等船舶系统中遥控阀数量众多,在船舶电气设计三维建模过程中,由于遥控... 船舶阀门遥控系统中分散阀门集中控制的实现,大大减少了船员的劳动强度,已广泛应用于需要对管道阀门进行远程操纵和控制的场合。压载水系统、舱底水系统和水消防系统等船舶系统中遥控阀数量众多,在船舶电气设计三维建模过程中,由于遥控阀安装在管系中位置的不确定性,遥控阀在电气模型中的定位会出现难点。以某实船为例,通过对船舶阀门遥控系统的介绍,详细阐述利用EFSPD(船舶产品设计系统)软件进行阀门遥控系统原理建模的思路和方法,分析了此方法的弊端,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方案,提高了生产设计对遥控阀门设备布置的准确性,缩短其定位时间,解决了遥控阀在电气模型中定位的难点。该方法可供利用SPD软件建模的电气设计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门遥控系统 EFSPD软件 电缆连接点 电气设备模型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C技术在变电站电气设备故障自动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经纬 《中国高新科技》 2022年第14期13-16,共4页
为提高变电站电气设备不同类型故障数据的检测精度,提出PLC技术在变电站电气设备故障自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利用PLC技术构建了包含可视层和隐含层的电气设备状态模型;基于可视层节点信息和隐含层节点可承载数据规模,通过PLC技术将输入... 为提高变电站电气设备不同类型故障数据的检测精度,提出PLC技术在变电站电气设备故障自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利用PLC技术构建了包含可视层和隐含层的电气设备状态模型;基于可视层节点信息和隐含层节点可承载数据规模,通过PLC技术将输入模型中的参数进行3维编码处理;计算能量差值,设置合理的数据离散分布阈值,提取故障数据,完成变电站电气设备故障自动检测。测试结果表明,设计方法可以实现对变电站电气设备故障的有效检测,误差值最高为0.50V,提高了故障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C技术 电气设备故障 自动检测 电气设备状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落地电气设备基座安装图优化设计
13
作者 严凡 张燕琴 田景奇 《船舶与海洋工程》 2018年第5期53-56,共4页
针对船舶落地电气设备安装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利用三维建模软件(SPD)进行落地电气设备模型设计优化。采用新的基座安装图设绘方法,通过实船应用,有效减少和避免落地电气设备安装过程中的施工废返,提高落地电气设备基座图、安装图和开孔... 针对船舶落地电气设备安装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利用三维建模软件(SPD)进行落地电气设备模型设计优化。采用新的基座安装图设绘方法,通过实船应用,有效减少和避免落地电气设备安装过程中的施工废返,提高落地电气设备基座图、安装图和开孔图的准确性,供新型产品及系列产品基座安装图设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设备基座 电气设备三维模型 干涉检查 基座安装图设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 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雷电性能及防护措施
14
作者 揭添羽 龚有军 颜子威 《南方能源建设》 2024年第S01期56-64,共9页
[目的]雷击是造成500 kV交流输电线路故障和停电事故的主要原因,开展输电线路防雷评估对于系统的稳定运行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方法]依托我国某在建500 kV交流输电线路工程,根据线路基本参数等信息,通过电磁暂态程序(Electro-Magnetic ... [目的]雷击是造成500 kV交流输电线路故障和停电事故的主要原因,开展输电线路防雷评估对于系统的稳定运行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方法]依托我国某在建500 kV交流输电线路工程,根据线路基本参数等信息,通过电磁暂态程序(Electro-Magnetic Transient Program,EMTP)和改进的电气几何模型法(Electro-Geometric Model,EGM),对线路的绕击、反击耐雷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计算了线路的雷击跳闸(闪络)率,按照线路雷击风险划分原则确定线路杆塔的雷击风险等级,结合邻近已投运线路的实际运行数据,针对雷击风险较高的杆塔提出了雷击防护措施,并通过计算进一步验证了措施的有效性。