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变调控对PEMFC金属有机框架电极活性的影响
1
作者 周梦硕 罗海洋 +1 位作者 冯振 苏光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0-324,共5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具有结构简单、能源转化率高效、产物清洁等优点,但较高的贵金属催化剂成本以及耐用性等问题阻碍了其商业化应用。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构建一种氧配位的金属有机框架(MOF)模型,分别研究x方向和y方向不同...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具有结构简单、能源转化率高效、产物清洁等优点,但较高的贵金属催化剂成本以及耐用性等问题阻碍了其商业化应用。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构建一种氧配位的金属有机框架(MOF)模型,分别研究x方向和y方向不同应变程度对铁基MOF中心原子氧还原催化活性的影响。沿宽度y轴方向压缩应变2%到拉伸应变4%的范围内,应变对Fe-O-MOF的催化活性有较大的调节作用。沿金属原子结构长度x轴方向在压缩应变2%到拉伸应变6%的范围内,应变对Fe-O-MOF的催化活性有较大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金属有机框架(MOF) 电极活性 氧还原反应(ORR) 应变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极活性材料Li_4Ti_5O_(12)的制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2
作者 许江枫 李建玲 +1 位作者 李文生 王新东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79-884,共6页
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考察了烧结温度及时间、锂源对固相合成Li_4Ti_5O_(12)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温度为最显著影响因素;恰当的温度与时间组合可以制备粒径小、结晶度好的产物,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硝酸锂为锂源制备的Li_4Ti_5O_(12... 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考察了烧结温度及时间、锂源对固相合成Li_4Ti_5O_(12)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温度为最显著影响因素;恰当的温度与时间组合可以制备粒径小、结晶度好的产物,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硝酸锂为锂源制备的Li_4Ti_5O_(12)具有较好的高倍率充放电能力.以LiNO_3为锂源,空气气氛下800℃烧结12h,所得Li_4Ti_5O_(12)在大电流密度下充放电性能良好,1C、2C、5C时的放电容量分别达到了151、140、115mAh·g^(-1),且具有良好的可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活性材料 LI4TI5O12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族硝基化合物电还原中Cu-Ni合金的电极活性 被引量:6
3
作者 马淳安 童少平 +1 位作者 陈骁军 黄辉 《电化学》 CAS CSCD 1997年第4期438-441,共4页
本文采用共沉积法制备了以铜为基体的不同Cu/Ni比的Cu-Ni合金镀层,并用稳态极化法研究了这些镀层在使用硝基苯(NB)和1,5-二硝基蒽醌(1.5-DNA)制备对氨基苯酚(PAP)及1,5-二氨基-4,8-二羟基蒽... 本文采用共沉积法制备了以铜为基体的不同Cu/Ni比的Cu-Ni合金镀层,并用稳态极化法研究了这些镀层在使用硝基苯(NB)和1,5-二硝基蒽醌(1.5-DNA)制备对氨基苯酚(PAP)及1,5-二氨基-4,8-二羟基蒽醌(1,5-DA-4,8-DHA)等电化学还原过程中的阴极活性.研究表明,在PAP和1,5-DA-4,8-DHA电合成体系中,不同Cu/Ni比的合金阴极具有不同的交换电流密度(io)和表观活化能(EA),其中以0.05mol/LCuSO4·5H2O+0.6mol/LNiSO4·6H2O+0.25mol/LNa3Cit·2H2O组成的镀液,并在控制电流密度为0.6A·dm-2、pH值为6、体系温度为50℃等工艺条件下镀制的Cu-Ni合金试片(CN-30),具有最大的io和最小的EA值,与常规所用的Cu、Cu/Hg、蒙乃尔合金等阴极相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镍合金 电极活性 NB DNA PAP 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H/Ni电池的储存性能与电极活性材料的结构 被引量:2
4
作者 娄豫皖 杨传铮 夏保佳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70-274,共5页
通过储存前后对MH/Ni电池性能的检测和电极活性材料的物相和微观结构的对比,发现电池容量衰减和内阻增加是CoOOH的析出和晶粒细化作用的结果。在β-Ni(OH)2颗粒周围包覆Co3O4的CoOOH阻碍了电池成流反应的进行,包覆Co3O4的CoOOH含量越多,... 通过储存前后对MH/Ni电池性能的检测和电极活性材料的物相和微观结构的对比,发现电池容量衰减和内阻增加是CoOOH的析出和晶粒细化作用的结果。在β-Ni(OH)2颗粒周围包覆Co3O4的CoOOH阻碍了电池成流反应的进行,包覆Co3O4的CoOOH含量越多,β-Ni(OH)2的晶粒越细,这种阻碍作用就越大,表现为容量降低和内阻增加的幅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NI电池 储存 电极活性材料 充电态 放电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极活性材料的发展和趋势——EV和HEV用化学电源的潜力(Ⅰ)
