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旋转磨粒电极电化学放电加工氧化锆陶瓷小孔试验研究
1
作者 黄志坚 吴志铭 +1 位作者 邹治湘 刘江文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4-42,共9页
氧化锆陶瓷因其高硬度、高熔点等优异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各工业领域中,然而,该材料加工难大,难以实现高效率、高质量、高精度加工。传统电化学放电加工(electro-chemical discharge machining,ECDM)氧化锆陶瓷,虽可通过增大能量提升加工... 氧化锆陶瓷因其高硬度、高熔点等优异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各工业领域中,然而,该材料加工难大,难以实现高效率、高质量、高精度加工。传统电化学放电加工(electro-chemical discharge machining,ECDM)氧化锆陶瓷,虽可通过增大能量提升加工效率,但易因材料内部热应力过大等问题,而产生大量的微裂纹等缺陷。为此,提出采用高速旋转磨粒电极电化学放电加工的方法对氧化锆进行小孔加工。通过与传统电化学放电加工进行对比试验以分析其加工特性,研究发现磨粒电极能够提升气膜的稳定性,减少放电热冲击所产生的热缺陷,进而改善小孔的加工质量,结果表明其加工精度提高了63.9%。此外,还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占空比、电解液浓度、频率以及转速对氧化锆陶瓷的加工影响规律。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适宜的工艺参数组合为占空比80%、电解液浓度15 wt%、脉冲频率17.5 kHz和转速10000 r/min。在该参数组合下,成功加工出深度达670.4μm、过切量为108.9μm的小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旋转磨粒电极 电化学放电加工 氧化锆陶瓷 小孔加工 气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旋转圆柱三电极阵列的覆冰测量方法 被引量:9
2
作者 蒋兴良 周文轩 +2 位作者 董莉娜 郑华龙 袁一钧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4-1535,共12页
覆冰严重会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输配电装备的覆冰监测是电网冰灾防御的前提。为此,基于冰层的电容效应提出一种旋转圆柱三电极阵列覆冰测量方法。首先,推导电容值与覆冰厚度计算公式,从理论上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其次,建立圆柱三电极... 覆冰严重会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输配电装备的覆冰监测是电网冰灾防御的前提。为此,基于冰层的电容效应提出一种旋转圆柱三电极阵列覆冰测量方法。首先,推导电容值与覆冰厚度计算公式,从理论上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其次,建立圆柱三电极阵列有限元模型并对其结构参数进行有限元数值计算;再次,以信号强度、灵敏度与穿透深度为评价指标对圆柱三电极阵列选取合适参数;最后,在野外自然环境下对旋转圆柱三电极阵列覆冰测量装置进行试验。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在穿透深度以内,旋转圆柱三电极阵列能够较为准确地测量覆冰厚度、分辨覆冰类型。在雨凇、混合凇覆冰条件下,覆冰电容值平均误差最大为4.83%,能够满足覆冰厚度的测量要求。该文为输配电装备覆冰监测提供了一种新型装置与测量方法,未来有望应用于架空线路覆冰在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层电容效应 覆冰在线监测 有限元仿真 旋转圆柱三电极阵列 自然覆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圆盘电极原子发射光谱法检测变压器油中金属及污染物元素含量及其不确定度评估
3
作者 邹梦 赵举 +3 位作者 韩丹丹 张亮 李国斌 王瑞英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2-107,共6页
本文采用旋转圆盘电极原子发射光谱法(RDE-AES)测定变压器绝缘油中银、铝、钡等21种金属及污染物元素含量,考察了圆盘电极浸油深度以及油样均匀化方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并用标准油和绝缘油样品对实验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当选择圆... 本文采用旋转圆盘电极原子发射光谱法(RDE-AES)测定变压器绝缘油中银、铝、钡等21种金属及污染物元素含量,考察了圆盘电极浸油深度以及油样均匀化方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并用标准油和绝缘油样品对实验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当选择圆盘电极浸油深度为其直径的1/3时,超声3 min且用力摇匀后检测,检测结果相对误差较小。各元素检出限为0~1.07μg/g,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7%~2.9%,除V元素外,其他20种元素加标回收率为96.64%~110.01%。对绝缘油中P元素含量进行A类和B类不确定度评定,并对各分量不确定度进行合成和扩展,得到不确定度为(8.34±1.06)μg/g(k=2),此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工作曲线的标准油样、测量重复性和日常标准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油 旋转圆盘电极 发射光谱 元素含量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FGH95高温合金原始粉末颗粒中碳化物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胡本芙 陈焕铭 +1 位作者 李慧英 宋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9,共4页