[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安装线路避雷器是有效的雷击防护措施,它们可大幅降低杆塔的雷击跳闸率,提升线路耐雷性能。在采取雷击防护措施后,全线无雷击风险等级为IV级的杆塔,全线平均雷击跳闸率下降至I级的安全水平,满足《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技术导则》(Q/CSG 1107002—2018)要求。[结论]文章所提的雷击风险评估方法和防雷措施选择流程是正确并有效的,对500 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防雷设计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与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 kV交流输电线路 电磁暂态程序 电气几何模型 耐雷性能 雷击跳闸率 雷击防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续雷击对输电线路绕击耐雷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江安烽 李锐海 +3 位作者 牛萍 王国利 黄柏 傅正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1-417,共7页
为分析负极性后续雷击对输电线路绕击耐雷性能的影响,采用电磁暂态程序计算绕击耐雷水平、改进电气几何模型计算线路绕击跳闸率的方法,研究了首次雷击、与首次雷击相同以及不同回击通道的后续雷击下雷电流波形和幅值分布、杆塔高度和地... 为分析负极性后续雷击对输电线路绕击耐雷性能的影响,采用电磁暂态程序计算绕击耐雷水平、改进电气几何模型计算线路绕击跳闸率的方法,研究了首次雷击、与首次雷击相同以及不同回击通道的后续雷击下雷电流波形和幅值分布、杆塔高度和地线保护角对典型结构的110、220、500和1 000kV输电线路绕击耐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后续雷击的电流分布对线路绕击跳闸率影响极大,而后续雷电流波形影响很小;异回击通道后续雷击对500kV以下线路的绕击跳闸率影响很大,而对特高压线路影响较小;500kV线路有必要考虑后续雷击的影响;在线路首次雷击和异回击通道后续雷击绕击跳闸率为0的情况下,同回击通道后续雷击仍可能造成绕击跳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次雷击 后续雷击 输电线路 电磁暂态程序 改进电气几何模型 绕击耐雷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接触网避雷线高度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曹晓斌 田明明 +1 位作者 李瑞芳 高保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0-55,共6页
高速铁路接触网架设避雷线后可以有效降低雷击跳闸率,保证高速铁路安全运行。结合现有的一些避雷线屏蔽计算方法,提出一种适合工程推广应用的避雷线高度设计方法,并得出以下结论:推导了单、复线铁路接触网避雷线高度设计的计算公式,计... 高速铁路接触网架设避雷线后可以有效降低雷击跳闸率,保证高速铁路安全运行。结合现有的一些避雷线屏蔽计算方法,提出一种适合工程推广应用的避雷线高度设计方法,并得出以下结论:推导了单、复线铁路接触网避雷线高度设计的计算公式,计算过程简单便捷;避雷线高度对耦合系数以及雷击跳闸率影响较大,随着避雷线高度增加,F线、T线耦合系数逐渐减小。绕击跳闸率随着避雷线高度增加而逐渐降低,反击跳闸率增加,而总跳闸率逐渐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反而缓慢增加。在雷暴日不高地区,滚球半径推荐采用60 m;而在雷暴日较严重地区,推荐采用4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球法 电气几何模型 耦合系数 雷击跳闸率 滚球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牵引网的直击雷跳闸率计算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思华 杨玉 赵峰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8-75,共8页