5
作者 夏熙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88-292,共5页
电动车(EV)和混合电动车(HEV)对化学电源有独特的要求,对电极活性材料也有较高的要求,如高比容量、高放电倍率,长循环寿命和工作寿命,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优越的安全性,低成本,对环境友好等。综述了提高动力电源活性材料性能的... 电动车(EV)和混合电动车(HEV)对化学电源有独特的要求,对电极活性材料也有较高的要求,如高比容量、高放电倍率,长循环寿命和工作寿命,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优越的安全性,低成本,对环境友好等。综述了提高动力电源活性材料性能的方法——掺杂或取代、表面改性、混配、非化学计量化合物或超晶格结构化合物的应用、纳米活性材料的开发等,并简述了活性材料的发展过程和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化学电源 电极活性材料 发展过程 掺杂取代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竹炭基活性炭电极的电吸附去离子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张玲 曹忠 +4 位作者 陈平 崔正丹 盛智勇 徐芬 孙立贤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727-1730,共4页
在高温和空气隔绝的条件下利用竹节炭化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以竹炭基活性炭作电极的吸附材料,考察了活性炭电极在通电的情况下对溶液中金属离子的电吸附去除性能,详细研究了电压、两电极片间距和溶液的pH值对电容去离子效果的影响。... 在高温和空气隔绝的条件下利用竹节炭化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以竹炭基活性炭作电极的吸附材料,考察了活性炭电极在通电的情况下对溶液中金属离子的电吸附去除性能,详细研究了电压、两电极片间距和溶液的pH值对电容去离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电压为1.55V、电极片间距为2.0cm、pH值为5.16时,电极的去离子性能达到最佳状态,对不同类型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次序分别为:Cu2+>Cr3+;Cu2+>Pb2+>Cr3+>Cd2+>Ca2+>Mg2+;Na+>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炭 活性电极 电吸附 电容去离子 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壳基活性炭电极材料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宋晓岚 段海龙 +4 位作者 王海波 刘汉俊 刘时超 周永鑫 周志海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91-995,1002,共6页
以稻壳为原料,氢氧化钠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进一步将该活性炭作为电极材料,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组装超级电容器。采用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附脱附(BET)、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分析了不同活化温度对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及孔结构的影... 以稻壳为原料,氢氧化钠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进一步将该活性炭作为电极材料,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组装超级电容器。采用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附脱附(BET)、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分析了不同活化温度对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及孔结构的影响,并利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等方法研究了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800℃活化下活性炭的比表面积最佳,为2760 m^2/g,孔结构发达。此条件下,在6 mol/L的KOH电解液中,活性炭电容器比电容达267.2 F/g,等效内阻仅2.2Ω,倍率性能好。经过5000次循环后,其电容保持率仍有83.7%,表明该稻壳基活性炭电极具有优异的充放电可逆性和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壳 活化温度 活性电极 超级电容器 比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纤维电极法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郑春燕 易芬云 陈水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1-454,共4页