利用扫描电镜 (SEM)和透射电镜 (TEM)对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 (PREP) FGH95高温合金原始粉末颗粒中的碳化物进行研究 ,并分析了 PREP FGH95合金原始粉末颗粒中碳化物在凝固过程中的形成机理 ,结果表明 :粉末颗粒内部中存在 MC′型碳化物... 利用扫描电镜 (SEM)和透射电镜 (TEM)对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 (PREP) FGH95高温合金原始粉末颗粒中的碳化物进行研究 ,并分析了 PREP FGH95合金原始粉末颗粒中碳化物在凝固过程中的形成机理 ,结果表明 :粉末颗粒内部中存在 MC′型碳化物及微量 L aves相和 M3B2 相 ,MC′型碳化物形态有块状、条状、花朵状 ,草书状 ,粉末颗粒的冷却速率以及已凝固基体在枝晶间所产生的内应力 ,是导致粉末颗粒中 MC′型碳化物形态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 FH95高温合金粉末 碳化物 TEM SEM 等离子旋转电极工艺 凝固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FGH95高温合金粉末的预热处理 被引量:20
5
作者 陈焕铭 胡本芙 +1 位作者 李慧英 宋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54-559,共6页
在不同热处理制度下对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 (PREP)FGH95高温合金粉末颗粒进行预热处理 ,并对热处理粉末颗粒微观组织、碳化物析出相及γ′相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预热处理温度升高 ,树枝晶组织逐渐消失 ,γ′相由圆形逐渐... 在不同热处理制度下对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 (PREP)FGH95高温合金粉末颗粒进行预热处理 ,并对热处理粉末颗粒微观组织、碳化物析出相及γ′相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预热处理温度升高 ,树枝晶组织逐渐消失 ,γ′相由圆形逐渐转变为方形 ,粉末颗粒中的MC′型亚稳碳化物发生分解和转变 ,析出稳定的MC ,M2 3C6及M6C型碳化物。M2 3 C6碳化物的析出温度为 95 0℃ ,M2 3 C6与M6C碳化物的相互转变温度为 10 0 0~ 10 5 0℃ ,M2 3 C6和M6C的溶解温度为 11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粉末 FGH95高温合金 预热处理 微观组织 析出相 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多尖端旋转电极甲烷偶联等离子体反应器(英文) 被引量:9
6
作者 崔锦华 许根慧 刘昌俊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57-560,共4页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带有一个多尖端旋转电极对一个同心圆筒型固定电极的甲烷放电制备碳二烃的等离子体反应器.以氢气共存条件下甲烷偶联研究对此反应器作出了评价.在此反应器中,反应物流垂直穿过两电极之间的环行等离子体反应区.在大约40...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带有一个多尖端旋转电极对一个同心圆筒型固定电极的甲烷放电制备碳二烃的等离子体反应器.以氢气共存条件下甲烷偶联研究对此反应器作出了评价.在此反应器中,反应物流垂直穿过两电极之间的环行等离子体反应区.在大约40V供电电压、20kHz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条件下,在长时间连续反应后没有产生大量积炭.在同样的条件下,此多尖端旋转电极工艺比固定的尖端-平板电极工艺具有较高的甲烷转化率、碳二烃单程收率以及较高的能量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电极 甲烷 偶联等离子体反应器 碳二烃 收率 供电电压 氢气 CH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在旋转圆盘电极上的氧化过程动力学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新胜 丁平 +1 位作者 戴迎春 袁渭康 《电化学》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06-110,共5页
Clark等[1]研究苯阳极氧化过程,认为二氧化铅是最合适的电极,苯是二级反应,苯在阳极上首先氧化为产物对苯二醌,产物可进一步氧化成马来酸,直至氧化成二氧化碳.但Ito[2]等研究表明苯阳极氧化还有一个并行反应:苯直... Clark等[1]研究苯阳极氧化过程,认为二氧化铅是最合适的电极,苯是二级反应,苯在阳极上首先氧化为产物对苯二醌,产物可进一步氧化成马来酸,直至氧化成二氧化碳.但Ito[2]等研究表明苯阳极氧化还有一个并行反应:苯直接氧化为马来酸.Fleszar和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氧化 氧化 动力学 旋转圆盘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K-L方程估算旋转圆盘电极体系反应动力学电流的误差来源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陈微 廖玲文 +1 位作者 何政达 陈艳霞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4-451,共8页