近年来高速铁路牵引网的雷击跳闸事故不断增多,严重威胁高速铁路的正常运行。高速铁路建于高架桥的比例较高,而没有专设避雷线,容易遭受雷击,因此直击雷跳闸率较高。本文基于经典电气几何模型分析牵引网的直击雷跳闸率,考虑雷击入射角... 近年来高速铁路牵引网的雷击跳闸事故不断增多,严重威胁高速铁路的正常运行。高速铁路建于高架桥的比例较高,而没有专设避雷线,容易遭受雷击,因此直击雷跳闸率较高。本文基于经典电气几何模型分析牵引网的直击雷跳闸率,考虑雷击入射角与风速的影响对电气几何模型加以改进,并结合蒙特卡罗法模拟计算不同雷击入射角与不同风速范围下牵引网的直击雷跳闸次数。当所处环境的风速升高两倍,计算所得接触线及正馈线的绕击率均升高至少一倍。雷击入射角的不同会影响线路的暴露距离,当雷电入射角较小,在[0,π/4]范围内时,架空地线刚好被屏蔽,其绕击率为0。计算结果可为牵引网的防雷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牵引网 电气几何模型 蒙特卡罗法 雷击跳闸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高架桥区段接触网避雷线架设高度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思华 王宇 +1 位作者 李萍 陈天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15-1722,共8页
为保证高铁安全运行,高速铁路接触网架设避雷线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防雷措施。结合高速铁路接触网的结构特点,基于电气几何模型和滚球法对避雷线的屏蔽性能进行分析,推导高架桥区段单、复线铁路接触网避雷线的架设高度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 为保证高铁安全运行,高速铁路接触网架设避雷线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防雷措施。结合高速铁路接触网的结构特点,基于电气几何模型和滚球法对避雷线的屏蔽性能进行分析,推导高架桥区段单、复线铁路接触网避雷线的架设高度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滚球法比电气几何模型法的计算结果更精确,过程更简捷。单线铁路的接触网避雷线高度明显高于复线铁路的避雷线架设高度。且随着高架桥高度的增高,避雷线的架设高度也随之增高,近似成线性增长。避雷线的高度还受到滚球半径的影响,滚球半径越大,避雷线架设的高度越低,设计避雷线高度需要采用合适的滚球半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架桥 接触网 避雷线 电气几何模型 滚球法 滚球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带固定间隙避雷器动作次数计算新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邓红雷 唐崇旺 +2 位作者 刘刚 张莉彬 王海燕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0-27,共8页
避雷器计数器的动作次数是判断避雷器运行状况的主要依据之一,但人工和无人机航拍读取避雷器动作次数不仅实施难度大,且部分数据无法获取。文中提出一种根据雷电定位系统、输电线路设备台账数据与防雷机理相结合的带固定间隙避雷器动作... 避雷器计数器的动作次数是判断避雷器运行状况的主要依据之一,但人工和无人机航拍读取避雷器动作次数不仅实施难度大,且部分数据无法获取。文中提出一种根据雷电定位系统、输电线路设备台账数据与防雷机理相结合的带固定间隙避雷器动作次数计算的新方法,并通过实际算例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首先,由输电线路与雷电流参数确定线路的引雷区,并根据避雷器安装时间和雷电定位系统历年数据统计引雷区的所有雷电流;然后,利用规程法计算该线路的反击耐雷水平,根据改进电气几何模型计算该线路的最大、最小绕击雷电流值和雷电绕击率;最后,通过分析反击雷与绕击雷致闪络个数来计算出带固定间隙避雷器的动作次数。实例验证表明,该新方法计算的动作次数与实际动作次数基本相吻合,能有效地计算反击雷致避雷器动作的次数与绕击雷致避雷器动作次数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带固定间隙避雷器 雷电流参数 改进电气几何模型 引雷区 动作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雷击跳闸率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郭小霞 樊春雷 《电气化铁道》 2011年第6期29-31,共3页
介绍了牵引网电气几何模型,并利用暴露距离分别计算了牵引网系统中各导线遭受雷击的概率,并推导了相关计算公式,对加强线采取避雷器前后牵引网雷击跳闸率进行了计算,由于该模型充分考虑了牵引网实际几何参数,因此其计算结果对高速铁路... 介绍了牵引网电气几何模型,并利用暴露距离分别计算了牵引网系统中各导线遭受雷击的概率,并推导了相关计算公式,对加强线采取避雷器前后牵引网雷击跳闸率进行了计算,由于该模型充分考虑了牵引网实际几何参数,因此其计算结果对高速铁路的防雷保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电气几何模型 暴露距离 跳闸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