以活性炭纤维作为阳极,不锈钢板为阴极,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对模拟的含酚废水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分解除去水中的苯酚,苯酚和COD的去除率均能达到95%以上,其最佳的操作条件为:pH值为3、进水苯酚浓度为500mg/L、电流密度为2... 以活性炭纤维作为阳极,不锈钢板为阴极,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对模拟的含酚废水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分解除去水中的苯酚,苯酚和COD的去除率均能达到95%以上,其最佳的操作条件为:pH值为3、进水苯酚浓度为500mg/L、电流密度为26mA/cm2、Na2SO4浓度为15g/L。同时,通过对比不同电极材料的降解效果,证明了具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炭纤维作为电极材料,能充分将其导电、吸附、催化及稳定性能有效地结合起来,实现高效净化,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氧化 活性炭纤维电极 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电极电吸附甲基橙废水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常立民 于艳艳 段小月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0-43,共4页
自制一种新型粘结剂(NB),并用此粘结剂与活性炭粉末(AC)混合制备活性炭电极(ACE)。利用数码相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电极表面形貌、亲水性及电极表面的官能团进行分析,并用此电极进行电吸附甲基橙(MO)的操... 自制一种新型粘结剂(NB),并用此粘结剂与活性炭粉末(AC)混合制备活性炭电极(ACE)。利用数码相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电极表面形貌、亲水性及电极表面的官能团进行分析,并用此电极进行电吸附甲基橙(MO)的操作条件及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电极亲水性好,并含有大量含氧官能团;在MO初始质量浓度为40 mg/L、电解质(Na2SO4)质量浓度5.0 mg/L、pH为6.5、温度为25℃时,600 mV电压下,MO的去除率达到88.35%,较开路时提高了17.18%;动力学分析表明,在AC电极上电吸附MO溶液符合Lagergren 1级吸附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电极 电吸附 甲基橙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电层电容器活性炭电极的优化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生娟 王树林 +1 位作者 徐波 陈新龙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617-1621,共5页
通过物理方法对双电层电容器用活性炭电极进行改性实验,探讨了活性炭电极的结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孔容)和性能(比电容、充放电特性)的优化问题.改性后活性炭电极BET比表面积从1739.77m2·g-1增至2215.40m2·g-1,其中微孔比... 通过物理方法对双电层电容器用活性炭电极进行改性实验,探讨了活性炭电极的结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孔容)和性能(比电容、充放电特性)的优化问题.改性后活性炭电极BET比表面积从1739.77m2·g-1增至2215.40m2·g-1,其中微孔比表面积增幅22%,中孔比表面积增幅35%,孔容积也有20%~30%的增幅量,孔径分布更为合理.优化的活性炭电极结构改善了电极材料的电化学特性,比电容量可达424F·g-1,增幅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电极 双电层电容器 改性实验 比电容量 比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2CO3活化废弃纤维板制备含氮活性炭双电层电极( 英文)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铭洋 金小娟 赵强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9-95,共7页
以废弃中密度纤维板为原料,通过K2CO3活化制备活性炭双电层电容器电极。探讨炭化温度(500oC)、碱炭比(K2CO3与炭化物的不同质量比,即2.5、3、3.5和4)、活化温度(800℃)和活化时间(1h)对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对活性炭进... 以废弃中密度纤维板为原料,通过K2CO3活化制备活性炭双电层电容器电极。探讨炭化温度(500oC)、碱炭比(K2CO3与炭化物的不同质量比,即2.5、3、3.5和4)、活化温度(800℃)和活化时间(1h)对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对活性炭进行表面化学结构、孔隙性质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炭化和活化作用,所得活性炭均含有氮元素,含氮质量分数为0.93%-2.86%。在不同质量活化剂K2C03的作用下,所得活性炭BET比表面积分别为569~1027m2/g,不同比表面积活性炭作电极经测试得到不同质量比电容,所得比电容为147—223F/g。另外,当碱炭比为3.5时,所得活性炭电极的质量比电容和电化学性能最佳,归因于此条件下所制活性炭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大的孔隙,并含有含氮官能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氮活性电极 双电层电容器 废弃中密度纤维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多维电极法去除水中溶解态腐殖酸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曾抗美 董海山 +2 位作者 史建福 叶宏 蒋丽春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43-346,共4页