旋转圆盘电极(RDE)体系主要用于低溶解度反应物的电极过程动力学研究.在利用RDE技术研究不可逆电极反应动力学时,人们常利用Koutecky-Levich方程排除传质的影响,从总电流估算反应的动力学电流.由于K-L方程是建立在系统满足稳态扩散模型... 旋转圆盘电极(RDE)体系主要用于低溶解度反应物的电极过程动力学研究.在利用RDE技术研究不可逆电极反应动力学时,人们常利用Koutecky-Levich方程排除传质的影响,从总电流估算反应的动力学电流.由于K-L方程是建立在系统满足稳态扩散模型的基础上,实际运用时如果体系偏离稳态扩散,就有可能对估算的动力学参数造成很大误差.本文以氧气在多晶铂电极上的还原反应为例系统地估算了不同氧气浓度与电极转速下的误差,结果表明低氧气浓度与低圆盘转速的情况不满足稳态扩散条件,若此时仍根据K-L方程利用外推法进行分析,误差可达30%.因此作者建议,在RDE体系中利用K-L方程估算动力学参数时,最好忽略低浓度与低转速下的数据,直接使用较高浓度与较高转速下的数据进行计算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电极反应 旋转圆盘电极方法 K-L方程 扩散传质 氧还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电极电火花沉积/堆焊的放电机理 被引量:11
9
作者 韩红彪 郭敬迪 焦文清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7-72,I0005,共7页
为了研究旋转电极电火花沉积/堆焊的放电机理,文中进行单点间隙放电、单点接触放电和旋转电极连续放电试验,对放电过程中两极之间的电压和电流波形进行了采集和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电压和间隙条件下,电极与基体之间的介质能够被击穿... 为了研究旋转电极电火花沉积/堆焊的放电机理,文中进行单点间隙放电、单点接触放电和旋转电极连续放电试验,对放电过程中两极之间的电压和电流波形进行了采集和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电压和间隙条件下,电极与基体之间的介质能够被击穿出现间隙放电现象.接触放电现象主要包括短路放电和间隙放电两个阶段.旋转电极沉积/堆焊过程中电极与基体的接触状态复杂多变,放电过程中既存在非接触放电现象,也存在接触放电和短路放电现象,其中大部分是接触放电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电极 电火花沉积 接触放电 间隙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熔滴的热量传输与凝固行为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焕铭 胡本芙 +1 位作者 余泉茂 张义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83-890,共8页
建立了在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 (PREP)制取合金粉末的过程中雾化熔滴的轨道运动方程 ,讨论了雾化熔滴在凝固过程中的热量传输与凝固行为 ,并确定了定量计算换热系数所需的雾化熔滴初始速度。用数值求解方法计算了FGH95高温合金雾化熔滴在P... 建立了在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 (PREP)制取合金粉末的过程中雾化熔滴的轨道运动方程 ,讨论了雾化熔滴在凝固过程中的热量传输与凝固行为 ,并确定了定量计算换热系数所需的雾化熔滴初始速度。用数值求解方法计算了FGH95高温合金雾化熔滴在PREP过程中的速度及其在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固相分数、冷却速率等凝固参数。结果表明 :在作者提出的工艺参数下 ,FGH95合金熔滴的冷却速率达 10 4 K/s量级以上 ,合金过热度对冷却速率的影响主要在全液态阶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旋转电极 快速凝固 FGH95合金粉末 数值计算 热量传输 雾化熔滴 轨道运动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基苯在旋转电极反应器中的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河洲 丁平 +2 位作者 胡捷 许文林 袁渭康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4年第4期426-432,共7页
采用旋转圆盘电极,研究了1.0mol/LH_2SO_4水溶液中硝基苯在Cu电极上电化学还原的反应动力学,获得了定量的动力学表达式。该式表征了反应简化机理:硝基苯电化学还原生成苯胲,苯胶继续电还原生成苯胺及经Bam-b... 采用旋转圆盘电极,研究了1.0mol/LH_2SO_4水溶液中硝基苯在Cu电极上电化学还原的反应动力学,获得了定量的动力学表达式。该式表征了反应简化机理:硝基苯电化学还原生成苯胲,苯胶继续电还原生成苯胺及经Bam-berger重排反应,在主体相生成对氨基苯酚。关联了反应物浓度、温度、电极电位对三个主要反应步骤速率的影响。获得的动力学表达式可用于反应器设计和过程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圆盘电极 硝基苯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压旋转螺旋状电极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催化甲烷偶联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达望 马腾才 崔锦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91-1294,共4页
采用新研制的具有旋转螺旋状电极的大气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器催化甲烷偶联制碳二烃.实验采用铜电极和不锈钢电极分别考察了输入电场峰值电压和甲烷、氢气进料流量等参数对甲烷转化率和碳二烃收率、选择性的影响.在长时间连续反应无... 采用新研制的具有旋转螺旋状电极的大气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器催化甲烷偶联制碳二烃.实验采用铜电极和不锈钢电极分别考察了输入电场峰值电压和甲烷、氢气进料流量等参数对甲烷转化率和碳二烃收率、选择性的影响.在长时间连续反应无明显积碳的情况下,最佳试验结果是电极材料为金属铜,进料流量为60mL·min-1,V(CH4)/V(H2)=1的条件下,输入电场峰值电压为2.3kV时,甲烷转化率为70.64%,碳二烃单程收率及其选择性分别为69.85%和99.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光放电等离子体 旋转螺旋状电极 甲烷 碳二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铂盘电极上Cu(phen)_2^(2+)与6-巯基嘌呤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彩红 李红 朱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0-444,共5页
在Tris-NaC1*(pH=7.2)缓冲溶液中,应用循环伏安法,微分脉冲伏安法、旋转圆盘电极实验、交流阻抗法及其数据模拟等技术研究了Cu(phen)2+25(phcn=1.10-邻菲咯啉)与6-巯基嘌呤(6-MP)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Cu(phen)2+2MP与6-MP无论在扩散控... 在Tris-NaC1*(pH=7.2)缓冲溶液中,应用循环伏安法,微分脉冲伏安法、旋转圆盘电极实验、交流阻抗法及其数据模拟等技术研究了Cu(phen)2+25(phcn=1.10-邻菲咯啉)与6-巯基嘌呤(6-MP)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Cu(phen)2+2MP与6-MP无论在扩散控制过程或电化学控制过程都发生了相互作用.Cu(phen)2+2及其与6-MP的作用产物于铂电极上均呈现一对氧化还原峰,但后者呈现的氧化还原峰负移.峰电流减小.交流阻抗结果显示,无论6-MP存在与否,Cu(phen)2+2在交流阻抗谱上均呈现两个清晰的电容弧,但当6-MP存在时,电化学反应电阻和电化学吸脱附电阻均增大.Cu(phen)2+2在不同转速下的阻抗拟合结果显示.随转速增大.电化学反应电阻和电化学吸脱附电阻均减小.双电层电容呈增大趋势,而吸脱附电容呈减小趋势:当6-MP存在时.仍然呈现此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配合物 6-巯基嘌呤 相互作用 旋转铂盘电极 交流阻抗 核酸酶 DNA 抗肿瘤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电极电解线切割厚不锈钢板实验研究
14
作者 杨宇 李湘生 孙红伟 《电加工与模具》 2017年第4期29-33,共5页
设计制造了电极可旋转的电解加工机床,采用轴向冲液的方式对6 mm厚的304不锈钢进行电解线切割加工实验。通过改变加工电压、电极旋转速度、进给速度等参数来研究不同参数对电解线切割工艺的影响。
关键词 电解线切割 旋转电极 电极旋转速度 进给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离子在旋转圆盘电极上氧化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2
15
作者 武爱莲 孙彦平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36-39,共4页
从理论上系统地分析了Br-在电极上的氧化过程,据最为可能的反应机理,导出了稳态条件下的宏观速率表达式,并结合旋转圆盘电极(RDE)体系的传递特性,进一步获得了Br-电极氧化的动力学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用本征动力学数... 从理论上系统地分析了Br-在电极上的氧化过程,据最为可能的反应机理,导出了稳态条件下的宏观速率表达式,并结合旋转圆盘电极(RDE)体系的传递特性,进一步获得了Br-电极氧化的动力学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用本征动力学数据回归得到了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值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反应 氧化 动力学模型 旋转圆盘电极 溴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环盘电极法研究亚硒酸的电化学还原机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东 张瀛洲 周绍民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495-499,共5页
用旋转环盘电极研究了亚硒酸在玻碳电极上的阴极行为。在4 mmol/l H_2SeO_3+0.2 mol/l H_2SO_4溶液中,电位比-0.39V稍负,亚硒酸可电化学还原至Se,而当电位比-0.45 V负时,则有H_2Se生成。结果表明,H_2SeO_3电化学还原经历中间历程。电化... 用旋转环盘电极研究了亚硒酸在玻碳电极上的阴极行为。在4 mmol/l H_2SeO_3+0.2 mol/l H_2SO_4溶液中,电位比-0.39V稍负,亚硒酸可电化学还原至Se,而当电位比-0.45 V负时,则有H_2Se生成。结果表明,H_2SeO_3电化学还原经历中间历程。电化学还原生成的蓝色硒为电惰性品种,可化学反应生成的红色硒具有电活性。根据电极转速与环、盘电流比值关系导出H_2Se与H_2SeO_1之间的化学反应速度常数为3.2×10~4 l/mol·ε~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硒酸 旋转环盘电极 电化学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式旋转线切割加工电极丝动态行为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闫凯 贾志新 滕向阳 《电加工与模具》 2007年第2期17-19,27,共4页