本文以活性炭多维电极法 ,去除水中氯消毒副产物的前驱物 -溶解态腐殖酸。文章比较了活性炭多维电极法与活性炭单纯吸附的去除效果 ,讨论了水样 p H值、Ca2 +浓度、外电压。
关键词 活性炭多维电极 溶解态腐殖酸 饮用水 消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选择电极法分析非离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必心 王万绪 陆用海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67-269,共3页
利用自制表面活性剂离子选择电极,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混合溶液中的SDS浓度。当AEO9与SDS的摩尔比约小于2∶1时,可用此种方法定量测定混合体系中的SDS的... 利用自制表面活性剂离子选择电极,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混合溶液中的SDS浓度。当AEO9与SDS的摩尔比约小于2∶1时,可用此种方法定量测定混合体系中的SDS的浓度,与滴定单一SDS溶液的结果对照,相对误差在1%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离子选择电极 混合体系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_2CO_3活化废弃纤维板制备富N活性炭双电层电极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铭洋 金小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9-143,共5页
为了高效利用废弃木质材料,将含有脲醛树脂的废弃中密度纤维板,经过500℃炭化得到炭化物,再以K2CO3为活化剂,m(K2CO3)∶m(炭化物)=3∶1,活化时间1 h及不同活化温度(700、750、800、850和900℃)条件下制得富N活性炭。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 为了高效利用废弃木质材料,将含有脲醛树脂的废弃中密度纤维板,经过500℃炭化得到炭化物,再以K2CO3为活化剂,m(K2CO3)∶m(炭化物)=3∶1,活化时间1 h及不同活化温度(700、750、800、850和900℃)条件下制得富N活性炭。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通过氮气吸附分析其比表面积和空隙结构。另外,制备双电层电容器,测试富N活性炭电极的恒流充放电曲线、倍率特性、伏安特性和阻抗特性表征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活化温度800和850℃下制备的富N活性炭表面具有含N官能团,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总孔容积,最高达到1 037 m2/g和0.528 cm3/g,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质量比电容可达到219和193 F/g,适于作为双电层电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纤维板 K2CO3 活化温度 双电层电容器 富N活性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负载对活性炭电极比电容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孟庆函 李开喜 凌立成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8-32,共5页
选用不同孔结构的活性炭采用浸渍法负载金属离子 ,考察活性炭在负载前后的比电容变化情况。研究表明 ,金属Mn、Co、Ni具有比较明显的准电容效应 ,其中负载金属Mn的中孔活性炭和微孔活性炭的比电容分别增加6 3.17%和 19.6 9% ,而金属Mo... 选用不同孔结构的活性炭采用浸渍法负载金属离子 ,考察活性炭在负载前后的比电容变化情况。研究表明 ,金属Mn、Co、Ni具有比较明显的准电容效应 ,其中负载金属Mn的中孔活性炭和微孔活性炭的比电容分别增加6 3.17%和 19.6 9% ,而金属Mo、Fe和Y的准电容效应不显著。中孔活性炭负载金属Mn时 ,比电容随负载量的增加而上升 ;微孔活性炭负载 5 %时比电容最大为 340 .16F/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负载 电化学电容器 活性电极 浸渍法 比电容 双电层电容 准电容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多维电极法去除水中腐殖酸的探讨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乃稳 曾抗美 +1 位作者 肖芳 张超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57-61,共5页
研究了活性炭多维电极法中活性炭荷电特性对腐殖酸去除效果以及在含氨氮的腐殖酸液中pH及电导率对该法去除氨氮的影响 ,指出活性炭荷正电时 ,该法对腐殖酸的去除效果最好 ,而氨氮去除率则随着pH的增加而减少 ,随着电导率的增加而增加。... 研究了活性炭多维电极法中活性炭荷电特性对腐殖酸去除效果以及在含氨氮的腐殖酸液中pH及电导率对该法去除氨氮的影响 ,指出活性炭荷正电时 ,该法对腐殖酸的去除效果最好 ,而氨氮去除率则随着pH的增加而减少 ,随着电导率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分析了本方法去除腐殖酸的作用过程 ,提出了多维电极法去除腐殖酸的作用过程为吸附—分解—脱附的循环过程 ,并且对活性炭具有一定的再生作用 ,可极大地延长活性炭的再生周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多维电极 活性 腐殖酸 水处理 饮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吡咯/活性炭复合电极对不同离子电吸附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艳辉 徐克 张晓晨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8-31,共4页
将小阴离子掺杂聚吡咯/活性炭(PPy/AC)复合电极与常规炭电极组装成非对称离子交换膜电容脱盐(MCDI)单元,研究了其对不同荷电量、水合半径离子的吸附性能差异。结果显示:当复合电极分别作为脱盐单元的正极或负极时,其电容吸附过程的离子... 将小阴离子掺杂聚吡咯/活性炭(PPy/AC)复合电极与常规炭电极组装成非对称离子交换膜电容脱盐(MCDI)单元,研究了其对不同荷电量、水合半径离子的吸附性能差异。结果显示:当复合电极分别作为脱盐单元的正极或负极时,其电容吸附过程的离子尺寸依赖效应差异显著,这应该与复合电极氧化还原过程的孔径尺寸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膜电容脱盐 聚吡咯/活性炭复合电极 离子电荷 水合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镍/活性炭电极的超电容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建文 刘长久 陆晨梅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3-556,共4页
在制作双电层电容器基础上,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在活性炭电极表面负载氧化镍.XRD测定表明,镍氧化物以NiO形态负载于活性炭电极上.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氧化镍/活性炭复合电极循环伏安曲线呈矩形特征,具有良好的电容特性;其交流阻抗谱由圆... 在制作双电层电容器基础上,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在活性炭电极表面负载氧化镍.XRD测定表明,镍氧化物以NiO形态负载于活性炭电极上.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氧化镍/活性炭复合电极循环伏安曲线呈矩形特征,具有良好的电容特性;其交流阻抗谱由圆弧和直线组成,电化学过程受扩散和氧化镍的赝电容行为控制;其恒电流充电曲线呈直线,电容特性显著,大电流性能良好,比容量达104.7 F/g,是活性炭电极比容量的1.3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镍/活性电极 电化学沉积 超电容 赝电容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填充电极电解法处理含酚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程爱华 张治宏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6-428,共3页
初步探讨了活性炭填充电极电解法处理苯酚废水的机理,对影响活性炭填充电极电解法处理苯酚废水去除率的各种要素,如反应时间、电流密度、原水浓度、pH值等进行了条件试验,得出了活性炭填充电极电解法去除苯酚静态试验的最佳试验条件。
关键词 含酚废水 活性炭填充电极电解法 静态试验 废水处理 去除率 反应时间 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AC改性活性炭制备CDI电极性能
20
作者 刘晓艳 王一楠 +3 位作者 陆谢娟 陈才 吴晓晖 毛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21-827,共7页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改性粉末活性炭(PAC),来提高活性炭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和电极对砷离子的吸附能力.以质量浓度为1 mmol·L-1的CTAC改性粉末活性炭(PAC)12 h,并以此活性炭制备电极,电极的比电容为67 F·g-1,相比未改...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改性粉末活性炭(PAC),来提高活性炭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和电极对砷离子的吸附能力.以质量浓度为1 mmol·L-1的CTAC改性粉末活性炭(PAC)12 h,并以此活性炭制备电极,电极的比电容为67 F·g-1,相比未改性PAC电极提升45%,电极扩散电阻稍有增加.通过优化电极制备成分配比,以CB∶PVDF∶CTAC-PAC=15∶5∶80比例制备的CTAC-PAC电极的比电容为112 F·g-1,相比未改性PAC电极提升143%,扩散电阻稍有增加.在100μg·L-1砷溶液吸附实验中,优化制备条件后的CTAC-PAC电极,对砷离子吸附量相比未改性PAC电极提升32%,出水砷浓度为8μ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去离子 阳离子表面活性 粉末活性 改性活性电极 除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