针对立式回转线切割加工,将电极丝简化成旋转细长轴,分析电极丝动态特性。应用Hamilton分析力学原理建立旋转电极丝的动力学方程,得到两个相互耦合的微分方程;通过求解微分方程的齐次部分,得出旋转电极丝正负进动速度的特性及临界转速,... 针对立式回转线切割加工,将电极丝简化成旋转细长轴,分析电极丝动态特性。应用Hamilton分析力学原理建立旋转电极丝的动力学方程,得到两个相互耦合的微分方程;通过求解微分方程的齐次部分,得出旋转电极丝正负进动速度的特性及临界转速,研究分析后发现在无外力作用的自由振动时,因旋转运动而产生了耦合方向的振动,因此需研究两个垂直面内的动态行为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分析了旋转电极丝的临界转速,对于实际加工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电极 负进动 临界转速 动态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环-盘电极研究MnO_2还原机理 被引量:4
18
作者 田建华 谷林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46-450,共5页
The cathodic reduction mechanism of MnO2 electrode is studied by means of the rotating ring-disk electrode. The mass transport process in the solu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duction process of MnO2 electrode... The cathodic reduction mechanism of MnO2 electrode is studied by means of the rotating ring-disk electrode. The mass transport process in the solu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duction process of MnO2 electrode. The relation between IR-1 and ω-1/2 is deduced as a diagnostic criterion of the reduction medianism. The dissolutionprecipitation and the electron-proton mechanism occur simultaneously but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s are qulte different in various pH value solu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环-盘电极 阴极还原 二氧化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玻碳电极上二茂铁的电化学阻抗行为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
19
作者 陈灿辉 李红 +3 位作者 周剑章 林仲华 朱伟 张全新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0-176,共7页
应用旋转圆盘电极和电化学阻抗法研究了二茂铁在Tris-NaC l(pH=7.2)缓冲溶液中于旋转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阻抗行为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二茂铁于旋转电极的伏安曲线呈现明显的极限电流平阶,而其交流阻抗谱则出现两个电容弧.二... 应用旋转圆盘电极和电化学阻抗法研究了二茂铁在Tris-NaC l(pH=7.2)缓冲溶液中于旋转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阻抗行为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二茂铁于旋转电极的伏安曲线呈现明显的极限电流平阶,而其交流阻抗谱则出现两个电容弧.二茂铁与DNA的作用,若受扩散过程控制则其极限扩散电流随DNA浓度增大而减小,而在电化学控制过程中则表现为电化学反应电阻随DNA浓度增大而增大.根据旋转圆盘电极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表明由这两种方法数据拟合求得的二茂铁条件电位速率常数能够很好地相互吻合,但如存在DNA时,则其条件电位速率常数有一定程度的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茂铁 DNA 旋转圆盘电极 电化学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钠在旋转盘环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龙怀中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6-48,共3页
采用旋转盘环铂电极研究了硫化钠氧化的电化学过程。硫化钠解离产生的HS- 离子在圆盘电极上氧化 ,而在环电极上被还原。实验结果表明 ,当圆环电极的旋转频率为 2 0Hz、圆盘电极上的电压大于 -0 .15V时 ,HS- 离子在圆盘电极上通过一系列... 采用旋转盘环铂电极研究了硫化钠氧化的电化学过程。硫化钠解离产生的HS- 离子在圆盘电极上氧化 ,而在环电极上被还原。实验结果表明 ,当圆环电极的旋转频率为 2 0Hz、圆盘电极上的电压大于 -0 .15V时 ,HS- 离子在圆盘电极上通过一系列电化学反应氧化生成S0 ,其中间产物包括Sx2 - 或S22 - ;在环电极上施加 -0 .8V电压后 ,S0 在环电极上被还原。旋转圆环铂电极的循环伏安扫描曲线表明 ,硫化钠的氧化过程产生了中间产物S2 - x ,进一步氧化形成元素S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钠 旋转盘环电极 电化学氧化 电极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